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發展經濟學中經濟發展

發展經濟學中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31 12:43:35

❶ 發展經濟學 我國怎麼促進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 源泉

根據收入法,GDP=C+I+G+NX,所以消費、、凈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
中國目前的現狀之一是收入分配不版均。由於權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普遍低於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收入分配不均會導致消費偏低。所以消費目前來說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其次是,由於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十分火熱,房產泡沫巨大,但並不打算戳破泡沫而是推行供給側改革鼓勵實體經濟發展使經濟軟著陸。故可以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最後是凈出口,我國作為「世界的工廠」,凈出口曾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但由於最近物價以及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凈出口得到打擊。所以就目前來說凈出口雖是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源泉,但其發展空間不大。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主要是和凈出口。但由於消費發展空間巨大,凈出口發展空間日漸縮小,我國應該改善收入分配不均,增加國民收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在未來將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依託於消費和。

❷ 發展經濟學名詞解釋

發展經濟學 (development economics)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嚴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要求用主客體的對稱分析代替純客體的線性分析,用五維空間分析代替平面二維分析,用復雜系統論分析代替還原論分析,用規范分析代替實證分析,用規模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邊際效益分析」提升「邊際效率分析」,用價值經濟學代替價格經濟學,用價值機製取代價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制,用國民福利體系代替GDP增長體系,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代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用科學發展代替增長。
秉持線性思維方式不可能建構真正的發展經濟學。

❸ 發展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

根據收入法,GDP=C+I+G+NX,所以消費、、凈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中國目前的現狀之一回是收答入分配不均。由於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普遍低於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收入分配不均會導致消費偏低。所以消費目前來說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其次是,由於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十分火熱,房產泡沫巨大,但並不打算戳破泡沫而是推行供給側改革鼓勵實體經濟發展使經濟軟著陸。故可以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最後是凈出口,我國作為「世界的工廠」,凈出口曾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但由於最近物價以及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凈出口得到打擊。所以就目前來說凈出口雖是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源泉,但其發展空間不大。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主要是和凈出口。但由於消費發展空間巨大,凈出口發展空間日漸縮小,我國應該改善收入分配不均,增加國民收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在未來將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依託於消費和。

❹ 發展經濟學的演變過程有哪三個階段

書籍上有,但都需要購買,我把目錄給你,看看有沒有幫助。發展經濟學前沿專問題:導論與概述2.發展屬經濟學的演變演變的形式不同的方法:替代還是互補?發展中問題的研究題目3.農業中的制度與技術變革引言農民農業的效率技術和制度創新的概念新農業技術的起源…………4.實現食物保障引言食物無保障的影響與代價食物無保障的原因食物可獲得性減少…………5.確定目標的原則引言基本問題與理想解決方法成本管理個人的反應和激勵效應…………6.外部沖擊的宏觀經濟學外部沖擊、經濟理論和80年代的危機貿易沖擊的儲蓄效應貿易沖擊對投資邊際效率的影響…………7.對發展中國家工業成功的解釋引言成功的工業化企業層次的效率國家工業化成就…………8.新貿易理論與發展中國家引言新貿易理論戰略性保護外在經濟…………9.處理債務遺產:解決方法研究引言外部債務的政治經濟學債務動態與1982年的危機…………10.經濟發展與勞務什麼是"勞務"?政策問題--初步觀察勞務與發展…………11.結構調整:1980-1989年概況背景"結構調整"政策的實施有效性各國之間經歷的不同結語參考文獻

❺ 什麼是發展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回的經濟學。嚴答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興起,在經濟學的體系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5)發展經濟學中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發展經濟學有兩個特點:特別強調少數幾個問題的重要性,認為解決了它們就能順利地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對理論的廣泛適用價值具有信心。

認為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在發展過程中,沖突之間會出現秩序,私利角逐中會出現協調。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各個側面如人口、工業、農業、貿易、財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當細致的研究。

❻ 在發展經濟學中,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是不是同一概念

增長不必然導致發展,因為總量的增長可能只是消費的增長,沒有技術、水平的提高,所以並不一定有進步與發展。

❼ 發展經濟學中的發展是什麼意思,請多方面解說,或則提供可參考的書籍

1.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回
2.相對於發達國家或者地區答的經濟學理論,也就是現行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是新經濟理論
3.歷史、預期和發展
4.經濟不平等與經濟發展
5.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
其他方面你還可以再結合自己的認識補充。

❽ 在發展經濟學中發展中國家有哪些共同特徵

發展經濟學於20世紀70年代末被引進我國,在很長時期內,這門被為數甚少的國人所知曉的經濟學科,卻對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第一階段結構主義學派提出的理論與政策建議,不僅成為不少非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主要依據,而且曾經是深受蘇聯模式影響的一些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指針。在中國,以蘇聯體制為藍本而建立的「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在50年代中期以前尚能適應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因而為推進工業化和建立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初步基礎。但在50年代中期之後,國民經濟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波折,除了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計劃經濟模式所固有的體制僵化和效率低下等根本性的缺陷。20世紀70年代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並實行改革開放。自那時以來,中國20多年持續保持高速經濟增長,綜合國力得以加強,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根本性轉變,除了在長期實踐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計劃管理體制的嚴重弊病,因而普遍提出了要求改革開放的內在要求之外,客觀地說,在外部因素方面,還與發展經濟學內部所發生的理論與政策上的改弦更張,以及整個東亞地區經濟發展取得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激勵效應有關。如果說發展經濟學是因為對發展中國家更為貼近,所以中國需要發展經濟學,那麼可以更進一步地說,正因為中國實現了成功的改革與發展,因此發展經濟學更需要中國。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它不是一般的發展中國家,而是一個位於亞洲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為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中國有數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發源於中國的儒家思想至今仍然深刻地影響著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國和地區人們的倫理道德觀念甚至經濟行為。在這種背景之下,政府幹預不是在糾正「市場失靈」和補充或替代「市場缺失」與「市場不完善」的意義上體現出它的效力,而是因為政府幹預同東亞特有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近代史上中國逐漸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擺脫了殖民統治,中國的貧困落後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尤其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不僅養活了世界1/4的人口,而且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國民生產總值居於世界第8位的強國地位,但中國從總體來看仍然保持著作為發展中國家主要特徵的二元經濟結構。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背景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因此在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始終同經濟轉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改革」、「發展」、「穩定」成為貫穿整個過程的不可分離的三大目標。而中國加入WTO又是在市場體制仍未完善的前提下邁出這一步的,這就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呈現出空前的復雜性。中國的案例是發展經濟學家們未曾遇到過的,人們所達成的共識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由於市場經濟體制遠未達到完善程度,經濟轉軌過程也遠未完成,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特徵都表現出對西方主流經濟學在分析中所依賴的范疇、命題以及基本假設條件在某種程度上的偏離,因此,在探討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時,必須修正原有的假設條件,提出新的假設條件或增加附設條件,使之與中國的現實相適應。總之,對於推進發展經濟學的研究來說,中國的案例不僅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而且具有理論上的挑戰意義。事實上,國內外不少學者在探討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時提出了不少新的范疇和命題,並且以中國為背景修正了某些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假設條件,為發展經濟學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這遠遠不夠,中國經濟發展的許多方面還有待於總結。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21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將會成為國際發展經濟學界關注的焦點。其理由,除了中國在經濟發展實踐和政策操作上的巨大成功具有世界意義這一點之外,還在於經濟理論所固有的追求完美性的傾向。雖然經濟理論往往滯後於現實,但經濟學家有著追求其理論普適性的強烈願望,這種意向在包括諾貝爾獎獲獎者在內的經濟學家大家們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迄今為止的53名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當中,本人就是發展經濟學家或者從事經濟發展問題研究的就有10多位,其中如繆爾達爾、劉易斯、舒爾茨、斯蒂格利茨等人正是在親臨發展中國家並從事長期研究的基礎上才完成了他們的理論創新。多年來,一大批一流的經濟學家紛紛湧入發展經濟學領域,並在其中展現其才華,將他們提出的新理論放到發展中國家來檢驗,以驗證其理論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意義。這種對理論創新的追求,也促成了發展經濟學的長足進步。可以預料,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一定會為豐富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寶庫作出巨大的貢獻。

❾ 發展經濟學中經濟增長的動力是

在經濟學中,經濟增長是指經濟的生產潛力的長期增長,可以滿足社會中個人的需求。一個國家持續的經濟增長會對國民收入和就業水平產生積極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影響經濟增長的有以下原因

【1】人力資源:

指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可用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可以直接影響經濟的增長。

人力資源的質量取決於其技能,創造能力,培訓和教育程度。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熟練並且訓練有素,那麼產出也將是高質量的。

另一方面,技術工人的短缺阻礙了經濟的增長,而剩餘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較小。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應數量充足,具備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以實現經濟增長。
【2】自然資源: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自然資源涉及大自然在土地上或土地下生產的資源。土地資源包括植物,水資源和景觀。

土地或地下資源以下的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金屬,非金屬和礦物。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取決於氣候和環境條件。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自然資源較少的國家享有良好的增長。
對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或開發取決於人力資源的技能和能力,所使用的技術和資金的可獲得性。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熟練和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的國家,可以使經濟走上了增長之路。
【3】資本形成

涉及土地,建築物,機械,電力,運輸和通訊媒介。生產和獲取所有這些人造產品被稱為資本形成。資本形成增加了每個工人的資本利用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資本/勞動力比率。因此,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最終導致了產出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4】技術發展:

指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術涉及科學方法和生產技術的應用。換句話說,技術可以定義為一定數量的勞動所使用的技術手段的性質和類型。
技術發展有助於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提高生產率。與較少關注技術發展的國家相比,從事技術發展的國家的發展迅速。正確的技術選擇對於經濟增長也起著重要作用。相反,不適當的技術會導致高生產成本。
【5】社會和政治因素:

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社會因素涉及風俗習慣,傳統,價值觀念和信仰,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例如,一個有傳統信仰和迷信的社會反對採用現代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變得困難。除此之外,政治因素,例如政府參與制定和執行各種政策,在經濟增長中起著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發展經濟學中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