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位

經濟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位

發布時間:2021-01-07 00:12:24

A. 經濟法包括公司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我看這些跟會計做帳沒什麼聯系,是不是審計需要學經濟法

經濟法來課程是審計學專業、會自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等財務會計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審計學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經濟法。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需要考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財經法規、會計基礎這三門課,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會計人員的必備證書,因此,會計從業,跟初級會計,中級會計之間有密切聯系。

B. 經濟法學,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關系如何

經濟法學包含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存在交叉關系。

C. 為什麼說競爭法是經濟法的核心構成部分

經濟法是國家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法律規范的總稱。為了維護國家經濟內的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容國家必須首先維護市場的穩定,而市場的穩定健康的發展則需要法律來約束、規范市場主體(如企業主)的競爭行為。市場經濟的缺點需要國家的有效干預來完善,而競爭關系又是市場經濟的最主要的特徵,所以競爭法在經濟法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了!

D. 如何認識反壟斷法在我國經濟法體系中的地位

一、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 作為重要的法學學科之一,經濟法學同其他法學學科一樣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 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經濟法學的內容、體系。  經濟法學研究對象為:中外經濟法史;中外重要的經濟法的制定與修訂背景,具體內...5844

E.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把反壟斷法作為經濟法的龍頭法

經濟法是從社會角度設立的法,考慮的經濟行為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並對之有效引導規范。
在所有經濟活動中,壟斷是對社會影響最大(http://ke..com/view/34988.htm#6之中的危害),所以其立法意義最為深遠,故為龍頭法。

F. 經濟憲法和有「經濟憲法」之稱的反壟斷法有何區別聯系

經濟政策與經濟法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經濟法實際上是經濟政策的專法律化,兩者既相互屬區別又相互聯系。對於經濟制度而言,經濟法與經濟政策構成了經濟制度正式規則的組成部分,經濟制度的變遷-經濟改革有賴於經濟政策和經濟法的變遷,正式規則的變化又是制度變遷的內容之一。作為制度正式規則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法的變遷應當以制度事實為依據。我國的經濟改革應當堅持從現實的制度事實出發,形成中國的制度規則,中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法應當具有自己的制度事實依據和特色。

G. 【經濟法學】論述題:為什麼說反壟斷法不能成為經濟法體制核心

經濟法體系核心為宏觀調控法和市場規製法,反壟斷法只是市場規製法的一個范疇。

H. 反壟斷法是經濟法的龍頭法

反壟斷法在發達國家作為經濟法的「龍頭法」的歷史性 反壟斷法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被賦予重要地位。 它在美國被稱為 「經濟的基石」 「經濟自由的憲法」、 「自由企業的大憲章」 ,在德國也有認為其地位是「憲法的」,在日本則認為反壟斷法暨競爭法在經濟法 中佔有核心和基本的地位,是經濟法的「原則法」 。中國經濟法學界一直以來接受了美日等國的這類提法 或觀點,認為中國既然實行市場經濟,就應當像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一樣,將反壟斷法置於「經濟法的基石」 、 「經濟憲法」或者說經濟法的「龍頭法」的地位,作為追求的目標和境界。筆者曾認為,由於政府自上而 下主導轉軌時期的改革開放和歷史悠久的官本位傳統,反壟斷法在中國並不具有這種地位,財政法則在整 個經濟和經濟法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但財政法調控經濟的「切入式」特點決定了它的副作用,將來我國也 應將「維護市場之固有機制和活力、糾正市場不足來達到調控經濟」作為經濟法調控的主要手段。而從 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中反映出的情況來看,所謂經濟法「龍頭法」和「經濟憲法」的命題在西方國家其實也 已時過境遷,中國實沒有必要將其作為追求的目標。 市場經濟存在兩個天然傾向,即通過限制競爭、不競爭以舒舒服服賺大錢,以及不顧既定的商業道德 不擇手段地撈錢。這是市場經濟固有的激勵機制使然,構成市場經濟的自我否定,要實行市場經濟,就必 須有效反對之,否則市場就無法正常運轉和存續。競爭法正是為了恢復被這兩個傾向扭曲的市場機制而問 世的。本來,這是維護市場經濟的一種基礎性措施,而對自由市場的崇拜者來說,只要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市場經濟正常運轉,整個經濟、社會也就萬事大吉,必將得益於「看不見的手」 ,在無數個體自發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中實現國民福祉的最大化。正如熊彼特所言: 「對典型自由主義資產階級而言,壟斷幾乎稱為所 有弊病的根源—事實上,它成為頭號妖魔。 」在這樣的認識下,將反壟斷法視作對經濟的法律調整的龍頭 老大,就是很自然的。然而,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和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證明,在社會化條件下或者 說社會化的市場經濟,僅靠維護市場機制是不足以使市場正常運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 首先,市場和競爭的本性暨優越性是優勝劣汰,市場經濟的周期性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劣汰」和周 期對經濟、社會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優勝固然好, 「劣汰」則意味著一些個人和企業、群體、產業、地 區等在市場競爭中敗北,經濟不景氣時失業率也會高企、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降低,一個國家如果不能 妥善解決社會成員被「汰」或不景氣時的生計和發展問題,任由「馬太效應」滋生擴張,則這樣的經濟是 畸形的,必然會拖累社會和諧進步。這就需要國家、政府超越反壟斷,通過貨幣、利率、稅收、財政支出、 規劃和產業政策等手段對經濟進行統籌協調;為此,僅有私有制也是不夠的,還需要國有制、合作制、團 體的和任何聯合的所有制,也即「混合經濟」 ,等等。對於混合經濟來說,市場和政府兩者均為經濟所必不 可缺,沒有政府和沒有市場的經濟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就是連資本主義大本營的美國經濟也不得 不由政府主導的原因所在。如美國參議院於 2009 年 2 月通過經濟刺激計劃, 「9.11」後美國聯邦緊急撥 款 150 億給航空業, 在金融危機中聯邦政府先後提供近 500 億美元給通用汽車公司並直接策劃安排其重 組等等;就是在景氣時期,政府也通過公共及軍事采購、波音和麥道合並、在國際上推行霸權式的金 融和貿易政策等,主導著經濟。日本一度迷信「經濟憲法」說,行之有效的產業政策法的正當性受到質疑, 經濟法成為反壟斷法的同義詞,一場金融危機,以前的偏頗顯露無遺,學者和實務界看問題才變得較為持 平起來。 其次,市場機制或市場經濟存在著不及或不能的領域。市場經濟依賴社會成員的營利沖動,因此,不 能盈利或難以盈利的事業、產品就不可能由市場來提供。如果這樣的事業、產品為社會和人民所需,政府 就不得不擔負起從事該事業、提供相應產品的責任,如教育、醫療、航天、互聯網、基礎設施、公用事業 和新能源開發等。在美國刺激經濟的 7,870 億美元中,就有 65%用於投資,投資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和新 能源。我國於 2008 年 11 月出台 4 萬億內需刺激計劃,更是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之際,大力促進經濟社 會協調發展。最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與任何公共管理一樣,自有其邊界,在市場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 個個主體的貪婪及無所不用其極,是競爭法和任何法律所不能完全控制並杜絕的。

I. 反壟斷法是如何體現經濟法的本質特徵

經濟法的本質特徵是:社會本位和實質正義。
社會本位是指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宗旨,實質正義是強調結果公平。
反壟斷法是國家在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基礎作用的前提下,針對市場可能出現的缺陷,運用「有形的手」去進行的市場規制行為。它旨在維護公共利益,傾斜保護弱勢群體,體現結果公平。

J. 證券法,保險法,反壟斷法是屬於商法還是屬於經濟法

證券法和保險法屬於商法。反壟斷法屬於經濟法。
商法是指調回整商事交易主答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我國沒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實質的商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商事單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
商法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商法以當事人意識自治為主導性原則,經濟法則強調國家意志和政府職能的介入,並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我國主要的經濟法包括競爭法,銀行業法,環保法,土地法,財稅法,勞動法等。反壟斷法屬於競爭法。

閱讀全文

與經濟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