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業經濟學 推導古諾和伯川德雙寡頭壟斷的均衡價格和產量的表達式
(來1)古諾均衡:1廠商總收益TR=Pq1=[a-(源q1+q2]q1-Pc1
邊際收益MR=a-2q1-q2-c1
q1=(a-q2-c1)/2類似2廠商的有q2=(a-q1-c2)/2
聯立以上兩個方程的q1=q2
古諾均衡解為兩條反應函數的交點
即均衡時12兩個寡頭廠商的產量相等q1=q2=(a-c)/3
(2)伯川德均衡是價格均衡,伯川德均衡結果價格p=MC。
用價格表示產量,仿照上述古諾均衡求解即可。
(3).斯塔克伯格模型都是從被動一方先分析。
對於2,1的產量是已知的為q1,2利潤最大化的條件與上一題相同a-q1-2q2-c2=0,
解得2的反應曲線:q2=(a-q1-c2)/2,
帶入到1的收益R1中,
求得邊際收益
令其等於邊際成本0,
解得q1和價格
⑵ 產業經濟學怎樣衡量壟斷帶來的福利損失
產業經濟學(InstrialEconomics)以「產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之間的關系結構、產業內的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經濟發展中內在的各種均衡問題等。通過研究為國家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制定的產業政策提供經濟理論依據。產業經濟是居於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間的中觀經濟,是連接宏微觀經濟的紐帶。
產業經濟學是以"產業"為研究邏輯起點,主要研究科技進步、勞動力等要素資源流動、空間發展與經濟績效的學科以及產業的動態變動規律,主要研究經濟數據的工具有計量經濟學工具(用sas、spsseviews等軟體運算),主要分析方法有博弈論分析方法、各種力量博弈、均衡與非均衡分析方法、主要思想來源是哲學中的矛盾對立統一思想、辯證法思想,主要模型來源於自然科學模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根本聯繫上是相通的、一致的。構建由微觀開始、從而中觀層次到宏觀層次知識體系和邏輯大廈。試圖尋求產業的發展規律性,產業經濟學是研究實體經濟的踏實的學問。實體經濟決定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引擎,實體經濟則是輪胎。產業發展必然由非均衡趨向均衡,」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東部、中西部經濟發展失衡,必然東部會有」災難「,經濟危機對東部沖擊是最大的。產業經濟學是預測性較好的學科。
⑶ 如何理性看待基於自然壟斷產業的分拆和重組 產業經濟學的課後題 求大神 給答案
自然壟斷產業,主要是由政府保護的,或者說有有利資源做基礎的,
所以分拆和重組,還是回基本的分析,
分拆是為了維護行業的競爭,防止壟斷帶來的低效率,
重組是為了促進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防止過度競爭帶來的不必要浪費。
這就是「馬歇爾沖突」,所答以政府的分拆和重組,思想還在兩手抓,在壟斷和競爭中找最優均衡。
⑷ 管理經濟學計算題 海嘉公司其產業歸類於壟斷競爭,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得出一下需求函數:
利潤=(1760-12q)*q-(1/3Q3-15Q2+5Q+24000)
利潤'=0,1760-24q-q^2+30Q-5=0,q^2-6q+1755=0,q=
⑸ 經濟學 政府向自然壟斷產業征稅
需求曲線不變,供給曲線移動。畫線即明。請自己解答。
政府掌控是以什麼目的去掌控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分析時注意利潤最大化,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可能以及煙草剛性需求的因素。
⑹ 通信經濟學自然壟斷產業按平均成本定價存在哪些局限性
在移動通信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自然壟斷性特徵賦予這個行業壟斷的市場結構內,伴隨著自然壟容斷性的弱化,自由競爭的價格機制被重新關注,開始了電信業的改革浪潮。
移動通信業自然壟斷性弱化的過程,就是最優市場績效的實現過程。 移動通信業自然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