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國際經濟學的讀書筆記

國際經濟學的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20-12-31 05:09:11

『壹』 大學生一般可以讀什麼書來寫讀書筆記

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著,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大衛.李嘉圖著,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卷,約翰.穆勒著,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費.李斯特著,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經濟學》,[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多梅尼克.薩爾瓦托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美]彼特.林德特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小艾爾佛雷德.J.菲爾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教程》,黃衛平,彭剛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新編國際經濟學》,曲如曉,閆慶悅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經濟學——理論.機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經濟學》,張幼文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教學輔導,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貿易》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趙春明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 尹翔碩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 陳憲,韋金鸞等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朱鍾棣,郭羽誕,蘭宜生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國際金融》,陳雨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貨幣銀行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書店。
《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擴展》,尼科爾森,中國經濟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薩克斯,上海三聯書店
金融學》,博迪、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Clark,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國際經濟學》(第一卷、第二卷),甘道爾夫,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投資學》(第五版),夏普、亞歷山大、貝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貨幣金融學》(第四版),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計量經濟學導論》,伍德里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市場》,萊維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貨幣理論與政策》,瓦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讀書筆記一般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編提綱,就是用自己的語句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簡明扼要地寫下來。記這種筆記,能幫助讀者理解並記住原文的主要內容,培養概括能力。一種是寫體會,就是要把我們從書中獲得的啟發和感想寫下來。記這樣的筆記,能幫助我們領會書中的思想內容,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語文水平。一種是摘錄好句子,就是要我們在讀時,把書上一些含義深刻、描寫精彩的句子或片斷,抄在自己的本子上j記這種筆記能幫助我們積累詞彙,豐富句式,增強表達能力。
本次作文,是要求我們用第二種方法寫一篇讀書筆記,即寫一篇讀後感,那麼,如何寫好這篇讀書筆記呢?
1.要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或一本書。可以在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書或文章中去選。
2.認真閱讀原文。讀懂原文,確定引發感想的「點」。在確定好讀的書或文章後,就要認真閱讀了。讀書時要能做到如下幾點:搞清作品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注意抓住文章的要點。通過讀文章,弄清以上幾點後,接下來便是要確定引發感想的那個「點」。所謂「點」,便是我們感受深刻的地方。這個「點」不是讀後感的主體,而是感想的土壤,感想才是盛開的花朵。正因為如此,找准感想的「點」才顯得非常重要。那麼從哪些地方尋找感想的「點」呢?
①以文章的主要內容作為引發感想的「點」。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對其中的主要內容有什麼想法可寫出來;②文中的某個情節,也可作為引發感想的點。文中某個情節,使你深受感動,感到憤恨,感到傷心……都可用來作引發感想的「點」。如一位同學讀了《金色的魚鉤》一文後,對老班長命令小梁吃魚這一情節印象特深,後來他以此內容寫了一篇讀後感。③文中的特別精彩的一句話。④文中含義特別深刻的一句話等,都可將之作為引發感想的點。
3.根據找出的「點」進行思考和聯系實際,寫出讀後感。在所找出的引發感想的「點」中,如果「點」很多,要選擇一兩個主要的點寫,其他次要的,可一帶而過或不寫。
對於所選的點要去進行思考,對此進行判斷,這話說得對嗎?他為什麼要這樣講呢?這樣講的意義到底在哪兒呢?反過來講行不行?……如此這樣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寫好讀後感是大為有益的。
聯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當你讀到某些內容時。必然會聯想到身邊的事情,進而會去思考。如有一位讀《養花》的同學,由文中的一句「不勞動,連棵花都養不活」,想到「馬家軍」中的驕人成績,「她們在高原訓練時,每天跑三四十里,衣服被汗水濕透了,鞋子里都能擰出水來。」緊接著,他的感想就來了,「試問,她們不付出艱苦的勞動,能取得震驚世界的好成績嗎?古往今來,凡是成功者無不付出艱辛的勞動。」由養花,想到馬家軍,又悟出成功和勞動的關系。由此可見思考和聯想是寫好讀後感的重要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是讀後感,重點應在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上面,千萬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復述課文,一定要「感」比讀多。引用文中的原句是為了談感想、收獲或體會。決不能引用了一大堆原句而元自己感受。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和文章主要內容相合,否則會離題。例如《養花》一文是講勞動真有意思,勞動創造了美。可你的感想是北京的天氣不適合於養花。這就犯了讀和感脫節的毛病。所以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使讀和感有機結合,水乳相融。

『貳』 《百年中國經典散文》讀書筆記

《百年中國經典散文》讀書筆記假期里我在家裡讀了《百年中國經典散文》,讀完後深有感觸,它裡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讓人感受到不同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智慧與對生活的信念,我覺得在一本書中,能夠讀到這些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本書收集了不少近代作家的精美散文,並且每一篇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精品,文學家們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上世紀的百年中,特別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確如魯迅所說,是中國文壇上「散文小品的成功」。
徜徉在百年哲思散文的海岸,一路的靈光美景令人流連忘返,精選的經典散文作品就像構起了一個清新典雅的自然王國,無比悅目。也許這些文章並非全部是精美的珍珠,但他們一篇篇美麗而迥異,給讀者播撒著智慧,向人們洞開了一片片思想的家園。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些文章現在讀來仍然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雖然寫的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這些事情在他們的筆下,卻演變成了人生思考,使他們成了一系列人生邊上的眉批,永恆純粹超然,讓人們覺得每一篇散文都由於浸入了思考而被墊高了層次,讓人們不覺得便有一種被這些散文呼喚的感覺,它呼喚起了讀者的審美愉悅,還有著啟人心智、點悟生活的另一種功能。它們再次證明:優秀的散文作家都兼為駕馭文字的高手和深邃敏銳的思想家。
瓦雷里說:「詩歌是跳舞,散文是散步」。其實,僅僅在散文的世界裡,就既有作家直接傾吐靈魂隱秘、氣血充盈的情感舞蹈,又有閃爍著創作主體新知與睿見的智慧的思想散步。
書中許多作者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留給我印象最深刻最鮮明的有魯迅的沉鬱雄渾、冰心的雋秀玲瓏、朱自清的淳樸淡薄、沈從文的輕靈曼妙、豐子愷的厚重平實。其他的,也都各有千秋。
正如季羨林所說:「美的散文往往寫的是身邊的瑣事,古今中外有很多這樣的名篇。我所說的身邊瑣事范圍極廣,人身旅途中的所歷所感,無不包容於其中,在我們這個林林總總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潛伏著蓬勃的生命,隨處活動著熙攘的人群,擷取其中一顰一笑,寫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撥動人們心弦的事物。這樣的文章能凈化我們的感情,陶冶我們的性靈,小中有大,小中見大。平凡之中見真理,瑣細之中見精神。」
合上這本厚厚的書,我輕輕閉上眼睛,感覺內心獲得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澄澈和明凈。彷彿受過了一場春雨的洗禮,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讓我看到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廣闊的胸襟。讓我不禁感覺原來生活中很多我們認為的瑣事並非只是淡然無味的,而是值得每一個人去細細的體會,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參悟出人生的真諦,變得越來越成熟。

滿意望採納

『叄』 中國古代經濟史 齊濤讀書筆記

齊濤教授主編的《中國古代經濟史》初版於1999年。其時,已有不少關於中國經濟史的鴻篇巨制,但一直缺少一部簡明的、適於歷史專業與經濟類專業本科教學的中國古代經濟史教材。因此,齊先生組織人員,編寫了這部小型的教材。教材出版後,得到了學界的充分認可,已在四十多所高校的歷史或經濟類院系使用,並被一些大學指定為研究生教材。在重印七次之後,教材的編寫者對其進行了修訂。(以上據「再版後記「,頁374)修訂版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發行。
全書共四十四萬余字,由緒論開題。緒論之後共有八章,分別為:中國古代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社會大分工與中國古代經濟結構的初步形成、中國古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土地與賦役制度、手工業商業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的繁榮、工商貨幣政策的沿革、經濟區劃的變遷與經濟重心的移動、資本主義萌芽與中國傳統經濟的終結。
本書緒論部分的修訂者為馬欣教授。緒論提綱挈領地討論了六個問題:經濟發展的環境問題、經濟結構問題與傳統經濟的走向、經濟技術的發展道路、土地賦役制度問題、工商業政策問題、經濟區劃問題。以下就是恆愷讀此書時做的筆記,或曰摘抄。
1、經濟發展的環境問題。
(1)他(斯大林)的結論是「地理環境」不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的原因、決定的原因,但他舉證的前提卻是社會制度的「變化」不是由地理環境的「變化」所引起的。「地理環境」與「地理環境的變化」並不是一個概念,這在邏輯分析中應當是屬於偷換概念,因而,由此得出的結論不能成立。(頁2)
(2)與歐洲大陸相比較,中國的地理環境有三個基本特性:第一,中國可資利用的土地面積遠小於歐洲。第二,中國的土壤條件亦較歐洲惡劣。第三,中國的氣候條件與歐洲迥異。(頁3)
(3)中國自然環境的特性是造就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道路的不可忽略的原因,以農業經濟為例,中國傳統農業經濟是建立在精耕細作基礎之上的以土地經營為核心的綜合經濟。歐洲有利的地形條件與溫潤的海洋性氣候,使其森林與草場覆蓋率遠高於同期中國大陸。而歐洲歷史上又不曾存在地狹人多之虞,這兒農民的生產經營始終採取大面積的粗放耕作。在此基礎上,歐洲歷史上的農民發展起了農牧混合經濟。農牧經濟與耕織經濟中的糧食生產均是以耕地為本,生產可變率較低。但農牧經濟中畜牧業以及與之相聯的毛紡業卻具有較高的可變率。中國耕織經濟中的紡織業雖然在明清時代也呈現出一定的商品化生產傾向,但始終未脫出封建自然經濟的桎梏,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的紡織業以桑(蠶)、麻、棉為基本原料,而桑、棉、麻的生產同糧食生產一樣也是以耕地為本,這就使中國歷史上的紡織業因社會需求而增加生產的彈性較小,未形成商品生產的大潮流。(頁3-4)
(4)地理環境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影響的第二個方面是地理環境的變化影響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氣候變化。(頁4-5)
(5)地理環境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影響的第三個方面是地理環境對人類向其施加的影響的反饋。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森林植被的破壞,及其對農業生產產生的三個方面的直接影響。(頁5-9)
2、經濟結構問題與傳統經濟的走向
(1)經濟結構主要應當包括農業經濟結構、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在此基礎上,還應當著眼於立足於其上的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關系,並進而探求其成因與影響,這是把握中國古代經濟運行脈搏的重要一環。(頁9)
(2)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結構的特點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以土地經營為核心的綜合型經濟。(頁9)
(3)中國古代工商業經濟結構的突出特點就是它的混合性與依附性。第一,對於鄉村工商業而言,其突出的特性是手工業與商業的難以分割,以及工商業與農業經營的難以分割。第二,對於城市工商業來說,其突出的特點是依附性。所謂依附性主要是指城市工商業對政權以及上層社會的依附。(頁9-11)
(4)東方所具有的鄉村活力與恢復的能力體現在:第一,中國鄉村農民具有較強的綜合經營能力。第二,中國古代是城鄉一體的社會與經濟結構。第三,中國古代的農業以精耕細作為特色,單位面積產量很早就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這種活力是十分有限的,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中國古代的鄉村面臨著一系列壓力:其一是城市膨脹的壓力,其二是工商業的發展,其三是日益增長的鄉村人口。(頁11-12)
(5)造就中國古代經濟結構的直接原因是三次社會大分工(農業與畜牧業、農業與手工業、農業與商業)的問題。中國歷史上的這三次大分工都是相對的、不徹底的,這是造就混合型、多元型經濟結構的直接原因。而中國社會沒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大分工,原因又有二:一是由於中國獨特的自然環境所造就的經濟特性,一是由於中國文明起源的特定道路所造就的社會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頁12-13)
(6)中國文明的形成途徑給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三個重要影響:第一,國家機器先於經濟發展與社會大分工而出現;第二,自國家產生起,政治活動、政治組織與政治目的一直是中國古代社會先導性的內容;第三,國家自產生之日起就與宗法血緣關系交織到了一起,因此,按地域而不是按血緣關系劃分國民一直沒有真正地實現。(頁13)
3、經濟技術的發展道路
(1)經濟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動力與先導。在中國古代社會,它主要由農業生產技術與手工業生產技術兩大部分組成。(頁13)
(2)農業生產技術的基本組成包括農業耕作技術、水利灌溉技術與農產品加工技術,其基點應當是農業耕作技術。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技術的最突出特色便是精耕細作。精耕細作的實施,是由我國特定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歷史上中國農業產量的多寡不取決於播種面積的多少,而是取決於精耕細作的水平。這種精耕細作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會使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業產量達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帶來整個農業經濟的繁榮,但是,這種精細化農業的發展道路,又使得生產工具與生產技術的進步沒有充分的空間,難以出現新的突破與變革。(例:牛耕)與技術發展相應,精耕細作還直接制約著中國封建農業的轉化。(頁14-16)
(3)手工業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技術的發達與成熟,而實用性的最大特點是究其然,不究其所以然。(頁16-17)
4、土地賦役制度問題
(1)要想真正把握中國傳統經濟政策,就必須從土地問題與土地政策入手。(頁17)
(2)中國古代的土地賦役政策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夏商西周至井田制瓦解,其特點是稅人與稅地的合一,典型代表是井田制;第二階段是自戰國授田制到中唐均田制的瓦解,其特點是以人戶為稅基的賦稅佔主導地位;第三階段是自兩稅法到清朝的攤丁入畝,其特點是以土地為稅基的賦稅逐步佔主導地位。這三個階段的歷史進程與宗族土地所有制、土地國有制、土地私有制三種土地形態的矛盾運動聯系在一起。(頁17-19)
(3)大土地所有制:首先,國家政權對私有地權一直處在抑制中。其次,中國古代地權關系的不穩定性和分散性。中國古代地權轉移與分散化的根源有三:第一,大土地所有者的多元化與非身份化。第二,中國古代的土地私有化起步早,進展快。第三,中國古代的家產繼承製度是諸子的平均繼承。(頁20-22)
5、工商業政策問題
(1)中國古代的工商政策有三條基本原則:抑商、官辦與壟斷。(頁22)
(2)論者多認為,「重農抑商」的核心是農本思想。但王朝統治者重農的第一本意不是發展農業、繁榮鄉村,抑商的第一本意也不是抑制工商業的發展。歷代王朝的重農政策固然有保護、扶持農業生產的意義,但其第一本義是固農民於土地家園,以保證其統治秩序的穩定。(頁23-26)
(3)「抑商」抑的是王朝所控制的工商體系之外的私營工商業。與之相應,則是歷代王朝對官手工業與官營商業的高度重視。中國古代的工商壟斷政策可以以劉晏的榷鹽法為界劃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壟斷以官辦為主,後期的壟斷則是官與商的結合,以特許商人的商運商銷為主。這種官商結合的後期壟斷對於傳統經濟的轉型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有著十分強烈的負面影響,是阻礙近代歷史進程的主要障礙之一。(頁26-27)
6、經濟區劃問題
(1)中國古代的經濟區域首先是在農業生產與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頁27-28)
(2)進入文明時代後,中國的經濟重心經歷了由東到西,又由西返回,再進而南下的過程。夏商時代,中國古代經濟的重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周時代,則移至關中地區;春秋戰國時代,屬於多中心時代,後「秦地」(關中和蜀中)占據了龍頭地位;西漢時代關中與山東並為兩大經濟中心;東漢時代,關中凋敝,經濟重心完全東移;魏晉南北朝時代,又一次出現中心多元化;隋唐時代,形成以長安、洛陽,揚州,益州為基點的三個經濟中心。宋元明清時代,又進入了一個經濟多元化與多中心的時代。(頁28)
(3)中國古代經濟區劃變遷中的三個基本趨勢:首先,中國古代經濟區域的變遷過程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經濟區域的不斷拓展過程;同時也是經濟中心多元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分離過程。(頁28-29)
(4)影響經濟區劃與經濟重心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五項:自然環境的變動(兩方面)、人口的流徙(有自然環境變遷、社會政治、人口壓力等多方面原因)、經濟貿易交流與交通的發展(一直是重要因素)、技術發展與經濟結構的變化(技術進步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傳統經濟的改造,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促成新興產業的生長;三是推動經濟規模的拓展。)、政治與戰爭的影響。變動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頁29-32)
※中國傳統經濟的歸宿:無論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還是革命,都無法將中國傳統經濟帶入資本主義,也無法改變中國傳統經濟的命運,它最終還是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潭。(頁32)
最後,恆愷從緒論的引注文獻中,整理出若干進一步閱讀的研究性著作:鄧雲特(鄧拓)《中國救荒史》、齊濤《魏晉隋唐鄉村社會研究》、孫達人《中國農民變遷論》、齊濤《絲綢之路探源》。附帶言之,緒論第二部分所涉及的中國文明起源的特定道路,可參閱馬新、齊濤《中國遠古社會史論》一書,尤其是該書第二章《中國的洪水傳說與創世紀》,精彩。
庄恆愷 2012年春(轉載請註明出處:庄寶寶的部落格)

答案轉自網路

『肆』 誰有一篇2000字的中國經典著作的讀書筆記啊,就是讀後感。例如評價一下紅樓夢里襲人,王熙鳳什麼的,

襲人簡介:襲人,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女兒,寶玉房裡四個大丫鬟之首。襲人原名珍珠(程乙本作「蕊珠」),從小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原系賈母之婢,後又服侍史湘雲幾年。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將她與了寶玉,王夫人將她作為姨娘的後備人選,後逐漸成為寶玉丫頭中的領頭人。寶玉因見她姓花,故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紅樓夢》將「驟」改為"晝")之意為其改名為「襲人」。作為《紅樓夢》中舉足輕重的丫頭,襲人一直是全書中爭議最大的女性人物。她最後的結局是嫁與戲子蔣玉菡。
性格: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富有心機,在大觀園里眾人是人前人後的誇獎她。就連下級小紅、佳蕙也對其服氣,是出了名的賢人。心中亦有些痴處,她服侍誰,心裡便唯有誰。她與寶玉有情,是《紅樓夢》中唯一與寶玉發生性關系的丫鬟。她不時規勸寶玉要讀書上進。寶玉挨打後,她向王夫人進言好好管教寶玉,並建議為防不測而搬出園子來。王夫人認為襲人深明大理,對其信任有加,不僅賞了她兩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資,而且准備將其提升為「准姨娘」。
襲人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伏侍寶玉細心周到,恪盡職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她一心為寶玉前途憂慮,「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郁」(第3回);她雖身為奴婢,卻能事事為賈府大局著想,寧可自己委屈些;她討好王夫人,雖有私心,但確實對寶玉和賈府一片赤誠。
襲人也有女兒情真、天真小性的一面。63回群芳開夜宴,她和眾姐妹們一塊玩樂,喜得「連臊也忘了」。58回那乾娘來吵,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兩句。」59回春燕挨打,襲人生氣道:「三日兩頭兒,打了乾的打親的,還是賣弄你女孩兒多?還是認真不知王法?」堅決站在丫頭們一邊,反抗邪婆子。77回寫芳官等女伶被攆後,「這些乾娘皆感恩趁願不盡,都約齊與王夫人磕頭領去」,可見晴雯、芳官被攆,非襲人告密,而是那些邪婆子進讒構陷。
如何評價襲人?
在《紅樓夢》中的眾多少女中,對於襲人的評價,貶低、批評者最多。《紅樓夢三家評本》之姚燮(大某山民)總評說:「花襲人者,為花賤人也。命名之意,在在有因。偶標一二,余俟解人自解。」又認為「寶玉之婢,陰險莫若襲人」。塗瀛之《紅樓夢讀花人論贊·襲人贊》說:「蘇老泉辨王安石奸,全在不近人情。嗟乎,奸而不近人情,此不難辨也,所難辨者近人情耳!襲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讒人,人忘其讒。待計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間秋紋、麝月,其虐肆矣。而王夫人且視之為顧命,寶釵倚之為元臣。若非寶玉出家,或及身先寶玉死,豈不以賢名相終始哉!惜乎天之後其死也。詠史詩曰:『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襲人有焉。」梅閣又評此贊:「絕大見識,絕大議論,不作襲人贊讀通,即作襲人贊讀快。」塗瀛《紅樓夢問答》認為「寶釵深心,在交歡襲人」,此則「古來奸人干進,未有不納交左右者。」更且「君子與君子為朋,小人與小人為朋,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又比較襲人與晴雯之優劣:「襲人善柔,晴雯善剛;襲人用屈,晴雯用直;襲人徇情,晴雯任性;襲人做面子,晴雯絕塵埃;襲人收人心,晴雯信天命,不知其他。」
20世紀名聲最大的紅學權威俞平伯,也認為襲人「引誘、包圍、挾制寶玉,排擠、陷害同伴,附和、討好家庭的統治者王夫人」。她的「性格最突出一點是的新忘舊,甚而至於負心薄倖」。(《關於十二釵的描寫》)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王昆侖又據舊作改寫並發表了著名的《花襲人論》,具體分析和論證了花襲人這個人物作為封建奴才的思想性格特徵。他的這個觀點,成為學術界認識襲人的基調。後來的不少論者還更進一步批判她,將她看作是十惡不赦的人物,給予全面、徹底的否定。
近年雖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她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奴隸,而不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實奴才」(金實秋《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對襲人評論的異議》),但多數論者仍持嚴厲批判態度,如吳穎《論花襲人性格》認為襲人的性格是一種背叛了奴隸出身的典型的奴才性格,還主動、秘密地幹了害人的壞事;她的一生,「似痴而實黠」;對寶玉又籠絡又限制,是個封建衛道士;在怡紅院里拉攏麝月秋紋,搞小宗派,用告密手段叛賣階級姐妹。又認為襲人有當奴才之志,又有當奴才之才,是一個正在走向成功的例子,起了統治者惡劣走狗的作用;全書深刻、形象地寫出這樣一個蘊含深厚的歷史內容的奴才典型,中國文學史上是未有先例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
總之,襲人是一個極為復雜的藝術形象,對她的評價爭議很多、分歧很大是很自然的。
希望能幫到你

『伍』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名著有哪些 好寫大學讀書筆記 求解

凌濛初 三刻拍案驚奇

『陸』 3000字中國轉型經濟學讀書筆記

事物性質特徵等故意誇張或縮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誇張 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誇柏油路曬化甚至鋪戶門前銅牌像要曬化 縮誇張 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縮 能看巴掌塊 超前誇張 現說先現先現說現 沒端酒杯醉
物做寫賦予物言行或思想情用描寫詞描寫物作用: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命事物寫使具體事物格化語言形象 :桃樹、杏樹、梨樹、讓我我讓都滿花趕趟

『柒』 《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讀書筆記3000字

《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主要內容

『捌』 關於大學生寫讀書筆記,該讀哪些經濟類書籍

《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著,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政空棗兄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大衛.李嘉圖著,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卷,約翰.穆勒著,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費.李斯特著,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經濟學》,[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多梅尼克.薩爾瓦托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美]彼特.林德特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小艾爾佛雷德.J.菲爾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教程》,黃衛平,彭剛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新編國際經濟學》,岩陵曲如曉,閆慶悅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經濟學——理論.機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經濟學》,張幼文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教學輔導,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貿易》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趙春明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 尹翔碩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 陳憲,韋金鸞等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朱鍾棣,郭羽誕,蘭宜生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國際金融》,陳雨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貨幣銀行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書店。
《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擴展》,尼科爾森,中國經濟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薩克斯,上海三聯書店
《金融學》,博迪、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Clark,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國際經濟學》(第一卷、第二卷),甘道爾夫,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投資學》(第五版),夏普、亞歷山大、貝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貨幣金融學》(第四版),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計量經濟學導論》,伍德里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市場》,斗襲萊維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貨幣理論與政策》,瓦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玖』 讀書筆記讓寫心得,讓寫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而且還有所讀的書的字數不得少於30萬字,你們幫我推薦一本中

《官場現形記》?(清)李寶嘉等?
《四世同堂》駱駝祥子 老舍 都挺不錯的

『拾』 趣經女兒國讀書筆記內容概述字詞積累優美語句收獲

題目 可以談談你看到這個題目後對文章[內容]產生的問題 以及這個題目好在哪內里 作者介紹 上網搜容索一小段 生字新詞 找詞典解釋一下意思 [優美]句短 把你認為[優美]的地方簡單作下說明 這一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 表現出了什麼 ~

-- 派派小說論壇為您解答

閱讀全文

與國際經濟學的讀書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