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學經濟學的人有錢嗎

學經濟學的人有錢嗎

發布時間:2021-01-06 03:29:21

經濟學是忽悠人的還是真有用

是的
經濟學家編造各種理論
但是最後來一句,誰也不知道未來的經濟發展如何
這種學科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

❷ 能學好經濟學的人需要有哪些特點

我就是學經濟的。首先,經濟與金融不同。金融具有較強的專門性,行業對口性較高。而經濟學,偏重基礎理論,是一門嚴謹的社會科學,是淡泊名利的。經濟學恰恰告訴我們,沒有特殊的條件是無法比別人賺更多的錢的。要具有創新精神,批判精神,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另外,數學很重要,這個要重視。

❸ 學經濟學的人都有哪些好的工作推薦

財政學專業近3年的人才總體需求相對較小,但重點院校的財政學專內業畢業生需求旺盛。該專業容畢業生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有較為固定的就業方向,大多數畢業生選擇報考財稅機關的公務員。近年來,財政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面更趨廣泛,海關、投資銀行都對其敞開大門。

❹ 學經濟學對於普通人來說有用嗎

實際上經濟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非常多方面,甚至在你覺得不該有他的專地方也存在。
例如,我屬們在選擇人生道路時,就是在衡量你的付出(時間,精力,青春等)與回報(愛情,事業,成就)的差值是否令你滿意。
經濟學上還有最基礎的理性人假設,它假設所有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實際上這部分利益並不限制於物質,心裡和情感上的獲得和滿足都是一種利益。有點類似道教的追求。
我推薦你去看一本非常淺顯易懂的書《可樂牛奶經濟學》,這本書在(微觀)經濟學里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入門書。
看過這本書,你就會體會到,利用經濟學原理,指導你人生抉擇,會變得更加清晰和容易。
經濟學不難,而且很有意思。

❺ 學經濟學的人能賺到錢嗎

學經濟學的人能賺到錢,但不是每個都能賺大錢,平均水平以上。

❻ 經濟學為什麼可以解釋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夠成為有錢人

別人工作,你工作,別人休息,你工作,別人玩,你工作。學會掌握至少一門外語。學會掌握至少一項經濟技能,如股票。有錢不是一朝一夕,貴在平時的積累。其實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只有懶惰的人。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幻想,腳踏實地,過好現在。只要努力過,不說成為億萬富翁,至少也過的富足,家庭幸福。希望你可以成為有錢人。

❼ 廈大經濟學真的都是有錢人學嗎

這個說法是有偏差的。
從廈大經濟學類專業招生看,裡面還有不少是貧困生內報考的經容濟學專業。而且學習經濟學,與軟體工程等專業相比,學習成本也不是很高。
此外,有錢人要學習經濟學會一點理財,沒有錢的人更需要學習點經濟學,有一定的經濟頭腦通過自身經營來改變貧窮。

❽ 為什麼經濟學經常能給人震撼的感覺呢

我剛開始學習經濟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被震撼到的感覺,看世界的角度為之一變。

那經濟學的視角和我們的日常視角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經濟學經常能給人震撼的感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的日常視角,是億萬年進化而來的直覺。直覺本來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是大自然最寶貴的饋贈,是一個幫助我們高效地趨利避害的反應系統。

但是請注意,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人類的生存處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從熟人的群居生活,變成了陌生人的大規模協作。

那整個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也就大不一樣了,在這個新環境下,如果我們再通過直覺看問題,不僅看不到事實真相,也得不出有效的策略,更沒法做到趨利避害。這個時候經濟學就來了,那經濟學是幹嘛的?

經濟學本質上就是要總結這種陌生人大規模協作社會的運行規律。之所以經濟學上的很多結論經常讓我們大跌眼鏡,就是因為它往往和我們的直覺相反。

這么說有點抽象,還是來舉兩個例子。

在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對所謂「行業暴利黑幕」的揭露:某某行業,商品的進貨價低得驚人,而銷售價則非常之高,所以利潤高得驚人,簡直就是暴利。

比如眼鏡行業,就經常遭到這樣的指責,據說高檔國產眼鏡片的利潤在95%以上。如果是真的,那確實要算暴利了。

再比如說鋼琴,有人就告訴我,一架鋼琴的進貨價不超過一萬,但是賣給你要好幾萬,幾倍的利潤,這是不是也是暴利呢?

可是如果你反過來想想,如果賣眼鏡、賣鋼琴那麼掙錢,為什麼眼鏡店、鋼琴店也會倒閉呢?

我們羅輯思維節目的策劃人李子?D告訴我,他家附近就有個眼鏡店,最近因為生意不景氣,就把半邊店面租給別人賣服裝了。95%的暴利,怎麼還會不景氣呢?應該是數錢數到手軟啊。

其實稍微算算賬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有的商品,比如鋼琴,單品可能利潤率很高,但一年也許只能賣出去幾台。而有的商品,比如礦泉水,單品利潤率很低,但是每天都在大量走貨,總體算下來,其實沒准比賣鋼琴賺的要多得多。

你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如果從直覺出發,那看到的就是「銷售利潤」,就是「售價」減去「進價」的利潤。

但是,如果把視角提升到整個社會的高度,我們就不僅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還要從做生意的人的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從買賣人的角度算賬,是另一種利潤,叫「投資利潤」:也就是他投進一筆錢去,一定時間後(比如一年之後),到底能掙回多少錢。

不同行業的銷售速度大不一樣:有的行業,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銷售頻次低,單筆銷售利潤驚人;有的行業,天天都有買賣,忙得不可開交,資金快速周轉,雖然銷售利潤率很低,但總體核算下來,大家其實賺的錢差不多。

換句話說,不同行業的銷售利潤率有很大差異,但各個行業的投資利潤率其實相差不大。

有人說不對啊,有的行業分明就是很賺錢的,比如說游戲行業。

有新聞報道,某款游戲一天就能賺將近一個億。確實有這樣的明星游戲,但是如果你說游戲行業都非常賺錢,這就是咱們直覺的偏差了。

實際上,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電子游戲行業整體仍然是虧損的,大量游戲公司投資下去,實際上是血本無歸的。

你看,直覺和事實的差距有多大。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請問商家在媒體上做廣告,廣告費到底是誰出的?

直覺的答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廣告費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當然是消費者出的了。如果你這么理解問題,那就很可能得出兩個推論。

第一,如果企業不花這么多錢做廣告,自然也就節約了成本,那產品的價格就可以低一點。或者把錢花在產品本身上,增加研發經費,多多創新,提高產品質量,不是更好嗎?

你還別說,真就有人認真討論過,讓政府出面限制或者取消廣告。他們認為,廣告是市場競爭造成的一種浪費。

如果你接受這個觀點,廣告是浪費,那第二個推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你想,某明星只是在電視廣告中舉著飲料瓶扭扭屁股,呲牙笑笑,就拿走幾百萬幾千萬的廣告費。而買飲料的消費者,每買一瓶飲料,就要交給那個明星一些錢。明星都那麼有錢了,消費者還要補貼他們,說得不好聽,這完全是一個「劫貧濟富」的邪惡過程啊。

你看,從一個認知出發,居然我們推導出了一種情緒,而這種情緒,分明是有問題的。

後來經濟學家知道了,上面這種論證是錯誤的。

在市場中,廣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雖然從財務上看,所有的廣告費用都由最終消費者承擔,但好的廣告其實是減少而不是增加了消費者的支出。

這種說法肯定和許多人的常識,或者說直覺沖突,所以有必要解釋一下。

廣告的作用是推銷,擴大銷售量,那在不同的銷售量下,商家願意給出的價格是一樣的嗎?

比如說,賣一種產品,一年賣一萬個,企業定價是每個10塊錢。如果你問企業老闆,假設我有辦法讓你一年賣1000萬個產品,你願意降低定價嗎?

所有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有一種效應叫「規模效應」。能賣1000萬個,算到每個產品里,各個方面的成本都在劇烈下降,那賣給消費者的定價當然就可以大幅度便宜下來,增加競爭力。

那誰能讓一個商品從一年賣一萬個,變成一年賣1000萬個呢?

答案就是廣告。

對,雖然直覺上,廣告費是消費者出的。但是所有做了成功廣告的商家,產品銷量急劇擴大,通常都會帶來價格的下降。所以,廣告費的本質是啥?

是廣告創造了規模效應,這個規模效應帶來的好處,由商家、消費者和廣告媒體三家瓜分。

這就回到了市場的一個基本原理:沒有創造價值的環節,在市場中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反過來說,只要在自由市場中長期存在的東西,就一定創造了價值,而不是製造了浪費。

那你可能會說,剛才說的是廣告成功的情況,但是商家做廣告,不見得會成功。如果商家做廣告失敗了,那廣告費是不是就轉嫁給消費者了呢?

這更不可能啊,廣告失敗,銷售量沒有增加,企業家只好自己承擔廣告費,這叫「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他怎麼還能有膽子漲價,讓消費者承擔廣告費呢?這是商業上的自殺。

你看,學經濟學的樂趣就在這里——它讓你時刻反省自己的本能反應,讓你換一個角度來看周邊事物,在雲開霧散的那一刻,你會更接近世界的本來面目。

❾ 學經濟學後,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影響

胡說八道的西方經濟學,讓學子們連呼上當,高等數學成了,西方經濟學胡說八道的遮羞布。

❿ 你認為年輕人應該學經濟學嗎

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不是專門在經濟這一方面工作的話,不用做太深的學問,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用得到的就好。

閱讀全文

與學經濟學的人有錢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