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生產要素價格決定論解釋是土地價格上漲導致房屋價格上漲 還是房屋價格上漲導致土地價格上漲
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商品本身的價值,另一個是該商品的供求關系內。商品本容身的價值在很長的時間內是不變的,所以影響商品價格波動的因素就主要是由供求關系引起的了。
房屋價格的上漲也是由供求關系引起的,當房子供不應求的時候房屋的價格就會出現上漲。房屋價格上漲導致房產開發商有利可圖,於是會想辦法建造更多的房子。於是另一個供需關系又出現了,對於地產開發商來說,土地也是一種商品,也存在供需關系,同樣適用於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大量建房子,導致開發商對土地的需求增加,而由於土地本身的稀缺性,導致土地價格上漲。由此可見,土地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於房屋價格的上漲引起的。反過來,土地價格的上漲也會進一步推動房屋價格的上漲,但是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們對房子的需求依然強勁。如果人們對房子的需求減弱的話,房子價格會下降,導致對土地的需求減弱,土地價格也會下降。
⑵ 馬克思主義是經濟決定論嗎
西方輿論一直存在來著馬克思主自義是否是經濟決定論的爭論,這直接影響著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認識。本文從分析特里·伊格爾頓對馬克思主義評價的"歷史單調輪回"和"經濟的幽靈"的論據出發,探究了馬克思主義和經濟決定論在古典經濟學上的分歧,歷述了恩格斯、葛蘭西、盧卡奇等人對經濟決定論的批判,揭示了"經濟"在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本來面目,特別是提出要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下的經濟和剩餘價值學說下的經濟進行二分理解,從而釐清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的決定因素,擺脫經濟決定論的桎梏和消極影響。
⑶ 如何理解馬克思和西方經濟學的利率決定論 貨幣銀行學
我是吉林工商財稅分院的學生西經我學過了。宏觀和微觀都有。《西方經濟學(第五版)》作者:高鴻業(書是紅皮的)貨幣銀行學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的第三版你應該能找到。
⑷ 馬克思主義工資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工資決定理論是一樣的嗎
不一復樣。馬克思認為,工資是制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我們知道,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就是商品的價格;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商品滿足人某種需要的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基礎。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力是商品,同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工人生存延續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就是工資。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使勞動,就是能創造大於工人自身價值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工資的決定就是如何確定工資。工資的確定除了以勞動力價值為基礎外,還要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且,資本家往往把工人的工資壓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因此,兩者是不等同的。
⑸ 什麼是經濟決定論,如何評價經濟決定論
經濟決定論就是唯經濟史觀,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上的經濟基礎決定社會發版展的論斷。
這種觀點權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觀點之一,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這一點是得到廣泛認可的,但也不是社會發展的全部內容。比如,經濟很繁榮,但收入分配嚴重不平等,環境惡化,人們仍舊感到不幸福。對此,要重視經濟的重要作用,也要避免單一的經濟論。
⑹ 馬克思市場利率決定理論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的市場利率決定理論的主要內容是:
總體上來看,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回是以剩餘價值在不答同資本家之間的分割作為起點的。馬克思認為,利息是貸出資本的資本家從借入資本的資本家那裡分割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而利潤是剩餘價值的最終轉化形式,利息的這種性質就決定了利息量的多少只能在利潤總額的限度內,利率取決於平均利潤率。
具體內容:
(一)利率的變化范圍介於零與平均利潤率之間。
(二)在零與平均利潤率之間,利率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利潤率,一個是總利潤在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進行分配的比例。
(三)由於利潤率決定利率,從而使利率具有如下特點:
1、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平均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因而導致受其影響的平均利率也有同方向變化的趨勢。
2、平均利潤率雖有下降的趨勢,但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一個階段來考察,每一個國家的平均利潤率是相對穩定的量,因而平均利率也具有相對穩定性。
3、由於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兩類資本家對利潤分割的結果,因而使利率的決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無法找到一個具體的決定規律。
⑺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價格理論
在書中,馬歇爾用大量篇幅論述了價格理論,亦即他的價值論。在價值的決定內問題上,馬歇爾把傳容統經濟的供給決定論和邊際學派的需求決定論進行了有機結合。他認為,需求和供給都是價值決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均衡價格。這樣,馬歇爾既否定了勞動價值論,又修改了邊際效用價值論。這一價格理論至今仍然是西方經濟學中價格理論的基礎。
⑻ 簡述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
馬克思將剩餘價值在不同資本家之間的分割作為利率決定理論的起點。他認為,利息是貸出資本家從借入資本家那裡分割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表現為利潤。可見,利潤越高,利息越高;利潤越低,利息越低。利息率由平均利潤率決定。"因為利息只是利潤的一部分……所以,利潤本身就成為利息的最高界限,達到這個最高界限,歸執行職能的資本家的部分就會等於零。"
一般情況下,利息率的波動范圍在零與平均利潤率之間。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利息率也可能小於零或者超出平均利潤率。
利息率由利潤率決定,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隨著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平均利潤率呈現下降趨勢。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導致利息率出現同方向變化。平均利潤率是利息率的決定因素,此外影響利息率的因素還包括社會財富及收入相對於社會資金需求的增長程度、信用制度的發達程度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會對利息率的上升或下降起到加速或減緩作用。二是平均利潤率的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每個國家的某個發展階段,它維持在相對穩定水平。因此,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利息率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量。三是利息率的決定具有偶然性。貸出資本家和借入資本家如何瓜分利潤也是影響利息率的重要因素。平均利息率無法由任何規律決定;相反,傳統習慣、法律規定、競爭等因素在利率的決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
經濟生活中,人們面對的是市場利息率,而非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是一個理論概念,在一定階段內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而市場利息率是多變的,但不論它如何變化,在任一時點上都表現為一個確定的量。
⑼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決定利率的基本因素中,最基本的是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決定利率的基本因素中,最基本的
1、社會平均利潤率是決定利息率的基本因素
2、資金供求狀況和市場競爭是影響利息率的重要因素
3、社會再生產狀況是影響利息率的決定性因素
4、國家經濟政策也是影響利息率的重要因素
5、銀行成本是決定利息率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6、物價水平也是制定利率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
7、國際利率水平對國內利率也有著重要影響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是建立在對利息的來源和本質准確把握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示,利息是貸出資本的資本家從借入資本的資本家那裡分割出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而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利息的這種質的規定性決定了它的量的規定性(利息的這種質的規定決定了它的量的規定),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平均利潤率。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率;二是總利潤在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進行分配的比例。這一比例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借貸雙方的供求關系及其競爭,一般來說,供大於求時利率下降;供不應求時利率上升。此外,法律、習慣等也有較大作用。
⑽ 如何理解馬克思和西方經濟學的利率決定理論
利率就抄是資本的價格,襲利率的上升和下降會對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造成影響。
貨幣市場上:貨幣需求=ky-hr 其中的hr就是投機動機,因此影響貨幣市場
產品市場上:根據凱恩斯國民收入理論,利率會對投資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國民收入,應為投資需求=e-dr與利率呈反向變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