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生態經濟學中的旅遊費用支出法,它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Va=ΣQa,iPs,i(1)實際市場評估技術,對具有實際市場的生態系統產品回和服務,以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作答為生態系統服務的經濟價值。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市場價值法、費用支出法。(2)替代(隱含)市場評估技術,生態系統的某些服務雖然沒有直接的市場交易和市場價格,但具有這些服務的替代品的市場和價格,通過估算替代品的花費而代替某些生態服務的經濟價值,即以使用技術手段獲得與某種生態系統服務相同的結果所需的生產費用為依據間接估算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這種方法以「影子價格」和消費者剩餘來估算生態系統服務的經濟價值。評估方法較多,包括替代成本法,生產成本法—機會成本法、恢復和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費用法(TCM),資產價值法或享樂價值法(HPM),以及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資本法、預防性支出法、有效成本法等。(3)假想(模擬)市場評估技術,對沒有市場交易和實際市場價格的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純公共物品),只有人為地構造假想市場來衡量生態系統服務和環境資源的價值,其代表性的方法是條件價值法(CVM)。(4)空間—能值分析技術,包括生態足跡法和能值分析法,目前由於其不夠完善應用較少[5]。
⑵ 馬克思cvm是什麼意思
政治經濟學CVM分別指的是: c代表生產商品所消耗的不變資本 v是可變資本 m是剩餘價值。
⑶ 大學政治經濟學考試重點
考試大綱
1、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物質資料生產和社會生產方式
3、商品和價值
4、貨版幣與信用
5、資本和權資本運動
6、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
7、社會再生產
8、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
9、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
10、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11、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關系
12、當代西方資本主義
1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1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與消費
1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源配置方式
16、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現代企業制度
17、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宏觀調控
18、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關系
19、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20、當前熱點經濟問題
考試題型
1 解釋下列經濟范疇
2簡答題
3論述題
參考書目
政治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 第4版
政治經濟學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宋濤 第8版
⑷ 政治經濟學中的c v m分別指什麼
m——剩餘價值(Mehrwert):就是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c——不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是指資本家用於購買生產資料的那一部分資本。
v
——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
⑸ 政治經濟學CVM分別指的是什麼
商品價值公式 w=c+v+m
c代表生產商品所消耗的不變資本
v是可變資本
m是剩餘價值.
⑹ 政治經濟學CVM分別指的是什麼
政治經濟學CVM分別指的是:
c代表生產商品所消耗的不變資本
v是可變資本
m是剩餘價值。
⑺ 政治經濟學裡面的c,v,m是什麼意思
m——剩餘價值(Mehrwert):就是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c——不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是指資本家用於購買生產資料的那一部分資本。
v ——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
⑻ 考研政治經濟學出現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1、貨幣流通規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數量 X 物價水平)/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當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後,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到其支付總額-延期支付總額-相互抵消支付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2、率
剩餘價值率:m』= m/v = 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利潤率:衡量資本增值程度 掩蓋資本家的剝削 p』= m/(c+v)
年剩餘價值率:M』=年剩餘價值量/可變資本=m』v n/v=m』n
年利潤率: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貸資本衡量借貸資本的增值程度
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自有資本衡量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潤率:取決於各部門利潤率 社會預付資本在各部門中所佔比例
3、剩餘價值形式
超額剩餘價值 = 商品社會價值 - 商品個別價值
超額利潤 = 商品社會價格 - 商品個別價格
生產價格 = 生產成本 + 平均利潤
股票價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價格 = 地租 / 利率
(8)經濟學cvm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計算公式
1、總成本(TC)=固定成本(TFC)+可變成本(TVC)
2、平均成本(AC)=TCQ
3、平均固定成本(AFC)=TFC/Q
4、平均可變成本(AVC)=TVC/Q
5、邊際成本(MC)=dTc/dQ=dc/dQ
6、均衡條件:Qd=Qs 7
7、邊際營代率:MRS=8總效用最大化
8、預算線:1=P1Q1+P2Q2
9、消費者均衡時: MUX/PX=MUy/Py
10、邊際產量:MP=dTP/dL
9、平均產量:AP=三階段生產函數第一階段【0,MP=AP】【MP=APMP=01【MP=0,無窮大)
10、給走成本:MPL/wL=MPK,WL+rK=C
⑼ 政治經濟學中的c v m分別指什麼
政治復經濟學中的c v m分別指制什麼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
不變資本(c):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在生產過程中被消耗,生產出新產品但是不改變自己價值量的資本。
可變資本(v):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量的變化,即發生了價值增值,所以叫可變資本。
剩餘價值(m):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
剩餘價值生產的相關內容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都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關於剩餘價值生產的概念。
在馬克思的觀點中,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幣轉化為資本,這是勞動剩餘轉化為剩餘價值的社會經濟條件和過程。馬克思論證這個過程的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理論。
正如他在《資本論》中寫道,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