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試卷A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需求: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3.公共物品:
4.GDP:
5.貨幣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
A.儲蓄 B.稅收 C.進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東紅利 D.資本折舊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C.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經濟學》試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 需求: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願意而且能夠
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R=MC,據此確定產量,把該賺到的利潤
都賺到,實現利潤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
4.GDP:按國土原則計算的一定時期內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5.貨幣政策:政府根據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
和信用規模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水平,以影響和調節宏觀
經濟運行狀況的經濟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C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B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B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D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D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D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D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C 】
A.儲蓄 B.稅收 C. 出口 D. 進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B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資本折舊 D. 股東紅利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D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C.結構失業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C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B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B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報酬;
第二, 由創新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第三, 由風險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
第四, 追求利潤使企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資源;
第五, 社會以利潤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配置符合社會需要。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難以全面衡量經濟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們的福狀況;
第三, 地下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說明是什麼產品和勞務;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質量水平。
㈡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怎麼復習
以下僅做參考 最好找或者同學老師要一下重點
《微觀經濟學》復習考試大綱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的一般原理
重點掌握:需求曲線、供給曲線、供求曲線的共同作用、需求彈性與供給彈
性、運用供求曲線的事例
復習要求:識記需求、需求曲線、供給、供給曲線、均衡價格、均衡數量,
掌握價格機制的形成、各彈性概念。
習題:
一、概念:需求
供給
均衡價格
需求彈性
供給彈性
需求的收入彈
性
需求的交叉彈性
二、簡答與分析
1
、
分析並說明引起需求和供給變動的因素分別是什麼?
2
、
運用供求原理說明谷賤傷農的道理
3
、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哪些?
三、計算
1
、
若市場需求曲線為
,
求價格
P=2
時需求的點彈性,
並解釋怎樣調整價格
才能使得總收益增加。
第三章
消費理論
重點掌握:
效用的基本概念、
序數效用理論的消費者均衡、
價格變化與收入
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復習要求:識記總效用、邊際效用、基數效用與序數效用、消費者剩餘、無
差異曲線的性質、預算約束線、恩格爾曲線、恩格爾系數、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的含義,了解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等邊際原理
習題
一、名詞解釋
效用
邊際效用
預算線
無差異曲線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消費者剩餘
二、簡答與分析
1
、以序數效用論分析消費者均衡。
2
、對正常物品而言,為什麼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請以收入效
應和替代效應的圖示說明。
3
、低檔物品的需求曲線的特徵如何?以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圖示說明。
4
、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線的特徵如何?以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圖示說明。
三、計算
1
、若某人的每月收入為
120
元,其效用函數為
,
X
、
Y
的價格分別為
2
元
和
4
元,試問:
(
1
)
為獲得最大化的效用,他分別購買幾單位的兩種商品?
(
2
)
貨幣的邊際效用和總效用分別是多少?
(
3
)
若
X
的價格提高
44
%,
Y
的價格保持不變,
為保持其原有效用
水平,收入必須增加多少?
2
、假定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
,兩水平的價格分別為
、
,消費者的收入
為
M
,求消費者對於兩種商品的需求函數。
第四章
生產理論
重點掌握: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兩種可變生
產要素的生產函數(等產量線、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成本線、最優生產要素組
合、規模報酬
復習要求:
識記生產函數、
邊際技術替代率、
單一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
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概念與公式及圖形、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生產的
三個階段、
等產量曲線的含義與特性、
最優生產要素組合、
規模報酬的含義及類
型
習題
一、名詞解釋
邊際產量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等產量線
規模報酬
二、簡答與分析
1
、單一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如何確定?
2
、為什麼邊際技術替代率會出現遞減?
3
、以圖示說明廠商在既定成本條件下實現最大產量的最優要素組合原則。
4
、以圖示說明廠商在既定產量條件下實現最小成本的最優要素組合原則。
5
、規模報酬的含義及類型
三、計算
1
、已知企業的生產函數為
,其中
L
為雇傭工人的數量。求企業的合理勞
動投入區域。
2
、某廠商的生產函數為
,假定
,
,試問該廠商生產
200
單位產品是應使
用多少單位的
L
和
K
才能使成本最低?
第五章
成本理論
重點掌握:成本的概念、短期長期成本曲線的圖形,收益概念,利潤最大化
的原則。
復習要求:
識記機會成本、
短期成本曲線與長期成本曲線的形狀、
規模經濟
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
習題
一、名詞解釋
機會成本
短期成本
長期成本
規模經濟
二、簡答與分析
1
、怎樣理解經濟成本?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有什麼區別?
2
、為什麼說
MR=MC
是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原則?
3
、廠商在什麼條件下應當停止經營?
三、計算
1
、已知某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
。求:
(
1
)總可變成本
TVC
、平均成本
A
C
、平均可變成本
AVC
、平均不變成本
AFC
和邊際成本
MC
函數。(
2
)最小的平
均可變成本值。
第六、七章
市場理論
重點掌握:
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短期供給曲線、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了解完全壟斷的含義與特徵、
完全壟斷產品市場的需
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完全壟斷產品市場的短期均衡、
壟斷競爭的基本假設、
壟斷
競爭產品市場的短期均衡、寡頭市場的特點
習題
一、名詞解釋
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壟斷
壟斷競爭
生產者剩餘
自然壟斷
寡頭市場
二、簡答與分析
1
、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有哪些?
2
、圖示說明完全競爭廠商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的形成與條件?
3
、圖示說明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成本不變行業、成本遞增行業與成本遞減
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壟斷產生的原因與條件。
4
、完全壟斷市場的缺陷。
4
、
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
5
、
簡述壟斷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6
、
壟斷競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率損失?
8
、寡頭市場的性質與分類
三、計算
1
、已知某完全競爭行業中的單個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
。試求:
(
1
)
當市場上產品價格為
55
時,廠商的短期均衡產量和利潤:
(
2
)
當市場價格下降為多少時,廠商必須停產?
(
3
)
廠商的短期供給函數。
2
、
已知某完全競爭的成本不變行業中單個廠商的長期總成本函數為
,
試求:
(
1
)當市場價格為
100
元時,廠商實現
時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
(
2
)該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單個廠商的產量:
(
3
)當市場需求函數為
時,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廠商數量?
3
、已知壟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為
。(
1
)求廠商的邊際收益函數。(
2
)
若廠商的邊際成本為
4
,求廠商的最大化的產量和價格。
第九章
生產要素市場及其價格的決定
重點掌握: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曲線,要素供給的基本原則、向後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地租的決定、租金、准
租、經濟租金、洛倫茨曲線、基尼系數
復習要求:
邊際產品價值、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完全競爭廠
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習題
一、概念
引致需求、邊際產品價值、洛倫茨曲線、基尼系數
二、簡答與分析
1
、
試論廠商的要素使用原則。
2
、
要素使用原則與利潤最大化產量原則有什麼關系?
3
、
簡要說明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是如何得到的。
4
、
簡述勞動供給曲線的特徵和均衡工資的決定。
5
、
簡述土地供給曲線的特徵和地租的決定。
三、計算
若廠商生產函數為
,其中
Q
為每日產量,
L
為每日投入的勞動小時數,若
勞動市場與產品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單位產品價格為
10
美分,小時工資為
4.
8
美元。問利潤最大化的廠商每天僱傭多少小時的勞動?
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
㈢ 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
我認為D是不對的,借用樓上老兄的這張圖,
我們假設資本比勞動價格高一些,圖中A點和D點資本和勞動的總成本一樣,
那麼假設從A點開始考察,如果只允許資本和勞動同方向變化,要麼同時增加,要麼同時減少
那麼是不可能從A點移動到最優的D點
但是我覺得C也寫的不完整,如果表述為
勞動增加資本減少,或者勞動減少資本增加
更周全。
㈣ 大一的微觀經濟學考試重點有哪些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難點:經濟稀缺性、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第一節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重點講:
資源的稀缺性,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生產可能性邊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掌握:
稀缺性,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含義。
理解:
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重點講:
「經濟人」模式,西方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理解:
「經紀人」模式,能正確運用西方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第三節
西方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四節
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本章難點:均衡價格理論、彈理論的應用尤其是蛛網理論
第一節
需求理論
重點講:
需求,需求曲線,需求定理
掌握:
需求的概念和需求定理,理解需求函數,能夠分析需求曲線及移動
第二節
供給理論
重點講:
供給,供給曲線,供給定理
掌握:
供給的概念和供給定理,理解供給函數,能夠分析供給曲線及移動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重點講:
均衡價格的形成及變動,供求定理
掌握:
均衡價格的形成及變動,熟悉供求定理,了解固定價格的經濟學
第四節
彈性理論
重點講:
需求彈性,彈性理論的應用
掌握:
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的概念,能正確理解彈性理論的應用
第三章
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理論
本章難點:基數效用論及消費者均衡、序數效用及效用最大化原則
第一節
基數效用論
重點講: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剩餘
掌握: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剩餘。了解效用,基數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的含義。
第二節
序數效用論
重點講:
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預算線,效用最大化原則
掌握
: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預算線,效用最大化原則
第三節
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
重點講:
預算線的移動
掌握:
預算線的移動,了解恩格爾曲線,價格消費曲線
第四章
生產和成本
本章難點:機會成本、三條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生產要素最大組合、利潤最大化原則
第一節
生產函數
重點講:
生產函數
理解:
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第二節
成本函數
重點講:
機會成本爭取
理解:
機會成本、利潤的含義
第三節
短期生產函數
重點講:
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邊際產量曲線,收益遞減規律
理解:
短期、長期,正確掌握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邊際產量曲線,理解收益遞減規律
第四節
短期成本函數
重點講: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平均成本,邊際成本
理解: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平均成本,邊際成本
第五節
長期生產函數
重點講:
等產量曲線,等成本線,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生產擴展線,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適度規模
掌握:
等產量曲線,等成本線,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理解生產擴展線,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適度規模
第六節
長期成本函數
重點講:
長期中的各種成本
理解:
長期平均成本,長期總成本,長期邊際成本
第七節
廠商的收益與利潤最大化原則
重點講:
利潤最大化原則
理解:
收益,熟練掌握利潤最大化原則
㈤ 西方經濟學(微觀)
問題一:(1)
只要比較f(λL, λK) 和 λf(L, K)的關系,就可以知道生產函數的規模報酬類型。
如果f(λL, λK) = λf(L, K),說明規模報酬不變。
根據題意,Q=A*L^1/3*K^2/3,
那麼設Q1 = A*(λL)^1/3*(λK)^2/3 ,
則Q1= λ^1/3+2/3*( A*L^1/3*K^2/3)= λ^1/3+2/3*Q,所以該生產函數規模報酬不變。
問題一:(2)
對生產函數求L的偏導數,得MPL=1/3*A*K^2/3*L^(-2/3),說明MPL是L的減函數,所以該生產函數受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支配。
問題二:(1)
根據生產者均衡條件:MPL/MPK=w/r,(1)
其中MPL=2/3*K^1/3*L^(-1/3),MPK=1/3*L^2/3*K^(-2/3),w/r=2/1,
所以,代入(1)式,得L=K,(2)
又因為3000=2L+K,(3)
聯立(2)(3),得:L=1000,K=1000,
代入生產函數,得:Q=1000。
問題二:(2)
又因為L=K,(4)
且800= L^2/3*K^1/3,(5)
聯立(4)(5),得:L=800,K=800,C=800
㈥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重點
這是我的微觀老師總結的資料~~~
http://wenku..com/view/8cc908768e9951e79b8927bf.html
㈦ 西方經濟學是先看宏觀還是微觀說詳細點!可以追分
先看微觀經濟學,因為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7)微觀西方經濟學重點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㈧ 西方經濟學微觀的主要內容
西方經濟學 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
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企業、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企業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