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養課考了幾道經濟學的基礎題,可我不會,有沒有人可以幫我解一下,最好能寫出具體的依照公式或原理~
全文:
我有一種鄉下人特有的愚鈍。成長在鄉村海畔,不曾識都會繁華,十八歲才第一次看見同齡的女生用瓶瓶罐罐的化妝品,才發現並非所有的女生都和我一樣,早上起來只知清水素顏。在台南的鳳凰樹下閑散讀書,不知何謂競爭和進取;畢業後到了台北,大吃一驚,原來台北人人都在考托福,申請留學。
這種愚鈍,會跟著你一生一世。在人生的某些方面,你永遠是那最後「知道」的人。譬如,年過五十,蒼茫獨行間,忽然驚覺,咦,怎麼這么多的朋友在讀佛經?他們在找什麼我不知道的東西?
表面上毫無跡象。像三十歲時一樣意興風發,我們議論文學雜志的斐短流長,我們憂慮政事的空耗和價值的錯亂,我們商量什麼行動可以做、什麼理想不值得期待,我們臧否人物、解析現象、議論立場,我們也飲酒、品茶、看畫、吃飯,我們時而微言大義,時而聒噪無聊,也常常言不及義。
可是,沒有人會說,「我正在讀金剛經。」
會發現他們的秘密,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求索生死大問,而愚鈍如我會開始求索生死大問是因為父親的死亡,像海上突來的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為之一開,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最深邃的裂縫、最神秘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於是可能在某個微雨的夜晚,一盞寒燈,二三飲者,在觥籌交錯之後突然安靜下來,嗒然若失,只聽窗外風穿野林肅肅,山川一時寂寥。
「你們看見了我看見的嗎?」我悄聲問。
這時,他們不動聲色,手裡的高腳酒杯開始輕輕搖晃,絛紅色的酒微微盪漾但絕不濺溢。一個點頭說,「早看見了。」另一個搖頭說,「汝之開悟,何其遲也。」然後前者說,「你就從楞嚴經開始讀吧。」後者說,「春分將至,或可赴恆河。」
我驚愕不已:嗄,你們都考過了托福啊?
我想到那能詩能畫能樂、又曾經充滿家國憂思的李叔同,三十八歲就決定放下,毅然出家──他究竟看見了什麼?夏丏尊在父喪後,曾經特別到杭州定慧寺去探望李叔同,李叔同所贈字,就是楞嚴經的經文:
善哉阿難!汝等當知,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固有輪轉……
弘一法師在自己母親的忌日,總是點亮油燈,磨好濃墨,素心書寫「無常經」:
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
他是否很早就看見了我很晚才看見的?
我們的同代人,大隱者周夢蝶,六七歲時被大人問到遠大志願時,說的是,「我只要這樣小小一小塊地(舉手在空中畫了個小圓圈);里頭栽七棵蒜苗,就這樣過一輩子。」夢蝶今年八十六歲了,過的確實就是「一小塊地七棵蒜苗」的一輩子。是不是他早慧異於尋常,六七歲時就已知道不可愛、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在生命本質上的意義,否則,他怎麼會在城市陋巷的幽晦騎樓里,在那極其蒼白又迷惘荒涼的五十年代時光里,寫下這樣的詩句:
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過了
甚至夜夜來弔唁的蝶夢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
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麼是什麼了
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
甚至眼淚也不是……
也是五十年代,Pete Seeger把聖經里的詩譜成了曲,旋律甜美輕快,使人想跳舞,可是那詞,傾聽之下總使我眼睛潮濕,喉頭酸楚: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舍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
② 經濟學基礎計算公式
利用基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u1/p1=mu2/p2
利用序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rs1,2=p1/p2
mu1/p1=mu2/p2,
mu1/mu2=p1/p2可通過精加工獲得。
因此,只要證明mrs1,2=mu1/mu2,就有必要證明由基數效用理論和序數效用理論導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相同的。
商品邊際替代率(mrs)是指在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另一種商品的消費可以被一種商品的額外消費單位所替代。
(2)經濟學基礎考點公式擴展閱讀: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③ 經濟學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列舉如下: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 e: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 TU:總效用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④ 經濟學基礎里的計算公式
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為Y=C(Y-T)+I(r)+G,其中消費函數也可表示成
C=a+b(Y-T);投資函數也可表示成I=c-dr,其中c為自生性投資,d為投資的利率彈性(也就是投資曲線的斜率)。G為政府購買。
這樣,可得Y=800+0.63Y + 7500-20000r + 7500,
即0.37Y=15800-20000r……………………………… ①
貨幣需求等於供給:0.1625Y-10000r=貨幣名義供給/價格水平=6000/1
可得0.1625Y=6000+10000r……………………………… ②
解方程組①②,得Y=40000,r=0.05,
即GDP=40000億美元。
宏觀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書上29頁有的公式:
Y=C+I+G+NX,Y即為GDP,NX為凈出口。
補充,重點是最下面的兩個鏈接:
(1)貨幣流通規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數量 X 物價水平)/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當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後,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到其支付總額-延期支付總額-相互抵消支付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2)率
剩餘價值率:衡量資本剝削勞動的程度 揭示資本家的剝削
m』= m/v = 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 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利潤率:衡量資本增值程度 掩蓋資本家的剝削 p』= m/(c+v)
影響利潤率的因素:
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成正比
利潤率與c/v(資本有機構成)成反比
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
利潤率與不變資本的節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餘價值率:衡量一年中預付可變資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餘價值量/可變資本=m』v n/v=m』n
年利潤率:衡量一年中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貸資本 衡量借貸資本的增值程度
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自有資本 衡量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潤率:取決於各部門利潤率 社會預付資本在各部門中所佔比例
(3)剩餘價值形式公式:
超額剩餘價值 = 商品社會價值 - 商品個別價值
超額利潤 = 商品社會價格 - 商品個別價格
生產價格 = 生產成本 + 平均利潤
股票價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價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級差地租 = 劣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 優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絕對地租 = 農產品價值 - 社會生產價格
(5)資本理論
資本周轉次數n = 1年 / 周轉一次花費時間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舊率 =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預付資本總周轉(平均周轉)= (1年中固定資本周轉的總價值+1年中流動資本周轉的總價值)/全部預付資本
(6)社會資本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m) = II c
具體實現條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首先追加生產資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費資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擴大再生產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體實現條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則:
a.總量不變,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總結:
實現條件都是「=」,前提條件都是「〉」。
經濟學上的公式
e^n =1+n/1!+n^2/2!+,,,,,,+n^i/i!+,,,,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代表變化量,這個符號只出現在求弧彈性運算里.演算法是後項減前項,比如從a點到b點的△Q=Qb-Qa。
在點彈性運算中,△Q趨進於無窮小(例b點無限趨進於a點),此時用dQ,dP表示,即對於需求函數,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對P求導或偏導。
⑤ 經濟學基礎的一道題: 假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為:Q=30-5P,求P=2,Q=20處的點彈性 解:Ed=2/20×(-5)=-0.5
由Q=30-5P求導。30是常數,來用自到下面的第一個公式,常數求導等於0;-5P用到下面的第十二個公式,常數與未知數的求導等於常數,因為這里還有一個負號,所以是-5.
幾種常見函數的導數公式:
① C'=0(C為常數);
② (X^n)'=nX^(n-1) (n∈Q);
③ (sinX)'=cosX;
④ (cosX)'=-sinX;
⑤ (e^X)'=e^X;
⑥ (a^X)'=a^XIna (ln為自然對數)
⑦ (loga(X))'=(1/X)loga(e)
⑧ (tanX)'=1/(cosX)^2=(secX)^2
⑨ (cotX)'=-1/(sinX)^2=-(cscX)^2
⑩ (secX)'=tanXsecX
⑪(cscX)'=-cscXcotX
⑿(CX)'=C(C是常數)
⑥ 經濟學基礎公式,還有符合各表示什麼意思呢 比如,p代表啥意思
經濟學基礎公式比較多,涉及各方面的計算。但整體上,其可以劃分宏觀經濟學和微版觀經濟學兩類權,在宏觀和微觀經濟學中,同一個字母代表的符號意義也不完全相同。
微觀經濟學中,設定的基本符號及代表意思有 A平均 ;C成本; L長期 ; M邊際 ;P價格;Q需求;R收益; F固定;S短期; T總; U效用 ;V可變;ED需求彈性;EP價格彈性。然後還有一些組合符號,如A和C組合表示平均成本;T和C組合表示總成本;V和C組合表示靠邊成本等。如成本計算公式:總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變成本(VC)。
宏觀經濟學中,設定的基本符號及代表意思有Y為GDP/收入;C消費;I總投資 ; G政府購買;BS政府預算; NX凈出口; T政府稅收;t稅率;TR轉移支付;S儲蓄 。
⑦ 經濟學基礎供求分析和分析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的公式有哪些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即關於數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
消費者行為由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組成共同決定,邊際替代率等於相對價格時,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
當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於相對要素價格時,生產者實現成本最小化。
⑧ 經濟學基礎 貨幣的邊際效用計算公式
沒有固定公式啊,不同模型不同情況是不一樣的啊,而且這只有定義,還沒有計算方法
⑨ 經濟學基礎中均衡收入怎麼算
均衡收入計算步驟:
1、先計算IS
2、再計算LM
3、令IS=LM,可求出均衡利率r
4、把r帶入IS或LM,即可求出均衡收入。
⑩ 經濟學基礎題。用公式表示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如何理解
消費者均衡復的條件為:
(制1)Px*Qx+Py*Qy=M;
(2)MUx/Px=MUy/Py=MUm。
上述(1)式是消費者均衡的收入約束條件,說明收入是既定的,購買X與Y物品的支出不能超過收入總額M,也不能小於收入總額M。超過收入的購買是無法實現的,而小於收入的購買也達不到既定收入時的效用最大化。
(2)式是消費者均衡實現的評價條件,即所購買的X與Y物品帶來的邊際效用與其價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說,每一單位貨幣不論用購買X還是Y商品,所得到的邊際效用都相等。
(10)經濟學基礎考點公式擴展閱讀:
在一定的收入和價格條件下,購買各種物品使總效用達到極大值或者使消費者得到最大的滿足的必要條件是:消費者所購買的各種物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於它們的價格之比。
消費者對各種物品效用的評價是既定的,不會發生變動。也就是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對各種物品購買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
比如一個消費者到商店中去買鹽、電池和點心,在去商店之前,對商品購買的排列順序是鹽、電池、點心,這一排列順序到商店後也不會發生改變。這就是說先花第一元錢購買商品時,買鹽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邊際效用最大,電池次之,點心排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