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與經濟學有關的熱點問題
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性質。首先,要理解高質量發展概念的動態性。其基本的經濟學意義可以表述為: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真實需要的經濟發展方式、結構和動力狀態。系統性地創造發展優勢,走符合實際和具有特色的道路,以各種有效和可持續方式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是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性特徵。其次,要理解高質量發展對創新性的要求。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僅是一個社會行為方向的巨大轉變,而且要有思維方式的適應性改變和引領性革新。因此,新發展觀,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成為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對是否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評價准則。
2.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學界普遍認為,高質量發展包括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發展、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的高質量五個方面。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應在結構和動力上更加合理完善,同時其經濟體制和分配製度也將更加健全,區域發展更加協調;高質量的對外開放不僅要求我們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擴大與各國的雙向投資與貿易往來,共建更加開放的世界經濟體,還要求我們通過共同打造互聯互通的人文環境與物理條件擴大全球的有效需求,為全球經濟的復甦做出貢獻;高質量的城鄉發展應以城市建設為依託,帶動農村發展,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從而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做到城鄉經濟發展建設、城鄉總體規劃建設和土地利用建設的融合,建立打造城鄉信息共享平台,實現城鄉空間布局合理化;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求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以保障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同時盡量消減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此外,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的高質量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社會安全和生活勞動環境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