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專業論文有哪些選題
四.流通經濟學:
1.現代流通方式研究
2.WTO背景下我國商貿流通領域大力推進連鎖、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現實意義
3.有關商業物流的問題研究
4.傳統商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與替代
5.對外開放與農村流通產業連鎖化發展
五.消費經濟學:
1.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
2.深化我國分配製度改革問題研究
3.拓寬消費領域和優化消費結構研究
4.我國消費結構問題研究
5.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調節
6.對可持續性消費的研究
7.休閑消費問題研究
8.擴大農民消費的對策
9.
六.其他可供選擇的論文題目
1.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 我國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研究
3. 我國國民信用體系建設研究
4. 我國金融混業經營問題研究
5. 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6. 壟斷與反壟斷問題研究
7. 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及體制改革研究
8. **省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研究
9. 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問題研究
10.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問題研究
11. 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問題研究
12. 公司融資與公司資本結構關系研究
13. 股市投機問題研究
14. 公司治理與民營企業現代化改造
15. 環境、資源經濟問題研究
16. 生態經濟研究
17. 我國建立期貨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8. 西方主流宏觀經濟理論與馬克思宏觀經濟理論的比較研究
19. 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0. 經濟「軟實力」的內涵與打造
21. 城鄉貧困問題研究
22. 教育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23. 企業成長與企業戰略
24. 「**省模式」研究的回顧
25. 城市化與工業化互動研究
26. 中國農業產業化研究
27. 住房貸款風險防範研究
28. 中國農業規模化經營
29. 中國投資管制體制改革研究
30. 民工與勞動力流動
31. 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32. 民工慌問題
33. 中國醫療社會保險體制改革
34. 勞動者權益保護
35. 中國養老社會保險體制改革
36. 社會誠信與經濟發展
37. 中國失業保險制度
38. 國有企業改革
39. 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政府的經濟職能
40. 國有企業公司治理
4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42. 中國居民儲蓄持續增長的原因、影響與調整
43. 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44. 中國當前居民消費不足的成因與對策
45. 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與管制
46.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比較研究
47. 中國現階段經濟中的壟斷與反壟斷研究
48.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
49. 反壟斷法與行政壟斷
50.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各個行業的影響
51. 地方保護主義
52. 中國未來的勞動力成本變化趨勢
53. 行業壟斷問題
54. 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
55. 跨國公司
56. 拉美經濟發展教訓對中國的警示
57. 彩電行業的價格戰研究
58. 中國居民地區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59.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
60. 中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1. 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比較研究
62. 中國城市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3. 1990年以來國際上企業並購浪潮
64. 中國農村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5. 論國際政治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66. 收入分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67. 法治、倫理與市場經濟的運行
68.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研究
69. 東亞經濟奇跡的經驗與教訓
70. 新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發展
71. 東亞的文化傳統與經濟發展
72. 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經濟增長
73. 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
74. 論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75. 評新經濟自由主義
76. 中國的失業問題
77. 評新制度經濟學
78. 中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79. 評增長極理論
80. 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
81. 平衡增長戰略與不平衡增長戰略的比較研究
82. 論金融自由化與金融風險的關系
83. 西方經濟學中的政府幹預理論演變
84. 論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條件與進程
85. 負的外部性內在化的一般途徑
86. 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與目前匯率水平
87. 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
88. 金融業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研究
89. 綠色GDP
90. 中國利率管理體制改革問題
91. 對近期物價指數上漲的研究
92.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債權處置研究
93. 人民幣匯率、對外出口和國際經濟關系有關問題
94. 中國創業投資發展
95. 高等教育產業化問題
96. 中國資本市場功能有效性檢驗
97. 新經濟有關問題
98. 論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99. 中部崛起經濟發展戰略
2. 經濟學論文寫啥題目好呢
建議兩個題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行為研究、中小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研究。這些題目不涉及我國市場體系問題,因為要涉及民進國退,必然涉及體制問題,資料難掌握,表述不容易。也不涉及財稅金融等具體內容,不能深入其中而沒有新意,專業表達也困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行為研究應該是熱點,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要求,資料題材多,容易入手;中小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是個偽命題,其實,良性發展的中小企業並不存在融資問題,風險顯現的企業不可能有暢通的融資渠道,屬於影子銀行的服務范疇。
3. 經濟學領域比較有價值的論文研究課題
當前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重要艱巨的研究課題?
---《自然經濟論(人擇宇宙論)》序
人類的經濟活動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永恆動力,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支撐和歸宿。可以說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創造了人類歷史。然而人的經濟活動必須是有約束的,否則人的利己本能會使每個個人的經濟活動形不成合力,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社會生產力,甚至會造成混亂和沖突,嚴重影響人類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國際法、國家體制、法律法規、企業組織體制與管理體制、宗教信仰、道德體系、文化傳統、民族習慣、乃至家庭管理方式等一切上層建築均屬於經濟活動的約束機制。其中有些是宏觀約束,有些屬於微觀約束,有的是硬約束,有的是軟約束,他們共同構成一個約束網路。人類的歷史證明,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能夠促進經濟多快好省的發展,反之不合理的或無效的約束機制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而且只有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和生命力,而那些不合理或無效的約束機制必然被淘汰。這是一條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本書所提出的自然經濟理論正是建立在這一自然法則基礎上的經濟學理論,它的直接任務就是研究經濟系統中各個層面的約束機制與生產力發展的適應程度。
就國家層面而言,世界上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經濟活動約束機制,但由於經濟活動的高度錯綜復雜及動態發展特徵,沒有任何一種約束機制堪稱是完美無缺和一成不變的。針對約束機制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和故障,必須及時發現、及時修正和改進,我們稱之為約束機制的自適應能力。具有強大自適應能力的約束機制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經濟之所以朝氣蓬勃高速發展,主要原因是將改革視為基本國策,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由此可見改革是約束機制的生命線。事實證明:凡是勇於改革的國家經濟就可能快速穩定發展,凡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國家其經濟必然停滯不前。這又是一條人類經濟活動的基本自然法則。中國的改革國策為經濟學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自然經濟論誕生於這個國度就不足為奇了。
當今世界經濟運行日趨全球化,各國或地區之間不僅有著日益增多的貿易往來,而且各種生產要素的交互流動也越來越自由和頻繁。因此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應由原來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擴展到由國家或地區組成的地球村。自然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家庭、企業、國家和地球村四個層面,為現代經濟學研究搭建了一個思想構架與交流平台。在地球村層面上如何逐步建立以及建立什麼樣的合理有效的約束機制,以扼制各個成員可能出現的損人利己行為,形成各成員間互通有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和平發展、和諧相處的局面,是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重要艱巨的研究課題。
4. 求一篇發展經濟學文獻綜述,包括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簡要
你的文獻綜述具體准備往哪個方向寫,題目老師同意了沒,具體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獻綜述想寫好,先要在圖書館找好相關資料,確定好題目與寫作方向。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如何做文獻綜述首先需要將「文獻綜述(LiteratureReview)」與「背景描述(BackgroundDescription)」區分開來。我們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國外政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問題」等等,這些內容屬於「背景描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獻綜述是評論性的(Review就是「評論」的意思),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thinking)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評論的主線,要按照問題,也就是說,別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的,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有什麼缺陷?要是別的學者已經很完美地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那就沒有重復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獻綜述的意涵,現在說說怎麼做文獻綜述。雖說,盡可能廣泛地收集資料是負責任的研究態度,但如果缺乏標准,就極易將人引入文獻的泥沼。技巧一: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化合物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而多數大眾媒體上的相關報道或言論,雖然多少有點價值,但時間精力所限,可以從簡。怎樣摸清該領域的主流呢?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一是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後「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資料庫檢索」和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國家圖書館,有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圖書,學校圖書館往往沒有收藏,但是國圖卻是一本不少(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不僅如此,國圖還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國政治和政府的外文書籍,從互聯網上可以輕松查詢到。技巧二: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做博士論文的時間很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後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羅僕人就積累有一份研究中國政策過程的書單,還特別記錄了圖書分類號碼和藏書地點。同時,對於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做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到真正開始寫論文時就積累了大量「干貨」,可以隨時享用。技巧三: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看過一些文獻以後,我們有很強烈的願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彷彿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我寫過十多萬字的文獻綜述,後來發覺真正有意義的不過數千字。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於迤邐的叢林中,反面「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麼問題,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你的午間新聞方面方面文獻綜述具體准備往哪個方向寫,題目老師同意了沒,具體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獻綜述想寫好,先要在圖書館找好相關資料,確定好題目與寫作方向。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三、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問題清楚了,文獻綜述也做過了,開題報告便呼之欲出。事實也是如此,一個清晰的問題,往往已經隱含著論文的基本結論;對現有文獻的缺點的評論,也基本暗含著改進的方向。開題報告就是要把這些暗含的結論、論證結論的邏輯推理,清楚地展現出來。寫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請老師和專家幫我們判斷一下:這個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因此,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這樣幾個方面。其中,「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是重點,許多人往往花費大量筆墨鋪陳文獻綜述,但一談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時但寥寥數語、一掠而過。這樣的話,評審老師怎麼能判斷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麼能對你的研究方法給予切實的指導和建議呢?對於不同的選題,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異。一個嚴謹規范的學術研究,必須以嚴謹規范的方法為支撐。在博士生課程的日常教學中,有些老師致力於傳授研究方法;有的則突出討論方法論的問題。這都有利於我們每一個人提高自己對研究方法的認識、理解、選擇與應用,並具體實施於自己的論文工作中。一、文獻綜述概述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文獻綜述的格式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三、文獻綜述規定1.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2.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3.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4.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5.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6.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5. 經濟類論文怎麼選題
如何找到自己的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
在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時,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去發現一個好的問題,在知道靈感後,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以及經驗積累,盡快入手撰寫畢業論文。一般來說選題靈感大致的來源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真實世界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哪些問題,比如在你今天實習的路上,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引起了你的思考,這時你該想到如何把它和你的經濟專業知識去聯系起來;
第二個方面是通過大眾傳媒,網路渠道等報道的時事新聞,展開的對經濟問題的一系列思考;
第三個方面是在與人溝通和交流中,你通過他人的語言、行為等方面所感悟的問題。
第四個方面是通過閱讀一系列經濟類文獻,寧對立面所展示的問題產生自己的見解。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這些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有沒有得到靈感,或者已經對自己的題目有了想法呢?論文其實並不難寫,難的是有想法。論文完成後不要忘記去查重,現在學校一般都非常重視畢業論文學術不端行為的。如果查重幾次後還未通過要求的重復率,那可能就會被推遲畢業哦,因此大家務必認真對待論文查重,且要選對查重工具進行查重。
以上就是關於「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參考大全 速進!」的全部內容了
6. 發展經濟學的論文題目
日中貿易差額的分析
7. 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十五個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產業鏈競爭力理論研究
2、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3、城市交通與城市空間演化相互作用機制研究
4、城鄉一體化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5、城鎮住房分類供應與保障制度研究
6、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
7、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
8、促進中部崛起研究
9、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10、低碳經濟範式下的環境保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1、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管研究
12、東北地區區域城市空間重構機制與路徑研究
13、東北亞區域能源安全與能源合作研究
14、都市旅遊發展與政府職能研究
15、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研究
8. 求經濟方面的論文題目
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很廣,其實還要看你具體偏重哪方面研究,以及你容易取得哪些數據資料。以下提供幾個論題,僅供參考:
1、基於福利經濟學的人口發展模式研究(根據第六次人普人口數據,針對中國的人口發展問題探討能增加福利和幸福指數的人口發展模式)
2、中國東西部地區工業梯度轉移對策研究
3、人口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4、西部地區省管縣財政轉移支付實證研究
5、城市垃圾收費問題及對策研究
6、4萬億拉動內需投資效用評價
7、社會主義市場價格調控與經濟穩健發展關系研究
8、基於經濟學角度的土地市場交易機制研究(eg.如何改變目前以價高者得的出讓方式?)
9、供地方式與房地產市場走向關系分析(可理論可實證)
10、基於經濟學視角的礦難頻發原因及對策分析
11、當前中國「硬指標」現象透析(比如每年定任務,要求務必打掉*個黑幫或者完成*元稅收,這個硬指標管理模式對政府管理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12、救災資金的分配模式研究
13、行政區劃與經濟發展關系問題研究
14、轉移支付的配套模式研究
15、產地型消費稅與終點型消費稅對地方經濟的影響
16、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人才問題研究
17、人均可支配財力問題研究
18、國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19、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考核研究
20、基於經濟學視角的商品房開發格局研究
我的QQ:41199493可以交流。
9. 經濟學論文選題
如果是寫本科論文的話,鑒於你現在的知識儲備不足,你可以針對一個行業進行分析(航空業、冶煉業等),還可以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經濟學的分析,或者可以細化到更小的論題,如社會上有經濟研究價值的現象(如山寨手機等)。因為這些問題著手較簡單,可查閱的資料多,可依託的理論知識也較多,你可以有側重地按現有知識儲備來寫,或者從西經和政經兩種理論角度比較闡述,然後再用事實對照理論,容易出彩。
總之,就是切入點要小,分析最好能透徹,從基本原理的闡述到現實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最後最好有自己的精到的見解,要一語中的的那種。
10. 求發展經濟學論文一篇
先說一個故事,有人這樣形容西部人的貧困。那裡的人就養羊,你問他,為什麼養羊?他回答:娶媳婦。然後呢?生娃子。然後呢?讓他養羊……
貧困是全球化的問題,也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礙。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有歷史條件制約、經濟基礎落後自然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人口過度增長、經濟結構單一、發展戰略不當、經濟政策失誤等內部因素,也有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債務負擔沉重、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
從全球不同國家和社會各階層看,貧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經濟落後、通訊不發達、交通不暢、教育不普及、識字率低、觀念落後的偏遠地區。在這些地區,由於得不到基本的社會服務和人力資本投資,貧困人口不具備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無力獲得足夠的食物,他們的孩子就更需要早先出去賺錢以補貼家用而不能上學;他們更需要多生育,靠一個大的家庭組織來維持成員的生計,人均生活水平更低,貧困進一步加劇。
我們可以用下面這樣的一個循環公式來表示上面文字裡面的關系。由於這些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很低,生活貧困,教育落後,技術水平不高,機器設備短缺,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下,處於貧困的惡性循環之中。這種循環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在供給方面,生產率低導致人均真實收入少,真實收入少意味著用於儲蓄的部分低,儲蓄率低;導致投資率也低,從而導致資本品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得到提高。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個「低收入——低儲蓄能力——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從循環的需求方面來講,真實收入低導致國內購買力低下,市場狹小,對投資品的需求也不高,也導致資本不足,生產率低下。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個「低收入——低購買力——投資引誘不足——低資本形成——低生產率——低產出——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在這兩個循環中,真實收入水平低是共同的因素,不論從供給方面,還是從需求方面,它都是造成投資水平低、資本不足的原因。但這也導致真實收入永遠保持在低水平之上,即不發達國家之所以貧窮就是因它貧窮。這一理論的核心是要說明:資本缺乏是產生貧困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資本形成不足是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和約束條件。
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用我們更熟悉的公式說明:貧困→導致教育水平低下→更加貧困→導致教育水平低下,貧困→超高人口出生率→更加貧困→更高人口出生率,貧困→腐敗→更加貧困→更腐敗,貧困→粗放經濟增長方式→缺乏競爭力不能擺脫貧困→貧困等等。
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貧困既是貧困形成的原因,也是貧困形成的結果
那麼,在發展中國家資本缺乏,資本形成不足的大前提下,發展中國家如何才能擺脫貧困呢?
我認為,最根本的是提高教育的水平。發展中國家由於教育水平低下,國民由於沒有文化,無法掌握科學知識,即便有了土地也得不到應有的收獲,更無法抵禦自然災害的襲擊。沒有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不掌握生存技能,看不見也抓不到改變生活的機會,脫貧基礎脆弱。即使是已經脫貧,但當使其初步脫貧的物質基礎發生變化或稍有不測時,很快重新陷入貧困。反觀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因為戰爭國土成為了一片廢墟,但是為什麼他們能這么快就能發展起來,短短幾十年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呢?關鍵和最重要的就在於他們國家勞動者的素質比較高。
有鑒於此,發展中國家應將脫貧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鞏固和提高貧困個體的生存保障和發展能力上來,增加貧困人口受教育的機會,從而提升他們獲取生存和發展資源的手段和能力,扶貧扶在根上、扶在點子上。加大提高貧困人口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的教育投入。亞當·斯密說過:「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其勞動者所掌握的技能、熟練程度和判斷力的高低。」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她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