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大學讀研經濟學幾年
香港大學讀研經濟學2-4年。
一、項目基本情況
香港大學經濟學碩士有什麼優勢,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隨著加入WTO後與世界經濟體系相互依存的進一步加深,我國急需既熟悉中國國情,又深諳市場經濟學理論和金融學知識的專門人才。為滿足社會需求,遵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合作,面向全國招收經濟學與金融學雙碩士研究生,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商學院培養。
本項目旨在培養一批既有扎實的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有獨立研究和分析能力,又對現實經濟問題有很好的把握,熟悉金融體系,掌握金融工具的高層次金融和經濟管理人才。同時,為學生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及從事專業經濟或金融研究奠定基礎。
該項目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旨在發揮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各自優勢,利用深圳研究生院這一平台,為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同時通過此類項目的合作,進一步密切內地和香港的聯系。
二、教學情況
1、本專業學習年限為3年,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全日制培養。授課教師隊伍由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的知名教師共同組成。學習期滿,學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並完成碩士畢業論文通過答辯者,授予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證書和香港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證書。
2、課程主要有: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博弈論、產業組織、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共財政學、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財務報表分析與商業道德、資產定價、金融數學、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公司並購與重組、金融工程學、金融市場與監管、利率建模、信用風險管理、投資學、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與房地產金融、專題研討等。
3、授課老師:依託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共同組成教師隊伍。其項目主管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兼深圳商學院院長海聞教授。
三、學生待遇
雙碩士項目學生,是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兩校的正式注冊學生,享有符合兩校標準的研究生待遇。如學生可以選修香港大學課程。學生持有北京大學學生證、香港大學學生證,北京大學圖書證、香港大學圖書證。
四、職業發展規劃
雙碩士項目學生,是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兩校的正式注冊學生,享有符合兩校標準的研究生待遇,畢業時將由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聯合推介。
首批學生於2005年入學,將於2007年或2008年畢業。目前該批學生已經利用假期時間在銀行、基金、券商、證交所、投行等處實習,並有部分學生參加了由學院組織的為期一個月的國際交換生項目。
五、英語要求
該項目對英語要求較高,大部分課程採用英文原版教材(由學校免費發放),部分課程採用全英文授課。
B.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課程為期幾年
哈佛採用半學年/兩學期制教學,每個學年從九月初開始直到五月中旬。 本科生在每個學期/半學年裡需完成四門指定科目,並須保持這個報讀率以維持作為全職本科生的資格。 每個主修科目均提供基礎課程及高級課程供學生選擇。 以排名首4—5%成績畢業的學生會獲賦予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學位,剩下的頭15%的學生獲「magna cum laude」的銜頭,其餘的30%則為「cum laude」。 大學不同學科部均有不同的獎學金及獎項頒發。惟哈佛及很多其他的美國大學被批評出現「等級上漲」的情況,很多獎學金及榮譽的要求不斷上升, 例如:哈佛學院獲得拉丁文學位榮譽的學生人數從2004年的90%,下降至2005年的60%。 不過,也有報告指出,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及拼搏精神卻因此得以提升。
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申請條件:
一、學術要求:四年制本科大學畢業,並擁有學士學位證書。
二、成績要求:GRE閱讀、數學和寫作單項均分分別在158分以上,部分專業需要GRESubject成績,部分專業可用GMAT程序取代。
三、英語要求:托福總分在92分以上,單項不低於23分
哈佛大學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與此同時,該校還負責管理運行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麻省總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等機構。截止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學共培養了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貝拉克·奧巴馬在內的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58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4點陣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2019-20年,哈佛大學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一、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七。2019-20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列世界第一。
C. 經濟學近幾年好就業嗎
經濟學近幾年不好就業。
從專業大類來分析畢業生就業難度指數,出乎預料的是專,排在就業難度指數前三位屬的是經濟學類、管理學類、文學類。而就業難度指數較小的是軍事學類、醫學類、教育學類。一般認為歷史學類的就業相對較困難,實際情況分析下來,歷史學類的就業情況要遠比經濟學類、管理學類要好很多。
D. 怎樣用好最重要的幾年學好經濟學
只有全面扎實地掌握了經濟學理論知識,才能為未來的研究和工作做好准備。要充分利用這些良好條件,需要跨越三個台階。
第一個台階:從書本和課堂學習經濟學理論知識
第一個台階是在課本和課堂上學習經濟學理論知識。這一步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為過。有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甚至在學完了整個課程之後,都覺得經濟學抽象的理論好像沒有什麼實際用處。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很多人對經濟學提出了批評,更讓一些同學感到迷茫。但我要告訴大家,你們即將學到的這些經濟理論非常有用。我在業界工作得越久,這方面的感受就越深。經濟學理論,尤其是大家即將開始學習的高級經濟學理論,雖然看起來抽象,但確實能帶給我們觀察世界的深刻洞察力。這是沒有學習過這些理論的人所無法具備的能力。
現在大家隨便看看財經媒體,會發現好像到處都是「經濟學家」。什麼樣的人,不管是什麼專業背景,都可以指點經濟。但你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很多人深度有限。看起來滔滔不絕,其實都是人雲亦雲,甚至漏洞百出。
舉個例子,大家如果關注中國經濟,會知道現在對影子銀行風險的談論很多。而銀行理財又是這方面討論的一個焦點。銀行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來募集資金,打包之後變成長期貸款發放出去。這種借短貸長的方式會帶來期限錯配問題。一旦短期資金鏈接不上,長期貸款又無法及時變現,就會發生償付問題。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就想當然的認為其中風險很大,早晚要崩潰。我們金融系統的一位資深人士甚至還專門撰文,把銀行理財比作龐氏騙局。但這些都是經濟學門外漢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甚至錯誤的認識。如果你學習過Diamond與Dybvig發表於1983年的討論銀行系統的經典文獻,就能理解期限錯配是銀行存在的前提。用自身資產負債表的期限錯配來化解實體經濟中資金供需的不匹配,是銀行為實體經濟做出的最大貢獻。所以如果要把期限錯配與龐氏騙局劃上等號的話,就是把所有銀行就當成龐氏騙局了。這裡面的真正風險不在借短貸長,而在於影子銀行借短貸長的行為缺乏來自政府的緊急流動性支持,因而有被擠兌的風險。而化解這種風險的方法也並不是全盤否定,而是設立類似存款保險的機制來對影子銀行加以監管和支持。沒有經濟學理論素養的人是看不到這么深的。
經濟學理論還有第二個重要用途——它構建了經濟學家相互交流的基礎。外行人可能覺得經濟學們相互爭論不休,分歧很大。但實際上經濟學家之間共識遠大於分歧。這些共識,就是那些濃縮為經濟學理論的看法。一個缺乏經濟理論素養的人,根本無法參與到經濟學家們嚴肅的討論中去。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在座諸位可能知道中國經濟現在面臨著消費偏低的問題,即居民消費占整個經濟的比重太低。消費太少,內需就不足,經濟增長就缺乏動力。所以現在政府正著力推進消費的擴張。而要讓居民多消費,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所以很多人提出了漲工資來促進消費的方案。他們的邏輯很簡單:工資漲了,居民收入就多了,消費也就多了。但這個簡單邏輯在微觀層面雖然成立,在宏觀層面卻講不通。工資上漲確實會讓有工作的人增加收入,但同時也意味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因而會促使廠商更多地用資本來替代人工,從而抑制就業。在宏觀層面,在職人員工資上漲的正面效應會被就業下降的負面效應所抵消,從而讓工資總額占整個經濟的比重基本不受工資漲跌的影響。這是一個經濟學在理論上和實證上都已充分證實的結論。因此,稍有經濟學理論常識的人,都不應該提出這樣的建議。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對這種經濟學基本結論,甚至說是常識都不了解,顯然不會有經濟學家願意和他做嚴肅的討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濟理論的學習是大家融入經濟學圈子的一個基礎。
最後,除了經濟理論本身之外,學習理論學習本身的過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訓練過程。學習理論其實就是在訓練研究能力。經濟分析的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在學習過程中,由一個個章節,一個個習題,循序漸進地給培養起來的。大家跟著書本和老師的思路,就會逐步體會到構建理論的基本步驟。除此而外,高級經濟學的學習壓力很大,對大家的抗壓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很多中心同學在畢業之後,都對第一年「三高」學習念念不忘,將其視為美好回憶。
因此,大家要把握好中心所提供的學習經濟學理論的良好條件,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我還記得當年我在中心的時候,通過各種課程學習收獲很多。當時中心要求修滿26個學分就可畢業,而我最後的成績單上有61個學分。這還沒包括我在清華經管學院選修他們特聘教授開的四門課。這種大強度的課程學習讓我很快對經濟學理論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令我接下來的學習和研究受益匪淺。
第二個台階:跟老師學做學問、學做人
從書本和課堂上學習經濟學理論只是第一步。大家在中心要邁過的第二個台階是跟老師們學做學問、學做人。這是因為有些東西是書本和課堂上教不了的,只能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潛移默化的傳遞。
教科書和學術文章上的理論看上去都很完善、很光鮮。但這並不是它們最開始的樣子。一個理論從提出、到最後成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試錯、不斷打磨的過程。一篇學術文章的開端可能就是一個靈感閃現。從這個靈感到最初粗糙的框架,再到後來逐步完善成型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方法和訣竅,是從書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只有跟著做研究的人一塊做過,才能體味到。換句話說,怎麼做研究,只能跟著做研究的人一起做過研究,才能學得到。因此,跟老師們學做學問是學習的又一個必要環節。
學做學問之外,學做人更重要。中心的老師中,有不少堪稱為研究中國經濟的大師。而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絕非偶然。用前面講的隨機遊走的語言來說,大師有著令他成為大師的趨勢項。這是大家在跟大師的交往之中需要去認真體會的。但要學到這些,需要多與大師們近距離接觸,突破距離也會造成的隔閡。這就像遠眺一座高山的時候,有可能被震撼,也可能感覺不過爾爾。但不管是在這兩種中的哪種心態震撼或不屑的態度之下,都難以真正發覺高山的俊秀之處秀美在何處。只有走進山中,細細體察,方能領會到種種精妙之處。我們看一個大師也是一樣的,不管是崇拜得五體投地,還是看輕到不屑一顧,都無法學到大師成功的真諦。只有接近了大師,把大師還原成一個普通人,你才能看到他的堅持所在,對他所取得的成績有認同,為他們的付出而感動,也才能看察覺到他們在隨機沖擊中堅持的那個趨勢項。而那,才是我們最應該向大師學的,也是能學得來的成功「秘訣」。
在跟老師和大師們學做學問和學做人的時候,大家要注意三點。第一,自己要上進。師長們都願意與好學上進的後生打交道。那些自己不努力向上的人,很難進入老師們的法眼。第二,要主動。你的學習和進步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師沒有義務,也不會成天揪著你告訴你這個重要,那個必要。所以你一定要主動找老師,而別指望反過來的情況會經常發生。第三,做好功課。問老師之前,得有自己的思考。一些明明在書本上就有現成答案的,就別拿來問了。老師們只有覺得你下了工夫,才願意和你交流。
E. 我是經濟學專業,經濟學近幾年好就業嗎
經濟學近幾年不好就業。
從專業大類來分析畢業生就業難度指數,出乎預料的是,排在就業難度指數前三位的是經濟學類、管理學類、文學類。而就業難度指數較小的是軍事學類、醫學類、教育學類。一般認為歷史學類的就業相對較困難,實際情況分析下來,歷史學類的就業情況要遠比經濟學類、管理學類要好很多。
F. 經濟學研究生念多少年
一般學校都是2-3年,你可以看看你打算報考哪個學校,去學校的研究生院網站找一下招生簡章,簡章裡面會有學制的。
G. 經濟學近幾年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啊
其實經濟可以分好多類別的,一般分為:
普通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學說史;要素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人口經濟學;行業經濟學;管理經濟學
看你對哪一種經濟類的感興趣了,其實找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能力,我是應屆畢業生,經歷過很多找工作的經驗,實力是最重要的!
但不管怎樣,理論知識基礎還是要打牢固的,我給你建議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做社會實踐,不要浪費時間,否則到大學畢業你會後悔的。上完大學你會明白什麼叫天道酬勤!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我覺得金融(這是要真本領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很難學),會計,管理經濟都不錯,我還是那句話,看你個人的努力!
H. 初中學歷可以學經濟學嗎可以的話,大概需要幾年多少錢
可以的。抄只要肯定,定有收獲襲。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由此可以看出,經濟學是一門集語文、數學(統計學分支比重大)、邏輯學、極為廣泛的科學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需要補齊的知識還是不少的。
I. 人大經濟學博士讀幾年
經濟學博士一般要讀三年。
所以還是需要用心和認真學習的。
J. 美國經濟學學制幾年
樓主你好
根據本人同窗好友的學習經驗
如果是碩士的話,2-3年,具體看學校。經濟學以博士課程為多,所以通常是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