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知識點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1-07 00:40:45

❶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部分)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經濟制度,其實質是資本剝削僱傭勞動。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形成的前提。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運行的前提條件,勞動者擁有勞動力所有權但喪失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重要前提條件。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有不同於普通商品的特點,其最大的特殊性在於使用價值,勞動力的使用過程能夠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剩餘價值。 勞資關系的形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在一般意義上,所有制是直接生產過程中人們相互間的社會經濟關系,並表現為經濟利益的體現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憑借生產資料的佔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佔有雇傭工人的剩餘價值。 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可以從社會在生產的三個主要環節說明。 第一,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從直接生產過程來看,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不僅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同時也是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即剩餘價值生產過程。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但這不等於說,資本的所有部分都能發生增值。資本的不同部分在生產 剩餘價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變資本是生產剩餘價值的重要物質條件,只有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才帶來剩餘價值。從再生產來看,為了追逐更多的剩餘價值 和應對競爭的壓力,單個資本的規模通過積累和集中兩種形式而不斷的膨脹,資本有機構成隨之提高,其結果是社會財富佔有兩極分化,資本主義社會失業現象的產生,終將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 第二,剩餘價值的實現。資本只有在運動中才能增值。產業資本要連續不斷的迴圈,就不能處在某一種職能資本形式上,必須按一定比例分割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保持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性,必須保持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一次轉化。 第三,剩餘價值的分配規則及其結果。從兩個方面看,其一,勞資之間對新 價值的分配決定了剩餘價值總量。 其二, 資本家各利益集團間對剩餘價值的瓜分。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必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輪回。 在簡單商品經濟 條件下,由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經濟危機有可能發生,在資本 主義條件下,在剩餘價值和競爭規律作用下,再生產的比例並不能被自覺遵守, 周期性的經濟位居在所難免,根源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私人佔有的生產關 系與社會化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在新的歷史 條件下具有新的特點。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徵,總起來講是資本剝削僱傭勞動。具體說來有三個要點。 第一,資本家階級壟斷了對生產資料的佔有。 第二,廣大勞動者對生產資料「一無所有」而成為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僱傭勞動者。第三,資本家無償地佔有雇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對剩餘價值的追求成為社會生產的決定性動機和根本目的。 這是一種採取商品經濟形式、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通過擁有資本而佔有他人勞動獲取剩餘價值的剝削方式。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與以往的剝削制度的區別在於,歷史上一切剝削制度共同特徵是:剝削者無償佔有被剝削者的剩餘勞動,而資本主義剝削則表現為資本家無償佔有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形態, 它是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 以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為特徵的社會經濟制度。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作用, 它繼承了以往社會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 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在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方面, 具有顯著功績。 第一, 資本主義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
財富值雙倍 檢索優先 專屬展現 同行交流
它是在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上產生的。在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中, 有了剩餘產品, 商品交換才成為可能。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了出來。出現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即商品生產。第三次社會大分工, 社 會上出現了只從事商品交換的社會階層—商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經濟發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勞動產品都成了商品, 甚至連人的勞動力也成了商品。當勞動力商品供過於求時,就業工人身上的壓力增大, 迫使他們不得不從事過度勞動和聽從資本家的擺布。 第二,資本主義是社會化大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原來小規模的個體生產轉變為機器大工業。這一變革使社會生產關系發生了劇烈的變革。生產的社會化形成了強大的社會生產力,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擴大了各個生產部門的分工,而且把各種產品的生產,甚至把一種產品的各個 部分生產和工藝操作,都變成了專業化生產。 採用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發明,使勞動 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成本降低, 產品質量更有保證, 生產周期大為縮短。 第三,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動機是生產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規律反映資本 主義本質。即資本家通過購買工人的勞動力對工人榨取剩餘價值。為了榨取更多剩餘價值,資本家必須採取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工人生活資料的價值, 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

❷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急)

(1)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價格總額-賒購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專付總額屬-彼此抵消的支付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即貨幣流通次數)

答案為(1400億-350億+400億-250億)/8=150億

(註:其中350億和250億兩個數字來歷不明,個人認為按照題目所給條件,答案應為:(1400億-400億)/8=125億)

(2)按照答案:150/200=0.75為紙幣價值。紙幣貶值25%

❸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某工廠投資固定資本400萬元,其中,
廠房投資120萬元,用30年,每年周轉的價值是4萬元;
機器200萬元,用10年,每年周轉的價值是20萬元;
工具80萬元,用5年,每年周轉的價值是16萬元;
因而固定資本每年周轉價值總額為4+20+16=40萬元。
流動資本200萬元,每年周轉7次,因而流動資本年周轉價值總額是200×7=1400萬元。
這樣,該企業預付資本年周轉次數=(40+1400)/(400+200)=2.4次。

❹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1.答案:M'=m'×n =100%×1/4 =0.25×100%=25%
2.答案:股票理論價格=預期股息收益÷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100×8%)÷5%=160元
3.答案:貨幣需要量(M)=PQ×V=42000/10=4200(億);貨幣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答案: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市場貨幣需求量/紙幣流通總量=30000(1+20%)/50000=0.72 ;則 紙幣貶值了(1—0.72)×100%==28%
5.答案:貼現金額=票據金額×(1—年貼現率*貼現日至到期日時間)=10000×(1—10%×73/360=9797.22(元)
6.答案:P'=m/(c+v)=200/(200+800)=20%
7.答案:在工廠有機構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9+1=10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為500元,故工廠的工人總數為100萬/500=2000人。
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19+1=5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額仍為500元,所以本月工廠工人總數是50萬元/500元=1000人。
所以現在每月被排擠出工廠的人數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8.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貨幣總額的數量為220元。

❺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1)一:24000/5+3000+3000
二:6000/5+1500+1500(2)你要知道第一部類的(V+M)是與第二部類的C交換,第二部類V與M在自己內部專交換。屬根據題設算一下就出來了。....

❻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750

❼ 政治經濟學計算題

1、某一年度社會商品價格總額為42000億元,貨幣流通速度10次,求貨幣需要量?若貨幣流通量為5250億元時,求貨幣的流通速度?
答案:貨幣需要量(M)=PQ×V=42000/10=4200(億);貨幣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分析] 掌握上面的兩個概念,此題就可以了。

[難度] *[概念] 社會商品價格總額 貨幣流通速度

2、某一時期,流通中貨幣需要量為3萬億元,由於生產發展,貨幣需要量增加20%,但實際執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紙幣量達到了5萬億元,求此時貨幣的貶值程度?
答案: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市場貨幣需求量/紙幣流通總量

=3(1+20%)/5=0.72則,紙幣貶值了(1—0.72)×100%=28%

[分析] 實際上考的是通貨膨脹的表現

[難度] **[概念] 流通中貨幣需要量 紙幣 貶值 通貨膨脹

3、已知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總額200元,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貨幣的流通次數為5次。求流通貨幣的總額X的數值?
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貨幣總額的數量為220元。

[分析] 考的是貨幣的兩個職能 流通和支付手段 {賒-、到+、抵-(口訣:說到底,減加減)}

[難度] ** [概念]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付總額、抵消支付總額、流通次數、流通貨幣的總額、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第三章

4、一張面額為100元的股票,預計股息為8%,銀行此時的存款利率為5%,求股票的理論價格應是多少?
答案:股票理論價格=預期股息收益÷銀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分析]股份資本和股息 {剩餘價值理論、資本論}

[難度] ** [概念] 股票、股息、存款利率、股票價格、資本、剩餘價值

5、某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不變資本800萬元,可變資本200萬元,獲得剩餘價值200萬元,其利潤率是多少?
答案:P』=m/c+v=200/(200+800)=20%

[分析]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七大轉化之一}

[難度] *** [概念]預付資本、不變資本、可變資本{註:流通資本和固定資本,一個是小c;一個是大C,一個是預付;一個是生產,一個是價值構成;一個是有機構成,有階級性}、利潤率、七大轉化:略。

6、某企業原預付資本為1000萬元,資本有機構成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資為500元,本月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採用了新的機器設備,使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到19:1。試問,在不追加資本的情況下,由於有機構成的提高,被排擠出工廠的人數是多少?
答案:在工廠有機構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9+1=10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為500元,故工廠的工人總數為100萬/500=2000人。
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的每月的工資總額為1000萬×1/19+1=50萬,因每個工人的工資額仍為500元,所以本月工廠工人總數是50萬元/500元=1000人。所以現在每月被排擠出工廠的人數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分析]資本的有機構成 {分析資本主義的剝削性}

[難度] *** [概念]資本的有機構成、工資、勞動生產率

計算題(後補充)

7、 某製鞋廠擁有平均生產條件,資本家雇傭工人50人,工作日為8小時,工人人均4小時生產1雙鞋,消耗生產資料價值為22元,每個工人1小時創造新價值2元,勞動力價值8元。計算:(1)該廠工作日中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2)該資本家一天消耗的資本價值,其中c和v各為多少?(3)資本家一天共獲得的剩餘價值和剩餘價值率。 (4)每雙鞋的價值量。

解:(1)必要勞動時間=8/2=4(小時);剩餘勞動時間=8-4=4(小時)

(2)c=22×(8/4)×50=2200(元);v=8×50=400(元);共計耗費資本價值= c+v=2600(元)

(3)m=2×4×50=400(元);m』=400/400=100%

(4)總價值=c+v+m=2200+400+400=3000(元)

總雙數=8/4×50=100(雙)

每雙價值量=3000/100=30(元)

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各為4小時。

(2)資本家共耗費資本價值量為2600元,其中c為2200元,v為400元

(3)資本家一天共獲取剩餘價值400元,剩餘價值率為100%

(4)每雙鞋價值量為30元。

[分析] 資本與剩餘價值

[難度] **** [概念]略

8、 某製鞋廠擁有一般生產條件,工作日為8小時,每個工人生產2雙鞋,每雙鞋社會價值量為30元,其中生產資料轉移價值為22元,新創造價值為8元,工人日工資8元。如果該廠首先採用先進技術,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資仍為8元。計算:該廠資本家一天從一個工人身上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學計算題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