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什麼
是馬克思主義抄思想的三個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另外兩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在政治經濟學中,馬克思揭示了資本家進行壓榨工人的秘密——剩餘價值理論。這也是馬克思一生中兩個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另一個是唯物史觀。
找一本研究一下吧。最好看 《政治經濟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錦聚、林崗、洪銀興主編。不要看社會主義部分,那個都是騙人的。只看共同的理論和資本主義部分。
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什麼
勞動二重性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勞動二重性是指商品生產中的具體勞內動和抽象勞容動。
勞動二重性理論是馬克思的重大貢獻,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首先,勞動二重性理論為理解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次,勞動二重性理論為理解剩餘價值論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三,勞動二重性理論為理解政治經濟學的其他一系列理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由於勞動二重性理論科學地闡明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因而從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出發,在剩餘價值論的基礎上,就能夠正確地理解政治經濟學中的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等等,從而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
3.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
具體內容:
1、人們為了生活就需要進行生產。
2、社會生產關系並不是永恆的,而是發展變化的,因為生產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3、生產力決定著生產關系。生產力是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的社會形勢。
4、生產力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運動和發展的,發展到一定階段便與生產關系發生矛盾,原有的生產關系由生產力發展的形式變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就會由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新生產關系取代舊的生產關系。
馬克思和恩格斯為當時創立的理論體系規定的任務是:揭示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從而揭露現代化生產方式發展和趨於瓦解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各種矛盾和弊病,並從社會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矛盾和弊病的力量和因素。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具體研究方法:
1、研究政治經濟學,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2、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
3、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
參考資料
網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網路-生產關系
4.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意義是什麼
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於政治經濟學研究: 研究對象的確定受研究任務的制約。從古典經濟學以來,經濟學或者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基本上確定為一定製度背景下的資源配置。但是,在不同的具體任務下,具體對象會有所差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確定,是由其產生的背景和面臨的任務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於19世紀中葉。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洲已經確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來,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危機使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公開化。斗爭一開始是自發的,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為了從理論上武裝無產階級,為無產階級斗爭指明方向,需要從經濟上分析資本主義制度,揭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滅亡的。適應這種需要,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以1867年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發出版為標志。 關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序言中:「我在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認為:「政治經濟學,從最廣的意義上說,是研究人類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的科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並相應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和形式的科學。」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人類的經濟行為的兩個方面即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和人與人的關系方面被叫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這二者的結合叫做生產方式。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上述論述中,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的生產方式,但強調生產關系,這是由其所面臨的任務決定的。
好好領悟就知道了! 不明白再問我
5. 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
馬克思是從「對象」(物質生產)中發掘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
這就是馬克思在一專版序言中對《資本屬論》研究對象的陳述:「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政治經濟學對象是生產關系。研究對象是如何研究生產關系。
研究任務是通過對「對象」的發生學的調查研究,找出研究對象的規律性的構造和運動。
——此回答是高度簡括的,具體的,請您看下列參考資料中的闡述。
參考文獻: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邏輯解析——文本問題、「科學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2015年07期,當代經濟研究
《資本論》(人民出版社,2004)
《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導言》的革命:事的科學和研究對象的確立——兼析「科學抽象法」的反思問題,江漢論壇2015年第9期。
6.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他的研究出發點、對象、任務為: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研究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的對象——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經濟體制)。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揭示經濟規律。
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研究生產關系必須聯系該社會的——生產力、上層建築(注意:不聯系經濟基礎)。
(6)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三種辯證方法。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
二、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三、科學思維邏輯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
7.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謝謝回答)
政治經濟學研究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經濟體制)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揭示經濟規律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必須聯系該社會的——生產力、上層建築(注意:不聯系經濟基礎)
8.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是什麼
研究對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發展及其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
任務: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任務是揭示經濟規律。具體則有揭示資本家剝削本質,揭示生產力發展規律,揭示資本運動規律。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
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斗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9.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本任務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任務是揭示經濟規律 。
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經濟規律的客觀性: 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
1、經濟規律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這里講的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市場條件等等。
2、經濟規律的作用是客觀的,無論人們對它認識或不認識,它都會按照自己的要求發揮作用。
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可以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1、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按經濟規律的要求辦事;
2、人們可以研究各種經濟條件下經濟規律的作用,結合現存的經濟條件,選擇和利用經濟規律對自己有利的實現形式。
(9)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等。
1、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
2、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3、科學思維邏輯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
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1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原理是什麼簡明一些,謝謝~
這個在大學裡面都是一本書,專門作為一門課程來講,要一條一條的列出來也不少,
還是去看書吧,
大概提綱: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物質資料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 二、生產關系及其系統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是揭示客觀經濟規律 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科學抽象法以及研究方法和敘述方法 三、分析和綜合、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第一章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 第一節 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與經濟體制的關系 一、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二、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第二節 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 一、自然經濟 二、商品經濟 第三節 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與價值 二、貨幣 三、價值規律 四、勞動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 第二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第一節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一、剩餘價值生產的前提 二、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 三、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和資本積累 四、剩餘價值的分配形式 第二節 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徵 一、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徵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第三節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與變化 二、資本主義的歷史走向 第三章 資本的運行 第一節 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 一、產業資本的循環 二、產業資本的周轉 三、社會資本的再生產 四、資本王義經濟危機 第二節 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 一、壟斷資本條件下市新經濟的新變化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三節 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的擴展 一、壟斷資本王義經濟擴展的基礎 二、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擴展的形式 第四章 社會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和經濟制度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第六章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