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生活中經濟學比較優勢

生活中經濟學比較優勢

發布時間:2020-12-31 19:33:56

㈠ ,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定理具體內容是什麼

就是美國一天能生產1萬台電腦、或者8萬輛自行車,中國一天能生產6000台電腦、專或者6萬輛自行車。 那麼無論屬是電腦還是自行車,美國都有絕對的優勢。而一個國家既需要電腦又需要自行車。 如果美國又生產電腦又生產自行車,他每生產2萬輛自行車就得少生產2500台電腦。而中國每生產2萬輛自行車才少生產2000台電腦。因此中國自行車有比較優勢(盡管其絕對量上是劣勢) 這樣美國就可以只生產電腦、中國就只生產自行車,然後美國用2200台電腦換中國2萬輛自行車,兩國都得到了好處。 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會產生國際貿易,說明貿易對兩國都有好處。

㈡ 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是的含義是什麼

比較優勢: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版)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權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理論建立在嚴格的理論前提下:
1, 兩個國家,兩種產品或兩種要素;
2, 國家之家存在某種特徵差異;
3, 各國的比較利益的靜態不變的,不存在規模經濟;
4, 自由貿易是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進行的,以物物交換為形式;
5, 生產要素在一國國內可以自由流動,在兩國間則不能流動;
6, 不存在技術進步,資本積累和經濟發展

然而,比較優勢說許多假設過於苛刻,不符合經濟現實。由於完全自由競爭的假設、生產資料在國內自由流動和在國際間完全不能自由流動的假設、資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業的假設都不符合經濟現實。因此在這種嚴格條件下論證和理論很難作為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指導原則,這樣比較優勢說的普遍適用性就值得懷疑。

㈢ 經濟學中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降低產品的機會成本,

你說的就很對。
絕對優勢最先由亞當·斯密提出,是斯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回是說兩個國家A和答B,生產兩種產品C和D,如果A生產C有優勢,而B生產D有優勢,那麼A就應該只生產A,而B就應該只生產D,然後兩家交換,能夠增進所有人的福利,這就是絕對優勢的思想。
後來,隨著英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絕對優勢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於是大衛·李嘉圖又提出了相對優勢論,就是說,如果A國在產品C、D的生產上都對B國有絕對優勢,按照亞當斯密的說法,這時貿易不會發生,但是李嘉圖說貿易還是有可能發生。雖然A國在產品C、D的生產上都對B國有絕對優勢,但如果A國生產C比它生產D效率更高,而B國生產D比它生產C效率更高,那麼這時A國應該專注於生產C,而B過應該生產D,兩家交換,仍能增進所有人的福利。在曼昆的《宏觀經濟學》里,詳細討論了相對優勢理論,並舉了幾個經典的例子。
總的來說,絕對優勢是兩個國家之間在生產效率上的比較,而相對優勢是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效率上進行比較。

㈣ 什麼叫經濟學里的相對優勢

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回,是用國與國答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理論。

簡單來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就是指生產過程中,主要生產資料的數量增加到一定數量之前,所產生的效用是遞增的。或者說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資料,產出的效用也增加一個單位。但是,隨著生產資料的不斷增加,生產出來的效用並非永遠呈遞增趨勢的,尤其是當生產資料增加到某一數量時/開始,生產效用反而開始下降,這就是效用遞減現象。所謂邊際效用就是指每增加單位生產資料所能獲得單位生產效用。

㈤ 經濟學里的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有何區別

1、假定條件不同

絕對優勢: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

比較優勢: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2、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

絕對優勢: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

比較優勢: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3、適用范圍不同

絕對優勢: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

比較優勢: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貿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4、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簡單的說,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絕對優勢是用客觀絕對成本來比較,而比較優勢是用相對成本或機會成本來比較。

㈥ 微觀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我1小時能做 1個麵包 2個饅頭 你能做2個麵包 2個饅頭
那你該做什麼呢?因為專時間有限只有1個小時屬 所以你該做麵包 而我該做饅頭
我做1個饅頭 要犧牲0.5個麵包 而你做一個饅頭要犧牲1個麵包
所以做饅頭我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你有比較優勢 做麵包和包子你都有絕對優勢

㈦ 微觀經濟學,能舉幾個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例子嗎要詳細說明啊。

貿易主要是來比較優勢,很基礎的貿源易理論,李嘉圖的年代就有說明。

具體的要看可以參考一般的國際貿易的課本最前面幾章,或者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

比如:a一小時寫100個軟體或擦200塊玻璃,b一小時寫50個軟體或擦20塊玻璃。

絕對優勢:a每一項都比b強

比較優勢:相對來說b在寫軟體上更有優勢,因為擦玻璃效率更糟糕。

㈧ 國際經濟學中比較優勢的解答

本國在生產衣服上有比較優勢,外國在生產食物上有比較優勢。
例:本國全部生回產衣服答,共有1單位衣服,外國全部生產食物,共有4單位食物,本國用衣服交換外國食物。
在本國,衣服和食物的比是4/3,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大於4/3,在外國,衣服和食物的比例是2/1,所以交換的比例應小於2/1.現在假設交換比例為1.5,這樣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利。

本國用一單位的衣服換取外國1.5單位的食物,獲利為1.5*6-8=1單位的勞動
外國用1.5單位的食物換取本國1單位的衣服,獲利為1*4+2.5*2-8=1單位的勞動

㈨ 經濟學基礎關於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的一個例子。(鑽牛角尖式問題)

比較優勢
兩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但如果兩個人完全一樣呢?還能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嗎?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經濟學比較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