⑴ 我想考中國行政管理專業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向,請問要考的經濟學一門,是指哪本書 還需要准備哪些
你是考哪個學校啊?經濟學應該是同一本教材。教育行政管理主要側重教育領域的行政管理,是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領導與管理、行政管理的交叉領域
⑵ 中國經濟學最好的大學
經濟學是個學科門類,下面分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最好的專應該是北京大屬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最好的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學、西南財經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⑶ 中國哪所高校的消費經濟學實力最強西南財經大學的如何
西南財經大學擁有厚實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學科師資,具有專門從事消費經濟學科教學科研的師資隊伍。2003年起,我國消費經濟學學科帶頭人尹世傑教授與西南財經大學校長王裕國等財大教師,全國最早招收消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4年起招收消費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向:1.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及其消費指導對策研究;2.中國城鄉居民家庭個體消費行為特徵及其演變研究;3.居民金融消費研究。
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於2005年5月成立,為隸屬於工商管理學院的教學研究機構,承擔消費經濟學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任務,同時擔負全校本科生《消費經濟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2002年,學校即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全國首家在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中增設「消費經濟學」博士、碩士學位培養專業,2003年起招收消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自2004年起,消研所迄今招收8屆消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9人,研究方向為「中國居民消費經濟研究」,已畢業獲博士學位8人;招收9屆消費經濟學碩士研究生47人,研究方向為「中國消費經濟理論與實踐」,已畢業獲碩士學位29人;為全校本科生開設《消費經濟學》等課程,學生累計達2千餘人。 2009年,由西南財大消費經濟研究所與四川省商務廳承頭,聯合省政府相關部門和省社科院等13家機構,成立了以研究居民消費課題為對象的「四川省居民消費經濟研究中心」。2010經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省民政廳批准,成立了獨立研究社團——「四川省居民消費經濟研究會」,王裕國教授擔任研究會理事長。據悉,這是我國首家省級居民消費研究機構。四川省消研會每年立項研究國家和地方居民消費課題;並與西南財大統計學院和省工商銀行合作,自2011年起逐季編制並面向社會發布「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消研會的成立及其活動顯著提升了消費經濟研究所師生面向經濟社會實踐研究消費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獲得了省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⑷ 請問您還有沒有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論壇的賬號我注冊之後一直收不到激活郵件……
換個郵箱試試
⑸ 經濟專業研究生有哪些好的大學讀
你好!
經濟學(學科門類)分為 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 和 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
根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教育部學位中心)的學科排名:
理論經濟學:
1、中國人民大學
2、北京大學
2、南開大學
4、復旦大學
5、南京大學
6、武漢大學
7、中山大學
8、廈門大學
9、吉林大學
10、上海財經大學
11、北京師范大學
11、四川大學
11、西南財經大學
14、清華大學
14、華中科技大學
14、西北大學
17、遼寧大學
17、 山東大學
2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1、中央財經大學
21、延邊大學
21、華東師范大學
21、河南大學
21、華中師范大學
21、重慶大學
27、東北師范大學
28、中國政法大學
28、鄭州大學
28、貴州大學
28、西北師范大學
32、同濟大學
32、西北政法大學
32、蘭州大學
應用經濟學:
1、中國人民大學
2、北京大學
3、中央財經大學
3、上海財經大學
3、廈門大學
6、東北財經大學
7、南開大學
7、武漢大學
7、西南財經大學
10、清華大學
10、北京交通大學
10、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0、復旦大學
10、浙江大學
1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6、吉林大學
16、湖南大學
18、上海交通大學
18、東南大學
20、天津財經大學
21、北京師范大學
21、遼寧大學
21、山東大學
24、北京工業大學
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4、南京農業大學
28、北京理工大學
28、北京林業大學
28、哈爾濱商業大學
28、同濟大學
28、華東理工大學
28、東華大學
28、華東師范大學
28、中國地質大學
28、重慶大學
28、重慶工商大學
38、北京工商大學
38、東北師范大學
38、上海理工大學
38、上海大學
38、南京理工大學
38、南昌大學
38、武漢理工大學
38、長沙理工大學
38、華南農業大學
47、中國政法大學
47、大連理工大學
47、哈爾濱工程大學
47、蘇州大學
47、青島科技大學
47、鄭州大學
47、河南大學
47、廣西大學
47、蘭州大學
47、西安財經學院
47、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59、中國民航大學
59、江蘇大學
59、山東農業大學
59、四川農業大學
59、西南政法大學
59、雲南師范大學
59、西北工業大學
59、西北師范大學
詳情可參考: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學科水平排名查詢】,
網址:http://www.cdgdc.e.cn/xwyyjsjyxx/xwsytjxx/xksppmcx。
⑹ 根據公共經濟學的有關理論,談談你對中國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提供方式的認識。
詳細的話你的分太少了
簡單說幾點吧
中國教育史:
1、極少特權教育 時代版 (仕族)
2、大眾權選拔 + 特權精英時代 (科舉)
3、反智主義時代 (文革)
4、公立庸俗擴招時代 (現在)
5、兩極分化時代 (未來)
評價:
中國的教育模式,介於 美國拼爹模式 於 德國平均主義之間
基本達到了當時社會發展水平的最優解。
認識:
1、中國社會發現極不平均,使廣大人民怨聲載道。教育作為改變生存的最有用方法之一,歷來被重視。
2、TG 努力提代機會的均等作出一定努力, 但很多人出生就得到了嚴重的不公。
3、當時擴招以經讓大眾 對普通高校不再感冒。
4、一流大學發展快速,不可和當年同日而語
5、出國讀書相對容易,一定程度有利於中國教育發展。
6、你真是個baga,給這么少的分,我直接不想再打字了。
⑺ 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教育的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階段義務教育規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發展迅速並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發展比較緩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並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轉衰,高等教育大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
3、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普及,但問題重重,並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中等教育轉向職業教育,但發展緩慢;部分中等教育通過合並等方式擴大規模,轉向高等教育,但畢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數中等教育轉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教育仍佔少數;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發展之初便問題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嬰兒。
如果僅從教育規模和一些數據來看,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讓人歡欣鼓舞,但我們著實高興不起來,廣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種成就和各種問題之間迷茫、思考、探討,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不斷尋求改革嘗試,然而問題卻更多更棘手。需要舉例子嗎?德育缺失、教育資源不均衡、城市班額過大、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幼兒教育步應試教育後塵、教師厭教、學生厭學、上學無用論興起、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學者們,各級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之道,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似乎我們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於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失去信心,變得得過且過,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就得到迅速發展,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不應失去信心,我們只有一條路——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追趕時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去討論我們的教育發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這樣成就斐然,有沒有發展的必然和人為的失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一些經濟學理論是體現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學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並非把人等同於工具,僅僅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表述方式是這樣的,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問題再造一種表述方式或進行過多的解讀;再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人也是工具的,因為一個社會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而實際上,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
⑻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是哪兒辦的
賽爾網路有限公司
⑼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雙學士學位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項目
2008年校外招生簡章
項目介紹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雙學士學位項目成立於1996年。十一年來,在學校和中心領導的關懷下雙學位項目迅速成長,以其科學的課程體系、一流的師資隊伍、標准規范的教學內容享譽校內外。經濟學雙學位不僅擴大了學生的教育背景,增添了新的專業選擇,也為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2003年秋季,為滿足校外非經濟學專業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迫切需要,經北京大學教務部批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對外招收在讀本科生及本科畢業生修讀北大經濟學雙學位。
2004年經濟學雙學位項目榮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畢業校外雙學位同學中,有出國修讀經濟學或金融學的,也有就職於銀行、咨詢公司等與經濟學、金融學相關職業的。經濟學雙學位拓寬了學生的教育背景,提高了找工作的競爭力。
招生對象及條件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經濟學專業的優秀本科生(畢業時獲得非經濟學學士學位)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五年以內的非經濟學學位的本科畢業生。
註:不接受專升本、自考及成人教育在讀本科學生和畢業生。
課程設置
必修課課程設置:微積分 線性代數 概率統計 經濟學原理 中級微觀經濟學 中級宏觀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 中國經濟專題。
選修課課程設置:國際貿易 國際金融 公共財政 貨幣銀行 產業組織 全球化與中國經濟成長 信息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衛生經濟學 博弈論及其應用 管理學基礎(領導力、組織行為學) 會計學 公司金融 市場營銷 戰略管理學 管理溝通與談判 科學方法論與組織學 金融市場學等。
部分任課教師簡介:(按姓氏拼音字母順序排序)
陳 平
經濟學教授。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學士(1968),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物理學博士(1987)。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金融工程學,宏觀經濟。
龔 強
經濟學助教授。武漢大學數學系學士(1992年),武漢大學數學系碩士(1995年),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管理經濟與戰略博士(2004)。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商業戰略, 產業組織, 信息經濟學, 經濟運籌學, 公司金融。
海 聞
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1982),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經濟系博士(1991)。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何 茵
經濟學助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1998),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經濟系博士(2004)。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國際貿易學、跨國公司、知識產權、計量經濟學、金融學。
胡大源
經濟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1983),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碩士(1988),美國肯塔基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1995)。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應用計量經濟學。
霍德明
經濟學教授。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1977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碩士(1982年)和博士(1985年)。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貨幣金融,宏觀經濟,經濟成長。
雷曉燕
經濟學助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學士(1997年),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碩士(2000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經濟學博士(2007年)。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勞動經濟學,衛生經濟學,應用計量學。
李 玲
經濟學教授。美國Towson大學經濟系終生教授。武漢大學物理學學士(1982), 美國匹斯堡大學經濟學碩士(1990),美國匹斯堡大學經濟學博士(1994)。
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衛生經濟學,衛生管理,老年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
林毅夫
經濟學教授。台灣政治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78),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82),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1986)。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農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
盧 鋒
經濟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1982),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85),英國利茲大學經濟學博士(1994)。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農業經濟,中國經濟史。
馬 浩
管理學教授。北京工業學院管理工程學學士 (1987),黃河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班畢業(1989),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戰略管理學博士學位(1994)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競爭優勢的實質和起因,企業領導決策模式等。
平新喬
經濟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學學士(1973),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85),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1998)。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財政學。
沈 艷
經濟學副教授。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系學士(1997),美國南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2003)。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計量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板塊資料分析。
汪丁丁
經濟學教授。北京師范學院學士(1982),中國科學院碩士(1984),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1990)。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
汪 浩
經濟學副教授。南開大學數學學士(1992),中國人民大學信息系經濟學碩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博士(2002)。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產業組織,企業戰略,反壟斷。
巫和懋
經濟學教授。台灣大學經濟學學士(197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碩士(1981年)和博士(1982年)。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管理學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
楊 壯
管理學副教授。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學士(1974),普林斯頓大學公共關系碩士(1984),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碩士(1986)及工商管理博士(1991)。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管理學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
姚 洋
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地理學學士(1986),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89),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1996)。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農業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余淼傑
經濟學助教授。中山大學經濟學學士(1997),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2000),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校區經濟學博士(2005)。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國際貿易與金融學、應用微觀經濟學、應用計量學(板塊數據)。
曾志雄
經濟學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1993)及碩士(1996),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博士(2002)。
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應用時間序列、國際經濟學、中國經濟。
張 黎
管理學副教授。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工程學士(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商品科學碩士(1995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零售與國際商務博士(1999年)。
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市場營銷管理、零售和消費行為。
趙耀輝
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1985)和碩士(1987),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1995)。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勞動力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農業經濟學。
周其仁
經濟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1982),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碩士(1993)和博士(2000)。
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新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中國經濟。
朱家祥
經濟學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經濟學博士(1990年)。
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計量經濟學理論、時間序列分析、財務金融實證分析。
客座教授
聘請海內外知名教授、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報名:
報名費:200元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現場確認。
學費:
400元/學分,總計44學分,共17600元(學費在入學時一次性交清,此費用不含書費、資料費等)。
考試內容:
英語(120分)——大學英語四級水平,無聽力、口語。
數學(120分)——C類數學水平的微積分與線性代數部分,無概率統計。
中文寫作(60分)——文筆及敘述、論述水平。
不提供往年試題,不設考前輔導。三科成績及總分為重要錄取標准,均不得免試。
考試時間:
具體時間請見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網頁通知。
錄取標准:
綜合考慮入學考試總成績及單科成績、主修專業所在院校學習成績 (要求主修成績優秀)、研究成果、獲獎情況及行為表現等,擇優錄取。
學習方式:
根據課程設置(周一至周五晚上及周末全天),視自己的時間自由選課,與北大雙學位學生同班上課。完全學分制,2-3學年修完,課表見中心網頁。
學位證書:
根據北京大學規定,從入學起2-3年修完雙學位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及學分,成績合格,且平均學分績點在2.0以上,符合獲得學士學位條件者,憑已獲得國家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學位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授予北京大學經濟學雙學位學位證書(與北大在校雙學位學生相同)。
雙學位校外項目推介會:
時間:2008年03月09日下午2:00
地點:中心萬眾樓二層多功能廳
咨詢時間:即日起至2008年03月23日截止
周一至周五9:00-11:00 14:00-17:00,來電請說明2008年校外雙學位咨詢。
網上提交報名資料日期: 2008年03月10日-23日
領取准考證及照相日期: 2008年03月28日-30日
網址:http://www.ccer.e.cn
招生咨詢電話:(010)6275-8978 傳真:(010)6275-1474
郵政地址: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雙學位辦公室202室 郵編:10087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