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跳出純理論數據分析,考慮到人的主觀能動性,考慮到人的思想和行為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在傳統經濟學中,把人定義為理性的,不會做什麼傻事,什麼都考慮效益最大化。行為經濟學或行為金融學中把人考慮得更復雜,更符合現實情況。
傳統經濟學十大原理理論: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這表明經濟學是研究資源稀缺條件下的選擇問題。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機會成本。
3、理性的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邊際分析法。
㈡ 經濟學沙盤實驗中如何准確把握經濟預測
一般都是通過一系列比較復雜的推測,還有預測進行。預判。
㈢ 請問讀經濟學碩士研究生也不用做實驗,都能學到些什麼實質性的東西阿
研二甚至更早就出去實習了,去那些證券公司等金融部門
㈣ 設計一個經濟學實驗,檢驗價格歧視,並詳細分析說明原因
用數據流量費來做實驗吧。
在 GPRS 服務出現之初,人們用 GPRS 可以乾的事情並不多,因此我們假設消費者們的需求都差不多。每個月 30MB 的流量對於數據流量的消費者來說已經足夠了,再多了也用不上。但是,這 30MB 的流量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並不一樣。對於一個餓漢來說,第一個燒餅的價值顯然比第七個燒餅價值更高。對於消費者來說,每多一 MB 流量所帶來的價值也是遞減的。我們假設,為了得到頭一個 MB 的流量消費者願意出 3 塊錢,但消費者只願意再花 2.9 元獲得額外的一個 MB ,第三個 MB 則只值 2.8 元錢,等等。我們把消費者對每單位流量的估價用左邊的這個柱狀圖表示,所有豎條面積的總和就是這 30MB 的流量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總價。我們近似地用右圖中的一條斜線來反應流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斜線下方的三角形面積就可以看作是一個消費者為了得到 30MB 願意支付的總價——約45元。
x 到底取多少才能達到最優呢?注意,只要紅色虛線段比藍色虛線短,把 x 的值減小一點總能保證面積 E 的變化量大於面積 D 的變化量。當 x=20 時,兩種顏色的虛線段一樣長了,低端套餐的低端化也就到了極限。因此,在這個例子中,最終的二級價格歧視策略是設定 20MB 和 40MB 兩個套餐,它們的價格分別為面積 A' 和面積 A'+D+E+C 。
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讓低端產品更低端,反而會增大生產商的收益。只需要注意到例子中的橫軸不一定總是代表了商品的數量,它也可以用來表示商品的質量,我們就會發現二級價格歧視理論可以解釋生活中很多奇怪的現象。聯邦快遞服務表面上有次日到達、隔日到達、普通到達三種,但顯然普通到達的快遞並不是真的需要更長的運輸時間才能到。在同一天寄出的快遞,即使選用了不同的服務,它們顯然也都是在同一天到的。只是,隔日到達的快遞會在倉庫里多囤一天,普通到達的快遞則會被閑置更久。有人會想,這不是有毛病嗎?為什麼明明今天就能送到的東西非要明天才送出去?事實上,這種看似很不合理的做法正是前面所說的二級價格歧視。快遞公司人為地把快遞服務分成了三種不同的檔次,有意設置低端服務,從而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對號入座。輪船的四等艙又臟又臭,很多乘客都抱怨,明明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稍微改善一下四等艙的環境,為什麼不這么做呢?其實,這也是價格歧視的需要。為了區分出不同檔次的產品,商家有意設置了一個低端消費品,供那些支付意願較低的人購買。
二級價格歧視還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例子。為了實現價格歧視,產品研發部門有時會面對一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設計需求—— IBM 研發列印機時曾經專門研發過一種可以減慢列印速度的部件。超市新進一批貨物後,往往會舉辦特賣會賤價銷售運輸過程中有所損壞的商品。每次運輸中真的都會產生那麼多不小心受損的東西嗎?有人驚奇地發現,這些號稱是運輸中撞傷的商品竟然都是到貨之後商家自己用錘子砸壞的!有了價格歧視理論,生活中的很多怪現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希望能幫到你。
㈤ 目前國內有哪些著名的經濟學者主要從事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實驗經濟學的研究,最好附上詳細的信息
奚凱元 孫惟微 董志勇 等
㈥ 西方經濟學實驗完全信息博弈中選擇紅牌或者黑牌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上年試題2008年7月考試後答案僅供參考試卷代號:1026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7--2008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宏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l分。計15分)1.政府為了扶植農產品,規定了高於均衡價格的支持價格。為此政府應採取的措施是()。a.增加農產品的稅收b.實行農產品配給制c.收購過剩的農產品d.對農產品生產者給予補貼2.在下列價格彈性的表達中,正確的是()。a.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b.價格變動的絕對值對需求量變動的絕對值的影響c.價格的變動量除以需求的變動量d.需求的變動量除以價格的變動量3.實現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a.mua/pamub/pbc.mua/pa=mub/pbd.以上三個公式都不對14.某消費者逐漸增加某種商品的消費量,直到達到了效用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該商品的()。a.總效用和邊際效用不斷增加b.總效用不斷增加,邊際效用不斷下降c.總效用不斷下降,邊際效用不斷增加d.總效用和邊際效用不斷下降5.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潤b.成本c.利潤d.利潤減成本6.無數條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曲線的切點連接起來的曲線,被稱為()。a.無差異曲線b.消費可能線c.收入消費曲線d.生產擴展路線7.在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上,市場要素供給曲線是一條()。a.水平線b.垂直線c.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d.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8.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a.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c.與橫軸平行的線d.與橫軸垂直的線9.某人的吸煙行為屬於()。a.生產的外部經濟b.消費的外部經濟c.生產的外部不經濟d.消費的外部不經濟10.西方國家使用最為廣泛的公共選擇理論的原則是()。a.多數票原則b.交易成本原則c.產權原則d.逆向選擇原則11.一般情況下,居民消費傾向()。a.為基本的消費支出b.總是小於1c.總是大於1d.總是等於112.周期性失業是指()。a.經濟中由於正常的勞動力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業b.由於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c.由於經濟中一些難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業d.由於經濟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業13.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會導致貨幣供給量的()。a.增加和利率提高b.減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減少和利率降低14.經濟開放度是衡量一國開放程度的指標,即()。a.進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b.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c.出口減去進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d.出口與進口的平均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15.開放條件下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是()。a.i=sb.i+g=s+tc.i+g+x=s+t+md.i+g+x+n=s+t+m+f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計l5分)16.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有()。a.購買慾望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用途的廣泛性d.商品的價格e.商品的使用時間17.消費者剩餘是指()。a.需求曲線之上,價格線以下部分b.供給曲線之上,均衡價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線之下,價格線以上部分d.消費者的最大滿足程度e.消費者從商品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大於他實際支付的價格部分18.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生產要素主要有()。a.勞動b.資本c.土地d.企業家才能e.利潤19.影響勞動供給的因素有()。a.工資率b.閑暇c.勞動者擁有的財富狀況d.社會習俗e.人口總量及其構成20.貿易保護的主要措施有()。a.徵收進口關稅b.實行進口配額c.非關稅壁壘d.實行出口補貼e.降低出口商品稅率三、判斷題(在題後的括弧中打\/或×.每題1分.計10分)21.限制價格應高於市場價格,支持價格應低於市場價格。()22.需求量和商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化是由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決定的。()23.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的連接。()24.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的切點的連線形成生產擴展路線。()25.生產要素市場的需求是一種直接需求。()26.科斯主張用產權明確化的法,來解決外部性問題。()27.乘數大小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越大乘數越大。()28.根據短期菲利普斯曲線,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關系。()29.如果中央銀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麼,它就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政府債券。()30.在開放經濟中,國民收人因為邊際進口傾向的存在而變小了,進口傾向越大,乘數越小。()四、配伍題(每題2分。計10分)31.邊際技術替代率()22.外部經濟()33.邊際消費傾向()34.通貨膨脹()35.貨幣政策()a.是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這項經濟活動私人利益小於社會利益,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b.是指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人中所佔比例,用mpc表示,即c.是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個單位的某種要素投人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數量的比率。d.是政府為實現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而採用的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目的在於通過控制貨幣供給,影響利率,從而影響投資,並最終影響國民收入。e.是指產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續的上升。注意一是價格總水平的上升,二是價格持續上漲。五、簡答題(每題l0分。計20分)36.畫圖說明總供給曲線的種類與特點。37.簡述財政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六、計算題(第1題7分。第2題8分。計15分)38.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給方程分別為qd=20--3p,qs=2+3p。試求該商品的均衡價格,均衡時的需求價格彈性。若廠家要擴大銷售收入,應該採取提價還是降價的策略?39.假定邊際消費傾向為0.85(按兩部門計算kg和kt),政府同時增加20萬元政府購買支出和稅收。試求:(1)政府購買支出乘數kg;(2)稅收乘數kt;(3)g為20萬元時的國民收入增長額;(4)t為一20萬元時的國民收入增長額;七、論述題(計15分)40.畫圖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並比較完全競爭與完全壟斷的長期均衡有什麼不同?試卷代號:1026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7m2008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宏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本)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l分.計15分)1.c2.a3.c4.b5.a6.d7.c8.d9.dl0.a11.bl2.al3.bl4.al5.c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計l5分)16.abcel7.cel8.abcdl9.abcde20.abc三、判斷題(在題後的括弧中打√或×。每題l分。計10分),21.×22.√23.×24.×25.×26.\/27.\/28.×29.×30.√四、配伍題(每題2分.計10分)31.c:邊際技術替代率:是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個單位的某種要素投入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人數量的比率。32.外部經濟:a:是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這項經濟活動私人利益小於社會利益,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33.邊際消費傾向:8:是指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人中所佔比例,用mpc表示,即:34.通貨膨脹:e:是指產品和勞務價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續的上升。注意一是價格總水平的上升,二是價格持續上漲。35.貨幣政策:d:是指政府為實現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而採用的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目的在於通過控制貨幣供給,影響利率,從而影響投資,並最終影響國民收入。五、簡答題(每題l0分.計20分)36.參考答案:ab線,平行於橫軸,表明價格水平不變,總供給不斷增加,這是因為沒有充分就業,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供給。bc線,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表明總供給和價格水平成同方向變化。這是在充分就業前或資源接近充分利用情況下,產量增加使生產要素價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終使價格水平上升。這種情況是短期的,同時又是經常出現的。所以,這段總供給曲線被稱為「短期總供給曲線」,或「正常的總供給曲線」。cd線,垂直於橫軸或平行於縱軸。表明價格水平變化,總供給量不變。這是因為已充分就業或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總供給量已無法增加,這是一種長期趨勢。所以,這段總供給曲線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4分)37.參考答案:(1)政府稅收與轉移支付具有適應經濟波動而自動增減,並進而影響社會總需求的特點,一般稱這樣的財政政策及其效應為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2分)(2)在經濟處於繁榮狀態時,人們的收入增加,稅收自動而及時地增加,失業保險、貧困救濟、農產品支持價格等轉移支付會減少,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而在經濟衰退時期,稅收自動而及時減少,各項轉移支付的增加,又助於緩和經濟的衰退。因此,自動穩定器能夠減輕經濟周期的波動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4分)(3)但是,由於自動穩定器僅僅是對經濟波動動作穩定性反應,在波動產生之前並不能發生作用。同時,它也不能充分調節社會需求,從而不能消除經濟危機。因此,要實現充分就業、經濟穩定增長以及物價穩定等目標,還必須依賴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4分)六、計算題(第1題7分。第2題8分.計15分)38.解:商品實現均衡時也就是:20—3p=2+3pp=3(2分)在價格p=3時,市場需求量為il,於是需求價格彈性為當p=3時的需求價格彈性為9/11,價格彈性小於1,屬於缺乏彈性,廠商要擴大銷售收入應採取提價策略。(2分)39.(1)政府購買支出乘數kg;(2)稅收乘數kt;(3)ag為20萬元時的國民收入增長額;(4)at為--20萬元時的國民收入增長額;參考答案:已知:b=0.85g=20萬元t=20萬元萬元萬元七、論述題(計15分)40?畫圖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並比較完全競爭與完全壟斷的長期均衡有什麼不同?在短期內,完全競爭廠商雖然可以實現均衡,但由於不能調整生產規模,廠商在短期均衡時可能會有虧損。但在長期中,所有的生產要素的數量都是可變的,廠商就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的規模或改變行業中廠商的數量來消除虧損,或瓜分超額利潤,最終使超額利潤為零,實現新的均衡,即長期均衡。(2分)具體過程如下:1)如果供給小於需求,價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額利潤時,各廠商會擴大生產規模或行業中有新廠商加入,從而使整個行業供給增加,市場價格下降,單個廠商的需求曲線下移,使超額利潤減少,直到超額利潤消失為止。(2分)2)如果供給大於需求,價格水平低,即存在虧損時,則廠商可能減少生產規模或行業中有一些廠商退出,從而使整個行業供給減少,市場價格下升,單個廠商的需求曲線上移,直至虧損消失為止。(2分)3)供給等於需求,實現長期均衡在長期內由於廠商可以自由地進入或退出某一行業,並可以調整自己的生產規模,所以供給小於需求和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都會自動消失,最終使價格水平達到使各個廠商既無超額利潤又無虧損的狀態。這時,整個行業的供求均衡,各個廠商的產量也不再調整,於是就實現了長期均衡。其均衡條件是:mr=ar=mc=ac(2分)4)完全競爭與完全壟斷相比,其區別在於:第一,長期均衡的條件不同。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的條件是:p=mr—smc=lmc—lac=sac。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mr—lmc=smc。第二,長期均衡點的位置不同。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產生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而完全壟斷廠商長期均衡不可能產生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第三,獲得利潤不同。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均衡時只能獲得正常利潤;而完全壟斷廠商由於其他廠商無法進入該行業,可以獲得超額壟斷利潤。(5分)
㈦ 公選課的實驗經濟學,快考試了,誰能告訴我怎麼考
實驗經復濟學主要知識點:
實驗制經濟學及其發現 ; 經濟學實驗的爭論與實驗可行性; 實驗經濟學的歷史; 經濟學實驗的基本原理與實驗設計; 實驗經濟學的發現;理論與現實是否一致 ;實驗經濟學的進展與評論; 經濟學研究的三階 個段。第一階段,研究物質資料的生產和 消費結構,(傳統市場學);第二階段, 經濟理論的范圍擴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現 象,即研究貨幣交換關系;第三階段,經濟 研究的領域業已囊括人類的全部行為及與 之有關的全部決定。 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固守著經濟理論難 以實驗的思維定式。 實驗經濟學及其目標 ;實驗經濟學概念: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實驗環境下對某 一經濟現象,通過控制實驗條件、觀察實驗者行為 和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比較和完善經濟理論或 提供決策依據的一門學科。
首先,你要記住課本的主要知識點及一些重要概念和公式;其次,你要把課本好好理解一遍;最後,要多背誦,通常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效果最好。還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請教老師和同學。
祝你考試順利通過!謝謝。
㈧ 設計經濟學實驗,證明什麼是"偏好逆轉
實驗:
向接受實驗者提供了幾組選擇,然後由實驗者在其中選出中意的組合。這些選擇一般採取如下形式:A機會賭局:獲得X美元的概率為p,獲得x美元的概率為1-p;B金錢賭局:獲得Y美元的概率為q,獲得y美元的概率為1-q;機會賭局A是指贏的概率較大的賭局,金錢賭局月是指贏的金額較大的賭局。其中X>x,Y>y,且p>q,Y>X,x、y可能會取較小的負值。接受實驗者被要求從如下方面對A、月兩個賭局進行評估:①假定他們擁有該項資產,那麼他們對每項資產的最低售價是多少;②如果想擁有該資產,那麼他們對每項資產的最高出價是多少;③如果以真實貨幣代替上述決策,則每個人會如何決策。
按照預期效用理論,被試者應選擇確定性等值較高的賭局。然而在實際中,他們發現被試者一方面對金錢賭局B的評價較高,另一方面卻在實際操作中選擇機會賭局A。例如,在一次173人參加的實驗中,127人選擇了A決策卻賦予B決策更高的價格。
對於偏好逆轉現象的解釋,經濟學家認為可能存在三種原因:①偏好逆轉是由於違反了預期效用的傳遞性公理所引起的;②偏好逆轉是由於違反了預期效用的獨立性公理所引起的;③偏好逆轉可能是由於違反了復合彩票公理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