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學知識領域有哪些分類
主要包括以下分類: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統回計學、計量經濟學、答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商業銀行經營學、投資銀行學、國際貿易、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貨幣制度概論、證券投資學、國際貿易實務等。
⑵ 急求!凱恩斯的兩大著作是什麼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生平、學術簡介及著作】
英國經濟學家,因開創了所謂經濟學的"凱恩斯革命"而稱著於世。1883年6月5日生於英格蘭的劍橋,14歲以獎學金入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主修數學,曾獲托姆林獎金(Tomline Prize)。畢業後,以數學及古典文學獎學金入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05年畢業,獲劍橋文學碩士學位。之後又滯留劍橋一年,從師馬歇爾和庇古攻讀經濟學,以准備英國文官考試。1906年以第二名成績通過文官考試,入選 印度事務部。任職期間,為其第一部經濟著作《印度通貨與金融》(Indian Currency and Finance,1931)作了大量研究准備工作。1908年辭去印度事務部職務,回劍橋任經濟學講師至1915年。其間1909年以一篇概率論論文入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士,另以一篇關於指數的論文獲亞當 斯密獎。概率論論文後稍經補充,於1921年以《概率論》(A Treatise on Probability)為書名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即應征入英國財政部,主管外匯管制、美國貸款等對外財務工作。1919年初作為英國財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同年6月,因對賠償委員會有關德國戰敗賠償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議憤然不平,辭去和會代表職務,復歸劍橋大學任教。不久表明其對德國賠償問題所持看法的《和平的經濟後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1919)一書出版,引起歐洲、英國及美國各界人士的大爭論,使其一時成為歐洲經濟復興問題的在心人物。在任教同時,不僅撰寫了大量經濟學院總務長。1921~1938年任"全國互助人壽保除公司"(National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董事長期間,其對股東的年度報告一直為金融界人士必讀而且是 搶先收聽的新聞。1940年出任財政部顧問,參與戰時各項財政金融問題的決策,並在他倡儀下,英國政府開始編制國民收入統計,使國家經濟政策擬訂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英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布雷頓森林會議,並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與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的英國理事,在1946年3月召開的這兩個組織的第一次會議上,當選 為世界銀行第一任總裁。返回英國不久,因心臟病突發於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Sussex)家中逝世。因其深厚學術造詣,曾長期擔任《經濟學雜志》主編和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會長,1929年被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1942年晉封為勛爵,1946年劍橋大學授予其科學博士學位。
凱恩斯原是一個自由貿易論著,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傳統的自由貿易理論,認為保護主義對於國內的經濟繁榮與就業 增長一無可取。甚至1929年同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就德國賠款問題論戰時,還堅持國際收支差額會通過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動,自動恢復平衡。1936年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簡稱《通論》)出版時,凱恩斯一反過去的立場,轉而強調貿易差額對國民收入的影響,相信保護政策如能帶來貿易順差,必將有利於提高投資水平和擴大就業,最終導致經濟繁榮。
凱恩斯認為,傳統貿易理論以各項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已經充分就業為前提,宣揚按照比較成本原理進行貿易,既有充分就業,又享分工之利。但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這一前提,而卻經常存在大量非自願失業,如果一國按照傳統理論自由貿易,雖可從事有比較優勢部門的專業化生產,取得某些分工之利,但放棄或縮小比較優勢不大或無比優勢部門的和平,則必然是失業更趨嚴重。故凱恩斯斷抗議傳統貿易理論不適用於現代 資本主義。他還批評傳統理論只注重分工的利益和強調對外收支均衡的自動調節過程,而完全 忽略貿易差額對國民收入就業的影響。認為就一國而言,後者較前者更重要,因為順差能增加收入,使資金流入,利率降低,投資提高,就業擴大;反之 ,"若為逆差,則可能很快就會產生頑固的經濟衰退。"由此,凱恩斯贊成貿易順差,並重新推崇起重商主義,認為"重商主義,學說里含有入學真下成分。"不過在肯定重商主義某些觀點的同時,他也承認"實行重商主義所能取得的好處,只限限一國,不會澤及全世界"。
在《通論》中,凱恩斯由投資乘數原理出發,對貿易差額與國民經濟盛衰的關系作了進一步闡述。他認為投資的乘數作用表現為,一個部門的新增投資,不僅會使該部門的收入增加,而且會通過連鎖反應,引起其他有關部門的收入增加,而且會通過連鎖反應,引起其他有關部門追加新投資獲得新收入,致使國民收入總量的增長若干倍於最初那筆投資。而一國的總投資既包括國內投資(它決定於國內的資本邊際效率和利息率)也包括國外投資(它決定於貿易順差額),"增加順差,乃是政府可以增加國外投資之唯一直接辦法;同時若貿易為順差,則貴金屬內流,故又是政府可以減低國內利率、增加國內投資動機之唯一間接辦法。"除此之外,凱恩斯還強調貿易順差本身對國民經濟的作用亦猶如投資。認為出口是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如同投資,是一種"注入"(Injection),能使國民收入增長;而進口則是對舶來品消費的增加,如同儲蓄,是一種泄露,會減弱投資乘數的作用,使國民收入減少。因此,凱恩斯極力鼓吹貿易順差,並提出應盡力擴大出口,同時藉助保護關稅和鼓勵"購買英國貨物"以限制進口的政策主張。上述凱恩斯關於乘數理論及貿易順差的分析,後經英國學者哈羅德和美國學者馬赫洛普等人的論證而發展為對外貿易乘數理論。
除《通論》外,凱恩斯另外兩部重要的經濟理論著作是《貨幣論》(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1923)和《貨幣論》(A Treatise on Money, 1930)。這兩部著作是其研究貨幣理論的代表作,但均未能脫出古典貨幣數量論的巢臼。
1909年創立政治經濟學俱樂部並因其最初著作《指數編制方法》而獲「亞當.斯密獎」。1911-1944年任《經濟學雜志》主編,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貨與財政委員會委員,兼任皇家經濟學會秘書,1919年任財政部巴黎和會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國財政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1942年被進封為勛爵,1944年出席布雷頓森林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並擔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董事。1946年4月21日猝死於心臟病,時年63歲。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凱恩斯出生於薩伊法則被奉為神靈的時代,認同藉助於市場供求力量自動地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維持資本主義的觀點,因此他一直致力於研究貨幣理論。
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他感覺到傳統的經濟理論不符合現實,必須加以突破,於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後簡稱《通論》),《通論》在經濟學理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font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體;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通論》出版後不久,凱恩斯患了心臟病[/font]
第一,突破了傳統的就業均衡理論,建立了一種以存在失業為特點的經濟均衡理論。
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以薩伊法則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業的假設。認為可以通過價格調節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把研究資源利用的宏觀經濟問題排除在經濟學研究的范圍之外。《通論》批判薩伊法則,承認資本主義社會中非自願失業的存在,正式把資源利用的宏觀經濟問題提到日程上來。
第二,把國民收入作為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
凱恩斯《通論》的中心是研究總就業量的決定,進而研究失業存在的原因。認為總就業量和總產量關系密切,而這些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第三,用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來分析國民收入的決定。
凱恩斯《通論》中認為有效需求決定總產量和總就業量,又用總供給與總需求函數來說明有效需求的決定。在此基礎上,他說明了如何將整個經濟的均衡用一組方程式表達出來,如何能通過檢驗方程組參數的變動對解方程組的影響來說明比較靜態的結果。即,他總是利用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關系來說明國民收入的決定和其他宏觀經濟問題。
第四,建立了以總需求為核心的宏觀經濟學體系。
凱恩斯採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產設備、資金、技術等是不變的,從而總供給是不變的。在此基礎上來分析總需求如何決定國民收入。把存在失業的原因歸結為總需求的不足。
第五,對實物經濟和貨幣進行分析的貨幣理論。
傳統的經濟學家把經濟分為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兩部分,其中,經濟理論分析實際變數的決定,而貨幣理論分析價格的決定,兩者之間並沒有多大的關系,這就是所謂的二分法。凱恩斯通過總量分析的方法把經濟理論和貨幣理論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套生產貨幣理論。用這種方法分析了貨幣、利率的關系及其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從而把兩個理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
第六,批判了「薩伊法則」,反對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明確提出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的主張。
古典經濟學家和新古典經濟學家都贊同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而凱恩斯卻反對這些,提倡國家直接干預經濟。他論證了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較具體的目標;他的這種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核心的思想後來成整個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甚至可以說後來的宏觀經濟學都是建立在凱恩斯的《通論》的基礎之上的。
毫無疑問,凱恩斯是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他敢於打破舊的思想的束縛,承認有非自願失業的存在,首次提出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對整個宏觀經濟學學的貢獻是極大的。
凱恩斯不僅是經濟學理論上的天才,而且還是位大膽的實踐者。雖然說來容易做來難,但他仍然不顧風險,虧了再賺,畢竟技高一籌,果然名利雙收。
在倫敦的一個早晨,一個男子已經醒了,但他仍躺在床上、衣衫不整。他在和他的經紀人通話,為他自己、一所大學、一個辛迪加的巨大投機業務作決定。
這人就是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男爵,他不但開辟了宏觀經濟學的研究陣地(他的兩本主要著作給他帶來了巨大且歷久不衰的聲譽),還擔任過大學司庫和劍橋大學學監、政府官員和顧問等。凱恩斯男爵還是一位富有的投資者。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影響了幾代人,在目前的經濟政策制定中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將繼續影響未來若干年的經濟思想。
經濟學學者們總是這樣介紹凱恩斯:他從小聰明,是一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與俄國的漂亮芭蕾舞演員結了婚,擔任過國王和總統的顧問。在業余時間,他為自己、為劍橋大學進行貨幣和商品投機,並取得很大成功。但事實上,這些內容中很多純粹是編造出來的,與實際情況相差很遠。
凱恩斯的祖上是英國的貴族,他父母在劍橋大學任教。凱恩斯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他們在他身上付出了很多,也對小凱恩斯寄予了很高期望。凱恩斯果然不負所望,從伊頓公學畢業,就取得了國王學院數學和經典著作的獎學金。1905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並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06年凱恩斯通過公務員考試,到外交部的印度辦公室工作。兩年後,申請國王學院的數學研究員職位,但沒有成功。
不久,劍橋大學向他提供一個教學一般經濟學的研究員職位,這個職位一直保留到他去世。凱恩斯主講的眾多課程中有一門是每周一次的關於印度貨幣和金融方面的課程。不久,凱恩斯專門研究貨幣、信用和價值。這段時間,他也寫了一些書,主要是在概率論方面,他的經濟學方面的第一部著作是《印度的貨幣和金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社會上普遍擔心出現金融危機,作為貨幣問題專家,凱恩斯去財政部任職。他的首次努力是去說服首相勞合·喬治保持黃金儲備。到戰爭結束時,凱恩斯已在財政部樹立了牢固的地位,並被派到國外處理一系列的金融問題。當和平會議在巴黎舉行時,凱恩斯代表英國財政部參加了和談。
和談結束後,凱恩斯從財政部辭職,撰寫了《和平的經濟後果》一書。這本書中描述了一些當時著名人物的事情,包括勞合·喬治等人物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分析。
華特·利普曼把凱恩斯的著作編成一個系列,凱恩斯承擔出版費,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著作在愛丁堡印刷,用船把它運到倫敦,途中船不幸失事,2000本《和平的經濟後果》被海水沖到丹麥海灘。按丹麥法律,書在當地公開拍賣。這本書最後被譯成多國文字,大約售出了14萬冊。
凱恩斯是一個最會把理論化為實踐的人,在撰書的同時,凱恩斯也從事貨幣買賣。根據他在財政部工作得到的經驗和對戰後德國的考察,他開始看好美元,看跌歐洲貨幣,並按10%的保證金進行交易,建立了一系列貨幣倉位。不久他賺了大筆利潤,並就此認為自己能比普通人更好地看清市場的走勢。
1920年4月,凱恩斯預見德國即將出現信用膨脹,以此為理由,賣空馬克。此前馬克一直下跌,但現在開始反彈。4、5月間,凱恩斯自己損失了13125英鎊,他任顧問的辛迪加也損失了8498英鎊。經紀公司要求他支付7000英鎊的保證金,於是他從一個敬慕者那裡借來了5000英鎊,又用他的預支稿酬支付了1500英鎊,才得以付清。他承認,自己已經破產了。
1921年,通過寫作,凱恩斯的經濟狀況好轉,又開始了商品和股票投機,交易
都採用保證金交易方式。
1924年,凱恩斯投資57797英鎊,到1937年增值506450英鎊,在證券業中建立了自己的聲譽。此間,凱恩斯每年的平均投資復利收益率為17%,利潤雖高,但仍然比不上保守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業績。
凱恩斯的官方傳記作者說,凱恩斯在1937年放棄了投機,原因是他身體欠佳。實際上,那時他的病已經好了,而且身體不錯,以致可以在接下來的9年裡繼續影響經濟學和政治的發展。但近年來出版的傳記指出,凱恩斯在1937年美國股市上損失慘重,考慮到第二次破產可能會損害他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經濟學家的聲譽,於是及時退出了投機行列。
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凱恩斯談到了他的投資哲學,我們可以恰當地稱之為「選美理論」共有100幅候選美女照片,由公眾從中選出4人。然而,人們並不投票給他認為是最美的人,而是選擇他認為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最美的人。
像許多偉大的金融家一樣,凱恩斯在大事上十分大膽,敢於冒險使用大量資金以支持一個論點。但小事上,他非常保守。
一次,凱恩斯和一個朋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度假,他們讓一群當地小孩為他們擦皮鞋。凱恩斯付的錢太少,氣得小孩們向他們扔石頭。他的朋友建議他多給點錢了事,而凱恩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回答道:「我不會貶抑貨幣的價值。」
邊際效率,指的是預期增加一個單位投資可以得到的利潤率。凱恩斯把資本資產的未來收入看作是預期的這項投資的未來一系列年收入,把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看作是預期的資產的重置成本。而且,他認為資本邊際效率是遞減的。 凱恩斯在《通論》中用相當多的篇幅討論投資引誘。投資引誘理論是他的就業通論的最重要的部分。按照凱恩斯的看法,只有資本資產的預期收益超過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過重置成本,繼續投資才是有利可圖的,才能對資本家產生投資引誘。
【凱恩斯的墓誌銘】
不用為我悲哀,朋友,千萬不要為我哭泣。
因為,往後我將永遠不必再辛勞。
天堂里將響徹贊美詩與甜美的音樂,
而我甚至也不再去歌唱。
⑶ 人均GDP怎麼計算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⑷ 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一、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會計學:說白了,就是做賬,把企業的發票等票據做成會計憑證,再登記入賬,然後編制報表!其實質是,把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一遍,以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已經本期實現的收益!
(二)財務管理:相比較與會計,傾向於對資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學習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錢不夠花的時候),用完以後,反思下這么用是否合理!
二、兩者的聯系
(一)會計做的帳以及報表,是財務管理者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二)學會計的必須得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的必須要懂會計。因為,兩者很多時候是互補的!
三、關於兩個專業的其他問題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必定會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定也會設置會計課程。
(二)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找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也可以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找的工作,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選擇這兩個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果湊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⑸ 宏觀經濟學中T=tY代表什麼
稅收函數分為兩種,一種是定量的,為T;還有一種是比例稅收,會隨國民收入變化的,T=To+tY,就不再是一個外生變數了,其中To是一個基準,t是稅率,y是可支配收入。供參考。
⑹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這兩本書分別是從大幾開始學的謝謝啦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這兩本書,一般在大一下學期先學習微觀經濟學,大二上學期再學習宏觀經濟學;也有的在大一下兩本書一起學完的。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⑺ 宏觀調控是什麼意思
政府宏觀調控也叫國家宏觀調控。政府宏觀調控或國家宏觀調控是以政府為市場版經濟的主體,通權過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主要是財政手段),實現以經濟主體為主導、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為核心、經濟結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行為。
(7)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理論主體擴展閱讀
宏觀調控的意義:
第一,按照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完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
第二,健全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的宏觀調控體系。要發揮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結構、調節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發揮貨幣政策在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方面的重要功能。
第三,推進宏觀調控目標制定和政策手段運用機制化。包括:建立健全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機制和監測預測預警信息會商機制;建立健全重大問題研究和政策儲備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社會聽證、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專家咨詢等民主決策機制。
⑻ 經濟學經歷了哪幾個主要發展階段
經濟學經歷的主要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此時以微觀經濟學為主,代表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經濟理論研究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代表作有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始建立,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西方經濟學體系最終確立,建立了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拓展資料
一、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為經濟學發展作出中國貢獻_新華網
⑼ 浙江新高考選科政地技可以報考什麼專業
主要分布在8個學科門類:從整體上來看,文科生可選擇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
文科專業集中的7個學科看起來很多,但具體到一級學科(專業類)、二級學科(專業),差別就相當大了,因為500多種專業大多分布在理、工、農、醫等門類下面。所以,文科所能報考的專業比理科要少。
但是無論學什麼專業,只要能學到位,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價值,都能創造不一樣的成績。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細分的專業。
1、哲學(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的等普遍基本問題的總體認識,方法論是人類根據世界觀形成的認識世界的方法。
5、歷史學。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⑽ 經濟學專業屬於財經類嗎
屬於經濟學類。
經濟學專業是(包括經濟學方向和投資經濟方向)為內了適應我國市場容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立的一個理論兼應用型本科專業。
經濟學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
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10)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理論主體擴展閱讀:
經濟類專業就業情況:
1、經濟預測、分析人員:此職位各個行業中都有,但一般只有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2、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3、對外貿易人員: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