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級建造師一般要准備多長時間才能過
一、應考者應如何理解《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作用?
1、對大綱作用的理解
應試者在准備建造師考試前應充分解讀《考試大綱》的內在精神、大綱的要求、報名的條件、考試的科目和對章、節、目、條下具體掌握、熟悉、了解等知識點的解讀,包括案例分析樣題的解讀。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和學習指導用書是非常有幫助的。《考試大綱》不僅是對應考者的指導,也是對考試指導用書編制、命題者出卷的指導,是各方行為的指南,它具有法律的效力,必須共同遵守。
2、對大綱內容特性的理解
建造師考試大綱內容體現「五個特性」,即體現「綜合性、實踐性、通用性、國際性和前瞻性」。綜合性,即大綱要涵蓋建築工程、土木工程、工藝性工業工程等;實踐性,即大綱要能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解決處理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國際性,即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做法,符合WTO規則的有關原則;通用性,即要以工程管理學科為主,涵蓋其他專業學科;前瞻性,即要拓寬建造師的執業范圍,充分考慮將來與國際建造師互認。建造師考試大綱堅持「六個結合」方面。堅持「與建造師的定位相結合,與高校專業學考試|大|科設置相結合,與現行工程建設標准相結合,與現行法律法規相結合,與國際通行做法相結合和目前項目經理資質管理向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平穩過渡相結合」。專業考試大綱范圍包括從事工程項目管理所應具備的相關知識點,以突出施工階段管理為重點,內容包括:專業工程法律、法規、規范、標准;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術。
3、對大綱編制方式的理解
大綱的編寫方式是在吸收我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築師和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經驗基礎上,創造了模塊式的大綱結構和編碼結構,不僅使大綱更加詳細、明確,而且便於查找、復習。大綱編碼採用8位編碼結構,可以清晰地表明專業、級別以及章、節、目、條的結構,當然對於知識的體系性、系統性、聯系性有一定的影響,這需要我們的應考者已具備一定的專業和管理知識體系,項目管理的系統知識和專業實踐知識,要把建造師考試理解為執業資格考試,而不是學歷教育或一門課程理論知識的簡單掌握。
4、對考試專業科目調整的理解
根據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第三條「考試內容及試題類型」的規定,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分綜合考試和專業考試。綜合考試包括《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三個科目;專業考試為《專業工程管理和實務》一個科目,2004版該科目分為房屋建築、公路、鐵路、民航機場、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電力、礦山、冶煉、石油化工、市政公用、通信與廣電、機電安裝、裝飾裝修14個專業;2007年版調整為建築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民航機場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與廣電工程、礦業工程、機電工程。即將原「房屋建築、裝飾裝修」合並為「建築工程」、 將原「礦山、冶煉(土木部分內容)」合並為「礦業工程」、 將原「電力、石油化工、機電安裝、冶煉(機電部分內容)」合並為「機電工程」。調整中未變動的專業類別有7個:公路、鐵路、民航機場、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市政公用、通信與廣電。應試者要充分關注《考試大綱》2004年版和2007年版的異同點,調整、變動、增加部分的內容往往是下次考試命題的重要內容。
5、對報考科目內容的理解
應考者在報名時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條件選擇一個專業進行考試。即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按「3+1」設置,綜合知識與能力考3門,專業知識與能力考1門。綜合考試以各專業通用部分的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為內容,突出共性,各專業應考人員均應知曉。專業考試突出和強調各專業的技術、經濟、項目管理以及各專業的法律法規、相關知識的特點,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
6、對題型的理解
執業資格考試採用標准化試卷,綜合科目試題的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專業試題的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綜合(案例)分析題。又根據建市監函[2004]20號《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命題有關問題會議紀要》的通知,一級建造師各科目考試時間、題型、題量、分值按下表1設定。
序號
科目名稱
考試時間(小時)
題型
題量
滿分
1
建設工程經濟
2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60 多選題 20
100
2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3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3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3
單選題 多選題
單選題 70 多選題 30
130
4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4
單選題 多選題
案例題
單選題 20 多選題 10
案例題 5
160
其中案例題120分
二、應考者應如何解讀《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的作用?
調整《考試大綱》後的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涉及的內容更多,范圍更廣,專業面更寬,且考試的時間更緊張,具體試題的出題深度,尤其是專業考試科目的綜合案例試題到底是如何調整很難把握。一級建造師已經歷過三次,通過的人數也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以前「原則上應保證考題難易、大小、長短、寬窄適中,題目要簡明准確」的規則可能會有一定的調整,可能會從控制通過率、增加難度系數、增加綜合性和復雜性、增強判斷分析能力上提高整個執業考試的水平。
針對《考試大綱》的調整,《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作了相應的調整,其緊扣《考試大綱》的要求,作了大量的補充和適當的修訂,特別在知識點理解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作了更全面的補充,為應考者知識點的全面掌握和考試范圍、深度和廣度上的把握作了很好的界定和衡量,也是命題者命題的主要依據。
考試范圍完全限於由建設部組織編寫、人事部審定的《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中明確的內容;考試的深度基本限於《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所涉及的內容深度;在專業考試中的綜合性和靈活性應是對各專業技術、經濟、項目管理以及各專業的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在實踐中的考試|大|綜合應用,所考知識點不會超出考試大綱和考試用書的范圍和深度。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考者應始終以大綱為依據,以考試用書為內容,以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基礎進行重點復習。對大綱上沒有的、考試用書中沒有涉及的、實際工作中有爭議的、法律法規中有表述不一的,在命題中一般不會出現,應考者不必再花時間去復習、考慮,也即應考者應重點吃透考試大綱中知識點,緊緊圍繞考試用書中涉及的內容和深度,並靈活掌握和應用這些知識點的概念和內容,加上自身在實踐中的體會,應是我們應考者復習、應考中重點注意的問題。
三、對應考者復習方法有何建議?
1、以系統性知識了解為基礎,以知識考點為重點的復習方法
考試大綱是國家對一級建造師綜合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命題的依據,是應考者復習范圍和復習內容的依據,也是考試用書編寫的依據。考試用書是對考試大綱中知識點的解釋,是對問題的回答,不涉及「為什麼」和過程推導。考試用書的編寫方式其章、節、目、條的編碼與相應考試大綱完全保持一致,內容完全是針對考試大綱的知識點編寫的,它不同於一般系統闡述一門學科的教材,所以應該注意到,這種編寫方式一方面非常有利於應考者查閱、復習,要求和答案也非常清晰明了;另一方面,由於知識點之間的系統性、邏輯性、推理性、關聯性相對薄弱,對於應考者來講理解、記憶和弄清知識點的內在含義和相互關系較困難。因此,建議應考者可以查閱有關教材和參考資料,對於真正掌握、熟悉和了解有關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點來講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建設工程經濟》這門考試科目,它主要涉及建設工程經濟、會計基礎和財務管理、建設工程估價三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應考者可以先結合考試大綱系統地學習一下這三門學科的教材或參考資料。一般來講,系統性學科(如《建設工程經濟學》)的教材或參考資料基本上能涵蓋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點(現金流量、利率、資金時間價值、項目周期、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財務評價、不確定性分析和盈虧平衡點、敏感性分析、價值工程、設備壽命及磨損更新等),對於有些教材或參考資料沒有的而在考試用書里深化的知識點(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設備租賃與購買等)可以結合建造師考試用書中明確的概念來綜合理解。
在基本弄清教材或參考資料內容的基礎上,再來針對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點,逐條復習和理解,以系統性學科知識為基礎,以考試大綱中知識點掌握為重點復習,這樣對於全面弄清大綱和考試用書涉及的知識點的內容就容易得多,而且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2、重點和全面兼顧相結合的復習方法
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和考試用書為綱目式結構。綜合考試大綱與專業考試大綱均按章、節、目、條的層次編寫。考試大綱中,「章」反映的是「學科群」、「節」反映的是「學科」、「目」反映的是「知識能力結構」、「條」反映的是「知識點」。 其中「目」按掌握70%、熟悉20%、了解10%的比例和順序來表述。
要求「掌握」的是重點內容,也是命題的重要考點,要求應考者能靈活應用,復習時應考者對這部分內容要理解得詳細、深入;要求「熟悉」的內容是重要內容,應考者除弄清楚各個知識點的原理、內容、依據、程序及方法外,還要注意與其他易混淆的知識點做對比,加強記憶;要求「了解」的是相關內容,考試深度較淺,考題更直觀,易得分。根據以往執業資格考試的經驗,重點與非重點知識點均會出題,因此,應考者應遵循突出重點和全面兼顧的復習原則,考試前全面復習甚至通讀多遍考試用書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抓住重點及重要內容等要點進行重點復習。
3、復習和練習相結合的方法
應考者在遵循突出重點和全面兼顧復習原則的前提下,還應進行大量模擬試題的練習,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對考點的理解和掌握,檢驗復習效果,提高應考者對考題及考試的適應性。同時,在練習時應注意對正確和錯誤答案的原因分析,而不是只選出正確答案就可以了,而應弄清楚正確和錯誤的原因,因為練習是模擬試題,實際考試中可能恰巧是用另一種提問方式,這樣反復練習,對全面和熟練掌握知識點是非常有益的
[例1](單項選擇題):設備從投入使用到因技術落後而被淘汰所延續的時間稱作技術壽命,又可以稱作( )
A、物理壽命
B、經濟壽命
C、自然壽命
D、有效壽命
[答題分析]:正確答案應該是「D、有效壽命」 。練習時同樣也應弄清物理壽命、經濟壽命、自然壽命等概念。物理壽命是指設備從投入使用開始,直到因物質磨損而不能繼續使用、報廢為止所經歷的全部時間,也稱自然壽命。經濟壽命是指設備從投入使用開始,到因繼續使用在經濟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經歷的時間。故題目可以改為:
[例2](單項選擇題):設備從投入使用開始,直到因物質磨損而不能繼續使用、報廢為止所經歷的全部時間,稱為自然壽命,又可以稱作( )。
A、物理壽命
B、經濟壽命
C、技術壽命
D、有效壽命
[答題分析]:正確答案「A、物理壽命」。應考者全面掌握了設備的各種壽命概念,考題再變化也就不擔心了。
4、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相結合的復習方法
應考者對大綱和考試用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還應深刻理解和特別注意區別「目」中相關「條」知識點的概念、特點和具體方法的靈活應用,在考試時靈活應用這些知識點。
[例3](單項選擇題):下列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中,可用來判別施工質量是否屬於正常狀態的方法是( )。
A、分層法
B、因果分析圖法
C、排列圖法
D、直方圖法
[答題分析]:對於這樣的考題,應考者首先應該抓住「質量統計分析方法」這個關鍵知識點,是屬於《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考試科目中質量控制中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的內容,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有分層法、因果分析圖法、排列圖法、直方圖法四種。分層法是對工程質量狀況的調查和質量問題的分析,找出質量問題及其原因;因果分析圖法是對每一個質量特性或問題逐層排查找出其最主要的原因;排列圖法是質量管理過程中,通過抽查檢查或檢驗試驗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統計分析,以及造成質量問題和原因的統計數據分析排列出問題的累計頻率和頻數,得出應重點管理、次重點管理和適當加強的問題,又稱ABC分類管理法;直方圖法是觀察分析生產過程質量是否處於正常、穩定和受控狀態以及質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許的范圍內。題中要求判別「施工質量是否屬於正常狀態」,很顯然「D、直方圖法」應是正確答案。
這四種方法的概念和內容在考試用書中均非常明確。命題者在命題時可以通過單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的形式來考察應考者對於這四種方法概念、特點、區別和具體應用的掌握情況,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施工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或其他的知識點通過專業考試的案例考題的形式來命題,應考者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點來完成試題。
[例4]某施工單位的質檢部門對其下屬分公司承擔的某公路橋梁工程項目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進行質量檢查,抽查結果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序號
存在問題項目
數量
1
橫向裂縫
75
2
縱向裂縫
44
3
蜂窩麻面
15
4
局部露筋
8
5
強度不足
4
6
其他
4
合計
150
問題:
(1)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幾種?對於本工程出考試|大|現的質量問題,質檢部門適宜選擇哪種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分析存在的質量問題?
(2)試分析混凝土預制梁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是什麼?
(3)對出現的主要問題分包單位可採取哪些主要技術措施進行防治?
[本題考核要點]:考核應考者對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對出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應採取技術措施的實際應用能力。
[本題答題思路]:
(1)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除分層法、因果分析圖法、排列圖法、直方圖法四種外還有其他多種方法,但考試大綱中只列出了這四種,因此,應考者應緊緊圍繞大綱要求,不必再答其他的統計方法。
對於質量控制管理中,對通過抽查檢查或檢驗試驗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統計分析,以及造成質量問題和原因的統計數據分析排列出問題的累計頻率和頻數,得出應重點管理、次重點管理和適當加強管理的問題,應選用排列圖法進行分析。
(2) 主要質量問題:
1)數據列表計算
序號
存在問題項目
數量
累計頻數
累計頻率
1
橫向裂縫
75
75
50.0
2
縱向裂縫
44
119
79.0
3
蜂窩麻面
15
134
89.0
4
局部露筋
8
142
95.0
5
強度不足
4
146
97.0
6
其他
4
150
100.0
合計
150
2) 繪出排列圖(略,參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考試用書》中1Z204083)
3) 分析:根據累計頻率在0%~80%區間的為主要問題,在80%~90%區間的為次要問題,90%~100%區間的為一般問題的判別原則,通過排列圖可以得出主要原因是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是應該重點管理的問題;蜂窩麻面是次要問題,是次重點管理;局部露筋、強度不足、其他是一般問題,按常規適當加強管理。
4) 主要的質量問題是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參見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質考試|大|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中有關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防治措施的內容,可以根據考試用書公路工程分冊第1B428034的內容回答,即:
1) 選用優質的水泥和優質的骨料;
2) 合理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當水灰比過大時容易出現裂縫;
3) 避免混凝土攪拌時間過長後使用;
4) 加強模板的施工質量,避免出現模板移動、鼓出等;
5) 避免出現支架下沉,脫模過早、模板不均勻沉降;
6) 混凝土澆築時要振動充分,混凝土澆築後要加強養護工作。
7) 大體積混凝土應優選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熱水泥,採用遮陽涼棚考試|大|的降溫措施,同一結構物的不同位置溫差應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如果你原來的專業與建築相差非常遠的話困難很大,這專業學的東西太多了,多上網查查資料,上面很多關於這個的介紹
B. 土木工程經濟學盈虧平衡點練習題一位房主正在考慮是否投資太陽能電池板。這位
土木工程經濟學盈虧平衡點練習題一位房主正在考慮是否投資太陽能電池板。這位,你是說這個一個什麼程序還是一個電腦的,因為我從你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看不出是一個什麼問題,所以懂不了,希望你諒解。
C. 工程經濟學 盈虧平衡分析
A正確。
盈虧來平衡產自量以下的產量會導致企業虧損,即嚴重開工不足不足以抵消固定投入,那麼該產量越高,說明企業在有限的產能下越難盈利。
B選項價格與項目風險無關,因為盈虧平衡實際是個銷售額,銷售額=銷量*價格。
C選項前半部分與A前半部是一個意思
D 單位生產成本越高,邊際貢獻越小,意味著盈虧平衡產量越高,或者說盈虧平衡生產能力利用率越高,風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