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級會計職稱可以和CPA同時備考嗎
現在有很多人加入了考證一族,目的是通過考證來提高自我的價值,以便更好找到薪酬更好的工作,有的甚至打算一年內拿下很多證書。很多備考注冊會計師的考生選擇同時備考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下面帶領大家來進行了解吧。
一、了解相關考試信息
注會考試的報名條件很簡單,取得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即可。中級會計考試報名條件是①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②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這兩個考試的時間距離可以說非常近的。這兩個報名時間點都很重要,准備報考這兩科的考生不要忘記,萬萬不可錯過,錯過了就是錯過一年。
知道這些時間和報名條件對於考生同時備考兩科考試十分重要,可以根據這些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符合報名條件,這樣才能為長時間的備考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二、該報考哪些科目
中級考察的是三科,分別是會計、經濟法、財管。其實它們分別都可以和注會的會計、經濟法、財管對應的上,只是注會的難度更大一些。建議打算同時備考注會和中級的考生在選擇注會報考科目和中級報考科目時,盡量選擇科目相近的一起考,比如注會的會計和中級的會計一起考,這樣真正學習的時候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三、如何安排學習時間
前面說過,注會考試難度大於中級的,注會內容也涵蓋了中級的。所以備考的時候最好做到先學習注會內容,同時也要學習注會和中級不一樣的考試內容,比如中級經濟法包含經濟法和稅法,那麼就需要單獨學習稅法這一部分。
學習的時候以注會的為主,注會的知識點可以學很好的話,中級的也不在話下。等到7月末8月初左右再開始學習中級,這個時候先復習中級查缺補漏,大量做中級的題(以綜合卷為主),聽沖刺串講班和考前五天提示班的課程。這個階段就是中級沖刺階段了,要想沖刺階段復習到位,必須在之前學習注會課程的時候打好基礎。
中級考完之後,就趁熱打鐵快速進入注會的沖刺階段,之前中級的刻苦復習會讓考生在有更好的注會備考狀態。
『貳』 中級會計師和注會怎麼一起報考哦 中級的會計財管經濟法和注會的會計財管經濟法一起報考,會不會很吃力
滿足報名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報考,備考期間放鬆心態,全力以赴,不會很專吃力的,
一、滿屬足基本條件的前提,滿足以下任意一條: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6)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二、怎樣同時備考中級會計師和注會
(1)速學基礎知識,狠抓重點
如果自己拿著新舊教材進行對比、總結重點的話需要耗費不少時間, 為了不拖慢學習進度,建議 大家聽一聽高效輔導課程,讓名師為大家准確劃分重點和非重點。
(2)杜絕盲目刷題,注意總結真題答題技巧
不能盲目做題,要選擇和考試維度貼近的真題、典型題,捕捉到題目考察的方向和關鍵詞,總結答題技巧,把真題研究透徹,從而提升自己的成績。
(3)完善知識體系,提高應試能力
考前模擬題進行幾次全面的自我檢測,從模擬題的錯誤中,找到和成功的差距,和考試維度貼合的模擬題和模擬機考系統是不可或缺的,而相應的考前沖刺課程和模考精講課程也能幫助大家查缺補漏,提升應試能力。
『叄』 注冊會計師和中級會計一起考應該怎麼准備
一定要好好選擇報考科目。
中級會計考試有《中級會計實務》、《中專級財屬務管理》和《中級經濟法》這三個科目,而注冊會計師考試在專業階段有《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這六個科目。在科目內容中,注會和中級都包含了會計、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在報考這兩項考試時,考生可以同步報考著三個科目,提高通過考試的效率。如果考生想要一年通過中級會計,同時報考了中級會計的三個科目,那麼在報考注會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同時報考《會計》、《經濟法》和《財務管理》這三個科目。
『肆』 今年中級過了會計和財管 明年考經濟法 可以搭配注會的什麼科目一起准備
你好,注會的難度比中級大很多,如果明年專心要過中級經濟法的話,可以同時學習一下注會的經濟法、稅法,與中級經濟法的相關性比較大。尤其是經濟法中的一些法律責任、公司法等與中級有部分重合;稅法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一直是重點考試內容,對應中級經濟法的六、七章(一共八章),也是中級經濟法重點必考內容。
『伍』 cpa考試該如何備考稅法和經濟法
備考2020年注會《稅法》科目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考題題型題量,單選題考查道,1分一道共24分;多選題考查14道,1.5分一道一共21分;案例分析4道,6分一道共24分,其中第一題如果用英文回答可以多加5分;綜合題2道,共31分。總的來看客觀題和主觀題的佔比比較平均,所以大家在備考時都要予以重視。
其次,我們要知道2020年注會《稅法》要了解考察內容,注會《稅法》一共考察14個章節,第一章總論,第二章增值稅法,第三章消費稅法,第四章企業所得稅法,第五章個人所得稅法,第六章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煙葉稅法,第七章關稅法和船舶噸稅法,第八章資源稅法和環境保護稅法,第九章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佔用稅法,第十章房產稅法、契稅法和土地增值稅法,第十一章車輛購置稅法、車船稅法和印花稅法,第十二章國際稅收稅務管理實務,第十三章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四章稅務行政法制。
最後,歷年注會考試對於新增的知識點都會重點考查,在備考過程中要重點復習,所以我們要了解一下今年的大綱變化。今年主要變化的章節有:第二章增值稅法主要變化是增值稅稅率,第三章消費稅法變化不大,第四章企業所得稅法變化比較大,主要變化是稅收優惠適用時間以及新增稅收優惠政策,第五章個人所得稅法由於近幾年個稅改革一直在持續進行所以第五章的變化非常大,還有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都是變化比較大的章節。這些新增的內容也是歷年的考試重點,非常有可能出現在案例題和綜合題中,所以在備考時要認真准備。
『陸』 只復習中級經濟法,可以考過注會的經濟法或者是稅法么
當然不行,中級的經濟法和注會的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反正這幾門我都考過了,你要說看注會的經濟法和稅法直接去考中級那是完全ok的,中級很簡單。
『柒』 第一次考CPA,會計搭配經濟法還是稅法
都可以的。
注冊會計師主要承接工作有: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
尤其是在執行上市公司審計時,注冊會計師不僅要鑒證一個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規和制度,而且還要判定其會計報表是否遵循了真實性、公允性和一貫性原則。由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7)注會稅法和中級經濟法可以一起備考嗎擴展閱讀:
2008年8月26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就提出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徵求意見,徵求意見工作截止到2008年9月22日。
中注協將根據各方意見對方案進一步修改完善,並提交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正式實施。
1991年以來,中注協共舉辦16次考試,經過不斷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了考試基本制度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累計近14萬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證書,
為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注冊會計師考試已成為國內聲譽最高的執業資格考試之一,享有很高的「含金量」。
『捌』 如何同時備考注冊會計師稅法和經濟法
【導讀】注冊會計師考試規則是5年過6科,所以必然有一年是要備考兩科呢?因此很多考生在科目搭配上選擇稅法和經濟法一起考,那麼如何同時備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和經濟法?我們接著往下看。
經濟法應該怎樣學?
經濟法是超然獨立的科目,是注會考試的遭遇戰。
經濟法最簡單,但是通過難度也是有的。
傳統上認為經濟法是最不受考生重視的科目,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經濟法簡單只是相對的,看每年的通過率就知道了,經濟法並不比其他科目通過率高多少,再加上科目簡單報考基數大的因素,經濟法和其他科目幾乎處於平等的地位了。
感覺簡單是好事,但不重視是不對的。
學習經濟法注重在理解法理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沒有理解就死記硬背,這樣的方法很浪費學習時間。
另外,學習時要注意關鍵詞的記憶,如數字、時間、比例等。經濟法建議復習時間在15天-30天左右,越靠近考試時間約好,因為你越早准備會在考試前發現,之前復習的全都忘記了,一定要注意,該掌握的不可偷懶。
稅法應該怎樣學?
稅法是基礎中的基礎,是注會的局部大仗。
稅法內容可以促進會計的學習,但是重點學習應該放在會計之後;單從學習上來說,稅法相對於CPA其他五門來說,既要記憶理解相關法條,又要結合運用計算,不像經濟法偏重記憶,財管偏重運算。
從考試命題的趨勢來說,新制度考試側重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綜合運用的難度較以往有所降低。
舊制度考試時代,稅法考試往往運算量很大,導致CPA考試時間不夠用。
新制度時代盡管難度有所降低,但稅法考試題量仍然不少,相當考驗考生做題的熟練程度。
稅法題量大,要求考生計算速度塊,數量掌握公式和運算工具,但稅法也是可以速成的,就是原理懂了之後大量練習、練習、練習!
切記:稅法計算題分多步驟,第一步不要錯,不然全盤皆輸。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如何同時備考注冊會計師稅法和經濟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對於注冊會計師考試,我覺得是沒有訣竅和捷徑的,無非就是認真看書,認真學習,要沉下心去學才行。
『玖』 中級會計職稱可以和注冊會計師一起備考么
注冊會計師考試和中級會計考試是會計行業兩個非常重要的考試,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注冊會計師是高的含金量,而中級會計則是崗位和經驗的考察,許多人認為要將兩個考試分離開來,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同時備考,並不沖突。
一、考試時間並不沖突。
注冊會計師考試和中級會計考試相差一個多月,在備考時,一定要注意打好時間差,由於二者內容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復習時要有所側重。下面為2018年考試時間:
201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10月14日-10月15日
中級會計考試時間:9月8日-9月9日
二、考試人群有所重疊。
注冊會計師證書是會計行業含金量最高的證書,就是所謂的金字塔尖,是所有會計人士夢寐以求的,能夠考過注會也就意味著有機會可以進入到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那將會是另一種體驗。
中級會計考試是有一定的崗位經驗的人才可以參加的,他可以說是對一定工作能力的考驗,能夠拿下他,代表著薪資和職位方面都會有大的調整,當然許多人都爭相去考。
三、考試內容的重合。
中級會計考試的科目有《中級會計實務》、《中級經濟法》以及《中級財務管理》,而注會考試中也有《會計》、《經濟法》及《財務成本管理》,而他們之間的內容有許多重合的地方。
《會計》和《中級會計實務》
眾所周知,注會的考試難度非常大,因此《會計》考試的難度和深度是非常大的,在備考時一定要更加側重與對注會科目的復習。
《經濟法》和《中級經濟法》
雖然這兩科的名字是相同的,但考試的內容有所不同,各有側重,總的來說就是一半一半,因此,在復習時間的分配上,二者的時間要保證差不多,不能哪個更多一點。
《財務成本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
這兩個科目可以說是內容相同度最高的了,《財務成本管理》覆蓋了中級要考的所有內容,只是在個別章節上沒有涉及到,從總體上來說,復習時,二者不同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同時復習兩個考試,難度是不小的,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不能白忙活一場。
記得採納哦~
『拾』 只打算考注會稅法和經濟法!
你說的這種情況,初期確實是可行的。
如果你未來的工作意向是會計師事務所,那麼帶著兩門合格的光環進去會比一張白紙要相對容易一些。但是,會計師事務所都不是吃素的。就四大而言,必須在2年內將所有科目考出,否則自己卷鋪蓋滾蛋;其他的中小事務所,有可能不會趕你走,但是你自己窩在裡面拿著和一般助理一樣的工資薪金,你甘心么?!
如果你未來的工作意向是企業,企業無所謂你是否考出了2門法(因為現在都知道應屆畢業生為了找工作不擇手段),除非你會繼續把剩餘的考出,企業要求的是會計職稱。cpa考試的稅法還稍微比較實用一些,經濟法則不太實用了。舉個例子,經濟法的各章節有——《個人獨資企業法和合夥企業法律制度》、《外商投資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證券法》、《企業破產法》、《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物權法律制度》、《合同法》、《外匯管理法》……講的都是條條框框,真正與企業一般實務有關的,又未加詳細說明。而且與一般實務有關的,工商局等管理部門又會常常出台新政策來變更。把職稱考到中高級,也有了跳槽的敲門磚,不過始終沒有cpa來的硬。
現在應屆畢業生工作確實不好找,壓力很大。我勸你不必太在意第一份工作的報酬,只要是一個好單位,一個對你發展有幫助的工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學習,未來是有希望的。我在會計師事務所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希望上面的話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