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定量分析

經濟學定量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2 12:51:31

『壹』 經濟學類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經濟論文雜志,求題目,求作者。

經濟學類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這個我能夠寫的

『貳』 考助理金融分析師需要學哪些知識

成為金融分析師需要:
1、依次通過三個級別的考試;
金融分析師考試由三個級別組版成,每權個級別的考試時間均為6個小時。通過三個級別的考試一般需要2-5年的時間。每個級別的考試次數沒有限制,考生可以無限次參加每一個級別的考試。
2、具有四年或以上的金融分析師認可的與投資決策過程相關的專業工作經驗(相關經驗可在考試前、考中、考後積累);
3、提交兩封引薦人Sponsor的推薦信;
4、申請成為金融分析師及所在地協會的會員資格(membership);
5、承諾遵守CFA協會的道德與行為准則。

『叄』 在經濟學中定量分析是什麼意思

經濟統計中的定量分析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
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

『肆』 經濟學中定量分析彈性和總收益的問題

相信你也知道,需求曲線上弧段AB的彈性的計算可以有三種情況。如果用E=((Q2-Q1)/Q1)/((P2-P1)/P1)來求彈回性,那答么在A點和在B點求得的彈性是不同的,即漲價和降價時的彈性是不同的,而用中點法計算出的彈性是相同的。
回到你的問題。價格上升時,若彈性>1,總收益減少;彈性<1總收益增加;彈性=1,總收入不變。如果不採用中點公式,那麼我們針對商品彈性分析必須分上漲和下降兩種情況,因為如上一段所述,漲價和降價時的彈性不同,所以你自然不能用那一點的彈性是否大於1來直接判斷價格上升或下降造成的影響了。相信這也是經濟學家提出中點法的原因。
另外,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你可以考慮當AB點很接近的時候,Q2-Q1和P2-P1其實就是微分,彈性就是導數值乘以P/Q。用中點法求出P/Q,計算彈性,才能真正反映AB中間那一點的變化情況,否則感覺上就有點類似於高數上的左導數或右導數了,即只能反映一側的變化,不能反映雙側整體的變化。

『伍』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論基礎是a實證主義學者b經濟學

人文社會學理論有三種方法論取向,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和批判主義,它們共同形成了社會學三大理論傳統。三者之間既有相通處,也有許多不同點。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各自的研究對象、邏輯起點、研究特徵以及對社會學定義的著重點等方面,下面具體闡述之:實證主義:實證主義是以孔德、斯賓塞等社會學創始者為代表,並經古典社會學的代表人物塗爾干發展後日趨成熟,他們認為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之間並無本質的區別,它們遵循著同樣的方法論准則,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說明。社會學這門學科只有在認識到把社會事實當作實在的物來研究時才能誕生。因此,在方法論取向上,社會科學應以自然科學為標准模式,建立統一的知識體系,並由此開創了實證主義社會學研究傳統,且在很長時期里成為社會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主流。從研究特徵來看,實證主義社會學對「科學建構」的強調依賴於把自然科學作為社會理論構造的模式,認為科學的目的就在於對現象的因果性做出說明,並在此基礎上對現象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測。由於對自然科學這種因果性、精密性和普遍性的極端追求,許多社會學研究就一直是以數學和統計學為取向的,特別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並在研究方法上盡量使研究的程序與結果合乎自然科學研究的准則——研究程序的「可重復性」和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人文主義:社會學研究的另一種理論取向以韋伯等古典社會學家為代表,他們認為社會現象有其獨特的性質和規律,絕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而應確立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在他們看來,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其意圖在於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並從而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因此,韋伯將社會學的任務規定為試圖對社會行動做出解釋性理解,並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會學研究傳統。在這種傳統的影響下,人文或理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則是導致人們行動的內在意義,它強調人類行為中那種使人類能唯一進入創造性領域的性質,認為人們應該從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發,研究人類對社會現象做出的解釋以及賦予它們的意義,而不是簡單地還原於自然規律的水平。因為在他們這里,社會學理論研究的目的在於「理解」而非「說明」。這就是說,社會學研究應該立足於微觀層面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試圖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理解和解釋社會現象出現的原因。他們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多元化的,個人立足於自己實際情況來理性的決定自己的行為。批判主義:社會學理論研究的第三種理論取向則是由馬克思開創的批判主義社會學研究傳統,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批判主義理論家們主張以辯證的「總體分析」方法來觀察和分析社會現實,即將社會現象置於社會的與歷史的總體過程中,從它們在社會的與歷史的總體過程當中所具有的地位與作用來確定它們的性質、意義,來考察它們的產生、變化和發展。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說,批判主義社會學傳統強調社會學研究的「批判」和「解放」功能,認為衡量研究質量的標准不是證實,也不是證偽,而是消除參與者無知和誤解的能力,主張對一切現實應持有批判性,通過對「社會」的批判來推動知識的反思性發展,以引導社會秩序的建立。這就是說,持批判主義理論取向的社會學家在對社會的研究上採取了兩方面的態度,一方面是在研究途徑上採用客觀的態度來認識自然界,一方面則是在研究目的上採用一種主觀的態度來批判和改造自然界。從前一個方面來說,批判主義要求對客觀社會有一種客觀性的認識,其最終目的是了解其中的深層矛盾所在;從後一方面來說,批判主義又要求對現實社會採取一種審視、批評、修正的態度,通過對這種內在的深層矛盾的了解來人為的解決這一矛盾,來達到改造現實社會的目的。相同點:這三種社會學研究傳統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解釋與研究不同現象時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而且相互之間也並不是沒有絲毫共同點的,它們也有表現出一致的地方,如都注重在自然情景而不是人為的實驗情景下進行研究,都強調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的探究,而不是對其中的一些孤立變數進行調查。從思維源泉上來看,它們仍然都停留在傳統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束縛之中,採取的均是主觀(體)同客觀(體)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當然,這種研究上的共同點也是十分有限的,其分歧依然十分明顯。

『陸』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

(4)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6)經濟學定量分析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

參考資料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學科)網路

『柒』 大學里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和會計學有什麼區別

會計抄ACCA方向與普通會計學專業的區別

(1)ACCA可以在校生考。某些學校的會計學專業還可以免考幾門。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是指取得ACCA證書,不是指報考。有些人就是大學階段報考14門都通過然後再工作三年拿到證書的。一般來說,如果註明ACCA方向的應該會在大學階段把考試課程都帶一下的。但是費用肯定會比較高,因為ACCA的教材很貴的。

(2)在校生是不允許考注冊會計師的。課程內容應該是注會課程和一些基礎課程。

(3)可能那些大學進去是大一會計基礎教育,大二起細分專業方向(也不排除大一進去的時候選拔考試細分方向,因為ACCA之類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的,需要經過選拔)。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捌』 宏觀經濟學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

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或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與微觀經濟學不同,宏觀經濟學側重從國家這個整體,或者是全球經濟這個整體來分析,而微觀經濟學側重於對個人,家庭,單個工廠或一個局部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

『玖』 想提高經濟學的定量分析水平,學什麼內容

Lulu, go to the field to.

『拾』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版勢分析法。它對同一權單位相關財務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4、相互對比法。它通過經濟指標的相互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縱向比較,也可以是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還可以與標准值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差距.進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5、數學模型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
以上五種定量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是基礎,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和對比分析等方法是延伸,數學模型法代表了定量分析的發展方向。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定量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