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觀經濟學中水和鑽石誰的總收益大,為什麼
這是著名的價值悖論。有個大前提就是:地球上水與鑽石相比,水的數量是占絕對優勢的。
在這里要引入一個經濟學術語—邊際效用。隨人們購買相同商品的數量增多,單位數量的商品給人們帶來的滿足感越來越低。
當一個人非常渴,再沒有水喝就死的時候。那麼如果有一杯水售價九十元,他也會去購買的。
假如還有第二杯水,可能他只願意付八十元去購買。
假如還有第N杯水,那麼他可能幾乎不願意去購買了。因為他已經不渴了。
人們願意為購買水而付出的錢永遠都是最後一杯水對他來說的價格。所以水的價格很低。
而鑽石不同,因為資源稀缺性,第一顆鑽石給人帶來的滿足感遠遠大於最後一杯水給人帶來的滿足感,卻不如第一杯水給人帶來的滿足感。
假設鑽石和水一樣多供人購買,那麼鑽石的可能一文不值。
人們往往願意付出很高的價格購買第一顆鑽石,而大多數人終生只購買一顆鑽石,卻要消費很多的水。
所以鑽石幾乎沒有價值,水的價值猶如生命,但是鑽石的價格遠遠高於水。這就是價值悖論。
終其原因,是因為決定價格的並不是政治經濟學中所說的商品價值,決定價格的是市場的供求關系。
簡單來說咯,經濟學中的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
具體參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方經濟學第五版 典型題題解》P41 19題
Ⅱ 微觀經濟學解釋為什麼水比鑽石重要但是價格卻不及鑽石的萬分之一
因為鑽石是稀缺資源
水至少在目前不是稀缺資源
也許有一天,沒有淡水了,水會比鑽石更貴吧
Ⅲ 微觀經濟學解釋為什麼水比鑽石重要但是價格卻不及鑽
學經濟學原理了吧來水對源人比鑽石更重要,因為水客觀效用大於鑽石,「物以稀為貴」根據邊際效用法則,效用與消費數量反向變動,並決定需求價格,水消費量比鑽石大得多,水的邊際效用需求價格小,鑽石的邊際效用需求價格大,但效用與消費數量反向變動,所以鑽石用處極小而價值昂貴,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卻非常之便宜。
Ⅳ 微觀經濟學中空氣 食品 水 鑽石的價格悖論分析
這個就是個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問題。鑽石與水之間存在價值悖論:水對人們很內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容卻很便宜;鑽石對人們的用途很有限,但卻很昂貴。這一悖論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來共同說明,因為價格是由需求和供求共同決定的。從需求一方面看,價格取決於商品的邊際效用,而不是總效用。對於水,水源充足,人們對水的消費量大,因而其邊際效用很小,價格也就很便宜。同理,人們對鑽石的邊際效用很大,其價格也就相應的昂貴。從供給方面看,由於水源充足,生產人類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價格也低。鑽石則很稀缺,生產鑽石的成本很大,因而鑽石很昂貴。綜合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則水便宜,鑽石昂貴。
Ⅳ 微觀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經提到鑽石與水的悖論
人在評價事物時不是根據抽象的類屬,而是根據可得的特定單位。他不想知道「整體的鑽版石」對他的權價值是高於還是低於「整體的水」,而只關注,在現有給定的可得的水與鑽石的庫存情況下,對他來說「一瓶水」的價值是否高於「一克拉鑽石」。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偏愛鑽石也就不足為奇了。如上所釋,價值,或者效用不可以被度量,因此也不能相加,相減或者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