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有2個效用,一個是邊際效用,簡寫mu還有一個是什麼
1.1)TU對X求導就是邊效用函數,即MU=dTU/dX=60+100X-6X^2;
2)MU=-6(X-25/3)^2+1430/3,所以當X>25/3時,邊際效用開始遞減;
3)當邊際效用遞減到零時TU達到最大值,由MU=0得,X=(100+√11440)/12
2.總收益函數TR=P*Q=10Q-Q^2
平均收益函數AR=TR/Q=P=10-Q
邊際收益函數MR=dTR/dQ=10-2Q
3.當DI=1000時,C=100+0.8*1000=900,APC=C/DI=100/DI+0.8=0.9,MPC=dC/dDI=0.8
儲蓄函數S=DI-C=DI-(100+0.8DI)=0.2DI-100,邊際儲蓄傾向MPS=dS/dDI=0.2,平均儲蓄傾向APS=S/DI=0.2-100/DI
B. 西方經濟學:什麼是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如果按經濟學邊際效用遞減的話,那意思就是讓他使勁玩,什麼都不幹,專門玩內游戲,然後隨著玩的容時間越長,他對游戲的興趣會越低。邊際效用遞減:效用,即滿足程度是人神經的興奮,外部給一個刺激(即消費某種物品給以刺激,如吃麵包刺激胃),人的神經興奮就有滿足感(產生效用)。隨著同樣刺激的反復進行(連續消費同一種物品的數量增加),興奮程度就下降(邊際效用遞減)。這個規律對我們理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非常重要。假定消費者對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則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遞減的。
記得採納哦
我是VIJ
C. 經濟學有2個效用,一個是邊際效用,簡寫mu還有一個是什麼來著,簡寫tu。
1.1)TU對X求導就是邊效用函數,即MU=dTU/dX=60+100X-6X^2;
2)MU=-6(X-25/3)^2+1430/3,所以當X>25/3時,邊際效用開始遞減;
3)當回邊際效用遞減到零時TU達到最答大值,由MU=0得,X=(100+√11440)/12
2.總收益函數TR=P*Q=10Q-Q^2
平均收益函數AR=TR/Q=P=10-Q
邊際收益函數MR=dTR/dQ=10-2Q
3.當DI=1000時,C=100+0.8*1000=900,APC=C/DI=100/DI+0.8=0.9,MPC=dC/dDI=0.8
儲蓄函數S=DI-C=DI-(100+0.8DI)=0.2DI-100,邊際儲蓄傾向MPS=dS/dDI=0.2,平均儲蓄傾向APS=S/DI=0.2-100/DI
D. 微觀經濟學: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因為邊際效用遞減,所以MU的值是一直在變小的,所以曲線越來越接近於水平,之所以只是中間點,是因為單個邊際效用遞減的數值對總體效用影響有限。離散其實不用太在意,離散和連續對立,而連續的意思是曲線上的每個點都有自己的意義,某一點的數值代表什麼。離散則不具備這種性質,而所謂離散,是因為這些點都是曲線上的一個點,因為商品是一件來算的,所以效用都是整點的,不會出現3.2件或者1.3件商品的效用(沒有意義),而效用曲線是把所有的點連起來的,所以是離散的。
E. 經濟學上邊際效用隨著消費者都增加而
邊際抄效用隨著消費數襲量的增加而減少。
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額外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額外增量。在邊際效用中,自變數是某物品的消費量,而因變數則是滿足程度或效用。消費量額外變動所引起的效用的變動即為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在一定時間內,隨著消費某種商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消費者從中得到的總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的,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當商品消費量達到一定程度後,總效用達到最大值,邊際效用為零,如果繼續增加消費,總效用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逐漸減少,此時邊際效用變為負數。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需求定理
:
需求量和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因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取得效用,對邊際效用大的商品,消費者就願意支付較高價格,即消費者購買商品支付價格以邊際效用為標准。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購買商品越多,邊際效用越小,商品價格越低;反之,購買商品越少,邊際效用越大,商品價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化,這就是需求定理。
F. 經濟學中的邊際效應應做何解
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一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專帶來的單位效屬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通俗的解釋是:我們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
G. 怎樣理解邊際效應
邊際效用是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效用的增量。
在經濟學中,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慾望的能力。而邊際效用遞減,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消費數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經濟學通常認為,隨著商品或服務的量增加,邊際效用將會逐步減少,稱為邊際效應遞減定律。
(7)邊際效用經濟學擴展閱讀
在對成本進行習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相對不變的特性,在決策分析時對這部分成本不予考慮,而只對產品所創造的邊際貢獻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各方案的邊際貢獻大小來確定最優方案的分析方法。
1、開發新產品的決策分析
前面敘述的只是利用企業剩餘生產能力分析研究究竟開發哪種新產品比較合適。至於通過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擴大生產能力以發展新產品的決策,則屬於長期投資決策范圍。
2、是否接受追加訂貨的決策分析
這方面的決策可以採用差量分析法,也可採用邊際貢獻分析法。原則上只要對方客戶的開價略高於單位變動成本,並能補償專屬成本,即可接受。
3、虧損產品是否停產或轉產的決策分析
工業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往往會由於某些產品質量較次、款式陳舊等原因造成市場滯銷,倉庫積壓,發生虧損,這就引起了虧損產品是否要停產或轉產的問題。對於這方面的決策,通常可採用邊際貢獻分析法加以解決。
H. 微觀經濟學:邊際效用公式怎麼理解
1.邊際效用的公式你最好看這個,MU=dTU(Q)/dQ,有可能你還沒有學高數。用你蘋果的例子,編輯效用是最後一個蘋果給你帶來的效用,這個概念來源於基數效用理論。你的公式▷TU/▷Q想表達的也是最後一個單位的意思,來源於比較淺顯的經濟學入門教程,體現的不是平均值。
2.基數效用理論中嚴格的效用圖像,的確邊際效用函數的圖像與橫軸的面積不應該是總效應,你做題發現不對可能是這題出的不嚴謹,他考察的是邊際效用的概念,讓你求邊際效用,平均效用神馬的,或者屬於序數效用理論等等,你不用鑽牛角尖,概念懂了就好。
如果你想把微觀學透,找本中級教材吧,平迪克就行,或者看高鴻業的也行。
I. 經濟學的邊際效應有沒有通俗點的解釋
邊際將的通俗點就是增量的意思,比如邊際效用,就是當你消費某種商品時,增加一單位的商品的消費,所給你效用帶來的增量。希望能幫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