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比較經濟學考試答案

比較經濟學考試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00:55:29

經濟學考試答案

我來幫你做,請你稍等~

答案:
1~5: CCDAD
6~10: BCDAC
11~15: ACCAB
16~20: ACCDB

解析:

1. C
緊縮性貨幣政策就是通過減少貨幣供應量達到緊縮經濟的作用。
緊縮性貨幣政策手段包括:提高銀行利率、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減少貨幣放行量、發行國債和嚴格控制信貸量等。

2. C
國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總的價值。
國民收入均衡是指國民生產總值與市場的總需求相等。

3. D
首先,法定準備金是不變的。其次,央行在金融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導致流通中的貨幣增多,市場利率趨於上升。
其實,現實中央行購買政府債券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手段之一,不一定就會提高利率。相反,往往還會伴隨著下調存貸款利息,使社會中投資增加。

4. A
降低貼現率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貼現是對未到期的票據進行提現的成本,也就是企業在需要現金時的動作。當貼現率高的時候,如果要提前取得現金就要付出高的成本,降低貼現率就可以降低成本。貼現率下降的情況下,利率的走勢一定是往下的。投資加大,儲蓄將少,貨幣供應加大。

5. D
貨幣需求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和投機性貨幣需求。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為了應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貨幣需求;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
消費包括在交易需求中了。

-------------------------------------------------
休息一下,馬上繼續~~

6. B
這題是考察對貨幣需求的國民收入彈性的理解。
貨幣需求的國民收入彈性指一個百分點的國民收入變動幅度對貨幣需求變動幅度的影響是。它的公式是:T=(△D/D)/(△I/I)=-(dD/dI)*I/D。
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是小於1的,也就是說貨幣需求的增量要小於國民收入的增量。

7. C
這題考察對GDP和GNP概念的理解。
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產品是要計入GDP,而不計入GNP;
相反,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時要計入GNP,而不計入GDP的。
由於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小於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的總和,
因此,這里GDP<GNP。

8. D
內在穩定器是指一些具有自動調節國民經濟功能的財政政策,具有內在穩定器作用的財政政策,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以及各種轉移支付。
內在穩定器自動地發生作用,調節經濟,無需政府作出任何決策,但是,這種內在穩定器調節經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減輕蕭條或通貨膨脹的程度,並不能改變蕭條或通貨膨脹的總趨勢;只能對財政政策起到自動配合的作用,並不能代替財政政策。因此,盡管某些財政政策具有內在穩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識地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

9. A
兩部門經濟中只有廠商和消費者,總需求=消費+投資。

10. C
這是通貨膨脹產生原因的貨幣主義的解釋,貨幣主義認為,引起總需求過度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的過量發行,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11. A
這題考察對預期擴展的菲利普斯曲線的理解。
這題用文字不大好說明,需要建立模型才能解釋清楚。

12. C
2001年相對於1987年的平減指數為:(200-150)/150=1/3,意思是2001年物價上漲1/3,那麼,2001年,以1987年為基期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40000/(1+1/3)=30000。

13. C

14. A
這是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總需求的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即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凱恩斯認為,當經濟中實現充分就業時,表明資源已經得到了充分利用。這時如果總需求繼續增加,就會由於過度總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貨膨脹。

15. B
如果成本增加引起物價上升,但總需求沒有相應增加,那麼需求量將減少,供給會減少,也就是產量會減少;企業逐漸退出該產品市場,也就是失業會增加,但通貨膨脹不會停止。相反,由於失業的增加,有可能會導致經濟的下滑而造成通脹進一步加劇。
這題出的很好,從這題也能從一定角度了解到我國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為什麼會有刺激消費,提振內需等政策的出台了。在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的困難時候,需要政府刺激內需,提高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已達到穩定企業產量,控制失業率的上升的目的。

16. A
通脹缺口源自前面第十四題中提到的凱恩斯所說的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理論。它指的是在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投資超過儲蓄的差額,也就是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的差額。
既然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那麼就應該採取緊縮性的政策來使供需達到平衡。題中4個選項中只有A選項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17. C
利率提高,人們將閑置收入存入銀行,減少了人們用於投機的貨幣需求。

18. C
1963年美國的失業率似乎停頓在5.5%這樣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高水平。而10年前,失業率是2.8%。屬於凱恩斯主義學派的肯尼迪總統的經濟顧問們相信,削減個人所得稅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費。這將引起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他們相信總需求曲線的移動將導致產量的增加而價格並不上升。這是因為他們相信經濟具有過剩的生產能力,生產性工人與機器處於閑置狀態。換句話說,他們認為當時的均衡點處在總供給曲線的相對平坦的部位。所以總需求曲線的增加將主要地轉換為產量的增加,而價格水平並不提高。我們已經知道產量的增加意味著就業增加。肯尼迪顧問們的預測被證明是正確的。失業率在1965年下降到4.4%的水平。另外,從1964年到66年實際GDP以令人注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長。肯尼迪減稅政策的成功通常被認為是凱恩斯主義學派的偉大成就之一。

19. D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一般有三個:CPI、PPI、GDP平減指數。這三個指數通俗的說法也就是物價指數。

20. B
這題考察貨幣主義主提出的單一規則,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實行一種「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把貨幣存量作為唯一的政策工具,也就是所謂的公開宣布並長期採用一個固定不變的貨幣供應增長率。

That』s All.

❷ 求經濟學原理考試試題 答案

問題一:看教材貨幣政策那一節就有,如果是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就可以用貨幣政策,提高再貼現率,提高銀行准備金率,減少貨幣供給,進行公開市場業務----央行減少對政府證券的購買.如果是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則使用貨幣政策的效果很小.
經濟蕭條時,要多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最典型的情況就是LM曲線為水平狀的凱恩斯情況,此時,用積極的貨幣政策不能改變LM曲線的位置,只有積極的財政政策才能使IS曲線右移,從而是產出增加.
問題二在總供給-總需求模型那一章當中,凱恩斯主張總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古典學派主張它是一條垂直線,前者研究的是蕭條經濟下貨幣工資和價格均為剛性的情況,所以AS曲線為水平狀,而後者則認為,貨幣工資和價格能夠迅速或立即調整,所以AS曲線為垂直狀

❸ 網上經濟學考研考試答案會都中嗎

1、網上經濟學考研考試答案不會都中,只能作為備考參考。
2、經濟學考研的專業課是招生單位自主命題,所以不同招生單位的答題要求和答案是不一樣的。

❹ 求西方經濟學考試答案!!!!

填 空 題
1.兩種互補商品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成_反_方向變動,兩種替代商品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成__同_ 方向變動
2.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以一定的 價值判斷 為依據。 3.需求曲線的通常形狀是向右下方傾斜,其斜率為 負 。它表示 價格 與 需求量 呈反方向變化。
4. 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的_供給量_ 與_需求量 相等時的價格。
5.效用是消費者從消費某種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上的 滿足 。
6.恩格爾定律是指,隨收入增加,用於 食品 中的支出在整個貨幣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 低 。
7.如果某種商品是需求富有彈性的,則價格與總收益成 同向 變動:如果某種商品是需求缺乏彈性的,則價格與總收益成 反向 變動。
8.洛倫茨(斯)曲線是用來衡量 國民收入在國民之間的分配 平均程度的曲線。 9.完全競爭市場是指一種不存在絲毫 市場進入限制 ,市場機制在 價格 方面的作用不受任何阻礙和干
擾的市場結構。
10.在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相交之前,邊際成本 低於 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
後,邊際成本 高於 平均成本;只有在相交時,邊際成本 等於 平均成本;這時,平均成本處於 ???(這個空不知道答什麼,個人認為是拐點) 。
二、選擇題
1.病人對葯品(不包括滋補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C )
A.>1 B.=1
C.<1 D.
2.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彈性與購買該商品的支出佔全部收入的比例的關系是(C )
A. 購買該商品的支出佔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價格彈性就越大
購買該商品的支出佔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價格彈性就越小
購買該商品的支出佔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價格彈性就越大
D. 購買該商品的支出佔全部收入的比例與價格彈性無關
3. 等成本線平行向外移動表明:( B )
A.產量增加了 B.成本增加了
1/4
C.生產要素的價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收入增加了
4.依據需求彈性的絕對值,需求彈性可分為( B )
A.四種類型 B.五種
C.三種 D。六種
5. 寡頭壟斷廠商的產品是(B )
A.同質的 B.有差異的
C.既可以是同質的也可以是有差異的 D.以上都不對
6.整個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表示 ( B )
需求數量增加 B. 需求數量減少
C. 價格提高 D. 價格降低
7.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12000-25P,在需求量Q為2000件時的價格彈性是(C ) A.25 B.10
C.5 D.1
8. 照相機和膠卷是:( C )
A.非相關品 B.獨立產品
C.互補產品 D.代替產品
9.已知消費者的收入為50元,商品X的價格為5元,商品Y的價格為4元。假定該
消費者計劃購買6單位X商品和5單位Y商品,商品X和Y的邊際效用分別為60和30。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應該:( B )
A.增購X和減少Y的購買量 B.增購Y和減少X的購買量
C.同時減少X和Y的購買量 D.商品X、Y的購買量不變
10. 如果連續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在總產量達到最大時,邊際產量曲線與( B ) A.橫軸相交 B.縱軸相交
C.平均產量曲線相交 D.總產量曲線相交
五、問答題
1.請闡述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及其原因。
π=PQ-C 求最大值 一般做法是求導求一階導數令一階導數為0 再求二階導數驗證 一階導數為0時二階導數為凹函數 即可證明此時為利潤最大值
2/4
原因 可以通過作圖表現出來 收益減去成本的面積就是利潤
2. 均衡價格是怎麼形成的?
均衡價格由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共同作用形成,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交時需求量=供給量。此時形成均衡價格。均衡價格的形成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亞當斯密說市場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決定了此時的均衡,通過價格機制形成了均衡價格
三、 名詞解釋
1.等產量線
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 2.技術系數
生產一定量某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
3.價格下限
指政府為了支持某種產品的生產而對市場價格規定一個高於均衡價格的最低價格。在支持價格條件下,市場將出現供給大於需求。
4.需求定理
反映商品本身價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對於正常商品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曲線與需求量之間存在著反方向的變動關系,即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這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相反,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增加,這就是需求定理。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
5.需求定理 這個應該是供給定理吧?
說明商品本身價格與其供給量之間的關系的理論。其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成同方向的波動,即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
6.無差異曲線
描述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不同資源品組合的曲線。
7.機會成本
一種資源(如資金或勞力等)用於本項目而放棄用於其他機會時,所可能損失的利益。 8.基尼系數
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閱讀全文

與比較經濟學考試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