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觀經濟學中儲蓄乘數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中儲抄蓄襲乘數是(基礎貨幣乘數)。
擴展:
它是說人們將錢以活期存款的方式放到銀行,銀行為了保證存款人的取款要求。中央銀行要求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將錢存入央行,行成存款准備金。 而其他的部分,商業銀行佔有部分,又放貸出去。而貸款的人又把錢存在銀行,貨幣在這樣的運作中量就變大了。 有一個理論公式。存款准備金R,基礎貨幣Q,則,存款乘數=Q/R 大概就是貨幣投放量(基礎貨幣)每增加/減少一個單位,存款會相應增加/減少的倍數。 產生這種貨幣投放量增量與存款增量不同的原因,是由於銀行放貸造成的。例如貨幣投放量增加了100元,央行規定其中的7.5元(我國現行的法定存款准備率是7.5%)做為法定存款准備,必須存在央行,其餘的92.5銀行就可以放貸款了。放出去的這92.5元,最終還是會被存在銀行體系,就又形成了92.5的新存款,銀行把92.5的7.5%存在央行後,餘下的85.56元,又可以放貸款......如此循環,一筆100元的投放量會生出很多存款,這新生出來的存款區別於開始的投放量(基礎存款),叫做派生存款。供參考。
② 宏觀經濟學題:簡述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及其如何調節經濟
1.公開抄市場業務 中國公開市場操作襲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2.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3.存款准備金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③ 宏觀經濟學-貨幣供給-銀行資產負債表
銀行准備金率下降
保證滿足法定準備金率,
1.吸收存款
2.收回貸款
3.啟用超額准備金內
4.像央行貸款
5.央行再貼容現
6.同業拆借
3.這個變化會使多個銀行的體系中貨幣供給量下降。下降的幅度取決於貨幣創造乘數。
④ 宏觀經濟學中的利率到底是指什麼是貸款還是存款的利率
1、宏觀經濟學中的利率指的是市場利率。是指隨市場上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而變動的利率。
2、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再貼現政策間接影響市場利率。
3、利率會影響投資和消費,因為貸款利率是借貸投資的成本,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貸
4、款利率越高投資越少;同時存款利率是消費的機會成本,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存款利率越高,消費越少。
5、由於不同市場之間的風險特性不同,再考慮到市場之間難以克服的諸如由制度性或者信息性因素所造成的區隔,不同市場的一般投資收益率(亦即市場利率)不會相同。
(4)宏觀經濟學銀行的存款總量擴展閱讀
對利率的升降走向進行預測,在中國應側重注意以下幾個因素的變化情況:
1.貸款利率的變化情況。由於貸款的資金是由銀行存款來供應的,因此,根據貸款利率的下調可以推測出存款利率必將出現下降。
2.市場的景氣動向。如果市場過旺,物價上漲,國家就有可能採取措施來提高利率水準,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來減輕市場壓力。相反的,如果市場疲軟,國家就有可能以降低利率水準的方法來推動市場。
3.資金市場的銀根松緊狀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準往往也能影響到國內利率水準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漲跌。
4、在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中是沒有國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準低,一方面對國內的利率水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引致海外資金進入國內股市,拉動股票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海外的利率水準上升,則會發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
⑤ 宏觀經濟學 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的區別
第一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它是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准專備金與商業銀行吸收存屬款的比率。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貸出去,必須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為隨時應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備金。
其次,我們要知道在實行中央銀行制的國家裡,法定準備率是由中央銀行規定和調整的。
然後可以知道,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越高,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就越多,其可運用的資金就越少,從而導致社會信貸總量減少;反之,如果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低,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就少,其可運用的資金來源就多,從而導致社會信貸量增大。這樣就能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同時我們也要了解,由於法定準備率的調整對社會貨幣供應總量有較大的影響,故各國中央銀行在調整法定準備率時往往是比較謹慎的。
第二個問題: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是浮動的。
「當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時~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會變動嗎~」
一般地,存款准備金率上升,利率會有上升壓力。但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最終客戶的影響是間接的。
⑥ 宏觀經濟學題目:
本題中M1=流通中的紙幣和硬幣為15億元+個人在專業銀行的支票存款為20億元=35億元;
H(高能貨幣)=流通中的紙幣和硬幣為15億元+商業銀行擁有的紙幣和硬幣為2億元+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為8億元=25億元;
中央銀行的資產=中央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為23億元+中央銀行的外匯資產為1億元=24億元;
資料1:在1994年12月28日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供應量統計和公布暫行辦法》中,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將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M0、M1、M2以及M3等幾個層次,各層次所涵蓋的內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單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資料2:其公式為: 高能貨幣=法定準備金+超額准備金+銀行系統的庫存現金+社會公眾手持現金
資料3:央行資產項目
貼現及放款
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者對商業銀行提供資金融通,主要的方式包括再貼現和再貸款。還有財政部門的借款和在國外金融機構的資產。
各種證券
主要指中央銀行的證券買賣。中央銀行持有的證券一般都是信用等級比較高的政府證券。中央銀行持有證券和從事公開市場業務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通過證券買賣對貨幣供應量進行調節。
黃金和外匯儲備
黃金和外匯儲備是穩定幣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國際間支付的重要儲備。中央銀行承擔為國家管理黃金和外匯儲備的責任,也是中央銀行的重要資金運用。
其他資產
:主要包括待收款項和固定資產
⑦ 西方宏觀經濟學。商業銀行體系所能創造出來的貨幣量與法定準備率、最初存款有什麼數量上的關系
1.貨幣量和法定準備率是負相關,和最初存款數量正相關。2.實際貨幣量是增加的3.工業和房地產是經濟真正增長的原因4.政策對投資影響很大。
⑧ 宏觀經濟學 銀行准備金
就是你來存入100元,銀行要保留10%准備源金,就是說它只保留10元,那剩下的90元就可以貸出去,而現在另一公司拿到錢後仍然存在這家銀行或者另一銀行,不管怎樣錢都在銀行體系中,因為一個假設前提是現金漏損率為0也就是公眾都把錢放在銀行,然後接到這90塊存款的銀行只需保留9塊錢,剩下的81貸出去,接下去,第三家銀行收到81的存款可以貸出去81*90%=72.9。。。。。就這樣下去,總地來看整個銀行提起的存款就是100+90+81+72.9+。。。=1000(這是個等比數列,自己在紙上寫一下就知道了)
⑨ 宏觀經濟學中 銀行存錢和買股票 算投資嗎
銀行存錢和買股票都不算。
這次條例里明確了,但如果你是銀行購買的理財,那就是名下的資產,所以就要算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⑩ 銀行考試中的宏觀經濟學難點有哪些呢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社會經濟福利專而制定的屬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它是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對經濟活動有意識的干預。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就業,穩定物價、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及國際收支平衡。
二、貨幣政策工具銀行考試指導
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又被稱為"三大法寶"。
第一,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指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必須保持的准備金的比例。
第二,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第三,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三、實現內部均衡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通過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產出的宏觀經濟政策,二者各有優缺點,因而有必要根據具體情況協調配合使用。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