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大學生的消費特徵及消費行為和產品選擇的傾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已逐漸成為了一支龐大的消費群體,在這個競爭激烈,個性鮮明的新時代里,大學生們又是怎麼樣消費的,他們的消費觀念是否值得擔憂,在他們尚未接觸到真正的社會的這一非常時期,是怎麼樣看待消費這一問題的,對此我們做了一個調查,並了解了大學生消費的基本思想。
本調查的對象為寧波某高校大三在校學生一個班級的抽樣調查。共有30人參與問卷調查,統計了一下反饋的數據和結果。其中每月生活費1000以上的學生佔15%,屬於基本能過的計較滋潤的類型,800-1000的佔22%。500-800的佔50%人,300-500的佔13%人。生活費用500-800的學生佔了一半比例,基本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是家庭給的生活費,經過調查,有一部分學生正在做或者以前做過兼職,這類人佔了總數的40%之多。
不難理解,大學生希望經濟獨立,為家庭減少負擔的願望比較迫切。出去打工一是為了增加社會經驗,二來也獲得了相應的報酬。同時,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消費新概念
1、崇尚理性消費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
20歲左右的青年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10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奢侈品,50%以上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學生購買高檔消費品,從某些方面說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日漸提高,但是不菲的大學學費、生活費本來就已經是各個家庭,特別是工薪和農民家庭難以承擔的一筆不小開支,為學生們購置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價格不菲的高科技產品,無疑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還會讓同學之間產生相互攀比的思想,有些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甚至不顧家庭實際經濟狀況,看到同學買了這些高檔商品,也逼著父母為自己購買,令父母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這樣的高消費方式在社會上形成一股不良的風氣,容易使孩子養成懶惰、不肯吃苦,只會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攀比炫耀的壞習慣,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
在被問到,對自己的理財基本滿意與否和是否偶爾會借錢的問題時,46%的同學選擇了偶爾會借錢,借錢的人當中,借來的錢,選擇還債的高達80%。為什麼會欠債呢。「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
大學生的個人消費存在較大的差距,有75.9%的人每月日常生活消費在800元或800元以下,而消費1000元以上的佔到了4.1%,高消費群體(月生活費在1000元以上)與低消費群體(月生活費500元以下)之間的差距比較懸殊。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㈡ 什麼是消費行為理論藉助消費行為理論解釋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引導
消費行為理論就是藉助消費行為來拉動經濟增長,來滿足人民生活需求。
㈢ 用微觀經濟學分析大學生活中有哪些與經濟有關的現象
面條復漲價了,但是消費制者對其減少是不明顯的。因為生活必需品是缺乏彈性的。
化妝品漲價了,消費者對其漲價的反應是很明顯的,價格高大家就不願意買了,因為一般的非必需品是富有彈性的。
這些是比較簡單的例子。有什麼問題可以HI我。
㈣ 用西方經濟學原理談談大學生手機消費問題
設一個二維數組(X,Y),X代表某大學生對手機消費的貨幣支出,Y代表除手機以外的一切貨幣回支出(單位為1),答假定該大學生的收入水平是不變的。那麼該大學生得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x,y)是固定的,即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主要由收入水平決決定)相切的那一點。
但是現實中大學生比較感性,受商家的營銷策略或者周圍朋友的影響,偏好即無差異曲線是容易改變的,這就導致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容易發生變化。新的均衡點的產生,也解釋了大學生需要購買一部新手機。
至於無差異曲線如何受影響,我認為這涉及到心理學和行為學等領域
根據西方經濟學原理,也可從價格彈性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對手機價格的敏感程度由哪些變數決定。LZ可以自己嘗試
㈤ 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
同時情緒性的另一面是沖動消費,容易受廣告等宣傳的影響和商家宣傳和促銷方式的引導(尤其在黃金周等時期),消費具有沖動的特點,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廣告等宣傳形式,尤其加強適合學生特點口味的宣傳,如公益與商業相結合的互動型大學生活動,或對大學生活動提供一些贊助。百事可樂大學生藝術新星大賽就是這樣的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力,這種活動影響比較深遠。 2、先鋒性消費,消費觀念越來越超前。 大學生具有勇於嘗試的個性特點,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時比較喜歡新事物,消費觀念比較超前。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裝,新內涵,新形象,舊產品的新購買方式(如網上購物)、促銷活動(如有獎促銷)等等,因此企業應該根據大學生不斷變化的心理,結合社會新出現的時尚開發新產品和新創意,並注意作好宣傳,增加內涵等附加價值。 3、消費產品集中,購買集中特徵明顯 目前消費產品比較集中,主要停留在時尚、電子、影像、文化、娛樂、交友、培訓上,隨著大學生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時尚物品花樣的發展,受示範效應的影響,消費逐漸向多元化發展,但目前來講仍然處於一個集中的水平,但具體物品變化較快,比如在IT消費產品上,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流行的是CD機,而另一段時期可能就是MP3了。 另外,大學生消費最大的特點還在於追求時尚化,追求時尚的東西,喜歡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費品追求個性的張揚。追求時尚也是大學生消費具有盲目示範效應的原因,這對於企業來說也比較容易把握大學生產品的方向。大學生消費有一個趨勢就是從實用化向時尚化過渡,消費的大頭已經不再是學慣用品、書籍之類的東西,已經轉變成了電腦網路、手機、旅遊等比較前衛的帶有時尚氣息的產品。 4、對商品的品牌比較看重。 名牌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學生在購買東西時,非常看重品牌。沒有牌子的東西一般不會去關注。在大學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種質量的保證,也是一種品味的象徵。他們有著非常強的品牌意識,在他們看來,有品牌才會有質量。他們認為一個品牌的建設需要很長時間。他們認為「一個品牌能生存下來,就表示市場肯定,有相對可信度,同時建立一個品牌,產品質量是保證。另外,良好優質的售後服務也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大學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一旦嘗試了某個品牌,覺得很好用,一直都會使用這個品牌。當然,對於類似於服裝之類的時尚商品,大部分同學表示,畢業之後不會再買現在喜歡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學生是上了大學之後,從開始關注一些品牌,對一些品牌的忠誠度也是在之後才慢慢形成的。可見,大學階段對於大學生的品牌意識和忠誠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海量產品信息,同時他們判斷能力也不斷趨於成熟,而且這個階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觀念也很有可能會帶到他們畢業以後的生活中。 5、大學生群居性、集中性購買 大學生群居性、集中性購買的特點非常利於商家們進行季節性的重點促銷,因此企業應該加強重點性的有針對性的促銷,眾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隨著新生入學,高校市場會形成一次井噴的過程,同時在各個節假日來臨之際,學生經濟能力較強,消費欲旺盛。校園消費將進入井噴狀態,形成了「節假日經濟」,這實際上成為商家在高校范圍內樹立屬於自己的獨特商業品牌的良好時機。 以上幾點獨特的商業價值,都呈現出大規模、低成本,以及高質量等幾個特點,使得校園營銷極具商業價值。簡要地說,企業開展產品和品牌推廣,近期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大學生的購買行為,產生實際的營銷結果,遠期可以長期地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意義非常重大。
㈥ 可以運用哪些經濟學專業知識分析大學生消費觀念
還有哪些心理學專業知識分析,大學生消費觀念可以很有很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有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