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2017年當今經濟學研究熱點有哪些
當今經濟學研究熱點:
1、
供給側改革
2、
地方政府債務研究
3、
國際經濟
4、
產能過剩問題研究
等等
2. 經濟學需要解決的三大基本問題
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面對著三個基本問題,即「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的市場機制,能自發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市場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市場經濟的自組織過程。
1.市場怎樣解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
如果市場上某種產品相對於其用途過於稀缺,其價格會過高,傳遞出供不應求的信息,生產者就會產生多生產該產品的動機,而消費者就產生少用或不用該產品的動機,進而引起價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為止。
如果某種產品相對於其用途過於豐裕,其價格又過低,傳遞出供過於求的信息,消費者就產生多使用該產品的動機,而生產者則產生少生產或不生產該種產品的動機,進而帶來價格上漲,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為止。
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的問題。
2.市場怎樣解決「如何生產」的問題
「如何生產」是指生產者如何組合配置資源。是多用勞動力,還是多用機器設備;是用普通材料,還是用高檔材料;是用一般技術,還是採用較高技術。關鍵是要看其要素組合成本價格是高還是低。如果使用資本比使用勞動力成本低,就採用相對資本密集的生產方式;如果採用一般技術比採用較高技術成本高,那就採用較高技術。企業會通過成本核算,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進行產品生產。通過市場競爭,促使生產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如何生產」的問題。
3.市場怎樣解決「為誰生產」的問題
「為誰生產」是指產品在社會成員之間如何分配的問題。它取決於市場上的家庭、個人的收入狀況。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格局,取決於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以及生產要素的佔有結構。收入格局將決定人們對各種產品的消費意願和支付能力,並使產品在社會成員(要素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由此,市場自動解決了「為誰生產」,即產品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問題。
3. 2017年868經濟學復習經驗
就是再回到書本,對於一些重點的可能會考大題的地方進行重點記憶,當然記憶不代表背。我採取的方法是這樣的:比如今天我准備復習「總供給曲線的三種解釋」,那麼我首先仔細的把書過一遍,然後把書合上,拿出一張白紙,假設在考場上碰到的題目就是「總供給曲線的三種解釋」,我就在白紙上進行解答。
4. 理查德·泰勒因為什麼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9日17:45,2017年諾貝獎經濟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泰勒研究了很多現實經濟世界中的反常現象,不過他自己也承認,其研究目的不是顛覆傳統經濟理論,而是希望學者們對反常事物有一個認知並以此推動傳統經濟理論的不斷完善。泰勒對反常現象的思考也引發了人們對經濟理論的思考,即當現有經濟學理論不能很好地指導決策的時候,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的行為,不斷質疑、不斷思考,彌補現有經濟學理論的缺陷。
5.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誰獲獎了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是理查德·泰勒。
1、理查德·泰勒,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美國經濟學家,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
2、理查德·泰勒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為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並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理查德·泰勒是赫伯特·西蒙所領導的一個委員會的委員,其任務是向總統的科學顧問提交關於決策與問題求解的研究報告。
3、北京時間2017年10月9日17點45分,2017年諾貝獎經濟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查德·泰勒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