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西方經濟學物價論文

西方經濟學物價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10 01:40:56

『壹』 西方經濟學 電大 第四次作業

一、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就叫通貨膨脹。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就叫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是現代紙幣流通條件下出現的兩種經濟現象。如果紙幣發行量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單位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價值就會相應減少,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會上漲。這種由於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現象,叫做通貨膨脹。相反,如果紙幣的發行量不能滿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則會導致紙幣升值,引起物價下跌,這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都會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引起社會收入和國民財富的再分配,擾亂價格體系、扭曲資源配置,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出現混亂;嚴重的通貨緊縮會使可利用資源閑置浪費,經濟萎縮,失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發社會和政治問題。
通貨膨脹效應———貨幣貶值;物價上升;預期收入看好;經濟過熱;失業率降低;但過快的膨脹之後是必然的緊縮。
通貨緊縮效應———企業利潤減少;個人預期收入降低;宏觀經濟悲觀衰退;價格下降;幣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亂等。
二、財政政策通過調節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實現促進充分就業、物價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
財政政策的工具:
1.預算政策
2.稅收政策
3.公債政策
4.投資政策
5.補貼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調整貨幣供應的基本方針及其相應措施,它是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等構成的一個有機政策體系。
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等
三、財政政策的操作:
1. 在經濟擴張時期,稅收自動而及時地增加,失業保險、貧困救濟、弄產品價格支持等轉移支付的減少,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
2. 在經濟衰退時期,稅收自動而及時地減少,各項轉移支出的增加,又有助於緩和經濟的衰退。因此,自動穩定器能夠減輕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
貨幣政策的操作:
1. 當經濟形勢趨於蕭條時,中央銀行可以在公共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以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發展;可以降低再貼現率,以擴大信貸規模增加投資;可以降低存款准備率,使投資擴張,刺激經濟增長。
2. 當經濟形勢趨於過熱時,中央銀行可以在公共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以提高利率,抑制經濟增長;可以提高再貼現率,以壓縮信貸規模,減少投資;可以提高存款准備率,壓縮投資,抑制經濟增長。
財政政策的優勢:可以直接刺激消費和投資,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見效快的特點,在調節公平分配和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較明顯。
貨幣政策的優勢:通過貨幣供求總量的調整,可以直接調節物價總水平,影響市場利率水平,調節經濟運行中的消費與儲蓄關系。特別是貨幣政策操作屬於一種經濟行為,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比較緩和和靈活,有利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發揮。
財政政策的局限性:
1. 財政政策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主要是改變總量中的比例和分布;
2. 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發揮作用的過程主要是政府幹預,因而這種調節作用容易對市場機制形成較大沖擊,也難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 財政政策的制定過程是一個經濟決策和政治決策相結合的過程,政策實施起來靈活性相對較小。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1. 貨幣政策難以解決國民收入的分配不公問題;
2. 貨幣政策在彌補市場機制缺陷,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財政政策直接和有效。

四、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在此期間,我們最能夠體會的是我國的利率變動方向,充分體現了國家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手段。
當國家經濟「過熱」現象,應當實行雙緊的政策搭配,即配合運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例如,減少政府支出、提高稅率,可以壓縮社會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同時,減少貨幣供應量,減緩物價上漲。緊縮的財政政策在抑制總需求的同時,引起利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卻使利率提高,從而抑制企業投資。
雙緊政策相配合,將對經濟起到緊縮作用,但這種政策不宜長期使用,將會帶來經濟衰退,增加失業,應謹慎使用。雙緊政策的適用條件有三:第一,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漲;第二,瓶頸產業對經濟起嚴重製約作用;第三,經濟秩序混亂。

『貳』 西方經濟學-根據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當總需求不變時,預期的物價水平上升會引起

根據總需復求一總供給模型,制當總需求不變時,預期的物價水平上升會引起(C )
A. 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價格水平上升
B. 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價格水平不變
C. 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價格水平上升
D. 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不變,價格水平下降

『叄』 西方經濟學考題:1、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2、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是現代紙幣流通條件下出現的兩種經濟現象。

1通貨膨脹

(1)定義。通貨膨脹是指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和顯著的上漲。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一般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這里的價格不是單一的某個商品或某種服務的價格,而是一組能夠反映社會商品和服務的總體價格水平變動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2)原因。通貨膨脹的原因被概括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需求拉動。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又稱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上升。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又被形象地描述為「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動。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又稱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升。

③結構性因素。結構性通貨膨脹指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造成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社會各部門勞動生產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發展趨勢不同,與世界經濟聯系程度不同,但由於一方面現代社會經濟結構不容易使生產要素從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開放部門轉移,另一方面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卻又要求在工資、價格等方面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和開放部門看齊,結果就會導致一般價格水平上漲。

(3)影響。通貨膨脹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隨通貨膨脹本身的發生類型、程度以及人們預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貨膨脹一旦發生,在社會的產量、就業、收入分配等方面會產生復雜的影響。尤其是通貨膨脹在社會財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響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政治後果,是每一個國家的政府必須認真對待、審慎處理的問題。

2?通貨緊縮

(1)定義。通貨緊縮是指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下跌。它是與通貨膨脹相對立的一個概念。

(2)原因。從理論上講,通貨緊縮可能的成因有以下幾方面:

①社會生產能力總體性過剩。此時商品供過於求,出現物價持續下跌。

②投資和消費預期變化。如果預期未來實際利率會降低、商品價格會下降,則投資者和消費者都會減少現期投資和消費,導致現期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下跌。

③政府緊縮預算,削減支出。這時會導致社會總需求下降,供求格局發生變化,從而容易引發通貨緊縮。

④技術進步和放鬆管制。這會導致生產能力提高、成本下降,導致產品價格下跌。

⑤匯率因素。如果一國高估本幣匯率,會造成用外幣表示的本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從而導致外部需求降低,出口下降;進而導致國內外向型企業開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個人購買力和需求下降,從而導致物價持續下跌。

⑥貨幣政策變動。如果中央銀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則會使大量商品流向貨幣,可能會產生物價持續下跌。

⑦金融體系效率低下或信貸過度擴張產生大量不良投資也會引起通貨緊縮。

(3)影響。通貨緊縮一旦發生,如若處理不當,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不良影響。通貨緊縮會加重債務人負擔,抑制消費,增加銀行不良資產,甚至形成經濟衰退,陷入惡性循環。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作為政府需求管理的兩大政策,其運作就是通過增加或者減少貨幣供給來調節總需求。就調節貨幣供給這個角度來說,它們的區別在於貨幣政策是通過銀行系統,運用金融工具,由金融傳導機制使之生效;而財政政策則是通過財政系統,運用財稅工具,又財政傳導機制使之生效。

財政政策是指通過政府支出和稅收來影響宏觀經濟的政府行為。在短期中,財政政策

主要影響物品和勞務的總需求,是刺激或減緩經濟發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經常通過不同的財政政策工具的操作來影響經濟的走向。政府預算支出的狀況、預算赤字與GDP的比值、稅種與稅率的變動等都是理財規劃師所需要密切關注的經濟指標。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來影響宏觀經濟的行為。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影響利率來實現的。貨幣量的增加會使短期利率下降,並最終刺激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使總需求曲線發生位移。再貼現率是市場經濟國家的基準利率,其升降將直接影響各類市場利率的走向。同時法定準備率的調整以及公開市場業務操作都會影響貨幣供給量,進而影響利率水平。理財規劃師判斷各種金融工具利率走勢的基礎就在於根據貨幣政策的操作對基準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做出預測。

『肆』 西方經濟學判斷題,並求錯在哪裡。

答:
第一題:
不知道你說的消費可能線是不是消費者預算約束線,通常那條直線稱為消內費約束線。消費者均衡容條件就是P1/P2=MU1/MU2=MRS12,反映在圖形中就是均衡點是切點。
第二題:
消費物價指數CPI與GDP都可以反映宏觀物價水平,都是靠一籃子商品賦予一定權重進行比較,但是CPI與GDP平減指數的「一籃子商品」的選取是不同的。CPI側重於消費,而GDP平減指數側重於生產。假定有這樣的情況:這一年橘子歉收,CPI按照人們生活中橘子消費的比例確定權重,所以權重不變,而橘子價格會因為供需關系變化而大幅上漲,所以CPI在橘子這項有較大變動;而GDP平減指數會依據橘子的實際產量而降低橘子在價格指數中的權重,所以不會有較大變動。一般來說CPI是對物價水平高估的,而GDP平減指數對於物價是低估的。所以題目中說計算的物價相同,不正確。
第三題:
國內總需求增加,在總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的變化結果是國民收入增加,同時利率上漲,則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上漲,而凈出口與匯率成反向變動關系,所以NX降低,於是貿易收支狀況變差。
建議看書:
曼昆《宏觀經濟學》

『伍』 西方經濟學的題,求助,幫忙解釋下。 1.如果物價變動滯後,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這句話是對的,可

是不是不同派別的總供給曲線呢?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曲線肯定是垂直的了,因為他們版認為市場是權萬能的,完全有效。
凱恩斯學派的總供給曲線則是水平的,因為凱恩斯學派的假設是有大量失業的前提,即閑置資源大量存在,因此企業願意提供任何數量的產品。
新凱恩斯學派則認為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既不認為工資率剛性,也不認為市場出清,而認為存在工資粘性。
知識好多還給老師了,查了查,可以看看不同學派的主要區別,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西方經濟學 為什麼壟斷者的邊際效益小於其物品價格

邊際效益抄可為負,但是追求利潤最襲大化的企業不會這么做。你設想自己是企業家,再增加一個勞動力導致的邊際收益為負,也就是總收益是下降的。你還會僱傭么?所以,對於能夠控制價格的壟斷廠商不會這么做。至於壟斷者的邊際效益小於其物品價格 ,從圖形可看出。也可以從數學公式得出。P=A-BQ>MR=A-2BQ

『柒』 為什麼我國物價一直在漲其原因何在我需要詳細透徹的經濟學解釋,謝謝!

透徹的經濟學解釋?最透徹的經濟學就是兩個字:供需
在我國的經濟問題很多都無法用經版濟學原權理解釋,因為在經濟學之上有隻更大的手在起作用,就是政府調控!
另外應該考慮的是國際時常因素,如匯率波動,國際市場原材料上漲(如石油和鋼鐵),中國買什麼,什麼漲,中國賣什麼,什麼跌.
從宏觀上看,除了政策,我國GDP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物價上漲是理所當然的嘛
再從微觀上看,經濟結構調整,工資和物流價格上漲,人們對金融和生活觀念的變化,如西方經濟學上講的工作與閑暇的關系,都對物價有很大影響

『捌』 這是一條《西方經濟學》的計算題,請問如何作答求詳細解題步驟及相關的解釋,謝謝~

300X(2100/100)=300X21=6300>4000
相對於物價上漲水平,教授的實際工資減少了。

『玖』 物價趨於穩定的經濟學道理是什麼急急急

政治經濟學的解釋 就是價值規律
西方經濟學中 薩伊定律提出 只要有供給就會有需求從而價格在均衡點達到穩定 這個後來成為古典古典經濟理論的思想從而為微觀經濟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

與西方經濟學物價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