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小說以窮致富的那種
看名人傳記啊。一般都是從無到有的那種奮鬥成功史。
B. 經濟學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經濟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1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10)
經濟危機是產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1929~1933年大蕭條期間,美國的總產出幾乎下降了25%。這種情況不是因為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內移動,而是因為各種不利因素壓低了總支出的水平,從而使經濟下移到其PPF之內。在那以後,為二戰所進行的備戰活動開始刺激需求,產出得以迅速增加,於是經濟又回到PPF上。在經濟周期的復甦階段,也會出現同樣的情形。在1982年或1991年美國總產出下降的年份,或者日本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的停滯期間,整個經濟體的基本生產能力並不是突然下降了,而是經濟摩擦和支出下降暫時將經濟推向了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內側。
周期性經濟危機並不是經濟體為什麼處於其PPF之內的惟一原因。由於經濟體制和生產模式的變革,當企業努力適應變化後的市場和新的資本主義規律時,產量便會下降,失業率也隨之上升。不過在和平時期,歷史上還未曾出現過像「後社會主義經濟」所經歷的「真實經濟周期」那樣,出現過產量多年持續下降的情況。
對於大……
C. 求西方經濟學的小說txt,隨便拿本都可以啦最好有番外謝謝咯~
我的網盤,分享給你。密碼:qrhd
D. 為什麼經濟學書和小說不一樣
學術書往往說的是真的對,而小說只是聽上去對,大多是廢話。
而我們日常往往聽到的都是廢話。
E. 求類似西方經濟學的言情小說
《西方經濟學》???
我想只有
《管理學》、《國際金融》這樣的言情小說能比得上了!
F. 求作者 西方經濟學的所有耽美小說
G. 誰有《市場經濟學》的小說、
不要什麼書都是小說好嗎。建議你去讀一下美國人曼昆的經濟學著作,個人感覺還可以。
H. 每天學點經濟學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每天學點經濟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國家經濟中的經濟學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2
PPI——國家經濟的「體溫計」 4
中央銀行——最後的放貸者7
恩格爾系數——達到小康水平的標尺 9
二八定律——收入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11
基尼系數——窮人與富人的差距 15
稅收——用之於民的社會福利 17
消費者信心指數 ——為什麼老百姓不花錢 21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
購買房產——是自住,還是投資 26
精打細算——「存錢買房」還是「貸款買房」 28
「按揭」貸款——「第三條道路」可行嗎 32
權衡利弊——影響房子升值潛力的因素?35
消費信貸——為何國內遭「冷遇」 39
汽車經濟——汽車降價, 是利是弊42
超市經濟——超市裡會擺滿進口食品嗎45
飲食經濟——中國瓷碗里裝美國小麥 48
服裝經濟——買反季衣服是否劃算 51
視覺消費——看上去很美54
第三章 投資理財中的經濟學
致富原則——要致富,請投資 60
買賣股票——最熱門的財產增值手段 63
購買基金——讓專家打理你的財富 66
黃金投資——保值增值的寶貝 69……
I. 重生到人民公社發現經濟,創造多個第一,改革國企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小說
應該沒有這樣的一部小說。理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小說?題主回,你以為諾答貝爾經濟學獎是這么容易得的嗎?獲得該獎的都是經濟學領域內的大家,因為對某種經濟現象的闡釋或者是發現了某種經濟規律而得獎,而且,很多經濟學家都在等待得獎的路上(需要排隊的)……一個寫小說的能拿諾貝爾經濟學獎?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觀。題主還是找到網路的相關詞條,好好學習一下再來發言吧。
J. 科幻小說有沒有以經濟學作為科幻創意的
經濟學科幻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我也一直在尋求與此有關的(包括所有以社會科學及交叉學科為基礎的)科幻構想.
像是阿西莫夫的《基地》於帝國三部曲中的《星空暗流》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經濟學,而海因萊因的《銀河系公民》也滲透了這一點,
但這些都比較膚淺,只體現了市場經濟或經濟對社會的作用這些比較淺顯的議題。
而以經濟學中的概率論為主體的科幻小說可就多了,如《櫥窗里的荷蘭賭徒》等等,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經濟學科幻。
雖然我不能肯定是否世界上還沒有真正以經濟學為主體的科幻面市,但我相信這是一個一定會被寫到的主題,我們也可以發揮想像,自己提出一些構想嘛。
PS:很高興有人能對科幻的創新作這么有創見性的思考,我再回到你的問題本原說一說吧。我想你應該十分關注科幻的「預見」這一功能吧。如果說預見金融危機,太多的書都或多或少地提到過(反烏托邦小說中設想的各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崩潰;各類經濟學書籍中對未來經濟危機的預測),不過「預見」只是科幻的一個功能,而非特徵,往往也不是目的。科幻中的「預見」都不是針對於某一事件的,只是按其對未來社會走向的構想自然推理而成的產物,而後真正發生危機時,人們將小說中的描寫一套,發現很像,不過是證明了小說在科學推理上的嚴謹性於在幻想上的切實性罷了。預見的真正目的在於警示,所以我相信近幾年一定會有以科幻小說為形式的描寫金融危機的書問世,因為此時的人們,太需要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