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熱點問題

微觀經濟學熱點問題

發布時間:2021-01-02 11:31:19

㈠ 用微觀西方經濟學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熱點,灌水莫入!

對於經濟學的定義,迄今為止,西方經濟學界並不存在一個被所有的經濟學家都一致接受的說法。但不同的定義都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無限的慾望、稀缺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選擇。一種比較流行的定義是: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稀缺資源在可供選擇的用途中進行配置的科學。

一、慾望
慾望(wants)是指人們的需要,它是一種缺乏與不滿足的感覺以及求得滿足的願望。慾望是一種心理現象。

慾望是有不同層次的。劃分慾望的層次是心理學家的任務。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解釋,慾望可以分成下列層次:

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如飲食等,這是最低層次的需要。

第二,安全和保障的需要。如免受傷害、免受剝奪、生活上有保障等。

第三,歸屬感與愛的需要。如所屬社會階層的認同感等。

第四,尊重的需要。這既包括得到別人的尊重,也包括尊重別人。

第五,認知需要,即求知慾。

第六,審美需要。如喜愛將東西放得井井有條。

第七,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個人潛力的實現,也包括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這七個層次的需要由低到高。人們通常優先滿足低層次的需要。但不同層次的需要也有交叉,即在低層次的需要還沒有完全滿足時就產生高層次的需要。

由於人類需要層次的多樣性,因而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在一種慾望得到滿足後(甚至還沒有完全得到滿足時),新的慾望就會產生。

二、稀缺性
無窮的慾望都要靠資源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去滿足。

除了時間與信息這兩種重要的資源外,經濟學中所討論的資源基本上分為三種,即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與資本資源。

當資源被投入生產過程用以生產滿足人們慾望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時,它又被稱為生產要素(Proction factor)。當我們討論土地、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的有效利用時,實際上等同於討論自然資源、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等資源的有效利用。

用來滿足人類慾望的物品可以分成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和經濟物品(economic goods)。自由取用物品是現成的,相對於人類的慾望來說,其數量是無限的,且取用時不需要花費任何成本。而經濟物品需要生產,生產需要使用資源,因而需要成本。在既定的資源(成本)下,其數量、質量和種類都是有限的,因而只能滿足人類的一部分慾望。換句話說,與人類無窮的慾望相比,經濟物品的數量、質量和種類總是不足的。這種不足就是稀缺性(scarcity)。

除了經濟物品外,勞務及生產經濟物品(勞務)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歷史上,許多自然資源曾經被視為自由取用物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因而自由取用物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少。新鮮空氣和自然界的水曾經被視為自由取用物品,但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使用量的增加,在許多地方,新鮮空氣和水都已成為具有稀缺性的資源。

三、選擇
由於人們的慾望是無窮的,而用於生產滿足人們各種各樣慾望的資源是稀缺的,因此,每一時期人們都必須作出選擇,以決定將稀缺的資源配置於哪一類產品與勞務的生產,滿足人們哪一方面的慾望。

具體地說,經濟學中的選擇問題包括:

1. 生產哪些物品或勞務(what)

2. 生產多少這些物品或勞務(how many)

3. 怎樣生產這些物品或勞務(how)

4. 何時生產這些物品或勞務(when)

5. 為誰生產這些物品或勞務(for whom)

西方經濟學認為,這些選擇是一切經濟制度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的經濟制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四、機會成本
無窮的慾望、稀缺的資源以及由此產生的選擇引出了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使用一種資源的機會成本是指把該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利益。只要資源是稀缺的,並且只要人們對於稀缺資源的使用進行選擇,就必然會產生機會成本。

某種資源一旦用於某種物品的生產就不能同時用於另一物品的生產,選擇了一種機會就意味著放棄了另一種機會。由於個人、企業、乃至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因此由個人、企業、國家所作出的選擇都存在著機會成本。以一個國家的選擇為例:假定一個國家欲將其既定的資源用於軍用品與民用品兩種產品的生產。在技術條件為不變的情況下,在既定的資源得到充分而又有效的利用的情況下,該國要想增加軍用品的生產,就必須減少民用品的生產。增加一單位軍用品生產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的民用品生產的數量。一國所進行的這種選擇以及這種選擇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由圖1-1表示。

圖1-1生產的選擇與機會成本

圖1-1用橫坐標表示軍用品,用縱坐標表示民用品,以便分析軍用品生產的機會成本。圖中的曲線為生產可能性邊界(proction possibility),也稱為生產可能性曲線,或者稱為產品轉換曲線(proct transformation curve)。這條曲線表示一國在既定的資源與既定的技術條件下所能夠生產的最大數量的軍用品與民用品的組合。A點表示只生產民用品而不生產軍用品時一國所能夠生產的最大數量的民用品,B點表示只生產軍用品而不生產民用品時一國所能夠生產的最大數量的軍用品。如果沿著生產可能性曲線從A點向B點移動,表示社會在增加軍用品生產的同時將減少民用品的生產。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的特徵表明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換為另一種產品的生產所產生的機會成本是遞增的。例如,社會不斷地將用於民用品生產的資源撤出轉而用於軍用品的生產,隨著軍用品產量的不斷增加而民用品產量的不斷減少,每增加一單位軍用品的生產,社會所放棄的民用品生產的數量就越來越大。

個人與企業在既定的資源下進行選擇時同樣會產生機會成本。一個人將其既定的收人用於購買某種消費品或用於某一項投資,就不能將這筆收人用於購買另一種消費品或用於另一項投資。一個企業將其所擁有的既定資源用於某種物品的生產就不能同時將這些資源用於生產其他物品。機會成本產生於任一種選擇行為。例如,人們對於時間的選擇也存在著機會成本。一個人將某一段時間用於從事某一種活動,就不能同時將這一較時間用於另一種活動。

㈡ 根據所學微觀經濟學理論知識分析近期發生的經理熱點

旅遊管理專業培養具有旅遊管理,旅遊管理專業知識,從事旅遊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回旅遊企業和各級機答構的高級專業人才。
旅遊管理專業:維基,學生地球學基礎理論和旅遊管理,基礎培訓旅遊經營管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的基礎知識。

旅遊管理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旅遊管理學科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有關旅遊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問題;
3旅遊業已使用的管理理論來分析和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
4,熟悉我們的方針,政策和旅遊業發展的法規;
5。了解旅遊業的發展;
6。掌握文獻檢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旅遊管理專業學科:
經濟學,工商管理

旅遊管理專業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法律,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遊資源與開發。

就業前景應該不錯·
但還是要看個人的機會

㈢ 運用微觀經濟學知識分析09年熱點實例

一、注意寫作的幾個誤區. 申論取得成功的關鍵是用材料說話。必須把材料消化到九成熟。2. 申論考試不是個性化的考試,而是標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試。選拔的人才是講求中庸之道的人。所以思想偏激,錯位的文章會低分。3. 現代申論有沉穩厚重的風格,在申不在論,重點是對案例和材料提出的問題闡述觀點,論述理由,合理的推論材料與材料及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把問題闡述清楚,並提出解決辦法,千萬要避免重議輕申。4. 主要考察概括內容,合理推論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5. 寫作要力避學術化的傾向。二、認識申論的本色:頂天立地=國家政策最前沿+腳踏實地的解決實際問題。用全面發展辨證的眼光看待問題。1. 高: 用黨的理論和政策武裝自己,站在國家的立場上,把社會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2. 大: 必須通過系統的方案和配套的措施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不能局限於某一條具體的措施,要善於升華材料,從宏觀上把握事物,在確定文章主題是要善於歸納和提煉宏觀的主題思想,比如《應對突發公共時間的關鍵在於科學發展》等題目容易得高分。3. 全:用平和中庸的風格來寫文章,思維要周全,利用辯證法的原理:比如,原因是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評價事件要看到問題的表象和實質,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既要克服弊端,又要發揚成績等等。4. 實:,立足材料,模塊化運作;真實就是要結合和聯系實際。5. 精:語言精煉,表達規范,不能隨意更改政府政策的正規表達方式,應仿半月談和政府文件報告的寫法。三、做好考試的准備1. 申論考試實際上是一次模擬的日常准備工作。2. 半月談開篇文章半月評論大都是很好的申論範文,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模仿價值。3. 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規范的語言表達上,要像學習英語一樣,通過熟讀,甚至背誦半月評論等申論寫作範文來培養語感。4. 真題一定要精做,把答案認真的寫出來,模擬題的最大功能就是熟悉熱點問題。四、提高應試技巧:1、吃透材料,閱讀之前要有問題意識,要把亂七八糟的東西看成是一個整體。不論考試題目有什麼要求,總是離不開三個問題,原因,現狀,對策。分析材料的時候要問自己五個問題:a. 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什麼,b. 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c. 問題的表現是什麼,d. 問題的根源是什麼,e. 對策是什麼。2、閱讀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類。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鍾。第一步:對段落標號,勾畫關鍵詞或者關鍵句,a 首尾句原則b關聯詞原則c常見詞原則:如:根源,危害,教育,體制,領導,法律,法規,監督,落實,經驗教訓,經調查,資料顯示,反映,看出,告訴,據某某講,據報道,初步推測,分析,強調,指出,認為。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一般標注關鍵詞即可,但最終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體性,材料之間的關聯性,材料在整個申論材料重的地位,以及從哪個角度分析對自己最有利。特別要注意的是典型現象,事例和圖表。第三步:分門別類,梳理材料之間的關系。橫向原則:並列關系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種現象等等。對立關系如積極消極方面,成績和問題等等。縱向原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多層次原則突破單純的橫向,縱向關系來分類,從材料的復雜性出發多角度分析,這也是以後命題的趨勢。第四步:概括主要內容注意在給自己設定身份的同時要突出主旨。3、提出對策的基本套路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找出問題根源--先找到特定社會現象表現出來的消極負面影響,根據分析,找到其產生的原因。因果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要善於運用辨證思維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用發展的,聯系的眼光看問題,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多項求異分析)。a. 內外因分析,要注意內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作用和轉化。b. 利益分析,即主體分析,前提是主體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體,才能明確各方的利益需求,從而找到滿足不同主體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徑,最終解決社會矛盾。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熱點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