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科學內涵
第一部分是考察資本主義制度和寫作《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計劃。主要介紹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1)從資本主義經濟最基本的三個要素(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制度)著手去研究資本主義經濟;
(2)簡單介紹寫作政治經濟學的計劃,著重介紹第一分冊的主要內容。
第二部分是敘述研究經濟問題的動機和原因。該部分指明了「最初動因」,並且也是正確批判「法蘭西思潮」的需要。
第
三部分是經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和實質,提供了歷史唯物主義科學體系的完整綱要。包括5個方面,
分別是:
(1)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展示
了社會系統的復雜結構;
(2)概括和論述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劃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的標准;
(3)論證了人類社會發
展、變化的根本規律,揭示了社會革命的客觀根源;
(4)指出了社會變革的種類和條件;
(5)概括了社會歷史演進的基本形態,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一般
規律性,論證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第四部分是回顧研究政治經濟學和創建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具體過程。
(1)1843年3月,馬克思退出《萊茵報》,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上,寫了第一部著作《黑格爾哲學批判》,從客觀的物質條件出發論證了法的本質,標志著唯物史觀的萌芽。
(2)1843年,馬克思到巴黎後繼續研究政治經濟學,寫下了篇幅宏大的《巴黎筆記》並准備出版兩卷集的經濟學著作《政治和政治經濟學批判》。
(3)移居布魯塞爾後,馬克思繼續研究政治經濟學,寫下了《布魯塞爾筆記》並寫作和整理《政治和政治經濟學批判》,於1846年夏,與恩格斯合作寫了《德意志意識形
態》。該書的出版標志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形成了唯物主義歷史觀。
(4)1847年,為批判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普魯東而寫了《哲學的貧困》。這部著作是
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第一次科學的表述。
(5)1850年,在不列顛博物館繼續研究政治經濟學。1859年,完成對政治經濟學綱要上的批判,寫成了《政治經濟學批判》,並在該書的序言中,以正面論述的形式,提供了歷史唯物主義科學體系的完整綱要,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問題和實質,做出了經典式的論證。
B.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主要研究什麼問題
這個應該主要研究seventy,我認為這段時間
C.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要知道什麼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政治經濟學。從詞源來看,政治經濟學主要是由法國政治經濟學家蒙克萊田在《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中最早使用這個概念。而恩格斯認為,政治經濟學包含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規律的科學,或者說是研究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並相應的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和形式的科學。不過在恩格斯看來,這種廣義的政治經濟學尚未產生。狹義的政治經濟學主要是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與它相適應的分配和交換形式的科學,這是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產物。
政治經濟學批判,從理論維度來看,這是將政治經濟學從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使之成為一門真正科學的追切需要,要對全部的政治經濟學文獻進行批判,將它從經濟學家的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從現實維度來看,這是科學解剖資本主義生理機制的客觀需要,剝層外部的層層假象,把表面的運動歸結為內部的現實的運動。從政治立場來看,這是建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內在需要, 是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雙重批判。從最終旨趣來看,這是徹底終結政治經濟學的必然要求,以此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
D.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繼承了什麼主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研究成果中的科學因素,收集和研究了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大量文獻和資料,深入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揭示了它的真實運動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問題上廓清了貫穿於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的迷亂。他們闡明了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階級社會,歸根結柢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系;雖然這些關系總是同物結合著,並且作為物出現。這一重大貢獻是建立在馬克思對勞動價值學說作了全面論證和革命性的發展的基礎上的。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二重性時,發現了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這就使價值的本質得到了科學的說明,並使得剖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各種現象獲得了重要的鑰匙。馬克思科學地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對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發現了資本家使用僱傭勞動者的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超過勞動力本身的價值是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創立了他的嶄新的剩餘價值學說,奠定了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的基石。剩餘價值學說徹底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的深刻基礎,使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的眼界豁然開朗,這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最大功績。馬克思研究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積累過程,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頁)。
E.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批判」
《政冶復
經濟學批判》是卡爾海恩里制希.馬克思。發表的政治經濟學著作。寫成於1857年至1858年。全書有三部分組成。即《序言》《商品》,《貨幣或簡單流通》。這本書的出版。為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中的革命變革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從商品的概念談起,分析了價值的二重性: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在交換過程中二者是分離的。商品是社會生產關系方式的一種物的形式。現在人和人在勞動中的關系,卻表現在了物與物和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在對商品與社會關系的聯系中,包含著馬克思的批判苗頭......
F. 馬克思為什麼批判政治經濟學 巴黎手稿
馬克思在《手稿》中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是引入哲學並從方法論的批判入手的。因此,就《手稿》的研究,需要對馬克思此時的哲學水平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關於馬克思在《手稿》中的哲學水平,筆者認為已經不是一般學界所持的仍囿於費爾巴哈「抽象的人本學」的情況,而是具有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見解和立場。這種變化,在如何對待國民經濟學的問題上已經反映出來。馬克思在《手稿》的序言中提出,青年黑格爾派的神學批判家已經看到國民經濟學吸收費爾巴哈的積極意義,並同時看到了其所缺乏黑格爾辯證法立場的不足,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解決並誤入歧途,從而理論的真正的問題不是青年黑格爾派是否知道這個不足的存在,而是此時人們還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不足本身。
可以資證的是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刪去的一段針對「神學家」評價的文字。就此他說道:「他發覺在費爾巴哈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中還缺少黑格爾辯證法的某些要素,這些要素還沒有以經過批判的形式供他使用,這時,他自己並不試圖或者也沒有能力把這些要素引入正確的關系,反而以隱晦的、陰險的、懷疑的方式,搬用這些要素來反對費爾巴哈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神學的批判家認為,從哲學方面應當作出一切,來使他能夠侈談純粹性、決定性以及完全批判的批判,是十分自然的;而當他感到例如黑格爾的某一因素為費爾巴哈所缺少時,——因為,神學的批判家並沒有超出感覺而達到意識,盡管他還對『自我意識』和『精神』抱有唯靈論的偶像崇拜,——他就以為自己是真正克服哲學的人。」顯然,馬克思批判「神學家」,不在於「神學家」發現了費爾巴哈缺乏黑格爾辯證法的因素,而在於他「沒有能力把這些要素引入正確的關系」,這是馬克思由政治經濟學批判關涉哲學論述並反映他此時達到什麼樣水平的材料。
從這個材料的表述內容看,馬克思已經意識到,雖然費爾巴哈以唯物論超越了黑格爾,並「創立了真正的唯物主義和實在的科學,因為費爾巴哈也使『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成了理論的基本原則」,但費爾巴哈因缺乏黑格爾辯證法的因素而制約著政治經濟學和沒能對現實提出科學的方法。這反映在國民經濟學身上,就是雖然他們超越了重商主義「只知道貴金屬是財富的存在」的局限,並提出了「以勞動為原則」的財富來源和本質理論,但仍然把經濟學僅僅當作「發財致富」的學問,「表面上承認人,毋寧說,不過是徹底實現對人的否定而已,因為人本身已經不再同私有財產的外在本質處於外部的緊張關系中,而是人本身成為了私有財產的這種緊張的本質」。國民經濟學的這種「非人」的理論性質,在於沒有看到「人本身成為了私有財產的這種緊張的本質」的現實性,從而就現實的這種「緊張關系」,「還沒有把它理解為勞動和資本的對立,它還是一種無關要緊的對立,一種沒有從它的能動關繫上、它的內在關繫上來理解的對立,還沒有作為矛盾來理解的對立」。
這里是馬克思在《手稿》中基於方法論的層面對國民經濟學給予的明確批判,而這一批判所指責的內容不正是費爾巴哈哲學所缺乏的黑格爾因素嗎?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揚棄,超越了他的唯心論立場,但沒有保留其合理的辯證法,形成了理論的片面性,這一點馬克思是十分明白的。而馬克思進一步強調的是在與他同時代的「神學家」那裡,在如何繼承費爾巴哈和黑格爾的問題上,雖然認識到了費爾巴哈哲學缺乏的黑格爾辯證法的因素,但卻沒有能力完成它,以致對現實的批判仍然是無力的,這種情況也就反映在政治經濟學上了。
正是因為如此,《手稿》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才會有後面的「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一節。這一節的核心任務就是關於在政治經濟學上如何正確引入黑格爾辯證法的論證,就此,馬克思既分析了黑格爾的積極一面,又批判了黑格爾不足的一面,這完全是為了改造國民經濟學之用的,也是批判國民經濟學所要做的方法論指引。這樣說來,馬克思的《手稿》寫作,實際上是批判地運用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而從《手稿》的整體來看,辯證法的方法實質就是後來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明確提出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這一政治經濟學方法,只是它在《手稿》中僅僅呈現了初步運用和建構的原型。在《手稿》中,就「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這兩個概念的使用和相互關系,即所謂循環論證問題,實質是這一方法的萌芽和一種敘事的構築。
G. 馬克思在_____一書中深入的分析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黑格爾哲學和空想
馬克思在藝術中深入的飛機枇杷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資本主義政治經濟
H.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批判的是資產階級的什麼 生產關系嗎
是的。批判資本家(企業老闆)剝削工人
I.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新世紀整體進入保衛資本論時代!!
【作者基本信息】 蘭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16, 博士
【摘要】 政治經濟學批判是馬克思的事業,這意味著他既要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對國民經濟學展開理論省思。得益於批判,馬克思主義得以生成、發展和完善。透過對一切存在的實踐批判、辯證批判、歷史批判、內在批判和總體批判,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維度得以凸顯。深諳「批判之道」,是馬克思思想得以持續發力的關鍵。
批判乃馬克思主義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關鍵所在。從哲學批判而政治批判,從政治批判而經濟批判,是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發展路向。藉由「資本之思」而實現實踐的「革命性變革」,最終達至「自由王國」,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馬克思向我們展示了一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密切相關的完整畫卷。
在政治經濟學批判早期,馬克思通過對「市民社會」、「私有制」、「異化勞動」、「實踐」和「生產關系」等社會經濟范疇的理論省察,實現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主題的轉換。具體而言,從「天上迷霧」到「市民社會」、從「財產權」到「私有制」、從「對象化勞動」到「異化勞動」、從「感性直觀」到實踐、從「生產活動」到「生產關系」、從「批判的批判」到「哲學的貧困」、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到社會實踐的轉變,即是馬克思在研習政治經濟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批判思路。
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成熟時期,藉助於之前的學術積淀,馬克思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經濟「二律背反」——勞動致富和勞動者貧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長、減少人數和增加產量、節約和浪費、價值的增殖和喪失——的論說。同時,馬克思還展開了對「商品」、「貨幣」、「勞動」和「資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邏輯體系由此生成。作為一部現代性「診斷說明書」,政治經濟學批判向我們展示了商品、貨幣、勞動和資本的多維意蘊,並先後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人類之謎和資本拜物教的秘密。
最後,馬克思通過對「分工」、「市場」和「時空」等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范疇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
總之,在政治經濟學批判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與之相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確證,各種掩蓋於物物關系之下的社會關系得到了澄明。
通過理論批判和現實批判,馬克思做著借思想觸及社會現實的偉大嘗試,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面對變化發展了的環境(主要是新世紀之初的金融危機之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當代「在場」,充分表明了這一理論本身的科學性,也再次說明了這一理論之於時代的意義。
在我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也不斷完善。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碩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完善也反過來印證著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當代效力。
【關鍵詞】 馬克思; 政治經濟學批判; 邏輯理路; 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