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公共經濟學的稅收效應

公共經濟學的稅收效應

發布時間:2021-01-07 14:54:19

1. 西方經濟學中的稅收效應

怕他透露魔都

2. 《公共經濟學》這門課程第四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公共經濟學》這門課程第四章的知識點包含稅收與稅收原則、稅種、稅源與稅收制度、稅率與稅負、稅收轉嫁、稅收效應、參考資源。

3. 什麼叫稅收的收入效應

稅收的收入效應,是「稅收替代效應」的對稱。是指由於政府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產生的激勵納稅人增加收入的效應。稅收的替代效應則是指政府征稅改變了一種經濟活動的機會成本,使納稅人放棄這種經濟活動而代之以另外一種經濟活動的效應。這兩種效應在稅收活動中同時存在且方向相反,但並不會相互抵消,因為具體到微觀經濟活動中它們的效應大小會有所不同。
國家課稅減少納稅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變納稅人的相對所得,從而影響其經濟行為所產生的正負影響。稅收的收入效應本身並不會造成經濟的無效率,它只表明資源從納稅人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應而引起納稅人對勞動、儲蓄和投資等所作出的新決策,則會改變經濟的效率與狀況。以西方國家徵收的個人所得稅為例。由於所得稅是對提供生產要素報酬的征稅,因而它減少了個人的總收入,作為對征稅的反應,該個人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同類要素來彌補實際購買力的損失。一般認為,稅收收入效應有利於提供更多的生產要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有利於經濟增長與福利增進。西方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稅收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一樣,都是一種稅收導向的經濟行為,都是對市場配置資源的一種干擾,但收入效應畢竟增加了生產要素供應,因而可以考慮為正影響。

4. 公共經濟學 關稅對國民經濟有哪些影響

公共經濟學中,關稅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在於關稅的經濟效應。
徵收關版稅會引起進口商品權的國際價格和國內價格的變動,從而影響到出口國和進口國在生產、貿易和消費等方面的調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關稅對進出口國經濟的多方面影響,稱為關稅的經濟效應。
一、關稅對政府收入的影響。歷史上對進口商品所徵收的關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源泉。徵收關稅,無疑可以增加政府的稅收。而免徵或減征、緩征關稅,會引起即期財政收入的減少。
二、關稅調整一國的生產。在當代,關稅的主要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已不僅僅是增加政府的稅收,而更大的作用是去阻擋來自國外商品的進入,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相關的產業。當一國經濟發展落後,國際競爭力不強時,往往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防止過度進口對國內產業的沖擊。
三、關稅影響一國的國際貿易和消費。當關稅稅率提高時,會引起國際進口量的減少;而降低關稅,意味著進口量增加。而由於關稅由進口國消費者負擔,關稅的變化,同時會引起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進而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5. 簡述稅收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稅收的收入效應,「稅收替代效應」的對稱。是指由於政府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可專支配收入,從而產生的激屬勵納稅人增加收入的效應。稅收的替代效應則是指政府征稅改變了一種經濟活動的機會成本,使納稅人放棄這種經濟活動而代之以另外一種經濟活動的效應。這兩種效應在稅收活動中同時存在且方向相反,但並不會相互抵消,因為具體到微觀經濟活動中它們的效應大小會有所不同。
「稅收收入效應」的對稱。國家課征某稅影響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相對價格或相對效益時,人們就選擇某種消費或活動來替代另一種消費或活動的情況。例如所得稅累進稅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邊際效益減少,勞動者就選擇休息來代替部分工作時間;又如對某種商品徵收消費稅而使價格提高,從而引起個人消費選擇無稅或輕稅的商品。稅收的替代效應一般會妨礙人們對消費或活動的自由選擇,不利於生產要素供應進而導致經濟的低效或無效。因此,國家在制定稅收制度時應盡量事先避免某些稅種的替代效應。

6. 如何看待稅收經濟效應

稅收效應是指政府課稅所引起的各種經濟反應。政府課稅除為滿足財政所需外,總是要對經濟施加某種影響。但其影響的程度和效果如何,不一定會完全符合政府的最初意願,納稅人對政府課稅所作出的反應可能和政府的意願保持一致,但更多的情況可能是與政府的意願背道而馳。比如課稅太重或課稅方式的不健全,都可能使納稅人不敢去盡心盡力地運用他的生產能力。又如政府課征某一種稅,是想促使社會資源配置優化,但執行的結果可能是社會資源配置更加不合理。凡此種種,都可歸於稅收的效應。
稅收效應在理論上常分為正效應與負效應、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中性效應與非中性效應、激勵效應與阻礙效應等。在實際分析中,根據需要,稅收的效應還可進一步分為儲蓄效應、投資效應、產出效應、社會效應、心理效應等等。
一、正效應與負效應
某稅的開征必定使納稅人或經濟活動作出某些反應。如果這些反應與政府課征該稅時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一致,稅收的這種效應就謂之正效應;如果課稅實際產生的經濟效果與政府課稅目的相違背,稅收的這種效應則謂之負效應。例如,我國曾開征的燒油特別稅,課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對工業鍋爐和窯爐燒用的原油和重油征稅,以達到限制和壓縮燒油,實現以煤代油。如果有充分的數據說明,通過一年或若干年的課稅之後,政府課征該稅所取得的收入越來越少,則說明工業鍋爐和窯爐燒用應稅油品的現象在逐漸減少,該稅發揮的效應是正效應。稅收負效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1747年英國課征的窗戶稅,征稅的目的是想取得財政收入,但其結果是納稅人為了逃避該稅紛紛將窗戶堵塞。顯然政府通過該稅的課征不僅未能使財政收入逐漸增大,反而使納稅人將窗戶封塞而減少了舒適。
政府課征某稅究竟是在產生正效應還是在產生負效應,可用課征該稅取得收入的環比增長率來測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環比增長率=(本期收入-上期收入)/上期收入×100%
如果政府課征該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籌集財政收入,上式中收入環比增長率為正時,則該稅產生的效應是正效應;如果比率為零或為負,則說明該稅沒有產生正效應甚或產生了負效應。
如果政府課征該稅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籌集財政收入,而是為了限制經濟活動向原有方向發展或促進其向新的方向發展,那麼上式中收入環比增長率為負時,則該稅產生的效應為正效應,如果比率為零或為下,則說明該稅無效應或產生了負效應。
在這里,政府的職責在於應經常對稅收的正負效應進行分析,要根據產生負效應的原因,及時修正稅則,使課稅產生的效果和政府的初衷保持一致。
二、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
從稅收對納稅人的影響來看,一般可產生收入效應或替代效應,或兩者兼有。所謂稅收的收入效應,是指課稅減少了納稅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變了納稅人的相對所得狀況。稅收的收入效應本身並不會造成經濟的無效率,它只表明資源從納稅人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應而引起納稅人對勞動、儲蓄和投資等所作出的進一步反應則會改變經濟的效率與狀況。
稅收的替代效應是指當某種稅影響相對價格或相對效益時,人們就選擇某種消費或活動來代替另一種消費或活動。例如,累進稅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邊際效益減少,人們就會選擇休息來代替部分工作時間;又如對某種商品課稅可增加其價格,從而引起個人消費選擇無稅或輕稅的商品。稅收的替代效應一般會妨礙人們對消費或活動的自由選擇,進而導致經濟的低效或無效。
三、中性效應與非中性效應
中性效應是指政府課稅不打亂市場經濟運行,即不改變人們對商品的選擇,不改變人們在支出與儲蓄之間的抉擇,不改變人們在努力工作還是休閑自在之間的抉擇。能起中性效應的稅我們稱之為中性稅。中性稅只能是對每個人一次徵收的總額稅—人頭稅,因為人頭稅不隨經濟活動的形式變化而變化,所以它對經濟活動不會發生什麼影響。但人頭稅由於課及所有的人,它可能會影響到納稅人家庭對人口多少的規劃。所以,即使是人頭稅,在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是完全中性的。可以肯定地說,在現代社會,完全意義上的中性稅是根本不存在的。
與中性效應相反,非中性效應是指政府課稅影響了經濟運行機制,改變了個人對消費品、勞動、儲蓄和投資等的抉擇,進而影響到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擇等。幾乎所有的稅收都會產生非中性效應,因而現代社會的稅收均屬非中性稅收。
四、激勵效應與阻礙效應
稅收激勵效應是指政府課稅(包括增稅或減稅)使得人們更熱衷於某項活動,而阻礙效應則是指政府課稅使得人們更不願從事某項活動。但政府的課稅竟是產生激勵效應還是產生阻礙效應,取決於納稅人對某項活動的需求彈性。彈性很少,則政府課稅會激勵人們更加努力地工作,賺取更多的收入,以保證其所得不因課稅而有所減少;如果納稅人對稅後所得的需求彈性大,則政府課稅會妨礙人們去努力工作,因為與其努力工作,賺取收入付稅還不如少賺收入不付稅。

7. 分析稅收具有哪些效應

稅收效應是指來納稅人自因國家課稅而在其經濟選擇或經濟行為方面做出的反應,從另一個角度說,是指國家課稅對消費者的選擇以至生產者決策的影響,也就是稅收對經濟所起的調節作用,稅收效應可以分為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兩個方面。
稅收效應具有在理論上常分為正效應與負效應、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中性效應與非中性效應、激勵效應與阻礙效應等。在實際分析中,根據需要,稅收的效應還可進一步分為儲蓄效應、投資效應、產出效應、社會效應、心理效應等等。

閱讀全文

與公共經濟學的稅收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