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有趣的例子

經濟學有趣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1-01-03 02:09:19

A. 有沒有有關於經濟學一些有趣的書籍

如果你還沒有一定的經濟學基礎,建議先看看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這方面講的好版的有《一權課經濟學》

另外有趣的書最近很流行的有《牛奶可樂經濟學》都是從身邊的例子來做經濟分析的,這個好像出到第三本了,還有《魔鬼經濟學》主要講行為經濟學方面。讀來都十分有趣,而且收獲不少。

B. 有趣的經濟學小知識

關於經濟學這方面,很多人會覺得高深莫測,但是你看了下面9個有趣的經濟學故事後,相信你對經濟學就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甚至你還會覺得,其實經濟就是那麼點事兒!

一、機會成本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背著炸彈,到銀行看看。警察為你准備了一副手銬,獄長為你張羅一床毛毯,生活的煩惱向記者說說,搶劫的細節跟警察談談。

你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得放棄另一些東西。在經濟學里,這叫機會成本。

二、 第二杯經濟學

對於肯德基而言,一杯飲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電、人工和原材料,你在買第一杯的時候已經把所有這些費用都分擔了,後面半價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為邊際成本,而這個很低。所以也許第二杯肯德基從你身上賺的錢更多。同樣,也可以解釋麥當勞的這一現象!

三、銷售定位

男生對女生說:我是最棒的,我保證讓你幸福,跟我好吧。——這是推銷。男生對女生說:我老爹有3處房子,跟我好,以後都是你的。——這是促銷。男生根本不對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氣質和風度所迷倒。——這是營銷。女生不認識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對那個男生誇贊不已。——這是品牌。

四、長線投資

一女孩拿著三角錢來到瓜園買瓜,瓜農見她錢太少,便想糊弄小姑娘離開,指著一個未長大的小瓜說:「三角錢只能買到那個小瓜」,女孩答應了,興高采烈的把錢遞給瓜農,瓜農很驚訝:「這個瓜還沒熟,你要它怎麼吃呢?」女孩:「交上錢這瓜就屬於我了,等瓜長大熟了我再來取吧。」

五、市場營銷

學生:老師,這份報告需要寫多長才行?老師:文章就象是姑娘的裙子,短得蓋不住主題,或是太長就失去吸引力,都是不可取的。——點到為止,剩下的部分自己想像吧。營銷之道亦是如此,過於露骨,會影響品牌價值;過於保守,起不到營銷效果。

C. 有趣的經濟方面的小故事

經濟小故事三則〔轉〕
故事1

一個城裡男孩kenny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裡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

第二天,kenny卻發現他得到的是一頭死驢。

kenny很不高興,但是農民拒絕把錢還給他,他說:「我並沒告訴你這是一頭活的驢子呀」。

一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kenny,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

kenny說,「我靠它賺了499美元」。

農民覺得很驚訝。

kenny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600張票,每張1塊錢,就這樣我收了600塊錢」。

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

kenny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最後扣除成本100元,我賺了499美元。」

許多年後,長大了的kenny成為了安然公司的總裁。

故事2

從前有一個小孩,與媽媽一起到一個叔叔家去玩,叔叔看到這個小孩很漂亮、可愛,就對他說:「你抓一把糖帶回去吧!」小孩害羞地低下了頭,不響。

後來,快回家時,叔叔看小孩還是沒有拿糖,就又說道:「你抓一把糖帶回去吧!」

小孩還是低頭不響,害羞地看著叔叔,沒有拿糖。

於是叔叔就抓了一把糖給他,放在了小孩的口袋裡,小孩很高興地回去了。

回到家,媽媽問這個小孩,為什麼你自己不肯拿糖,而當叔叔抓糖給你時,你就要了呢?

小孩說:「因為叔叔的手比我大!」

這個小孩長大後成為了IBM的總裁。

故事3

從前在美國的葡萄鎮上,經常有旅遊者來訪問,他們有時會扔一些零錢給小孩,然後小孩們就會搶著去揀。

有一個小孩卻很特別,他每次都對那些十元、五元的大鈔票視而不見,很認真地只揀1元的硬幣,揀完後就背著書包走了。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一晃六年過去了,小孩已經長大了,可他依然只揀1元的硬幣,揀完後就背著書包走了。

隨著葡萄鎮名氣的增大,來遊玩的旅遊者也越來越多。這個小孩也成了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遊客們都想看看這個小孩,扔錢給這個小孩,而小孩依然只揀他的1元的硬幣,絕對不碰其他的錢。

終於有一天,他的媽媽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你只揀1元的硬幣,你去商店買西時,還是認識錢的大小的呀?

這個小孩說,「如果我拿了其他的錢,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向我扔錢了!」

這個小孩長大後成為了美國金融界的大亨。http://578red.blog.163.com/blog/static/20810468200751381232174/

一、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二、 鸚 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三、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五、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錶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准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六、 出 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把這兩個故事聯系在一起也許有些牽強,但他們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故事中的小戰士和弟弟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http://hi..com/%CE%E7%D2%B9%C4%A7%C9%B4/blog/item/310921a410ba79f79052eeb9.html

D. 說說你們知道的十大比較有趣的經濟學現象,微觀經濟學

有一本書叫作牛奶可樂經濟學,裡面有無數個類似的例子。

E. 經濟學中 一些有趣的觀點

1、邊際效應遞減規律:

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同其他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生產過程中,隨著這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帶來的產量增加量是遞增的,但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帶來的產量增加量是遞減的。技術水平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保持不變是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成立的前提條件。

陽光、空氣、水對我們而言是維持生命的必備條件,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對這些必備條件的價值評價卻低得可憐,幾乎不值錢。珠寶鑽石對我們而言沒什麼大用,卻價值極高。這體現了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2、「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里最經典的例子之一。講的是兩個嫌疑犯(A和B)作案後被警察抓住,隔離審訊;警方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則因證據不足各判1年。

在這個例子里,博弈的參加者就是兩個嫌疑犯A和B,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數就是他們的支付。可能出現的四種情況:
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結果。A和B均坦白是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

這是因為,假定A選擇坦白的話,B最好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8年而抵賴卻要判10年;假定A選擇抵賴的話,B最好還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賴確要被判刑1年。

即是說,不管A坦白或抵賴,B的最佳選擇都是坦白。反過來,同樣地,不管B是坦白還是抵賴,A的最佳選擇也是坦白。結果,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坦白、坦白)這個組合中,A和B都不能通過單方面的改變行動增加自己的收益,於是誰也沒有動力游離這個組合,因此這個組合是納什均衡。

囚徒困境反映了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如果A和B都選擇抵賴,各判刑1年,顯然比都選擇坦白各判刑8年好得多。當然,A和B可以在被警察抓到之前訂立一個"攻守同盟",但是這可能不會有用,因為它不構成納什均衡,沒有人有積極性遵守這個協定。

3、「谷賤傷農」:

豐收本來是好事,由於供求關系的影響,供大於求,商品不值錢,糧食豐產,反而對農民不利。

4、經濟學中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

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國宣布發射導彈,港台100億美元流向美國;泰銖實行自由浮動,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性股市下挫.

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另外如果你對經濟學感興趣,但又不是學這個專業的話,建議你先讀下《魔鬼經濟學》這本書,每一種經濟和社會現象都會有多種原因,撇開人所共知的主要原因不談,而去探討那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原因,這種敘述方式應該會吸引你吧。

F. 分析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並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字數2500以上,最好兩篇,收到之後提高懸賞分,一篇5分

一,預存話費贈手機

經濟學原理:規模經濟」和「自然壟斷」

電信行業是典型的自然壟斷行業,規模巨大的時候成本才能降低,初始成本非常高,但是每生產一件產品的成本非常低,每增加一個用戶,對應增加的成本幾乎為0。這樣的行業就存在規模經濟:規模越大,成本越高,導致公司利潤率的縮小。
預存存話費送手機就是採用這樣的原理,對於電信公司,成本基本上就是一個手機,收入是你已經存入的話費,和將來很可以繼續存入的話費。

電信公司用很有吸引力的活動誘導廣大消費群眾參與,因為不僅可以得到話費,還免費得到一部手機,也許這部手機檔次不高,性能也不怎麼樣,但是免費得來的誰會拒絕呢?

所以預存話費贈手機不過是電信公司利用了廣大群眾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實際這個活動對他們並沒有損失


二,買一贈一

經濟學原理:捆綁銷售

買房送車位,買房送奶牛,買房送戶口,買房送裝修……樓房與車位捆綁銷售,手機與電話卡捆綁銷售,甚至超市裡的酸奶也會捆綁銷售

捆綁銷售是共生營銷的一種形式,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銷過程中進行合作,從而擴大它們的影響力,它作為一種跨行業和跨品牌的新型營銷方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和運用。但不是所有的企業產品和服務都能隨意地「捆綁」在一起。捆綁銷售要達到「1+l>2」的效果,這取決於兩種商品的協調和相互促進,而不存在難以協調的矛盾。捆綁銷售的成功還依賴於正確捆綁策略的制定。

從經濟學上來講,買一送一比打五折更給力,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白送會更好,所以「送」比「折」聽起來更有吸引力。買一送一可以送出去一些庫存商品,當消費者挑中一件喜歡的商品之後,對另一件東西的要求會降低。所以說,買家都沒賣家精,再吐血的打折,再瘋狂的降價,都只是為了促銷而使用的伎倆。商家利用捆綁銷售來提升銷量,好的捆綁讓消費者受益,但更多的,是深藏陷阱,商家認准了消費者贈品不用付錢的這種佔便宜心理,將質量不合格的商品變相捆綁銷售。


三,機票打折

經濟學原理:邊際效益

我們暫且把航空工司看成是壟斷者,因為在不少航線上只有一家公司在運營。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我們經常可以買到打折的機票,有時甚至是一折,低於相應火車票的價格。既然航空公司是個壟斷者,有定價的權力,它為什麼還要低價銷售機票呢?

航空公司打折,也是要看對象的,對於坐頭等艙的人、坐公務艙的或臨時買票上飛機的,基本沒有折扣。折扣大部分是給那些提前買票的人和非商務人士等。飛機票打折意味著坐同一架飛機的人,所付的價格卻不同,經學上把這個現象叫「價格歧視」。

不要以為航空公司打折是為了乘客的利益,自己吃了虧。航空公司沒有這么高的境界。它打折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乘客付出更高的代價。

比如不考慮機場建設費,北京到成都的機票全價是1500元。如果不實行價格歧視,即不打折,那就要按照同一個價格出售揚有機票。

按照什麼價格呢,這個價格不會是1500元,也不會是只有一二折。我們假定這個單一價格是6折,即900元。

這時候,願意坐飛機去成都的人,是那些對乘坐飛機的評價高於或等於900元的人,而那些評價低於900元的人,將不會買機票,而選折其他交通工具。

你想想,那些對坐飛機的評價高於900元的人,本來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最高可以是1500元,現在只要900就可以了。這些人就獲得了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剩餘越多,航空公司的利潤就越少。

現在看看 打折後的情況又如何,假如最低價是三折,即450元,最高是全價1500元。

打折後的結果是這樣:提前10天訂票的可以打3折;提前8天打4折;提前6天5折,4天6折,3天7折,2天8折;1天9折;當天不打折。

打折的結果是,第一,乘坐飛機的人比不打折時增加了,買3折,4折和5折的人原來是不打算買機票的,現在卻買了。第二,那些對乘飛機評價高於900元的人,原來付的價格是900元,即6折,現在可以讓他們支付7折到全價。幾乎所有的消費者剩餘都消失了,變成了航空公司的利潤。

G. 經濟學有哪些有趣的經濟學原理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H. 有哪些講經濟學的比較有趣的故事書

吳曉波《跌盪一百年》,可讀性較強的中國經濟史,學術性不強,當小說看看吧,裡面有很多關於經濟學的小故事。

I. 有哪些有趣的經濟學效應和經濟學現象

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當一個決議某些人反對時,而大多數人覺得無所謂或礙於某些人的權威時或此決議於己無關輕重,那麼社會將無效率

J. 經濟學有哪些有趣的應用

假如有一百個蘋果,有60的人每人需要1個,供給多於需求,各個賣家相互壓價,2元一個。一百個能賺200。 再假如有100個蘋果,有60的人每人需要1個,現在扔掉一半。一般人會覺得這很傻,但是現在情況是50個蘋果60人需要,需求大於供給,相互抬價5元一個,50個能賺250元。 這比賣100個蘋果多賺50元。 應用自然災害可能會使農民的收入變得更好,國家亦可以限制種植或者摧毀一部分物質來穩定物價來增加農民的收入、。

假如A國家可以生產100輛汽車 或者1000台電腦, B國家可以生產 150輛汽車 或者1200台電腦 。現在不能進行交易獨自生產,A國家生產50台電腦和500 ,B國家100輛汽車和400台電腦。
現在可以進行交易,A生產1000台電腦,B生產150輛汽車。A用450台電腦換取B 50輛汽車。最後結果是A有50輛汽車和550台電腦,比不能進行交易時50輛汽車500台電腦多出了50台電腦。 B有100輛汽車和450台電腦,比不能交易時100輛汽車和400台電腦多出了50台電腦。
應用:國際貿易會使得每個國家都變好。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有趣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