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勞動經濟學勞動

勞動經濟學勞動

發布時間:2020-12-30 05:41:47

『壹』 什麼是勞動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內門分支學科,和容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及其他專業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也有一定的聯系。

『貳』 請問勞動經濟學研究生有沒有實用性,就業前景怎樣

勞動經濟學研究生

一、專業介紹
勞動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之一,此學科以勞動力市場現象及其所引起的勞動力資源配置為研究對象,是研究勞動經濟理論與實務的學科,具有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雙重屬性。
1、研究方向
(01)勞動力市場與收入分配理論
(0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3)人力資源經濟活動分析(勞動經濟計量)
(04)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註: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例)
2、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有較強業務水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系統了解勞動經濟學和其它經濟學知識,對於國內外經濟理論和經濟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有較清楚的了解;能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手段;熟悉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學位獲得者能夠勝任研究、教學和經濟管理工作。
3、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901經濟學
(註: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例,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薦院校
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全國較強的招生單位有:
中國人民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遼寧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三、相同一級學科下其他相關專業
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
四、課程設置(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
(一) 必修課(學位課)
1 .公共必修課
(1) 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 第一外國語
2. 專業共同必修課
管理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3. 專業必修課
人口資源環境統計學 、人口經濟學 、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二) 選修課(非學位課)
1. 指定選修課
計算機應用、國內外人口、生態研究文獻選讀、區域與城市經濟學、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學
2 .任意選修課
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農業經濟學、社會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第二外國語
五、勞動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1)經濟學專業就業總體來說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2)勞動經濟學專業國外發展前景廣闊。
在美國,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經濟學20多個分支中,按社會重視程度、課題數量及發表文章數量、質量等指標排序,勞動經濟學排在第二位,僅次於金融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在理論基礎、技術手段、方法論以及做研究的資料積累、資料庫等方面,都屬於經濟學中比較前沿、先進、成熟的學科,內容豐富,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內部有各種分支、理論流派和各種與政策相關的長期討論的問題。
六、就業方向及規劃
(1)就業地區: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就業選擇面廣
(2)就業領域:
從近幾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高等院校、大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國在華投資企業工作,許多畢業生已經成長為著名的專家、學者和政府的高層領導,以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科學研究等相關工作。據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予以了較高的評價,許多優秀畢業生都已走上政府部門的領導崗位和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崗位。
(3)就業規劃:
經濟類相關證書: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資格考試設置兩個級別:經濟專業初級資格、經濟專業中級資格。通過考試可以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部統一發放合格證書。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11月初。

『叄』 勞動經濟學與社會保障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也是研究活勞動這一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濟學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勞動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包括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和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及其他專業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也有一定的聯系。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保證無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種意外災害的公民能夠維持生存,保障勞動者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時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增進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國民生活質量。

『肆』 勞動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可以說是個跨學科的領域,一句話來說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和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及其他專業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也有一定的聯系。

勞動經濟學 Labour Economic是研究勞動這一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濟學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勞動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包括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
形成與發展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勞資僱傭關系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此相聯系,勞工問題(包括工資、失業、勞動時間、勞動條件、工傷事故與職業病婦女與童工勞動、勞資談判、罷工等)日益突出,勞工運動不斷發展。這是勞動經濟學賴以產生的社會背景。

19世紀中葉,勞工政策一詞開始在經濟學著作中出現。此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把勞工政策作為社會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力圖通過一定的勞工政策來緩和勞資矛盾,以保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勞工政策通常包括:工資標准及最低工資的制度,勞動時間的規定,社會保險和社會救濟,社會就業的指導,職業技術教育,勞動條件的監督,勞資糾紛的調解,工廠法、工會法、罷工法、勞資關系法,等等。

19世紀的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於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對建立合理的社會制度提出各種設想,並進行改善勞工處境的實驗。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在《資本論》、《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著作中,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工問題作了深刻的剖析,並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關系作出科學的預言。

20世紀初,一些專門研究勞動和勞工問題的經濟學著作相繼問世。美國管理學家F.W.泰羅(1856~1915)在工廠組織中進行勞動定額和以勞動定額為基礎的有差別計件工資制的實驗,並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1911)等著作,對微觀勞動管理具有重大意義。1925年出版的美國S.布盧姆的《勞動經濟學》,包括就業、工資、勞資關系、勞工運動、勞動立法等主要內容。1929~1933年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致使勞工問題極端尖銳化。此後,西方勞動經濟學有了較大發展。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和「非自願失業」概念的提出,對西方勞動經濟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此外,西方現代管理方法的研究,例如行為科學、工效學等學科的發展,也不斷豐富著勞動經濟管理的內容。

蘇聯的勞動經濟學的形成晚於西方的勞動經濟學。它是一門研究社會勞動組織和勞動政策的學科。目前,蘇聯的勞動經濟學著重研究與勞動技術組織相聯系的勞動的社會組織,其內容主要包括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再生產、勞動計劃、勞動組織、勞動定額、勞動報酬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勞動經濟學在中國已得到了初步傳播。1928年,日本北澤新次郎的《勞動經濟論》譯本在中國出版。1929年出版的陳達(1892~1975)的《中國勞工問題》一書,論述了中國勞工問題的歷史、現狀和解決途徑。1931年,朱通九的《勞動經濟》一書出版。朱通九認為,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者的經濟行為的科學。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還出版了一批有關勞工問題的社會學著作與法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勞動經濟學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蘇聯的勞動經濟學傳入中國。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勞動經濟學在中國獲得了明顯的發展,有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勞動經濟專業,政府有關部門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建立了研究勞動經濟問題的機構。80年代以來,勞動經濟學在中國進一步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編輯本段中國的勞動經濟學研究內容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中國的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

①勞動力再生產。包括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②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包括勞動力資源的人口基礎,勞動力的結構,勞動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長期平衡。

③勞動就業。包括就業的宏觀經濟目標和宏觀社會目標,就業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就業與工資的關系,待業及其類型,就業前培訓和就業後培訓。

④勞動力的宏觀管理。包括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勞務市場及其管理,勞動力管理體制。

⑤勞動力的微觀管理。包括勞動的分工與協作,勞動組織與人員配備,勞動定額與勞動計量,勞動環境與人體保護。

⑥工資。包括影響工資的因素,工資職能,工資形式,工資水平,貨幣工資與實際工資,最低工資與最高工資,工資差別。

⑦勞動保險中的經濟問題。包括疾病、工傷、老年退休等社會保險中的經濟問題。

⑧勞動效率。包括影響勞動效率的因素,提高勞動效率的途徑,微觀勞動效率與宏觀勞動效率及其相互關系。

但是,也有的學者認為:由於勞動經濟學是在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門具體經濟科學,它應研究生產關系中直接與勞動有關的部分,即研究生產關系中的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包括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勞動的分工與協作形式、對勞動者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形式等主要內容。

『伍』 勞動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

經濟學包括:一、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等純理論類的經濟學科目。
二、應用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貿易學、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防經濟學、能源經濟學等應用類的經濟學科。

具體而言,本科期間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差別不大,因為本科的西方經濟學主要指的是宏微觀,如果學的是緊急學專業,上述所列的各個學科都是要學的。到研究生時候,西方經濟學就是一個單獨的學科了,與經濟學的差別就是部分與整體的差別了。即西方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西方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基石。

『陸』 勞動經濟學勞動力的主要特徵有哪些如何正確理解勞動力資源的稀缺性

(1)勞動力需求無彈性 (2)勞動力需求彈性小於 1 (3)勞動力需求彈性等於 1 (4)勞動力需求彈性大於 1 (5)勞動力需求彈性無限大
首先,勞動力資源的稀缺性就是相對於社會和個人的無限希望和需求或是願望的層面上來說,屬於相對的稀缺性。
再有,勞動力資源的稀缺性有著絕對的屬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力資源稀缺性的本質是因為消費勞動力資源的支付能力和手段的稀缺。
現代勞動經濟學產生於勞動資源的稀缺性與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對象正是這種客觀存在所決定的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和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及其他專業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也有一定的聯系。
方法
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實證研究方法和規范研究方法。
1、實證研究方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
2、規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說明經濟現象及其運行應該是什麼的問題。
規范研究方法由於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種種障礙,使互惠交換不能實現。主要障礙有:信息障礙、體制障礙、市場缺陷。

『柒』 勞動經濟學就業前景怎樣

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專業中不冷不熱的專業. 就業在經濟學專業中也比較一般. 不過,浙大和人大回這個專業就業答不錯. 它和人力資源管理差不多是理論與應用的關系 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專業中不冷不熱的專業. 就業在經濟學專業中也比較一般. 不過,浙大和人大這個專業就業不錯. 它和人力資源管理差不多是理論與應用的關系

『捌』 勞動經濟學與人力資源管理有什麼關系

勞動經濟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學科,是支柱之一,類似於管理心理學至於管理學。勞動經濟學姑且還算是一門經濟學,更側重於經濟學的分析,其結論和過程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基礎,類似理論和實踐的關系。

『玖』 學習勞動經濟學的意義。

勞動經濟學作為一門研究勞動關系與經濟增長的科學,無論是在經濟學領域還是在勞動關系研究領域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和突出作用。

從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由於經濟增速較快,經濟增長與勞動關系出現了新的形勢,要想在新形勢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必須依託勞動關系理論。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深入研究勞動經濟學,能夠提高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認識,達到為經濟發展服務,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起到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目的。

(9)勞動經濟學勞動擴展閱讀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中國的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

①勞動力再生產。包括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②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包括勞動力資源的人口基礎,勞動力的結構,勞動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長期平衡。

③勞動就業。包括就業的宏觀經濟目標和宏觀社會目標,就業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就業與工資的關系,待業及其類型,就業前培訓和就業後培訓。

④勞動力的宏觀管理。包括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勞務市場及其管理,勞動力管理體制。

⑤勞動力的微觀管理。包括勞動的分工與協作,勞動組織與人員配備,勞動定額與勞動計量,勞動環境與人體保護。

⑥工資。包括影響工資的因素,工資職能,工資形式,工資水平,貨幣工資與實際工資,最低工資與最高工資,工資差別。

⑦勞動保險中的經濟問題。包括疾病、工傷、老年退休等社會保險中的經濟問題。

⑧勞動效率。包括影響勞動效率的因素,提高勞動效率的途徑,微觀勞動效率與宏觀勞動效率及其相互關系。

『拾』 勞動經濟學影響勞動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勞來動力供給的幾個主要因素:自工資水平,勞動力對閑暇的偏好等.勞動供給取決於工資變動所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隨著工資增加,由於替代效應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閑暇,從而勞動供給增加,同時,隨著工資增加,由於收入效應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閑暇,從而勞動供給減少,當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時,勞動供給隨工資增加而增加,當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時,勞動供給隨工資增加而減少,一般規律是,當工資較低時,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當工資達以某個較高水平時,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因此,勞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後彎曲的供給曲線.

閱讀全文

與勞動經濟學勞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