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原理高鴻業課後答案

微觀經濟學原理高鴻業課後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01 13:42:56

『壹』 求微觀經濟學高鴻業第六版教材的課後題答案,在線等!拜託🙏🙏🙏

你去買本教材輔導吧。。。太多了沒法給你。

『貳』 高鴻業 微觀經濟學 第四版課後習題答案

pdf的

大學學習資料免費下載網 有 這個答案

在 經濟學/貿易學/財政學/會計學/金融學 版塊

標題: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習題詳解/課後答案(電子書+紙質書)

另外,還有很多這個版本的學習資料可以免費下載: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教學視頻/教學錄像(電子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版)微觀部分-課件全集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版)宏觀部分-課件全集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筆記(電子版+紙質版)
...

下載不用積分

『叄』 請問,哪有微觀經濟學(高鴻業著)的答案

微觀經濟學復習與思考題參考答案

備注:本參考答案僅僅包括選擇題和計算題。而名詞解釋和問答題在書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沒有給出參考答案,請同學們對照課本。部分思考題沒有標准或參考答案,需要同學們自己思考。

第二章
2、選擇題
(1)4 (2)3 (3)2 (4)2 (5)3 (6)2
3、(1)根據公式Qd=Qs ,可得 PE=6,QE=20
(2)PE=7,QE=25
(3)PE=5.5,QE=22.5
(4)1為靜態分析,2、3為比較靜態分析,二者的聯系與區別如下:
從數學模型的角度, 聯系:二者都是根據外生變數求內生變數,且都不考慮時間因素;
區別:靜態分析是根據既定的外生變數求內生變數;
P 比較靜態分析是根據變化了的外生變數求內生變數。
從均衡的角度, 聯系:都是考慮均衡狀態的特徵(數值);
區別:靜態分析是考察既定條件下個變數達到均衡是的特徵;
比較靜態分析是比較新舊均衡點的分析方法。

P

(1) (2) Q (3)

4、(1)根據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
(2)根據公式,點ed=-(-100)×2/300=2/3
(3)相同。
如圖:ed=OC/CB=2/3

5、(1)根據弧彈性的計算公式,有弧Es=(7-3)/5÷(5-3)/4=8/5
(2)點供給彈性為:Es=2×4/5=8/5
(3)相同(圖略)

第三章
2、(1)2 (2)3 (3)1 (4)2 (5)3 (6)2
5、均衡時:MRS12=MU1/MU2=P1/P2=1/4
肯德雞對襯衫的替代率為1/4
6、(1)I=P1X1=60
(2)預算線的斜率=-P1/P2=-2/3,得P2=3
(3)根據I=P1X1+P2X2,預算線的方程為2X1+3X2=60
(4)預算線的斜率=-P1/P2=-2/3,
(5)MRS12=MU1/MU2=P1/P2=2/3
7、(1)均衡條件:MU1/MU2=P1/P2 3X22/6X1X2 = 20/30 (1)
20X1+30X2=540 (2)
由(1)、(2)式的方程組,可以得到X1=9,X2=12

(2)U=3X1X22=3888
8、(1)A消費者的需求表為:
P 5 4 3 2 1 0
QAd 0 4 8 12 16 20
B消費者的需求表為:
P 6 5 4 3 2 1 0
QBd 0 5 10 15 20 25 30
市場的需求表為:
P 6 5 4 3 2 1 0
Qd 0 5 14 23 32 41 50
(2)圖略。

第四章
2 (1)
可變要素的數量 可變要素的總產量 可變要素的平均產量 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2)是。從第五單位可變要素投入開始。

9、解:(1) ,
時,在既定成本條件下,可以實現產量最大。代入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產量,有L=K
等成本線為 ,得到K=1000,L=1000,Q=1000。
(2)在產量既定的情況下,成本最小的條件與前面相同。由上面的L=K代入生產函數,可以得到K=800,L=800,C=2400

第五章
2、選擇題
(1)2 (2)3 (3)3 (4)2 (5)4 (6)1 (7)1 (8)1

3、(1)
短期生產的產量表
L 1 2 3 4 5 6 7
TP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L 10 15 70/3 25 24 130/6 135/7
MPL 10 20 40 30 20 10 5

(2)圖略

(3)
短期生產的成本表
L Q TVC=w*L AVC=w/APL MC=w/MPL
1 10 200 20 20
2 30 400 200/15 10
3 70 600 60/7 5
4 100 800 8 20/3
5 120 1000 100/12 10
6 130 1200 120/13 20
7 135 1400 1400/135 40
(4)\(5)略。

5、(1)可變成本部分為VC=Q3-10Q2+17Q;不變成本部分為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數的一階導數為零,可以得到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MC=AVC時,AVC 最小,有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Q=10,結果一樣。

第六章
2、(1)2 (2)4 (3)2 (4)4 (5)3 (6)4 (7)4
9、(1)根據利潤最大化條件:SMC=MR,而MR=P,
SMC=0.3Q2-4Q+15,代入上面的利潤最大化條件,得到0.3Q2-4Q+15=55
求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20/3和Q2=20,由於產量為非負,所以均衡產量QE=20。
π=TR-TC=55*20-(0.1*203-2*202+15*20+10)=790
(2)停產點:虧損(-π)=FC=10
??在停止營業點有?P =MC=AVC
即0.3Q2-4Q+15=0.1Q2-2Q+15
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0或Q=0,
由於Q=0是不生產的條件,因此停止營業點的產量為Q=10
代入P=0.1*102-2*10+15=5
(3)P=0.3Q2-4Q+15 (Q≥10)

??、(?)根據題意,LMC=3Q2-24Q+40,?P??MR=LMC=100,得Q=10,或Q=-2
由於產量不能為負數,所以廠商實現的產量Q=10
LAC=LTC/Q=Q2-12Q+40=2O,π=TR-TC=100*10-20*10=800
(2)根據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條件=LAC=LMC,得
Q2-12Q+40=3Q2-24Q+40,求解方程得到Q=6或Q=0
因此長期均衡時,單個廠商的產量Q=6,
P= LMC=3Q2-24Q+40=4
(3)有需求函數可得到,在供需均衡時,由於價格為P=4,
所以行業的需求量Qd=660-15*4=600
廠商的數量N=行業需求量/單個廠商的產量=600/6=100

11、(1)D=LS,即5500+300P=8000-200P,得P?=5,Q?=7000
(2)D』=LS, 即5500+300P=10000-200P得P?=9, Q?=8000
(3)其他條件不變,當D增加,導致均衡價格上升與均衡量增加
12、(1)D=SS,即6300-400P=3000+150P,得P?=6,Q?=3900
(2)若市場均衡,則廠商一定也達到長期均衡,二者的均衡價格相同。
廠商均衡時,P=MinLAC,得P=6
因此,市場均衡。
行業內廠商數量為:N=3900/50=78
(3)D』=SS』,得Q?=5600,P?=6
(4)市場長期均衡,N=112
(5)該行業為成本不變行業(產量增加時,產品價格不變)
(6)112-78=24

第七章
2、(1)2 (2)4 (3)1 (4)3
11、短期均衡條件:MR=SMC
MR=TR』=(P·Q)』=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Q=20或者Q=-5/3
由於產量不能為負數,所以均衡產量為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廠商利潤最大:要素的邊際收益=要素的邊際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2+2L+36
代入可以得到:0.1*(-0.03L2+2L+36)=4.8
得L=60或者L=20/3
當L=60小時的時候,AQ=-0.01*602+60+36=60
當L=20/3小時的時候,AQ=-0.01*(20/3)2+20/3+36=42
由於L=60小時的時候,具有更大的平均產量,因此,僱傭60個小時的勞動。
(可以驗證,當L=60, 利潤=72美元,當L=20/3小時,利潤=-4美元)
或者,計算 ,當L=20/3時,>0,當L=60時,<0,即L=60時有極大值。

第九章
8、(a)DL=SL,100W=60000-100W,得W=300(美元)
(b)S』=100(W-10)
DL=SL』100(W-10)=60000-100W,得W=305(美元)
(c)由廠商和工人共同支付
廠商:征稅前,按300美元支付工資 多支付5美元
征稅後,按305美元支付工資
工人:征稅前,可得300美元工資
征稅後,可得 305美元工資,但要支付10美元的稅, 少了5$
實際得295$
(d)勞動的供給為100*(305-10)=29500
TAX=29500*10=295000(美元)
9、准租金=TR-VC=100*10-100*5=500(元)
經濟利潤=TR-TC=准租金-固定成本=500-100*4=100(元)

第十一章
7、A?8、D 9、D

第十二章
7、B?8、B 9、A 10、B
11、解:MC=2X MR=2*10=20
MC=MR X=10(只)
2005-10-11 10:22 往事隨風
高鴻業宏觀經濟學課後習題答案(3-9章)
第三章 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均衡

『肆』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五版,高鴻業主編的,課後習題答案

西方經濟學課後習題答案
 
說 明
 
1.授課教材——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下冊 宏觀部分),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
2.課後習題范圍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
3.目前所給出的習題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計算題,其他習題一般可以從書本知識或讀者自學解決。
第十三章 西方國民收入核算
 
3.在統計中,社會保險稅增加對GNP、NNP、NI、PI和DPI這五個總量中哪個總量有影響?為什麼?
答:因為社會保險稅是直接稅,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響,又因為它是由企業上繳的職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響。
 
4.如果甲乙兩國並成一個國家,對GNP總和會有什麼影響?(假定兩國產出不變)
答:假定不存在具有雙重居民身份的情況,則合並對GNP總和沒有影響。因為原來甲國居民在乙國的產出已經計入甲國的GNP,同樣,乙國居民在甲國的產出已經計入乙國的GNP。
在存在雙重居民身份生產者的情況下,則GNP減少。
 
5.從下列資料中找出:
(1) 國民收入 (2) 國民生產凈值
(3) 國民生產總值 (4) 個人收入
(5) 個人可支配收入 (6) 個人儲蓄
單位:億美元
資本消耗補償
雇員酬金
企業利息支付
間接稅
個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潤
非公司企業主收入
紅利
社會保險稅
個人所得稅
消費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和企業轉移支付
個人消費支出 356.4
1866.6
264.9
266.3
34.1
164.8
120.8
66.4
253.9
402.1
64.4
105.1
374.5
1991.9
答:(1) 國民收入=雇員傭金+企業利息支付+個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潤+非公司企業主收入
(2) 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間接稅
(3) 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資本消耗補償
(4)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利潤-社會保障稅+紅利+政府和企業轉移支付
(5)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
(6)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消費支出
 
6.假定一國下列國民收入統計資料:單位:億美元
國民生產總值
總投資
凈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政府預算盈餘 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試計算:(1) 國民生產凈值 (2)凈出口 (3)政府收入減去轉移支付後的收入
(4) 個人可支配收入 (5)個人儲蓄
答:(1)國民生產凈值=GNP-(總投資折舊-凈投資)
=4800-(800-300)=4300
(2)凈出口=GNP-(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
=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後的收入=政府購買+政府預算盈餘
=960+30=990
(4)個人可支配收入=NNP-稅收+政府轉移支付=NNP-(稅收-政府轉移支付)
=4300-990=3310
(5)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3310-3000=310
 
7.假設國民生產總值是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預算赤字是200,消費是3800,貿易赤字是100(單位:億元),試計算:(1) 儲蓄 (2) 政府支出 (3) 投資
答:(1)儲蓄=DPI-C=4100-3800=300
(2)因為:I+G+(X-M)=S+T
所以:I=S+(T-G)-(X-M)=300-200-(-100)=200
(3)政府支出G=1100
 
 
第十四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2.在均衡產出水平上,是否計劃存貨投資和非計劃存貨投資都必然為零?
答:在均衡產出水平上,計劃存貨投資不一定為0,而非計劃存貨投資則應該為0。
 
3.能否說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都總是大於零而小於1?
答:MPC總是大於零而小於1的;APC總是大於零,但不一定小於1,因為在收入為零時,自然消費總是存在的。
 
5.按照凱恩斯主義的觀點,增加儲蓄對均衡收入會有什麼影響?
答: 儲蓄增加將使需求減少,從而均衡收入也會減少。
 
6.當稅收為收入的函數時,為什麼稅率提高時,均衡收入會減少? 定量稅增加會使收入水平上升還是下降,為什麼?
答:稅率提高時,個人收入將減少,從而使消費減少,導致國民收入減少。
 
8.乘數和加速數作用的發揮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會受到哪些限制?
答:見書P509。(1)資源閑置;(2)投資和儲蓄並非相互獨立;(3)貨幣供給能否適應需求。
 
9.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數為c=100+0.8y,投資為50(單位:10億美元)。
(1) 求均衡收入、消費和儲蓄。
(2) 如果當時實際產出(即收入)為800,試求企業非自願存貨積累為多少?
(3) 若投資增至100,試求增加的收入。
(4) 若消費函數變為c=100+0.9y ,投資仍為50,收入和儲蓄各為多少?投資增至100時收入增加多少?
(5) 消費函數變動後,乘數有何變化?
答:c=100+0.8y,i =50
(1)由 100+0.8y+50=y
y=(100+50)/(1-0.8)=750
c=100+0.8×750=750
s=i=50
(2)非自願存貨積累=800-750=50
(3)△y=△I÷(1-b)=50÷(1-0.8)=250
(4)y=(100+50)÷(1-0.9)=1500
(5)s=50
(6)y=50÷(1-0.9)=500
(7)自發消費a的變化不影響乘數,邊際消費傾向b越大,則乘數也越大。
 
10.假設某經濟社會儲蓄函數為S=-100+0.8y,投資從300增至500時(單位:10億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費是上期收入的函數,即
試求投資從300增至500過程中1、2、3、4期收入各為多少?
答:由均衡條件可知:
(1)i = s =-11+0.25y
當i =300時,y=(1000+300)÷0.25=5200
當 i =500時,y=(100+500) ÷0.25=6000
均衡收入增加(6000-5200)=800
(2)因為:
所以:
 
 
 
 
 
 
 
 
11.假設某經濟的消費函數為c=100+0.8y,投資 i =50,政府購買性支出g=200,政府轉移支付tr=62.5 (單位均為10億美元),稅率t=0.25。
(1) 求均衡收入。
(2) 試求: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轉移支付乘數,平衡預算乘數。
(3) 假定該社會達到充分就業所需要的國民收入為1200,試問用:<1>增加政府購買;<2>減少稅收;<3>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同一數額(以便預算平衡)實現充分就業,各需多少數額?
答:(1)

(2)
 
 
 
(3)△Y=1200-1000=200

 
 
 
 
 
第十五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2.請對下列各題中可能有的情況做選擇並說明理由。
(1)  自發投資支出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
A.                   右移10億美元;
B.                    左移10億美元;
C.                    右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D.                   左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2)  如果凈稅收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
A.                   右移稅收乘數乘以10億美元;
B.                    左移稅收乘數乘以10億美元;
C.                    右移支出乘以10億美元;
D.                   左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3)  假定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不變,貨幣需求為收入和利率的函數,則收入增加時:
A.                   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                    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                    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上升;
D.                   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下降。
(4)  假定貨幣需求為L=ky-hr,貨幣供給增加10億美元而其他條件不變,則會使LM:
A.                   右移10億美元;
B.                    右移k乘以10億美元;
C.                    右移10億美元除以k(即10÷k);
D.                   右移k除以10億美元(即k÷10)。
(5)  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的左上方的區域中,則表示:
A.                   投資小於儲蓄且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
B.                    投資小於儲蓄且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
C.                    投資大於儲蓄且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
D.                   投資大於儲蓄且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
(6)  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況自動得到調整,則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左下方、LM曲線的右下方的區域中時,有可能:
A.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                    利率上升,收入不變;
C.                    利率上升,收入減少;
D.                   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答案:
(1)  選C。理由見書p524。
(2)  選B。理由見書p429、p525。
(3)  選A。理由:L1(y)上升,r上升使L2(r)下降
(4)  選C。理由見書p535、540。
(5)  選A。理由見書p544。
(6)  選D。理由見書p543、圖15-16。
 
4.(1) 若投資函數為 i =100 (美元)-5r ,找出當利率為4%、5%、6%、7%時的投資量。
答:略。
(2) 若儲蓄為S=-40+0.25y (單位:美元),找出與上述投資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答:令
(由此表達式可以解得結果)
(3) 求IS曲線並作出圖形。
答:略。
 
7.假定貨幣需求為L=0.2y-5r
(1) 畫出利率為10%、8%和6%而收入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時的貨幣需求曲線。
(2) 若名義貨幣供給量為150美元,價格水平P=1,找出貨幣需求與供給相均衡的收入和利率。
(3) 畫出LM曲線,並說明什麼是LM曲線。
(4) 若貨幣供給為200美元,再畫一條LM曲線,這條LM曲線與(3)這條LM曲線相比,有何不同?
(5) 對於(4)中這條LM曲線,若r=10%,y=1100美元,貨幣需求與供給是否均衡? 若不均衡利率會怎樣變動?
答:(1)略。
(2)
(3)略。
(4)
(5)因為:0.2×1100-5×100=170≠200
所以:該點為非均衡點。此時,貨幣需求小於供給,利率將下降。
 
9.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的二部門經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 i =150-6r,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r (單位都是億美元)。
(1) 求IS和LM曲線;
(2) 求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3) 若上述二部門經濟為三部門經濟,其中稅收T=0.25y,政府支出G=100(億美元),貨幣需求為L=0.2y-2r,實際貨幣供給為150億美元,求IS、LM曲線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1)易知:S=-100+0.2y
令 150-6r=-100+0.2y
IS曲線為:0.2y+6r=250
LM曲線為:0.2y-4r=150
(2)解聯立方程組
0.2y+6r=250
0.2y-4r=150
得:y=950 r=10%
(3)(150-6r)+100=(-100+(1-0.8)×(1-0.25)×y)+0.25y
得:IS曲線 0.4y+6r=350
LM曲線 0.2y-4r=150
解得: y=5750/7 r=25/7
 
第十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3.假設LM方程為y=500+25r (貨幣需求L=0.2y-5r,貨幣供給為100美元)。
(1) 計算:<1>當IS為y=950-50r (消費c=40+0.8y,投資 i =140-10r,稅收 t=50 ,政府支出g=50);和<2>當IS為y=800-25r (消費 c=40+0.8y,投資 i = 110-5r,稅收 t=50,政府支出 g=50) 時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
(2) 政府支出從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時,情況<1>和<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為多少?
(3) 說明政府支出從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時,為什麼情況<1>和<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答:(1)情況<1>
LM曲線:y=500+25r IS曲線:y=950-50r
解得:r=6 y=650 i =140-10r=80
情況<2>
LM曲線:y=500+25r IS曲線:y=800-25r
解得:r=6 y=650 i =110-5r=80
(2)情況<1>
求IS曲線:I+(G+△G)=S+T
(140-10r)+(50+30)= -40+(1-0.8)(y-50)+50
所以:y=1100-50r
G增加,LM不變,LM仍為:y=500+25r
IS曲線為:y=1100-50r
解得:r=8 y=700
情況<2>
類似地求得:
IS曲線:y=950-25r
LM曲線:y=500+25r
解得:r=9 y=725
(3)因為情況<1>的投資利率乘數為10,情況<2>中為5,故:當△G使r 上升時,
情況<1>中,△i =(140-80)-(140-60)= -20
情況<2>中,△i =(110-45)-(110-30)= -15
由於KG=5,求擠出效應:
情況<1>中,-20×5= -100
情況<2>中,-15×5= -75
可以求得無擠出效應時:△y=30×5= 150
所以:情況<1>中,△y=150-100=50
情況<2>中,△y=150-75= 75
故:情況<1>中,y=650+50=700
情況<2>中,y=650+75=725
 
5.假設貨幣需求為L=0.2y-10r,貨幣供給為200美元,c=60+0.8y,t=100,i =150,g=100。
(1) 求IS和LM方程;
(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
(3) 政府支出從100美元增加到120美元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有何變化?
(4) 是否存在「擠出效應」?
(5) 用草圖表示上述情況。
答:(1)IS:150+100= -60+0.2(y – 100)+100
y=1150
LM:0.2y-10r= 200
y=1000+50r
(2)y=1150 r=50 i = 150
(3)y=1250 r=50 i = 150
y增加100 r增加2 i 不變。
(4)不存在擠出效應,所以:△y=100=△G/(1- b)
(5)略。
 
6.畫兩個IS—LM圖形(a)和(b)。LM曲線都是 y=750美元+20r (貨幣需求為L=0.2y-4r,貨幣供給為150美元),但圖(a)的IS為y=1250美元-30r,圖(b)的IS為y=1100美元-15r。
(1) 試求圖(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 若貨幣供給增加20美元,即從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貨幣需求不變,據此再做一條LM並求圖(a)和(b)中IS曲線與它相交所得均衡收入與利率。
(3) 說明哪一個圖形中均衡收入變動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 為什麼?
答:已知:圖(a)中,LM:y=750+20r IS:y=1250-30r
圖(b)中,LM:y=750+20r IS:y=1100-15r
(1)圖(a)中,r=10 y=950
圖(b)中,r=10 y=950
(2)LM:y=850+20r
圖(a)中,r=8 y=1010
圖(b)中,r=50/7 y=850+1000/7
(3)圖(a)中,y變動多一些,圖(b)中,r下降要多一些。
因為圖(a)中,IS曲線比圖(b)中的IS曲線平緩一些,等量移動LM,圖(a)中y 變動較大,r下降較少;而圖(b)則相反。
 
 
第十七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7.假設某國政府當前預算赤字為75億美元,邊際消費傾向b=0.8,邊際稅率t=0.25,如果政府為降低通貨膨脹要減少支出200億美元,試問支出的這種變化最終能否消滅赤字?
答:國民收入將減少 200×1/(1-0.80.75)=500(億)
稅收收入將減少 500×0.25=125(億)
因為政府支出減少200億,稅收收入將減少125億,原來的75億赤字正好抵消。
 
11.假定現金存款比率rc=Cu / D=0.38,准備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額的)r=0.18,試問貨幣創造系數乘數為多少?若增加基礎貨幣100億美元,貨幣供給變動多少?
答:k=1+ rc / (rc + r )= 1+ rc / (0.38+0.18 )= 1.18/ 0. 56=2.46
公式參見教材
△M= △H×rc / (rc + r ) = 100×2.46=246。

『伍』 跪求 《微觀經濟學》高鴻業第五版課後練習答案

參考 惡心媽媽抱著惡心哭,為什麼呢?因為惡心死了。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原理高鴻業課後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