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種批判的經濟學史怎麼樣
徐瑾也許正是一種歷史感使優劣經濟學相互區分開來。 ——J.K.加爾布雷斯 黑格爾曾經說過哲學就是哲學史,那麼對於經濟學史,意義何在呢?這是一個麻煩的問題。汪丁丁曾經有意調侃說:既然經濟學以崇尚「工具理性」自居,故而,經濟學「不思」。那麼一門不打算思想的學問,何來思想史?不過幸好經濟學大師熊彼特已經在他的天鵝之作《經濟分析史》中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學習經濟學史可以讓後人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獲益,獲得新的觀念以及了解人類的思維方法。不過,作為一名英國經濟學者,約翰61米爾斯更在意的卻是經濟學史中觀念的演進。他通過對經濟學的成長發展的全部回顧梳理,對經濟學前世今生提出了不少批判的看法,要點不在於記載並敘述實際發生的經濟事件,而在於從人們據以作出種種判斷的那些變幻不定的信仰和概念框架著眼,描述和分析經濟學觀念本身的事情。他講述的是一種經濟觀念史,卻是在一種批判的眼光觀照下的經濟觀念史。畢竟,一切理性主義的首要原則就是勇於接受批判,經濟學亦不能豁免。 根據人類學家的考證,大約在十萬年前,人類剛有語言,幾乎同時就產生了賣方和買方的交流話語,而經濟學一詞據說來自古希臘的家庭治理。雖然經濟學在人類歷史中看起來源遠流長,但是經濟學取得長足發展卻是在十五世紀之後。荷蘭學者安格斯61麥迪森把1500-1820年定義為商人資本主義年代,此間技術進步,資本主義形成,國際貿易、專業化逐漸成形,經濟學藉此一躍成為新興而時髦的話題在歐洲傳播開來。不過在當時,經濟學家的身份尚曖昧不明,他們往往首先是政治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博物學者;且不談對經濟學有巨大貢獻的霍布斯、洛克、牛頓、配第、休謨這些網路全書式的巨人,即使是公認得經濟學祖師亞當61斯密,當時也被認為是一個倫理學者,為他最早贏得聲譽的著作是《道德情操論》。不過在1870年前後,學界終於起了變化,經濟學的學科名稱由「政治經濟學」換為「經濟學」,經濟學也終於掌握在學院派手中,成為一個獨立系統的學科。 轉眼到了二十世紀,經濟學無疑占據科學智力的支配地位,學術地位與研究領域不斷上升,所謂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議論也由此誕生,可見眼下經濟學極一時之盛。隨著經濟學地位的上升,對經濟學家的刻薄也見諸報章,比如「五個經濟學家有六種觀點,其中有兩個是凱恩斯的」。雖是玩笑,卻說出了經濟學觀念上的蕪雜。在二十世紀,經濟學最為明顯的兩次變革分別由凱恩斯與弗里德曼在不同的方向上展開,他們的學術觀點除了在學術領域得到承認之外,也極為廣泛的地影響了公共政策。凱恩斯師承馬歇爾,卻最終叛離古典經濟學,催生了宏觀經濟學。或許是信奉「長期來看,我們全都會死」的理念,凱恩斯關注最多還是在於如何解決在他的年代最為重大的大蕭條以及經濟混亂問題,所以,《凱恩斯革命》作者評價凱恩斯「特別務實,關注的幾乎都是政策問題」。 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由於凱恩斯主義被認為應該為美國的通貨膨脹以及大政府模式得出現負責而被人詬病。在60年代弗里德曼發表《美國貨幣史》時就指出如果政府減少干預的話,大蕭條或許可以倖免,隨後三十年貨幣主義的觀念逐漸成為政策主流。弗里德曼認為凱恩斯理論根本性的影響在於鼓勵政治家們去做他們喜愛做的事:花錢但不增加稅收,因此促成了七十年代的通貨膨脹。約翰61米爾斯雖然不完全認同凱恩斯的理念,但是他指出並非因為凱恩斯沒有遠見才導致七十年代的經濟滑坡,恰恰是因為凱恩斯之後缺乏像他那樣的繼任者才出現了諸多經濟問題。對於晚近頗為占據優勢的貨幣主義,約翰61米爾斯批評貨幣主義起家的簡明真理「貨幣供應與貨幣供應之後不久出現的通貨膨脹說之間有一種嚴格的相互聯系」已經大打折扣,各國政府也在逐漸放棄那些實行得過了頭的貨幣主義政策。 約翰61米爾斯認為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就如何統籌兼顧地實現為大多數人所明顯期望實現的經濟政策目標形成普遍而有啟發性的理論。在最為重大的經濟問題上,經濟學家卻一直沒有達成一致見地,比如經濟增長率為什麼會在西方各發達國家那樣極端不穩定?為什麼失業問題會在許多國家成為一個頭痛的問題?為什麼盡管目前物價上漲這么慢,但通貨膨脹的陰影卻仍然在人們心頭揮之不去?在當今世界上,為什麼無論是收入的分配還是財富的分配都已變得這么不均等?在他看來,左派經濟學家和右派經濟學家的區別只存在於分割蛋糕的方式不同而已。總之,一句話,他認為經濟學走了不少彎路,原本經濟學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他的書的開篇就是「經濟學是本書認為需要對之予以嚴肅指責的一門學科」。 還是熊彼特說的一句話道出實情,任何時候,以各個階段的需要作為立足點來進行判斷,經濟學的績效總是低於人們的合理期望,並有加以適當批判的必要。由此不難理解經濟學何以長期以來在公眾視野中總要為經濟衰退,失業,蕭條,通貨膨脹買單,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經濟學畢竟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能夠解釋世界已實屬不易,不能過多期望它去改造世界。 [英]約翰61米爾斯:《一種批判的經濟學史》,高湘澤譯,商務出版社2005年11月,22元。
⑵ 中國經濟怎麼了
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誰在推高中國房價?股市還有希望么?看得見的稅收與看不見的政府之間,改革何去何從?
徐瑾的經濟時評,常常是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一個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用平實的語言,釐清現實世界的紛繁,闡述立意獨到的見解,論證經濟改革的主張,徐瑾不簡單。
——黃
益平(巴克萊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這本經濟評論集,像一面思考的多棱鏡,折射出轉型中國經濟生活方方面面的現象。沉悶的經濟話題和抽象的分析邏輯,藉助筆者的細膩觀察和流暢文筆,卻變得質而有文。本書展現了一位專業編輯在經濟研究與觀察領域的特殊風格與視角,願意理解中國經濟的讀者應能從中獲得思想共鳴與認知啟迪。
—— 盧鋒(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國經濟社會的大轉型期中,徐瑾以她敏銳和細膩的觀察,寬廣而獨到的視角,優美而深刻的文筆,深入分析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諸多現實問題,鞭辟入裡,發人深思。未來中國的改革與發展,需要這樣率直、深刻、及時和到位的分析和財經評論。我鄭重推薦這本書。
——韋森(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
—— 薛兆豐(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徐瑾是我在FT中文網的同事,也是專欄作家。她寫中國社會劇烈轉型中的「經濟人」和他們的行為。她的思辨,懷抱啟蒙和人文情懷。她敏感她犀利。她知道,經濟人,更是社會人。
她為讀者寫,更為自己追索中國經濟和市場問題的答案。我推薦她這本新書。
——張力奮(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FT中文網總編輯)
I have enjoyed writing for your
column and wish you success in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鄒至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一直關注和期待你:旁徵博引的理性與邏輯,和用心良苦的向善與恆心,一定要我形容的話,就是FT「唧唧復唧唧」的「木蘭」。
——網友newunique
⑶ 中國經濟怎麼了 書
《中國經濟怎麼了》
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誰在推高中國房價?股市還有希望么?看得見的稅收與看不見的政府之間,改革何去何從?
徐瑾的經濟時評,常常是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一個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用平實的語言,釐清現實世界的紛繁,闡述立意獨到的見解,論證經濟改革的主張,徐瑾不簡單。
——黃 益平(巴克萊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這本經濟評論集,像一面思考的多棱鏡,折射出轉型中國經濟生活方方面面的現象。沉悶的經濟話題和抽象的分析邏輯,藉助筆者的細膩觀察和流暢文筆,卻變得質而有文。本書展現了一位專業編輯在經濟研究與觀察領域的特殊風格與視角,願意理解中國經濟的讀者應能從中獲得思想共鳴與認知啟迪。
—— 盧鋒(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國經濟社會的大轉型期中,徐瑾以她敏銳和細膩的觀察,寬廣而獨到的視角,優美而深刻的文筆,深入分析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諸多現實問題,鞭辟入裡,發人深思。未來中國的改革與發展,需要這樣率直、深刻、及時和到位的分析和財經評論。我鄭重推薦這本書。
——韋森(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
徐瑾文章,有經濟學者的功架,有律師的細致入微,有淘金者的熱切和好奇,還有文人的質朴和純真。不僅要了解中國發生了哪些重大的經濟事件,而且要把它們言之成理地串起來,就不可少讀這部著作。
—— 薛兆豐(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徐瑾是我在FT中文網的同事,也是專欄作家。她寫中國社會劇烈轉型中的「經濟人」和他們的行為。她的思辨,懷抱啟蒙和人文情懷。她敏感她犀利。她知道,經濟人,更是社會人。
她為讀者寫,更為自己追索中國經濟和市場問題的答案。我推薦她這本新書。
——張力奮(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FT中文網總編輯)
I have enjoyed writing for your column and wish you success in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鄒至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一直關注和期待你:旁徵博引的理性與邏輯,和用心良苦的向善與恆心,一定要我形容的話,就是FT「唧唧復唧唧」的「木蘭」。
——網友newunique
⑷ 巴爾扎克全集里有哪些篇目
本書是《巴爾扎克全集》系列小說集之《風俗研究·私人生活場景》。
《私人生活回場景》著重答表現人們在青少年時期因生活經驗不足或感情沖動釀成的種種錯誤與不幸,含小說32部。
書中收錄的作品有:《雙重家庭》、《家庭的和睦》、《菲爾米尼亞夫人》、《婦女研究》、《假情婦》、《夏娃的女兒》、《信使》、《石榴園》等等。
"巴爾扎克全集"的圖書目錄……
伏脫冷
基諾拉的智謀
帕梅拉·吉羅
後母
投機商
家事學堂
題解
"巴爾扎克全集"的書摘……
人物
雅克·柯冷,綽號伏脫冷
蒙索萊爾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