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格爾的在計量經濟史方面有什麼貢獻
羅伯特·福格爾以他在計量經濟史方面出色的工作,榮獲了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福格爾的《鐵路和美國經濟增長:計量經濟史學論文集》的出版,標志著「歷史計量學」或「新定量經濟史學」的誕生。這是把新古典經濟學的原理同統計推斷原理相結合的一門新學科,用以考察這樣的反事實性問題:如果鐵路從來就不存在,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會是多少?對那些反對這一問題的人說來答案是:所有歷史研究實際上都是提出反事實性問題,不過是採用含蓄的而不是直率的方式罷了。
在圍繞「新經濟」史學的興起而展開的熱烈討論中,福格爾堅定地維護《美國經濟史新釋》和《「科學」史學與傳統史學》中明確制定的方法。不僅如此,對於19世紀美國鐵路的經濟影響,福格爾推翻了不少過去的研究;與恩哲爾曼齊心協力,重新考察了美國奴隸制經濟學。美國史是以其受到熱烈的爭論而著名的課題,而《苦難的時代:美國黑奴制經濟學》要算是迄今在美國史方面出版的一本爭議最大的書。康拉德(A.H.Conrad)和邁耶爾(J.R.Meyer)發表在《政治經濟學雜志》1958年4月、10月號上的那篇文章《南北戰爭前的南方奴隸制經濟學》,最先與那種認為奴隸制是一種無效益、不贏利的生產方式的正統觀點唱反調。福格爾和恩哲爾曼接受了這篇經典文章的論點,進而嚴加抨擊像種族主義者那樣地死死維護正統觀點的那些人;堅持認為奴隸制具有相當的效益,並且惟有像南北戰爭那樣的超經濟力量才可能導致它解體。他們的書已多次被譯成別種文字。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對這本書的各種評論文獻就遠遠超過了原書本身。
② 羅伯特·福格爾的理論成就
福格爾教授的研究領域是:北美死亡率的經濟解釋,營養、勞動福利、勞動生產力的長期變化,對美國經濟增長進行長期觀察,對兩代人不同的家庭行為數據的分 析。通過運用經濟學理論及數量的方法來解釋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從而刷新了經濟史的研究,因此獲得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福格爾的《鐵路和美國經濟增長:計量經濟史學論文集》的出版,標志著「歷史計量學」或「新定量經濟史學」的誕生。這是把新古典經濟學的原理同統計推斷原理相結合的一門新學科,用以考察這樣的反事實性問題:如果鐵路從來就不存在,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會是多少?對那些反對這一問題的人說來答案是:所有歷史研究實際上都是提出反事實性問題,不過是採用含蓄的而不是直率的方式罷了。
在圍繞「新經濟」史學的興起而展開的熱烈討論中,福格爾堅定地維護《美國經濟史新釋》和《「科學」史學與傳統史學》中明確制定的方法。不僅如此,對於19世紀美國鐵路的經濟影響,福格爾推翻了不少過去的研究;
與恩哲爾曼齊心協力,重新考察了美國奴隸制經濟學。美國史是以其受到熱烈的爭論而著名的課題,而《苦難的時代:美國黑奴制經濟學》要算是迄今在美國史方面出版的一本爭議最大的書。康拉德(A·H·Conrad)和邁耶爾(J·R·Meyer)發表在《政治經濟學雜志》1958年4月、10月號上的那篇文章《南北戰爭前的南方奴隸制經濟學》,最先與那種認為奴隸制是一種無效益、不贏利的生產方式的正統觀點唱反調。福格爾和恩哲爾曼接受了這篇經典文章的觀點,進而嚴加抨擊像種族主義者那樣的死死維護正統觀點的那些人;堅持認為奴隸制具有相當的效益,並且唯有像南北戰爭那樣的超經濟力量才可能導致它解體。他們的書已多次被譯成別種文字。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對這本書的各種評論文獻就遠遠超過了原書本身。
有人認為福格爾對經濟史的貢獻僅僅是用挑釁性方式解釋過去,這種看法也許是誤解。從歷史的檔案中重新發掘各種有關資料,是福格爾大部分工作的中心內容。他把美國經濟追溯到18世紀,重新建立了諸如這樣一些變數的時間序列:生育率與死亡率、女性參與率、移民率、人口流動率以及儲蓄率。
③ 羅伯特福格爾是什麼時候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1926年羅伯特?福格爾出生在美國的紐約市。
福格爾是幸運的。在他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都遇到了世界第一流的經濟學家的指導。
在哥倫比亞大學喬治?J?斯蒂格勒和卡特?古德里對福格爾影響很大,福格爾在寫碩士論文時曾請古德里賜教。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給予福格爾的指導最多的老師有微觀經濟理論的阿巴?樓納和弗里茨?馬奇魯,宏觀經濟理論和經濟增長理論的伊夫賽?多瑪,數理經濟學的劉大中等。
指導他博士論文的西蒙?庫茲涅茨,對福格爾影響最大。在學生們眼中,「他說話和氣,中等身材,人們在他班上不用很長時間就會發現他是一位頂尖的智者,不僅通曉經濟學,而且也在歷史、人口統計、統計學及自然科學方面有廣博的知識。他的經濟增長課程覆蓋現代技術變化史、人口統計和人口理論,以及利用國民收入總量進行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等分布的比較研究」。庫茲涅茨的課程很有價值。他反復指明經濟學的中心統計問題並非隨機誤差而是數據中的系統性偏誤,而且他傳達一些對付那個問題的一些強有力的方法,特別是重視靈敏度分析的作用。
在福格爾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時候,他已制定了自己今後十年的兩個研究方向。第一是測量主要科技革新,主要政府政策及主要環境和制度變化對經濟增長道路的影響。第二是提倡更多利用經濟學的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以研究經濟史家們集中注視的長期復雜過程。這兩項目標密切相關。提倡新方法的最好論據是證明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例如鐵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這些方法比傳統方法優越。新方法有可能以一種方式陳述主要分析問題,使它們便於測量,識別為解決爭議之點所需證據的種類,發展既適合問題又適合現有證據的測量技術,評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福格爾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得到有關教授的關心和支持,他們給予他盡可能的財力和物力的幫助。甚至當福格爾還是一名未經考驗的新助理教授時,列昂納爾?W?麥克肯齊提供了幾名研究助理,一名計算機程序員和他所需要的所有計算機機時。
福格爾1958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始執教,但於1959年又轉到羅切斯特大學。1964年他進入芝加哥大學,1965年在那裡任經濟史教授。1965年,他同時兼任羅切斯特大學的教授職位,1975年他把兩個職位都辭去,而到哈佛大學任教授。但是,對他來說,既要任人口經濟學中心的理事,又要兼瓦格林基金會的理事,所以,1981年,他還是回到了芝加哥大學。福格爾1977年曾任經濟學會會長,1980年任社會科學史學會會長,1978年以後又一直任國立經濟研究局的項目理事。
羅伯特?福格爾以他在計量經濟史方面出色的工作,榮獲了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福格爾的《鐵路和美國經濟增長:計量經濟史學論文集》的出版,標志著「歷史計量學」或「新定量經濟史學」的誕生。這是把新古典經濟學的原理同統計推斷原理相結合的一門新學科,用以考察這樣的反事實性問題:如果鐵路從來就不存在,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會是多少?對那些反對這一問題的人說來答案是:所有歷史研究實際上都是提出反事實性問題,不過是採用含蓄的而不是直率的方式罷了。
在圍繞「新經濟」史學的興起而展開的熱烈討論中,福格爾堅定地維護《美國經濟史新釋》和《「科學」史學與傳統史學》中明確制定的方法。不僅如此,對於19世紀美國鐵路的經濟影響,福格爾推翻了不少過去的研究;與恩哲爾曼齊心協力,重新考察了美國奴隸制經濟學。美國史是以其受到熱烈的爭論而著名的課題,而《苦難的時代:美國黑奴制經濟學》要算是迄今在美國史方面出版的一本爭議最大的書。康拉德(A.H.Conrad)和邁耶爾(J.R.Meyer)發表在《政治經濟學雜志》1958年4月、10月號上的那篇文章《南北戰爭前的南方奴隸制經濟學》,最先與那種認為奴隸制是一種無效益、不贏利的生產方式的正統觀點唱反調。福格爾和恩哲爾曼接受了這篇經典文章的論點,進而嚴加抨擊像種族主義者那樣地死死維護正統觀點的那些人;堅持認為奴隸制具有相當的效益,並且惟有像南北戰爭那樣的超經濟力量才可能導致它解體。他們的書已多次被譯成別種文字。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對這本書的各種評論文獻就遠遠超過了原書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