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三國演義里的經濟學

三國演義里的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1-01 22:18:56

Ⅰ 三國演義諸葛亮故事

1、初出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

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過程中對南中豪強首領孟獲採取的攻心戰策略,目的是徹底地消除南中少數民族的反叛心理。東漢以來,南中屬於益州轄區之內,分置益州郡(即建寧郡)、牂柯郡、朱提郡與永昌郡四個行政區。

3、揮淚斬馬謖

揮淚斬馬謖,一說是《三國演義》中,因為馬謖的驕傲自大導致街亭被破,街亭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為,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來換取民心。

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爭霸天下。馬謖被斬是必然的原因,因為,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註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的必然性。

4、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5、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Ⅱ 正史中的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強

研讀三國歷史,縱觀中國古代史,從整個歷史發展角度來說,諸葛亮是敗給了司馬懿的。諸葛亮是致力於為劉備打天下,但劉備勢弱,要從三國如此亂世分得一杯羹,甚至統一中國光復大漢王朝,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主張和方法都是最佳的,而且也創造了三國很多流傳於後世的經典戰術、謀略和英雄。但是從人民的角度來說,老百姓是渴望和平,反對分裂的,「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就是幾千年以來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的最真實的寫照。而三分天下正是結束在司馬懿掌握實權的魏國之上的,而且司馬懿開創了魏國以及晉朝代魏後西晉東晉數百年的和平時期。雖然可能從過程來說可能沒有馬背上打下的江山那麼英雄,但卻是最和平和傷害最低的方式。從這一點上,竊以為諸葛亮的成就是沒有司馬懿大的。
從政治方面來說,諸葛亮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比較順遂的,老闆劉備是一個很好的伯樂,雖然可能沒有充分發揮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但是也沒有對他的政治才能進行限制,用人不疑。眾所周知,司馬懿的老闆曹操是一個不信任人的人,在他底下做事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但是司馬懿能夠在曹操認為其「久之必反」的情況下逐漸的打消曹操的懷疑並取得他的信任是一件非常人能及的事情。在劉備掛掉之後,諸葛亮獨挑蜀國大梁,在玩的力不從心最終累死之前也不知道找個或者培養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來延續他的事業。而司馬懿卻能夠在掛掉之後還能有一個兒子和孫子來繼續他的事業並最終成立大晉王朝,活活把一個天下和平改姓,其長遠謀略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從軍事方面來說,諸葛亮和司馬懿有過多次對抗賽。最著名的便是歷時長達七年之久的諸葛亮攻魏之戰,魏國的統帥就是司馬懿,兩者在過程中是各有勝負,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流傳於後,很多資料都對諸葛亮大加贊賞,說諸葛亮多次打敗司馬懿。但結果卻是司馬懿一個「拖」字決使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軍撤兵而告終。由此可以看出,司馬懿在軍事指揮上面是勝過諸葛亮的。而搞笑的是可愛的諸葛先生在一場戰爭失敗後,送了一套女裝給司馬先生妄圖使其勃然大怒、氣血上升、腎上腺激素增加從而作出錯誤決定。類似的這招在周瑜身上雖然成功了,可以在司馬懿身上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成績。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諸葛亮早期,由於桃園三結義的三位都還沒有犧牲,所以大部分時間諸葛亮都是在管理蜀國的後勤工作和經濟發展工作,但是蜀國的經濟並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依然是三國中經濟發展最落後的國家。而司馬懿大力發展生產,恢復魏國經濟,建立了民屯和軍屯的屯田制度,為以後魏國統一三國並開創大晉王朝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我是推崇司馬懿的,他夯實了晉朝代魏的堅實基礎,一個王朝由此誕生。其實歷史上有很多的司馬懿類型的人才,我們可以稱他們為「竊國者」,如董卓、王莽等,但是以和平方式竊國成功可能就只此一家了。而諸葛亮一直以來給我的感覺是儒雅的文人,有點儒也有點腐,一生希望並且一定要有一個主子存在,可能不能對別人盡忠便會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有一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奴性。我對他最大的不滿便是:既然一定要有一個主子,為什麼要對劉阿斗忠誠?一個如此扶不起的人將他的後半生全部浪費了,也葬送了他前半生創下的功績

閱讀全文

與三國演義里的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