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發展經濟學填空題

發展經濟學填空題

發布時間:2021-01-04 03:46:37

① 有關於發展經濟學的試題及答案嗎

練習題1、任何一個所得稅表都體現了兩種稅率——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題中的表見課本12章)a、平均稅率定義為支付的總稅收除以收入。對表12—7中的比例稅制來說,賺5萬美元、10萬美元和20萬美元的人,其平均稅率分別是多少?在累退稅制和累進稅制中相對應的平均稅率是多少?答:從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賺5萬美元、10萬美元和20萬美元的人,其平均稅率都是25%。在累退稅制中,賺5萬美元、10萬美元和20萬美元的人,其平均稅率分別是30%,25%,20%。在累進稅制中,賺5萬美元、10萬美元和20萬美元的人,其平均稅率分別是20%,25%,30%。b、邊際稅率定義為額外收入支付的稅收除以增加的額外收入。計算比例稅制下,收入從5萬美元增加到10萬美元的邊際稅率。計算收入從10萬美元增加到20萬美元的邊際稅率。計算累退稅制和累進稅制下相對應的邊際稅率答:(1)比例稅制。當收入從5萬美元增加到1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1.25萬,因此邊際稅率為1.25/5=0.25,即25%。當收入從10萬美元增加到2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2.5萬,因此邊際稅率為2.5/10=0.25,即25%。(2)累退稅制。當收入從5萬美元增加到1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1萬,因此邊際稅率為1/5=0.2,即20%。當收入從10萬美元增加到2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1.5萬,因此邊際稅率為1.5/10=0.15,即15%。(3)累進稅制。當收入從5萬美元增加到1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1.5萬,因此邊際稅率為1.5/5=0.3,即30%。當收入從10萬美元增加到20萬美元時,稅收量增加了3.5萬,因此邊際稅率為3.5/10=0.35,即35%。c、描述這三種稅制中每一種的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某人在決定是否接受工資比目前工作略高一點的工作時,哪一種稅率更適用?在判斷稅制的縱向平等時,哪一種稅率更適用?答:在比例稅制下,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相等,且都不隨收入變動而變動。在累退稅制下,平均稅率高於邊際稅率,且都隨收入增加而下降。在累進稅制下,平均稅率低於邊際稅率,且都隨收入增加而上升。一般來說,某人在決定是否接受工資比目前工作略高一點的工作時,邊際稅率更適用,因為邊際稅率能告訴這個人增加的收入需要交多少稅收。在判斷稅制的縱向平等時,平均稅率更適用,因為平均稅率很容易看出收入高的人是否多交了稅。2、給規模經濟下定義並解釋為什麼會產生規模經濟。給規模不經濟下定義並解釋為什麼會產生規模不經濟。答:規模經濟是指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徵。規模經濟的產生是因為較高的產量水平允許在工人中實現專業化,而專業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自己的業務。規模不經濟是指長期平均總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徵。規模不經濟的產生是由於任何一個大型組織中固有的協調問題。企業生產的產量越多,管理團隊變得越龐大,管理者壓低成本的效率就越低。3、化肥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的企業在生產產品,但它們現在有經濟虧損。a、與生產化肥的平均總成本、平均可變成本和邊際成本相比,化肥的價格如何?答:化肥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的企業根據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價格)來確定產量。現在它們有經濟虧損,說明價格低於平均總成本,但它們並沒有退出市場,說明價格大於平均可變成本。價格、成本MC價格S2ATCS1P2AVCP2P1P1D0q1q2產量0Q2Q1數量圖14—11典型企業的成本曲線圖14—12整個市場的供求圖b、並排畫出兩個圖形,說明一個典型企業和市場上現在的狀況。答:圖14—11和14—12分別為典型企業的成本圖和市場的供求圖。由圖14—12可知,市場處於均衡狀態。就典型企業而言,此時存在虧損。c、假設需求或企業的成本曲線都沒有變動,解釋長期中化肥的價格,每個企業的邊際成本、平均總成本、供給量以及市場總供給量會如何變動。答:由於企業存在虧損,所以部分企業會離開該行業,這導致行業的總供給減少,於是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平移,如圖14—12所示。市場價格一直上升到P2為止,此時邊際收益(價格P2)與邊際成本相交於ATC的最低點。因此,在長期中,化肥的價格上升,每個企業的邊際成本及平均總成本不變,典型企業的供給量增加,市場總供給量減少。4、Larry、Curly和Moe經營鎮里唯一的一個沙龍。Larry想在不賠錢的情況下盡量多賣飲料,Curly想讓沙龍帶來盡可能多的收益,Moe想使利潤盡量多。用一個該沙龍的需求曲線和成本曲線圖形說明每個合夥人各自贊成的價格和數量的組合。解釋原因。答:價格、成本及收益MCATCPCPMPLMRD0QMQCQL數量圖15—11沙龍的成本和需求曲線由圖15—11所示,Larry想在不賠錢的情況下盡量多賣飲料,則他會根據平均總成本定價,此時的價格為PL,產量為QL;Curly想讓沙龍帶來盡可能多的收益,則他會根據MR=0來確定產量及價格,因為當MR=0時,收益達到最大,此時的價格為PC,產量為QC;Moe想使利潤盡量多,則他會根據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來確定產量及價格,此時的價格為PM,產量為QM。5、一家出版公司面臨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說的以下需求表:價格(美元)需求量(本)90000001000000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00萬美元,印刷一本書的邊際成本是不變的10美元。a、計算總收益、總成本和每種數量時的利潤。出版社選擇的利潤最大化產量是多少?它收取的價格是多少?答:表15—1列出了每種數量的總收益、總成本、利潤、邊際收益及邊際成本。從該表可以看出,出版社選擇的利潤最大化產量是500000本,它收取的價格是50元每本。表15—1價格需求量總收益總成本利潤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美元)(萬本)(萬美元)(萬美元)(萬美元)(美元)(美元)10000200–200–––1010307021009001200–3010208016001000600–501010909001100–200–7010010001200–1200–9010b、計算邊際收益。(回想一下,MR=ΔTR/ΔQ。)然後比較邊際收益與價格?解釋原因。答:在表15—1中列出了每種數量的邊際收益,它們小於所對應的價格。該出版社是一個壟斷者,它面臨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當增加銷售量時,它不僅將降低對所銷售的每一本書收取的價格,而且,這種價格下降減少了它已經賣出的各單位的收益。因此,壟斷者的邊際收益小於其價格。c、畫出邊際收益曲線、邊際成本曲線和需求曲線。在哪個數量時邊際收益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相交?這一交點表示什麼?答:圖15—3畫出了出版社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及需求曲線。在500000本處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交,這一點表示利潤最大化。成本和收益(美元)100無謂損失50MR10MCD05000001000000數量(本)圖15—3出版社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及需求曲線d、在你的圖中,用陰影表示無謂損失。用文字解釋該陰影代表什麼。答:圖中陰影部分是壟斷造成的無謂損失。壟斷者根據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確定產量和價格,從圖中可以看出,壟斷者收取的價格高於邊際成本。此時,一些潛在的消費者對物品的評價高於其邊際成本,但低於壟斷者的價格,於是,這些消費者最終不購買物品。因為這些消費者對物品的評價大於生產這些物品的成本,所以這個結果是無效率的。因此,壟斷定價使一些對雙方有益的交易無法進行,從而產生了無謂損失。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萬美元而不是200萬美元,這將如何影響出版社關於收取的價格的決策?答:如果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萬美元,雖然總成本增加了,但這並不影響出版社關於收取的價格的決策,因為此時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都沒有發生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出版社的利潤減少了。f、假設出版社的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關注經濟效率最大化。那麼它對這本書收取的價格是多少?在這種價格時能獲得多少利潤?答:如果出版社關注經濟效率最大化,那麼它會以邊際成本定價,即對每本書收取10美元。在這一價格下,出版社的需求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相交。根據表15—1,出版社虧損200萬美元。6、解釋為什麼壟斷者的產量總是在需求曲線富有彈性的范圍內。(提示:如果需求缺乏彈性,而且企業提高價格,總收益和總成本會發生什麼變動?)答:因為企業的總收益為TR=PQ所以其邊際收益MR===(*)其中ed=(點彈性公式)根據(*)可知,當01時,MR>0當ed=1時,MR=0價格BMCEAMR需求0Q1C數量圖15—13根據上圖可知,當00,也就是說,需求曲線BA部分的彈性大於1;當Q1

② 發展經濟學名詞解釋

發展經濟學 (development economics)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嚴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要求用主客體的對稱分析代替純客體的線性分析,用五維空間分析代替平面二維分析,用復雜系統論分析代替還原論分析,用規范分析代替實證分析,用規模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邊際效益分析」提升「邊際效率分析」,用價值經濟學代替價格經濟學,用價值機製取代價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制,用國民福利體系代替GDP增長體系,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代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用科學發展代替增長。
秉持線性思維方式不可能建構真正的發展經濟學。

③ 發展經濟學題目什麼是工業化戰略工業化戰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並強調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歷史性任務。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確定,是建立在對傳統工業化反思基礎之上的。盡管傳統工業化曾對推進國民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畢竟存在經營粗放、市場要素流動受限、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忽視環境建設等問題,繼續走下去是很難完成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任務的。因此,一個重要的問題隨之提出----
只有在充分反思我國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基礎上,才能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真正意義。很明顯,如果繼續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我國很難完成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任務。
我國工業化進程所處的階段
經過50多年的發展過程,我國的工業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從人均GDP、工業產出在GDP的比重、就業結構、工業結構等綜合判斷,我國的工業化仍然沒有完成。
1、人均GDP或GNP的水平
我國的人均GDP,按匯率換算2001年為911美元;人均GNP,按世界銀行圖標集方法計算1999年為780美元;這兩個數字按1970年時美元換算,都還沒有進入工業化的初期階段。但如按購買力平價(PPP方法)標准,據世界銀行計算,1999年我國的人均GNP為3291美元;而我們計算結果是,2001年我國的人均GDP為3772美元;這人均收入水平如換算為1970年美元,處於工業化中期的第一階段。綜合進行國際比較,並與日本、韓國、泰國、巴西等國家的歷史數據相比較,我國人均GDP或GNP水平所對應的工業化階段,大概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與中期第一階段之間,是相對較低的。
2、工業產出在GDP中的比重
工業化進程的直接表現是工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這是衡量工業化階段的一個主要指標。有人認為,一個國家的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超過了70%,就是實現了工業化。這種判斷方法顯然過於簡單,也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根據錢納里、賽爾奎因等經濟學家的實證研究,工業化過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有一定的規律性。在三次產業的產出構成中,工業化的演進使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並拉動第三產業的比重提高。一般來說,當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到超過第一產業時,工業化進入了中期階段(第一階段);當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到低於20%時,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到高於第三產業而在GDP中占最大比重,這時工業化進入中期的第二階段;當第一產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10%左右時,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業化到了後期階段或基本實現的階段。他們的研究還證明,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製造業產出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為18%,大國模式為19%。隨著工業化階段的演進,與人均GDP從280美元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的變化相聯系,製造業產出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36%。也就是說,當以人均收入水平衡量的工業化到了中期第二階段的時候,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上達到了最高水平,這個水平也被稱為製造業比重上升的自然限制。
我國由於結構偏差的存在,第二產業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占最大比重。以當年價格計算,2001年第一產業的比重為15.2%,第二產業為51.1%,第三產業為33.6%。我國第二產業的比重高於一般模式中工業化完成階段的相應水平。我國第一產業的產出比重在1995年下降到20%以下,標志著工業化進入了中期的第二階段。也就是說,我國三次產業的產出結構所反映的工業化水平,已經達到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2001年工業在GDP中的比重為44.4%,其中製造業的比重為37%左右,高於一般模式中工業化中期第二階段的製造業比重。

④ 發展經濟學考研題目

嚴格意義上,經濟學本身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研究的規律,是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
在研究方法上,發展經濟學要求用主客體的對稱分析代替純客體的線性分析,用五維空間分析代替平面二維分析,用復雜系統論分析代替還原論分析,用規范分析代替實證分析,用規模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邊際效益分析」提升「邊際效率分析」,用價值經濟學代替價格經濟學,用價值機製取代價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制,用國民福利體系代替GDP增長體系,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代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用科學發展代替增長,秉持線性思維方式不可能建構真正的發展經濟學。

⑤ 填空題: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 "理論,強調教育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資本理論

⑥ 什麼是發展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回的經濟學。嚴答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興起,在經濟學的體系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6)發展經濟學填空題擴展閱讀:

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發展經濟學有兩個特點:特別強調少數幾個問題的重要性,認為解決了它們就能順利地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對理論的廣泛適用價值具有信心。

認為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在發展過程中,沖突之間會出現秩序,私利角逐中會出現協調。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各個側面如人口、工業、農業、貿易、財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當細致的研究。

閱讀全文

與發展經濟學填空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