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不花錢的經濟學txt

不花錢的經濟學txt

發布時間:2021-01-11 14:41:28

A. 想學一些比較專業的經濟學知識,有什麼不花錢就能學到的好方法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肥肥的灰灰(來自豆瓣)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58582/
菜場經濟學
財上海
貨幣的麻煩
貨幣印出來之後,通過搞基建,貨幣流入了各行各業的私人之手,私人的貨幣一般不會涌到菜市場的,因為,你吃不了幾噸大米和蔬菜,漲一點兒也就這樣了。那麼,私人的貨幣會涌到哪裡?樓市!
這就是2015年之後三年的貨幣路徑:央行印鈔,買下破地方的樓市當作保障房,二線以下城市的各路包工頭、開發商,拿到錢後湧入京滬,繼續買樓炒地皮。京滬的漂亮公寓,已經和工薪族無關了,就是個財富憑證,類似於大額存單,可抵押貸款。京滬樓市變房產銀行,房產中介就是儲蓄所,吸引全國富人來存款。目前的貨幣政策,貌似有利於農民增收,實際是徹底斷絕了農民進入大城市的可能性,原因是房價不斷地增長。農民增收的第一發動機是工地貼磚,貨幣持續印,工地持續建,票子越來越泛濫,最後去了京滬樓市,引發房價上漲。例如,2014年老爹在工地賺了10萬元,兒子在上海買房就要多付50萬元,年復一年,城裡兒子絕望了。現在沒有面面俱到、皆大歡喜的貨幣政策,只有偏向哪個人群的貨幣政策。印,異地就業的大學生買不起房子;不印,建築工地農民工增收無望。
凱恩斯悖論
當時經濟界有個共識,美國經濟危機一般是兩到三年就康復,當時中國出口大面積關停,農民工回鄉,導致農民增收無望,於是推出4萬億,集中在最適合無技能農民工就業的基建領域。但三年後,世界經濟沒有大的好轉,歐洲又上演債務危機,當時距離換屆還有一年,只好繼續印,導致2012年~2013年房價暴漲。4萬億造成了房地產極度興旺,傻大粗黑的磚頭水泥鋼鐵玻璃,對低端的陸運和水運的需求極其巨大。2010年後,帶動了造船業和汽車業銷售熱,層層拉動,百業興旺。才三年,4萬億就沒了,大批農民小老闆借錢貸款買的車和船,怎麼辦?他們是絕對會死硬到底的。於是,你罰超載,我就喝農葯,互相惡搞。十年事情,三年做完,導致物資需求和人工需求,一晚上暴增三倍,所有和基建相關的行業,紅得發燙,於是無窮無盡地投資跟進,產能進一步過剩。而其他行業則人工成本激增,雪上加霜。比如鋼鐵企業的悲劇就是4萬億造成的。2008年鋼鐵企業已經出現過剩現象了,但是4萬億一來,鋼鐵居然成為最緊俏的物資,福建鋼鐵老闆成為上海灘新貴,銀行追著給他們貸款,鋼材銷售超級火爆,各行各業火速大規模新建鋼鐵產能,滿足市場需求。煤炭行業也由於煉鋼和化工材料,急劇發財。如果現在說不印了,那麼大批產能投資就打水漂了。農民工工資怎麼辦?他們的工資水平是完全建立在「印」和「鐵」的基礎上的。為啥不能勒緊褲帶,苦個幾年,緩一緩?還真不能。因為自行車要是不能前行,就要倒。一旦窮了,白領貸款怎麼辦?公務員工資要不要下降?那些樓市富豪要不要給他檢查一下?當家人的水平,是不是要討論一下?都是問題啊。現在,誰要是以經濟危機為理由,讓農民工收入下降,那是不好辦哦!
4萬億讓製造業老闆開始為難,財富重新分配。最大贏家是第一批拿到鈔票的人,小贏家是農民工,小輸家是只有單套房的白領,最倒霉的是實體老闆。4萬億的時候,在西部農村的某熟人,老家出現開發熱。他是小包工頭,賺了些小錢。當地各種開發規劃像廁所紙一樣滿天飛,他腦子一熱,家族湊資+銀行貸款,花260萬元買了兩個大型建工設備,准備發財。最初做了幾單,根本拿不到工程款,再做還要墊錢進去,他不敢做了。現在機器被就地查封,閑置生銹,很慘。這場4萬億信貸盛宴,誰吃虧了?城市普通人的存款。某熟人在1999年有15萬元,9.5萬元買了浦東內環線小房子,5000元雜費,另5萬元准備養老。現在小房子的到手價160萬,而剩下的5萬元徹底不值錢了。這些年,城市平民的存款被悄悄地貶值了。巧的是,2008年前,農民存款極少,老闆還常常借錢。白領悲壯!大部分80後算是被4萬億徹底打暈了。大學生本來以為,進北京,闖上海,好好乾,買套房,抱上土肥圓,紮根大上海。眼看即將夢想成真的時候,來了一個4萬億。然後,就是現在這個狀態。總之,熱愛4萬億的人,一是幾億農民工,二是房產商和房東,三是銀行,四是建材相關部門。承擔成本的是:城市家庭的存款毛了,京滬和大城市的外地大學生永遠買不起房子了,小企業因為成本過高倒閉。反正,有人歡喜有人愁。
到底印不印?
現在的貨幣問題,已成「圍城之勢」。美國不停地向城裡灌水,我們不停加高城牆。如果搞個排水渠,老美就會順著排水渠摸進來。不開排水渠,我們的城牆也不可能永遠築高,搞不好,就會「水淹七軍」。但是,貨幣放水容易,抽水難。走到今天,出口下降,內需不振,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只有房地產了。問題是,最後的王牌,開局就打出來,以後怎麼辦?這張牌,打出來是肯定的,但是現在打出來,後面的那把爛牌,就任人宰割了。人們已經養成每年外匯凈流入、人民幣大增、房子漲價、實業不值錢的慣性思維了。現在,如果有人說房價會降低,那麼清潔工大媽都會哈哈大笑。一旦熱錢外流,人民幣減少,我們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來自各方的壓力
中國經濟無休止印鈔,有個重要原因是美元外匯通過真正的貿易持續湧入,歐美老百姓付錢後,老闆買房炒房,員工吃喝拉撒,各種需求應運而生,互相正反饋,創造了無窮無盡的需求。現在,外貿迅速提高成本後,歐美買得少了,轉到東南亞了,只有印鈔搞基建,創造虛擬需求,否則就是大失業。
中國經濟的第一個動力是外貿,如今中國人主動放棄了大量簡單勞動產品的出口和生產,轉向高工資的產品,是因為勞動力都被基建工地吸走了。那麼只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繼續印鈔,無止境地搞基建,以維持就業,但市民存款縮水了;二是少印鈔,減少基建,但會出現大批的失業返鄉農民工。所以,印鈔,就是放棄製造業,不印,就是放棄就業率。
如果經濟大蕭條,大批白領、小老闆破產,賣房賣地還貸款。那時候,中介最發財。而農民最盼望印鈔,一是近兩年自己建房或縣城買房,兒子結婚,幾乎沒啥存款了,貨幣貶值和他們無關;二是印鈔模式直接帶來建築工地大繁榮,是農民工的強項;三是精細化工業革命,對習慣了壘雞窩、差不多就行的農民太難了,他們幹不了。結論:印不印是利益選擇,不印有利於城市大學生,印有利於農民工。
還房貸的小白領們也熱切盼望印,一是家無現金,不怕貶值;二是還貸壓力大,印鈔有利於加工資,這些年工資亂漲,都是印鈔的功勞;三是擔心失業,印了,需求大增,就不會迅速失業了;四是手裡的房子會加速漲價,心裡美滋滋的。
如今的實體經濟雖然很蕭條,但是失業數據的壓力不大。大學生剛剛畢業,也不好意思去領取失業金,農民工去建築工地及上下供應鏈賺大錢,房子建好後,炒房客一買入,農民嫂去當月嫂、保姆、保潔,城市失業男去做保安,失業大媽去超市、小店,一片和諧。所以說,一印解千愁,不印都失業。
一印解千愁
那麼今後貨幣會怎麼發展?考慮到大學生就業、農民工增收……平衡下來的最大可能情況是——印。形勢好,少印一點兒,這叫調結構;形勢不好,多印一點兒,這叫穩增長。本質是經濟質量不能提供各方面都滿意的經濟效益,但是哪個方面的錢也不能少,這就只好往稀飯裡面加水了。
印錢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能夠拖延問題,這是貨幣學的定理,也是Q3(量化寬松)的理論基礎。
受益的人
農民工工資就是印鈔大基建抬起來的,農民工工資和M2走勢完全一致。大基建的特點是人員流動性大,今天在湖南,明年在內蒙古,城市居民不可能這么跑來跑去,同時工地比較臟和累,於是農民工工資就一飛沖天。我們如果不印了,不搞大基建了,一年之內,這些技能單一、慾望極高的建築行業農民工的工資會急速下降。農民工是不會輕易罷休的。但是繼續印,那是無休無止了
印鈔的效果,只不過是把城市工薪族的存款毛了,然後勻一部分給農民工回鄉建房。城市反哺農村,就是這么個事。歸根結底一句話,農民工不垮,農二代大學生必垮。全世界哪裡也不可能承受九億農民,年薪一萬美元,還覺得工資低了。所以,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是:勞動法帶來的加工資,房地產暴利分一部分給農民工的高工資+拆遷款,農二代大學生退出勞動力市場。現在最傻眼的人群就是進北上廣的農二代,一方面,大印鈔給上一代農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增長(相比二十年前),使農二代在青少年期間享受較高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一旦進城,就要承擔大印鈔帶來的高房價,痛苦不堪。於是農二代希望,只要大印鈔的好處,不要大印鈔的痛苦,拒絕高房價,人格分裂了。
倒霉的人
但在金銀本位的情況下,要先把金銀在城市收繳上來,再撥付到農村,難度太大。現在簡單了,直接印票子,悄悄地搞。房地產的核心是對沖印鈔,起到了保值作用。富人的思維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不要以為,樓市調控了,房地產就要跌了。只要印刷機不停,房地產就是保值工具。不要急,有些人比你更急。
原來的想法是,通過印鈔,劫富濟貧。富人錢多,讓富人的錢貶值,通過基建給農民工發工資,「以工代賑」,但是富人也聰明,把錢換成房子了。窮人沒啥錢,你漲價,我就要漲工資,反正總要過下去的。結果,通貨膨脹最倒霉的是中產階級,買房子錢不夠,也就是8000元月薪了,再想漲工資,哪個公司也請不起你了,只好看著30萬元的存款在銀行里慢慢毛了,毫無辦法,買股票,那就是直接給你打六折。人們瘋狂買房,說穿了,是對人民幣沒有穩定預期。存房不存錢。普通老百姓買幾套房,你可以說無知跟風,很多有錢人買房,就不能說他們無知了吧,都是聰明人啊。
農民工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大量印鈔,拉動低端就業,退休職工存款毛了的基礎上。我估計還可以再印五年,之後就不好說了。城裡人存款很快也會枯竭了,那時候光棍對光棍,不一定誰幸福了
其實,現在有貸款的人,最希望貨幣徹底毛了,如果貨幣真變成廢紙了,你就可以到大街上撿點廢兒紙,就把房貸給還清了,房子真的就徹底歸你了。你可能是失業了,但也無所謂,工作本來就是為了還房貸。這時候,誰最劃算呢?在京滬的小盆友!我們2000年買房的人,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房子就像是白送的一樣。所以,印鈔也是得民心的事情。只是如此下去,只有30萬~50萬存款的城市年輕人,搞得娶不上老婆,買不起房子,票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毛了。最後的辦法是,人民幣向台幣、日元的面值靠攏。最後的大結局:一是繼續印鈔,以後小區保安的月工資5萬元,青菜50元一斤;二是停止印鈔,房價暴跌,大部分白領破產。我判斷是前者。所以使勁買入吧,否則就是一堆廢紙,想想十年前的人民幣購買力,我先去哭一會兒。
泡沫匯率
歐洲堅持保證幣值穩定,盡可能不印少印,所以出現了高失業和經濟下滑,房價也比較穩定。美聯儲是央行的指揮棒,我們不搞市場匯率,而是搞控制匯率,人民幣對美元是基本鎖定的模式,於是,美聯儲多印,我們就多印,美聯儲少印了,我們也就少印了,否則匯率就守不住了。
那為什麼美元、歐元都可以印?因為這兩個貨幣是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貨,他們印了,是攤到全世界的物價水平上。人民幣只能在國內水漲船高,出國了人民幣是沒用的。美元在非洲小鎮也管用,人民幣做不到。美國卡准了人民幣的命脈。美聯儲控制美元匯率,人民幣印鈔越多,你的出口價格越高,到最後你自己也受不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陷入兩難。一是放開,把資本外逃的閘門徹底打開;二是不放開,那麼美國逼迫人民幣無休止升值,直至出口結束;三是既不放開,又要保護出口,政府須大力保護中小企業競爭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原因是湧入的美元太多了,美國施壓,銀行也考慮國內M2不能過分膨脹,只好升值了。歐美是降息,中國因為房價漲、物價漲,可能被迫升息,這又加大了息差套利盤,出口真慘了。人民幣升值對進口企業打擊也大,比如今天進口了1萬美元的電線,實際花了6.25萬元人民幣,電線還在倉庫裡面,人民幣升值了,你原來的東西就只需要6.2萬人民幣就可以買到了,未賣先虧,直接悲劇。美國印了大量美元,但不在美國國內流通,拿美元到中國買東西,進口中國的便宜物資,平抑美國物價。中國出口,國內物資和勞動力越來越少,由於外匯不流通,換成人民幣後,人民幣在國內越來越多。東西少,票子多,物價漲,加息又增加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推高物價。票子毛了,大家買房保值,推高房價。
中國經濟結構需要調整,最大原因是資本只進不出。在日本,安倍大印鈔,日元貶值,CPI、利率接近於0,但日本物價不漲,投資不增加。為什麼?因為日元是國際貨幣,跑到高收益國家去套利了。現在全球利率高、匯率強、房價猛漲的國家是最適合日元的,是誰呢?大家都知道。日元進來後換成了人民幣,人民幣是內部貨幣,出不去,於是高壓鍋越燒越熱,不好受。美元也是這樣。
人民幣這個高壓鍋,由於低利率貨幣綿延不斷地持續高壓湧入,越燒越熱,必須放出點水蒸氣降壓。但是誰也不敢放,一旦放個出氣口,大資本、大民企、高利貸和炒房客呼的一下全跑了,留下一大堆高貸款的房子,廠也不開了,一地雞毛。內地M2超過美國了,火越燒越旺,容器壓力越來越高,找不到出氣口。放開資本輸出,讓富人帶著美元去美國買別墅,很快匯率就平穩了。現在通過印鈔接盤QE,硬吃下去,人民幣泛濫,湧向樓市,房價和租金暴漲,實體經濟陷入高成本泥潭,買單個普通番茄3~4元。如果歐美日韓繼續印鈔,加大貨幣投放,那麼人民幣政策只能守住一樣,房價或者出口,二選一。除非玩數字游戲,自欺欺人。
由於資本管制,中國人手裡的美元不能花出去,所以美國人無所謂匯率,就算是1∶2又如何?居民和小企業有美元,只能存在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拿著美元只能去買美國國債和兩房垃圾債。你要是買石油,立即漲三倍。所以中國的資本管制把自己捆住了,居民也得不到好處。一切違背市場規律的管制,都有漏洞。比如你出國能夠帶多少美元是合法的?5000美元,也就是3.2萬元人民幣。你看美國房價低,但你想在美國買個房子,有沒有合法渠道?沒有。只能是通過違法的地下錢庄,這就是資本管制。我問過在香港買房子的內地居民,錢是怎麼出去的?悄悄夾帶出去的,也有被查到過的,罰了幾萬元。很多人在澳門賭場一擲千金,錢是怎麼出去的?你看一下黃光裕的判決書就知道了。大賭客在澳門不需要帶現金的,輸贏記賬,境內結算,然後由地下錢庄進出。
但現實情況是,經濟不好,人民幣還在被迫升值。全世界的華人、港澳台,把天量資金匯入國內,由於近幾年人民幣對主要貨幣都在升值,只賺不賠;理財產品的利息5%~6%,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地區;房價三年漲一倍,招來了套利資金。與此同時,央行嚴控外匯出境,每人只能帶5000美元出去。進多出少,不漲才怪。

B. 經濟學家所說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沒有不要錢的午餐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錯誤,意思是你吃的飯是免費的,但你可能因為這頓飯答應別人做比這頓飯更有價值的事

C. 用經濟學的角度解釋為什麼學校餐廳加飯不要錢

假定每一位學生都是純粹的理性人
市場是一個完全的,開放的市場
介於需要一定的數據用於解釋,我以本校進行示例:
影響學生就餐的因素:時間(包括就餐等待和距離) 費用(就餐費用) 口感
在這個命題中完全不牽扯需求剛性 而是機會成本和效用
命題的前提還有:他的每個月的生活費為600元(通用標准)
假定某個學生下課准備去吃飯
去市場吃飯他將花費10分鍾到達,10分鍾等待,10分鍾吃完,再花15分鍾回到宿舍 價格為8元
去食堂吃飯他將花費5分鍾到達,10分鍾等待,10分鍾吃完,再花10分鍾回到宿舍,價格5.5元
去市場的花費為45分鍾時間和8元的飯錢
去食堂則為35分鍾時間和5.5元(通常會用更短的時間,因為食堂和宿舍的距離通常都很近)

以上僅為午餐,我們設定早餐為2元(一包奶子)/1.5元(菜夾餅),晚飯4元(隨便吃點)/3元(粥加零食) 時間與上面一致

則一個月下來:在學校的為300元,在外面為420元 。時間上為在學校比外面節省30個半小時。
這名學生還抽煙(就當成是我吧),每周3包(最近生病厲害,不敢多抽)。7元紅塔山,則月支出84元。再算上其他零雜很明顯,在外吃飯你的生活費是完全不夠的。
以上是單純的數字,現在看假定這名學生知道自己錢不夠用還打零工,比如打字員或翻譯。每篇獲得50元,耗時2小時。那麼上面的30個半小時就能出7篇左右的文章,獲得350元,出去吃飯則是無形中失去了350元(機會成本論)
假定這名學生明白以上的道理,此時他在校內食堂吃飯的效用為3(省錢,省時間,獲得額外時間為自己爭取零花錢),在外則為-3,兩者相差6
所以說正確的做法為:在食堂吃飯,機會成本小,效用高

閱讀全文

與不花錢的經濟學tx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