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物種受威脅的現狀,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的原因及保護對策~~
你記住:這個就知道了,我們離不開農葯化肥、轉基因等等,因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人能生存,這勢必要破壞生態平衡,所以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不可避免的,物種進化原理也是如此。我國面臨的是許多挑戰,保護對策,就是提高國民素質,多建立自然保護區。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時,中國又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原始森林長期受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人為活動的影響,其面積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減少;草原由於超載過牧、毀草開荒的影響,退化面積達87×104km2。生態系統的大面積破壞和退化,不僅表現在總面積的減少,更為嚴重的是其結構和功能的降低或喪失使生存其中的許多物種已變成瀕危種或受威脅種。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種受到威脅,占總種數的15%—20%。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中國就佔156種,約為其總數的1/4,形勢是十分嚴峻的。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性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早在1992年中國政府參加了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並在《公約》上簽字。繼而,中國政府批准了這個《公約》,並履行承諾的義務。在國務院環境委員會下成立了國家履行《公約》工作組,協調我國的履約工作。分別於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報告》,並正式發布。同時,加強物種保護和自然保護的法規建設,並陸續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等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程。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政府的決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全國人民齊動員,共同奮斗,才能保護好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之道是要遵循的,生存也是必須要犧牲一些東西的,這是競爭的結果!
B. 什麼叫生物多樣性引起全球生物資源頻危的原因有哪些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對策有哪些
答: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種類版,變種及其生態系權統的復雜程度,它通常包括三個層次的相互關系的多樣性,即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引起全球生物資源頻危的原因主要是:
(1)生境的喪失與改變,
(2)過度開發,
(3)單一化栽培和馴養,
(4)環境污染,濫用農葯.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主要是:
(1)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
(2)制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法規,
(3)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設施建設,
(4)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5)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人員培訓工作.
C. 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學過生物,你會知道這是一種研究有生命的東西的學科,從研究最微小的生命組成部分,到植物和動物。而「多樣性」簡單來說就是「各種各樣」的意思。生物多樣性包括所有自然世界的資源,包括植物、動物、昆蟲、微生物和它們生存的生態系統。它同樣包括構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染色體、基因和脫氧核糖核酸。
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日
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生物多樣性也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依靠生態系統凈化空氣、水,並豐腴土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每一種物種的絕跡,都預示著很多物種即將面臨死亡。生物多樣性更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生物多樣性為人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人們的食物全部來源於自然界,維持生物多樣性,人們的食物品種會不斷豐富,人民的生活質量就會不斷提高。
第二,生物多樣性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的黃河流域曾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在幾千年以前,那裡有著十分富饒的土地,其間樹木林立,百花芬芳,各種野生動物四處出沒。但由於長期的戰爭及人類過度地開發利用,黃河流域已變成生物多樣性十分貧乏的地區。近年來由於人工植樹等措施,生態環境才得到不斷改善。
第三,生物多樣性還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地球大氣層中現今的氧氣含量約為21%,這主要應歸功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的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要低很多。據科學家估計,如果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大氣層中的氧氣將會由於氧化反應在數千年內消耗殆盡。
維持生物多樣性,將有益於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任何一個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可能再生,那麼人類將永遠喪失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而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瀕危物種,對於人類後代繁衍,對科學事業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一個物種一旦滅絕,它的基因將很難保存,那麼現在的轉基因在以後很可能就缺乏很重要的基因提供者,如今每一種生物都可能有很重要的科研價值,只是我們還沒有法相而已
D.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我覺得主要還是靠個人的道德水品修養素質......要是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就算社會再怎麼規范法律在怎麼健全都沒有用的..就算是對那些偷獵者千刀萬剮都制止不了跟多對野生動物的傷害..所以我只能相信人類善良的本質和柔軟的心..
對科普知識進行適當的了解 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的 因為現在有了網路之後人們知識實在貧乏的可以 特別是小朋友 這樣在生活當中就會注意到很多細節 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我們現在能做到就這些小事情 小事情做好了也有大變化
體制和法律神馬的 我們真的無能為力。。。
1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吧,很多非專業人士對其實際上真是一知半解,故環境教育是很重要的一步,尤其在年輕人、少年中,建立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愛是一個很漫長而艱巨的過程。我想廣泛的互動和宣傳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2 建立生態保護區,維護現有自然保護區,減少人工干預,在生態敏感地區的人工建設要極為慎重,民眾和有識之士要適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政策討論,使聲音放大。比如吉林長白山東北虎保護區面積本來就小,如今還面臨著地方政府申請高速鐵路的問題,使得保護區內本已極為少見的野生東北虎面臨新一輪的危機。
3保護生物多樣性不能是看到了大熊貓,就驚呼「好可愛好可愛哦」,卻忘了小熊貓也面臨著滅頂之災,但僅因關注度和知名度不夠高,獲得的重視就少了許多。要知道,如果最後只剩人類和大熊貓,這樣的生態系統也是脆弱的。我就再次強調一下增加宣傳力度、科普力度、以正視聽。
相較於立法或各方面~我更睇重從人噶本質去改變·而不是用冰冷而生硬噶條例 去警示懲罰兇殘噶虐待行為 要令大家有這樣的思想 人同所有動物都是一樣的 依靠這個地球的支源生存和繁衍生息 要教會呢代甚至每一代個人 意識到 毀滅任何一個物種都無疑係在慢性自殺 嘗試改變一個生活模式 慢慢把更多的支源進行可持續的使用 例如水資源的保護 野外動物的生存條件 城市中各種動物們的生存問題 還有城市不斷發展擴大導致的深林破壞和工業污染 這都是必須得重新去審視和認識的~
1。自己不要吃野生動物。也向身邊的人宣傳,家人,朋友。沒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理由,也不是說什麼決定好吃...其實不過是為了面子...怎麼可以為了面子,卻要了他們的它們??雖然是人和動物不同,但是生命同樣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2.尤其要跟家裡的小朋友宣傳,讓他們從小知道環保的重要,也讓他們回家告訴自己的家人,不要吃野生動物,不要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3.參加義工活動,為保護動物切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在學校里宣傳,播放一些影片與同學分享觀後感
E.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方法
多種多樣的生物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依靠生態系統凈化空氣、水,並充腴土壤。科學實驗證明,生態系統中物種越豐富,它的創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每一種物種的絕跡,都預示著很多物種即將面臨死亡。
生物多樣性還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每一個物種都具有獨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與農田裡的水稻雜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種可以大面積提高稻穀的產量。在一些人類沒有研究過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對抗人類疾病的成分。這些野生動植物如果絕跡,是人類的重大損失。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條:(1)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已成為世界各國保護自然生態和野生動植物免於滅絕並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國的神農架、卧龍等自然保護區,對金絲猴、熊貓等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動物養殖場。由於棲息繁殖條件遭到破壞,有些野生動物的自然種群,將來勢必會滅絕。為此,從現在起就必須著手建立某些珍稀動物的養殖場,進行保護和繁殖,或劃定區域實行天然放養。如泰國對鮮魚的養殖。(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庫。如為了保護作物的栽培種及其會滅絕的野生親緣種,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庫網。現在大多數基因庫貯藏著谷類、薯類和豆類等主要農作物的種子。
F.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
1、生物遺傳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資源。
2、生物多樣性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專面溫度、屬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 值等方面的調控發揮著重要作用。
3、生物多樣性還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G.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
直接使用價值:生物為人類提供食物、纖維、建築和傢具材料、葯物及其他工業原料。
生物多樣性還具有美學價值。如大千世界色彩紛呈的植物和神態各異的動物與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構成賞心悅目的美景。還激發文學藝術創作的靈感。
間接使用價值:是指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無論哪種生態系統,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野生生物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共同維系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減少,生態系統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
潛在使用價值:野生生物種類繁多,人類對他們已經做過比較充分研究的只是極少數,大量野生生物的價值目前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潛在的使用價值。一種野生生物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無法再生,它的各種潛在使用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
保護措施:保護生物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可以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大力開展宣傳和教育等等。
H. 簡述生物多樣性的類型及保護意義
生物多樣性的三個類型: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或稱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有著巨大的責任,首先生物資源對工農業、醫葯業的貢獻每年價值達數十億美元,它們在維持氣候保護水源、土壤和維護正常的生態學過程對整個人類作出的貢獻更加巨大。其中體現的直接價值:生物資源的直接價值在生物物種被直接用作食物,葯物能源工業原料時體現出來的,這類價值通常可以用貨幣形式表現但在現代經濟制度下這類價值常常被低估,因而生物資源的價格極不合理。
其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1)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儲藏起來從而形成食物鏈中能量流的來源為絕大多數物種的生存提供能量基礎。
(2)保護水源維持水體的自然循環減弱旱澇據測算天然降雨落到森林地。帶降雨量的15-30%,被茂密的林冠截留其他50-80%。方米的水庫(閻樹文1991)
(3)調節氣侯森林消失不僅對局部而且對全球的氣候都會產生影響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後果。
(4)防止水土流失、減輕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
(5)吸收和分解環境中的有機廢物、農葯和其他污染物如鄰近都市的濕地。是有效的天然污水處理中心,這些濕地起到高效氧化塘的作用。
(6)為人類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娛樂環境良好的自然景觀,為人類提供了居住、游樂和休養的場所。
(7)基因物種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為人類社會適應自然變化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 原材料(選擇價值)。生物多樣性消失將會削弱人類適應自然變化的能力。
I. 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生命之柱: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健康的意義》一書中,埃里克·奇維安和艾倫內·伯恩斯坦深入容地闡釋了至關重要的信息,這些都是日益高漲的保護行動所必需的。
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也就是無數的植物、動物和其它生命——是動盪混沌之下億萬年進化的結果。而現在,這種多樣性正面臨著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之一。這場「人類世大滅絕」是工業化經濟和人口激增共同導致的結果,它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摧毀著生命。它讓人類、生態系統和我們正在毀滅的物種都付出了同樣慘重的代價。
由國際頂尖經濟學家撰寫的《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經濟學》最近出版,這項國際研究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書中指出生物多樣性毀滅所帶來的直接損失在每年2萬億到5萬億美元之間。這比目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損失還要大得多,況且這個損失還是每年都會發生的。另外這個估計數字可能還算保守的,因為那些不容易用金錢衡量的益處還沒有被完全計算在內。
目前,生物多樣性危機絲毫沒有緩和的跡象。在2008年巴塞羅那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十位頂尖保護論者無一例外地得到了共同的結論:世界根本無法達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倒計時2010」的目標。
希望可以幫到你
J. 為何要實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
在地球上生命進化的大部分時間里,物種的滅絕速度和形成速度大致是相等的。保護生態環境而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和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開發需求逐年增多,作為人類生存基礎的生物多樣性,無論在其生態系統上,還是在物種和遺傳基因的水平上,都受到極大的損害,並且這種損害越來越嚴重。
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人類終於認識到自己是不能脫離其生存的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而孤立發展的。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和生物圈來說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財產,它不僅提供現時的利益,也提供長期的利益,它的維持對世界范圍的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保護的一個重點。
未來的保護措施〖*2〗生物區域管理生物區域管理可能是表現為最有雄心的整體化措施,就是在管理整個區域時考慮到生物多樣性的思想。如果將政府職責劃分為孤立的林業、農業、公園和漁業部門,並不能反映出生態、社會或經濟的協調發展。「生物區域」措施要求跨部門的,甚至有時是越境的合作和整體性,並且讓受影響的全體居民廣泛參與。生物區域是指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的地區,在這些區域內建立起管理制度來協調公共和私人土地擁有者的土地利用規劃,確定滿足人類需求但不損害生物多樣性的可供選擇的發展方案。這一思想的成功決定於喚起各個不同利益者之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