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木桶效應含義

經濟學木桶效應含義

發布時間:2021-01-04 00:56:42

『壹』 經濟學中的十大效應是哪十大

1、破窗效應
2、蝴蝶效應
3、近因效應
4、青蛙效應
5、美人效應
6、鯰魚效應
7、滿意效應
8、暈輪效應
9、木桶效應
10、馬太效應

『貳』 身邊的哪些事情屬於經濟學現象

1、酒與污水定律

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與污水定律說明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案例:

一個正直能乾的人進入一個各方面混亂的單位,盡管他始終保持「英雄本色」,但終究會被其周圍的環境所吞沒,起碼會被那些「污水」染上些「雜色」。

相反,如果一個無德無才的多事者,他能將一個團結、高效的單位很快地變成一盤散沙。

分析其原因大概有兩方面:一是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名利心理,工作中當集體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與自己的利益發生沖撞時,當自己的願望未得到滿足時;

當與別人相比較無論在仕途的提拔、職稱的晉升、榮譽的表彰和福利的待遇等方面得失不當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時,難免要發泄,要向領導討個說法,要鬧個天翻地覆、甚至魚死網破。

二是我們的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我們的組織原則是建立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進不能出,不能用也得用」的基礎上的。

即使明知他是「害群之馬」,也無法將之分離「馬群」之外,即使明知「這條魚腥了一鍋湯」,也沒辦法撈出這條「魚」去保持「湯鮮」。

處理解決這類現象的辦法只能是相互理解、相互妥協和最終容忍。因此,原有的那種理性的凝聚力、團結、向上進取的工作作風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被腐蝕,最終被瓦解。

2、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案例:

越是教授、專家,得到的科研經費多,社會兼職越多,各種名目的評獎似乎就是為他們設立的。在科研領域存在這樣一種怪現象:科研經費的使用基本被壟斷,從立項、評選、經費分配基本由少數專家控制。

盡管某些項目從立題到完成與一些專家沒任何關系,但是,無論立項書還是最終成果也必須將某些知名專家的大名冠於首位。這樣一來,一般學者的勞動果實都成了專家的「成果」,使少數專家成了科研寡頭。

3、木桶效應

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

案例:

有一個華訊公司員工,由於與主管的關系不太好,工作時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從而憂心忡忡、興致不高。剛巧,摩托羅拉公司需要從華訊借調一名技術人員去協助他們搞市場服務。

於是,華訊的總經理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這位員工去。這位員工很高興,覺得有了一個施展自己拳腳的機會。

去之前,總經理只對那位員工簡單交待了幾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們個人。怎樣做,不用我教。如果覺得頂不住了,打個電話回來。」

一個月後,摩托羅拉公司打來電話:「你派出的兵還真棒!」「我還有更好的呢!」華訊的總經理在不忘推銷公司的同時,著實鬆了一口氣。

這位員工回來後,部門主管也對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後來,這位員工對華訊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4、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准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案例:

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遊客穿越森林,把手錶落在了樹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聰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錶的用途,於是,猛可成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隻猴子都向猛可請教確切的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猛可來規劃。猛可逐漸建立起威望,當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認為是手錶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於是它每天在森林裡尋找,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負有心人,猛可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表。

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塊手錶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煩,因為每塊手錶的時間顯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確定哪塊手錶上顯示的時間是正確的。群猴也發現,每當有猴子來問時間時,猛可總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猛可的威望大降,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變得一塌糊塗。

只有一塊手錶,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

5、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個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會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總結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並努力做好它。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斗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 ,然後為之奮斗。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才可能激發我們的鬥志,也可以心安理得。

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

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

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十大定律

『叄』 請問,「木桶效應」這一原理是屬於經濟學范疇還是管理學范疇

是管理學
,看這回里答http://..com/question/22924551.html?fr=qrl3

『肆』 請羅列經濟學、 管理學、 或其他專用名詞,像:木桶效應,囚徒困境等等。。。謝謝啦!!!

資源的稀缺性,擠占效應,收入效應,替代效應,效用遞減規律,規模報酬遞減規律,搭便專車,皮古屬定理,凱恩斯革命,契約理論,機會成本,通貨膨脹,經濟人假設,乘數效應,蛛網理論,菲利普斯曲線,恩格爾系數……等等太多了

『伍』 經濟學上的「木桶效應」

具體的說應該是管理學上的「木桶效應」

在管理學的運用,木桶是用參差不齊的木塊組回成的,必須是搭配答的天一無縫才能進行他應有的作用,管理學的角度分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是看你怎樣的運用你部屬的長短,從而更好把他們的搭配和緊錮到一塊,讓其發揮最大的效應,也就是取長補短,達到一個互補作用,產生效益~!

『陸』 經濟學小故事 帶分析的

1、擇偶觀
美國有位經濟學家發表了篇論文,從交易學角度分析擇偶觀。假如把男人、女人分為ABCD四種優秀程度,那現在的現狀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卻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後結果是剩下A女和D男。經濟學里有個案例: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一隻熊,那麼對手不會是熊!只要比另一個人快一步就勝利。
2、博弈論與追女生
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願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數學大師納什關於博弈論最簡單表述。
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由來
這句話最早由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提出來。它的本義是即使你不用付錢吃飯,可你還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你吃這頓飯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比如談一筆100萬的生意,你把時間用於吃這頓飯,就失去了這些本來能有的價值。這是機會成本的概念,以前你知道嗎?
4、經濟學笑話
課堂上,教授講授經濟學:「何謂第一產業?喂牛,養羊。何謂第二產業?殺牛,宰羊。何謂第三產業?吃牛肉,喝羊湯。」有學生問:「那麼,文化產業呢?」教授眼睛一亮:「問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學生。」然後回答:「所謂文化產業,就是吹牛皮,出羊相!」
5、窮人稅
經濟學上有個說法叫「窮人稅」,最典型的是買彩票的人大多都是窮人(經常買彩票的兄弟不要介意),這是他們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范圍以內能夠實現財富劇增的少有機會,但中獎畢竟是小概率,長期以往,細水長流,出得多,進得少,就權當繳稅了。
6、帕累托分布
把全世界每個人擁有的財富從大到小排起來,一邊是一個纖細但高聳入雲的頭,另一邊是漫長的一望無際,低矮的讓人絕望的尾。這樣的分布在經濟學里被冠名為「帕累托分布」。
7、幸福公式
經濟學中有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如果你男友發獎金,拿到1000塊,可你期望他給自己買10000塊的LV包,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男友請自己吃頓200塊的西餐,1000除以200,幸福感是5。要獲得愛情中的幸福,最好不要讓慾望影響你的生活。
8、長線投資
一女孩拿著三角錢來到瓜園買瓜,瓜農見她錢太少,便想糊弄小姑娘離開,指著一個未長大的小瓜說:「三角錢只能買到那個小瓜」,女孩答應了,興高采烈的把錢遞給瓜農,瓜農很驚訝:「這個瓜還沒熟,你要它怎麼吃呢?」女孩:「交上錢這瓜就屬於我了,等瓜長大熟了我再來取吧。」
9、快樂痛苦四原則
一次撿75元,和先撿50元後撿25元,選哪個?一次丟75元,和先丟50元再丟25元,選哪個?實驗證明,多數人選分開撿¥75,一起丟¥75。這就是經濟學的快樂痛苦四原則:①n個好消息要分開發布;②n個壞消息要一起發布;③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分別公布;④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一起公布。
10、什麼是投行?
有一個投行菜鳥問:「什麼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麼把這些水果賣出去?」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處理掉。」這位前輩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11、網聊
當你決定上網聊天,這叫創業;上來一看MM真多,這叫市場潛力大;但GG也不少,這叫競爭激烈;你決定吸引美女眼球,這叫定位;你說你又帥又有錢,這叫炒作;你問「誰想和我聊天」,這叫廣告;你又問「有美女嗎」,這叫市場調查;有200人同時答「我是美女」,這叫泡沫經濟。
12、停車
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共15元,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柒』 揚長應補短 有一位經濟學家提出了一個「木桶理論」:一隻木桶最大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取

「揚長補短」,變「短」為「長」,這是一樣的概念嗎?前者是發揮長處,以彌補短處的不足;後者是找出短板的價值所在,發揮他的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不太明白你這么一大段話語是啥意思。

『捌』 好馬配好鞍的經濟學原理是什麼

資源的合理分配

『玖』 經濟學小故事有哪些

經濟學的小故事如下:

1、【送茶葉的小故事】張三一直喜歡喝20塊錢的茶葉。內新開茶店裡每次張三去買容茶葉老闆都送他半兩好茶。張三將好茶攢著待客。一天閑來無事泡壺好茶,竟喝上癮。喝完免費的好茶,張三便不願喝20塊的了。不管他買多貴的茶葉,老闆總送他半兩更好的。半年下來,張三花在茶葉上的錢是原來的十倍! !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木桶效應含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