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治經濟學壟斷的原因

政治經濟學壟斷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03 07:24:42

❶ 形成壟斷的因素有哪些 西方經濟學

壟斷市場形成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建立和維護一個合法的或經濟的壁壘。從而阻止其他企業進入該市場,以便鞏固壟斷企業的壟斷地位。壟斷企業作為市場唯一的供給者,很容易控制市場某一種產品的數量及其市場價格,從而可連續獲得壟斷利潤。具體地說,壟斷市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發展的趨勢
在生產的社會化發展過程中,自由競爭自然而然在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而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就必然會產生壟斷。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一方面,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產生了壟斷的可能性。因為當生產和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生產和資本逐步集中到少數的大企業手中,他們之間就容易達到協議,形成壟斷,使其操縱、控制市場供給成為可能,而其他企業則無法與之競爭;另一方面,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生產和資本必然集中到了少數大企業手中,這些大企業要在競爭中打敗對方單獨取勝,則很不容易。為了避免兩敗俱傷從而獲取穩定的壟斷利潤,他們都有謀求妥協達成壟斷的共同需要。
2、規模經濟的要求
有些行業的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如果充分發揮這些固定資產和資金的作用,則這個行業只需要一個企業進行生產就能滿足整個市場的產品供給,這樣的企業適合於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具有這種規模的生產就具有經濟性,低於這種規模的生產則是不經濟的。這樣來看,規模經濟就成為壟斷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作用的充分發揮,使企業具有了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能力和優勢,因而這個企業能夠以低於其他企業的生產成本或低於幾個企業共同生產的成本、價格,向市場提供全部供給。那麼,在這個行業當中,只有這個企業才能夠生存下來,其他企業都不具備這種生存能力。
例如,鋼鐵、汽車和重型機械等重工業的生產,就要求通過集中大量的資產和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才具有較佳的經濟性。雖然在這些行業中中小企業的繁榮使其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在這些行業的現代發展趨勢中壟斷特徵的表現非常明顯而突出。
3、自然壟斷性行業發展的要求
有些行業具有向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發展的內在趨勢,而在整個市場中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范圍的擴展,單位成本遞減,從而實現的效益增加,這些行業具有自然壟斷性。通常情況下,這些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是由政府來經營的。如電力、電話、自來水、天然氣以及公共運輸等行業就是如此。這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必然要求實行壟斷經營。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之所以要求壟斷經營,是因為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與壟斷經營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的技術經濟因素。

❷ 壟斷是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壟斷 (Monopoly) (通常譯獨占),經濟學術語,一般分為賣方壟斷和買方壟斷。賣方壟斷指唯一的賣專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屬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則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調節價格與產量。

❸ 《政治經濟學》中壟斷是怎樣產生的

自由競爭導致生產和資本集中
生產與資本集中產生壟斷

❹ 《政治經濟學》簡述壟斷利潤的主要來源答案

壟斷利潤歸來根結底來源於工人階級自、小生產者和其他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的一部分以及剝削與掠奪國外人民的結果.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⑴來自對本國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剝削的加強;
⑵由於壟斷資本可以通過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來控制市場,使得它能獲得一些其他企業特別是非壟斷企業的利潤;
⑶通過加強對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獲取海外利潤;
⑷通過資本主義國家政權進行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而將勞動人民創造的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變成壟斷資本的收入.

❺ 西方經濟學中產生壟斷競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壟斷競爭是指這樣一種市場結構,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產生的原因:
非均衡發展戰略導向
中國採取非均衡發展戰略,產生了經濟特區,非均衡發展戰略即使一部分地方、一部分產業和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然後通過先發展起來的地方、產業來帶動其它地方、產業的發展。因為要使一個地方飛速發展比使全國同步同時發展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這只要從制度上進行傾斜就能夠辦到。正因為中國採取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這就決定了較優惠的政策和制度創新行為只能給少數地方、少數產業或者少數人。
制度試點的持續化
在需求誘致性制度變遷下,制度安排是先試點,後推廣。但是如果在試點的時間上如果把握不好,使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持續化,從而與其他地區相比有較大的制度優勢,就會形成制度壟斷競爭。
特定地區的特定權利
改革開放初期的四個經濟特區,1990年以來的所謂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縣級開發區,等等。這些地區可以享受其他地區不能享受的制度安排權,這也是形成制度壟斷競爭的重要原因。
如中國收回香港、澳門,使得香港和澳門在制度的選擇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其實這種制度的選擇權利,就是該類地區在某些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壟斷權利。

❻ 簡述壟斷形成的原因

壟斷是優勝劣態的結果。反之不打破壟斷又會出現無競爭的局面,也會導至經濟倒退。

❼ 壟斷產生及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壟斷同競爭之間的關系分析

壟斷同競爭的關系

從自由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壟斷並未消除競爭,而是凌駕於自由競爭之上與之並存。在壟斷統治下,不但自由競爭在一定范圍內即在各非壟斷企業之間仍然存在,而且壟斷本身還必然產生出新的更為激烈的競爭。無論在各壟斷組織之間,壟斷組織內部各參加者之間,以及壟斷組織同非壟斷企業之間,都存在著尖銳復雜的競爭。在壟斷組織內部,參加卡特爾、辛迪加的資本家為了爭奪有利的銷售市場,佔有更大的產銷份額,必然引起競爭;參加托拉斯、康采恩的資本家為了爭奪對壟斷組織的控制權,同樣要展開激烈的競爭。各個壟斷組織之間,彼此為了鞏固自己的經濟地位,爭奪銷售市場、原料來源和投資場所,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同時,壟斷組織總想控制、排擠和扼殺局外企業,局外企業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同壟斷組織斗爭,它們相互之間當然還存在著自由競爭的關系。壟斷組織只有不斷地投入到競爭中去並取得勝利,才能維持和加強自己的地位。反過來,競爭也繼續產生出新的壟斷組織,加強著壟斷資本的實力,擴大著壟斷統治的范圍。壟斷與各類競爭同時存在,因而產生許多特別尖銳、特別劇烈的矛盾、摩擦和沖突,使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

壟斷的發展

壟斷本身在各方面都是不斷發展的。從壟斷統治的范圍看,在20世紀初期,壟斷組織主要存在於如煤炭、鋼鐵、石油等重工業部門,今天壟斷統治的范圍已經擴展到輕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農業以至各種服務性行業等領域。從壟斷的程度看,壟斷企業本身的規模不斷擴大,少數最大壟斷企業的生產在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一系列重要工業部門愈益被少數幾家甚至一家最大壟斷企業所控制。從壟斷統治的形式看,由於壟斷企業採取多樣化經營方式,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加廣泛地採取了混合多樣化即把許多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系的行業聯合在一起的經營方式,使愈來愈多的大壟斷企業變成了混合聯合企業。這就更加擴大了少數大壟斷企業直接控制和影響的范圍,加強了它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統治地位。戰後跨國公司日益成為國際壟斷的主要形式,也是壟斷資本國際統治形式的一個新發展。壟斷的發展,即使資本主義生產走向全面的社會化,又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就為資本主義向更高級的社會主義制度過渡准備了物質條件並提供了強大動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❽ 政治經濟學 壟斷

看《公司的力量》後才知道,加強政府監管比較靠譜,還需要法律上的支持。

❾ 跪求:《政治經濟學》簡述壟斷利潤的主要來源答案

利潤的主要來源是消費、掠奪、減少成本、降低工資、取消獎金、延長勞動時間。

❿ 壟斷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引起壟斷。當壟斷代替自由競爭而在經濟生活中佔了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就發展到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形成壟斷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自然壟斷:生產成本使一個生產者比大量生產者更有效率。這是最常見的壟斷形式。

2、資源壟斷:關鍵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如:無線電視的配音業)。

3、行政性壟斷:政府給與一家企業排他性地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也有由政府自行壟斷,稱為專賣。

壟斷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出現於資本主義社會,是競爭的對立物,又是競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列寧也指出,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容易達成協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

(10)政治經濟學壟斷的原因擴展閱讀:

一般認為,壟斷的基本原因是進入障礙,也就是說,壟斷廠商能在其市場上保持唯一賣者的地位,是因為其它企業不能進入市場並與之競爭。

制度壟斷競爭的特點就是具有壟斷權利的地區(簡稱壟斷地區)與沒有壟斷權利地區之間(簡稱非壟斷地區)在制度安排上的差異。

1、制度供給數量上的差異性:壟斷地區與非壟斷地區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壟斷地區可供給選擇或者可供安排的制度數量遠遠大於非壟斷地區。

2、制度供給層次上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核心制度只允許壟斷地區創新,非壟斷地區不能染指。二是有許多有制度需求的預期制度只允許壟斷地區優先安排,不允許非壟斷地區安排,也不允許跟進。

3、制度供給權利的差異性:壟斷地區不僅在制度供給數量和層次的選擇上有較大的權利,而且還具有非壟斷地區所不具有的制度創新、制度探索、制度設計和制度收益的分配上的各種權利。

壟斷競爭與企業的壟斷競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制度壟斷競爭是外生的,而企業壟斷競爭是內生的,也有外生的,甚至有些企業壟斷競爭就是源於制度壟斷競爭。競爭的根本目的是獲取預期制度的潛在收益,促進本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在地區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在需求誘致性制度變遷下,制度安排是先試點,後推廣。但是如果在試點的時間上如果把握不好,使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持續化,從而與其他地區相比有較大的制度優勢,就會形成制度壟斷競爭。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學壟斷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