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884年政治經濟學手稿對當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有何啟示意義 ,,,,,,,,,,,,,,,,,
以前的政治經濟學手稿屬於學習和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學習資料和紀錄。
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靠國家政策的引領和支持。
你提問的兩者關系沒有什麼關聯關系的。
㈡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形成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系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第一個成果,雖然這部著作尚內有未成熟的地方,然容而在馬克思的思想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在《手稿》中,馬克思對唯物史觀的某些命題作了非常重要的論述,如通過對人的勞動分析進而說明人們的社會關系。
㈢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所謂馬克思的《復1857-1858年經濟制學手稿》,分廣義和狹義兩種內容。
其中廣義的是指《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就是將凡是馬克思在這兩年內寫的跟經濟學有關的著作都包含在內。這其中就至少包括六篇著作。
而狹義的手稿概念就是特指馬克思從1857年底到1858年5月寫成的一部比較系統性的手稿,當然並沒有發表,甚至也沒有真正寫完,但它仍然是一個整體性的著作,並且在馬恩全集中文第二版重新翻譯時,最後叫做《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
㈣ 急求~馬克思的《1861-186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收集在馬恩全集第一版的第幾卷~
馬恩全集第三十三卷 2004年版
㈤ 馬克思在經濟學方面的著作除了《資本論》還有什麼啊
馬克思全集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835年8月)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3年)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與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罷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上半年)
工人聯合會(1847年12月底)
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1848年)
共產黨宣言(1848年)
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
倫敦交易所的恐慌—罷工(1853年9月27日)
給工人議會的信(1854年3月9日於倫敦)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年8月)
鴉片貿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年)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1864年9月28日)
工資、價格和利潤(1865年)
資本和勞動之間的斗爭及其結果(1865年5月底—6月27日)
工會(工聯)它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866年8月底)
資本論第一卷(1867)
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致社會主義民主同盟中央局(1869年3月9日)
法蘭西內戰(1871年4月)
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5月)
資本論第二卷(1885)
資本論第三卷 (1894)
㈥ 寫出5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或者毛澤東的著作 例如<<實踐論>>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政治經回濟學批判
馬克思《資本答論》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恩格斯《反杜林論》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毛澤東《實踐論》、《矛盾論》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㈦ 馬克思1857年經濟學手稿是本書嗎
全名:《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
《經濟學手稿(1857-1858)》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的繼續,與第30眷屬同一單元。本卷一開始刊載的是《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一1858年手稿》的後半部分。這部篇幅龐大的手稿的前半部分已收入第30卷,它開始時是第11章《貨幣章》,接著是第Ill章《資本章》。《資本章》又分為三篇,第一篇《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篇《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篇(資本作為結果實的東西。利息。利潤。《生產費用等等》)。手稿的最後是第l章《價值》的開頭部分和關於金稱量機的摘錄。本卷收文從第二篇《資本的流通過程》的結尾部分開始。除這部手稿外,本卷還收入了馬克思在這之後寫的同樣屬於1857~1858年期間的兩篇經濟學手稿,即《七個筆記本的索引(第一部分)》、即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刪第二章初稿片斷和第三章開頭部們。在這之後,本卷收入的是1859年正式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接著是馬克思在1859一1861年期間寫的三篇經濟學手稿,即《資本章計劃草稿》、《引文筆記索引》和《我自己的筆記本的提要》。
㈧ 關於馬克思的著作
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偉大的功績是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間,他寫了第一個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即通常說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這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在這個手稿中制定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闡述了剩餘價值理論的基本要點。1859年馬克思利用這個手稿的有關章節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的價值論,包括貨幣學說在內」。後來他又寫了一個新手稿:《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這是《資本論》的第二稿,這個手稿闡述了《資本論》第一卷的主要內容,也談到了屬於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內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對剩餘價值學說史的批判,這部分後來被編為《剩餘價值理論》。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寫了第三個手稿,即《資本論》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發表了《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後由恩格斯整理,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資本論》這部不朽著作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它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的規律,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秘密在於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從而把他的社會主義學說置於牢固的科學基礎上。它成了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的最銳利的理論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歐洲的民族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出現了新高潮。馬克思又投入了實際斗爭。1864年9月28日,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成立,他被選為國際的領導機構總委員會的成員,並擔任德國通訊書記。他為國際起草了《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許多重要文件,為國際制定了斗爭綱領、斗爭策略和組織原則。在國際存在的整個時期,他始終是國際的領袖、國際的靈魂。正像恩格斯說的,「敘述馬克思在國際中的活動,就等於編寫這個協會本身的歷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舉行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賣國政府,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馬克思雖然在起義之前並不贊同這一行動,但起義一經爆發,他就滿腔熱情地給予支援和幫助。他注意收集有關公社的材料,認真研究公社的各項措施,通過各種渠道與公社保持聯系,為公社出謀獻策,並且親自寫了幾百封信宣傳公社的意義,號召支持公社的事業。公社失敗後,馬克思又從物質生活、政治思想上幫助逃離法國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馬克思寫了《哥達綱領批判》,對拉薩爾主義的政治觀點、經濟觀點和策略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同時深刻地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產主義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論述了這兩個階段的基本特徵和分配原則,並提出了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的理論。這部著作對無產階級政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㈨ 《1848年馬克思哲學經濟學手稿》全文的內容
內容我有,但我想是樓主把時間給搞錯了,《1848年馬克思哲學經濟學手稿》應內該改為《1844年馬克思哲學經容濟學手稿》,是馬克思在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寫的,因原文內容太多,我發不上來,給你一個網址:馬克思主義文庫,你就點開看看吧: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01/marxi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