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消費者均衡時,消費者購買商品總效用小於所支付貨幣的總效用。為什麼
我的理解,這個應該說的是消費者剩餘的問題,在消費均衡的情況下,消費者獲得總效版用即消費者剩餘,也就是權上面那個小三角的部分。而所支付的貨幣總效用等於在每一消費量上,消費者所支付的貨幣效用,即以均衡點或一條垂直於X軸的線與Y軸形成的梯形的面積。而這個面積始終大於上面的小三角。從理論上來看,只有在均衡水平以均衡價格購買的那一單位商品兩者間的效用是相等的,而其他購買者都屬於貨幣效用大於實際商品銷用的。舉例來說,手機剛出來的時候價格很高,但是隨著供給的增加市場逐步達到均衡狀態,手機的效用基本上沒變,甚至還有所增加,但是所需支付的貨幣量明顯下降了很多,即第一個購買手機的人所支付的貨幣效用是遠遠大於手機的實際效用的,但這個說法忽略了時間價值的問題,也忽略了心裡感受帶來的效用價值,這些東西都難以度量。歡迎進一步討論。
2. 微觀經濟學的知識,講到邊際效用和總效用,請問以下的公式如何解釋請詳細解答,謝謝。
約束條件是指:
收入都花到商品中
總收入=商品數量乘以商品價格
實現條件是邊際效用比上價格等於貨幣的邊際效用
MU1./P1>MU2/P2
說明Q2買多了,所以效用小了
故應該減少Q2的購買
3. 微觀經濟學中說效用等於一個數 是什麼意思 急
效用函數一般為:
U=aX^αY^β
其中a/α/β三個數是已知的
所以算出X、Y的數值帶入即可求出效用的具體數值。
效用的概念是丹尼爾·伯努利在解釋聖彼得堡悖論(丹尼爾的表兄尼古拉·伯努利故意設計出來的一個悖論)時提出的,目的是挑戰以金額期望值作為決策的標准。
丹尼爾·伯努利對這個悖論的解答在1738年的論文里,主要包括兩條原理:
1.邊際效用遞減原理
一個人對於財富的佔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數一階導數大於零;隨著財富的增加,滿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斷下降,效用函數二階導數小於零。
2.最大效用原理
在風險和不確定條件下,個人的決策行為准則是為了獲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額值。
4. 微觀經濟學中,為什麼總效用TU的偏導數就是各商品的邊際效用MU
這個不是根據經濟學理論來的,而是根據數學理論得出的結論。
在數學中,一個版多變數的函數的偏權導數,就是它關於其中一個變數的導數而保持其他變數恆定。而導數是函數的局部性質。一個函數在某一點的導數描述了這個函數在這一點附近的變化率。
因此,當對總效用針對商品求導數的時候,就是在假設其他商品不發生變化,在特定效用量的前提下,商品效用在其周圍的變化率。這個變化率根據定義,自然就是該商品的邊際效用MU.
5. 微觀經濟學里為什麼總效用函數對x進行偏導,結果就是x的效用函數
對x求偏導之後,得到的值說明沒增加1單位x,效用增加多少。這也不就是x的效用函數了嗎。。。
6. 微觀經濟學: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因為邊際效用遞減,所以MU的值是一直在變小的,所以曲線越來越接近於水平,之所以只是中間點,是因為單個邊際效用遞減的數值對總體效用影響有限。離散其實不用太在意,離散和連續對立,而連續的意思是曲線上的每個點都有自己的意義,某一點的數值代表什麼。離散則不具備這種性質,而所謂離散,是因為這些點都是曲線上的一個點,因為商品是一件來算的,所以效用都是整點的,不會出現3.2件或者1.3件商品的效用(沒有意義),而效用曲線是把所有的點連起來的,所以是離散的。
7. 微觀經濟學中的效用最大化問題
相對來說,第二抄個命題較為准襲確。。。
先看第一個命題,「每一種商品或服務帶給我們的邊際效用等於它的價格」,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每一種商品或服務帶給我們的邊際效用表示我們對他們的需求意願,而價格則是我們對這些商品或服務的評價,可以說是相等的。但是「當每一種商品或服務帶給我們的邊際效用等於它的價格時,我們的總效用達到最大」這樣的說法就不正確,因為邊際效用等於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是其內在性質,這時總效用和它們沒什麼關系,可以是上升,也可以是下降。。。
再看第二命題,表述不太嚴謹,應該是當邊際效用減少為0時(而不是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總效用可能就為0,而沒達到最大)總效用就達到最大化。這個可以從數學中的二次型倒U拋物線來考慮,縱軸是總效用,邊際效用可以看做是倒U拋物線左邊部分的斜率,當斜率不斷減小時,總效用逐漸增大,當斜率減小為0時,也就是邊際效用變為0,總效用達到極值點即拋物線的頂點最大值處,所以就是這么回事。。。
8. 微觀經濟學中 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和總效應都是怎麼計算啊
替代效應就是:效用U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Q的變化量。還有:總效應=替代效內應+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常為負的。
ps:效用一般為題目所給,比如效用U=X1X2。效容應是一個概念,有點像物理學裡面的△,純粹是一個變化量。舉例子時間的變化量△t。而替代效應就是U不變下的△Q。有時候這個Q寫成X。看題目咯。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華燈下的故事。
9. 微觀經濟學中 效用的解釋
效用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樣東西或者做一件事情能夠讓自己產生多大的滿足感。
10. 微觀經濟學中,當總效用為零時,邊際效用是什麼情況
總效用為零時消費商品的數量也為零
邊際效用=總效用的增量除以數量的增量,如果都為零就無任何意義。因此書中表格為空白,可理解為「此處無邊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