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務經濟學的開設院校及排名
商務經濟學專業大學排名學校名稱1北京大學2復旦大學3中國人民大學4廈門專大學5南開大學6武漢大學7中央財經大屬學8南京大學9東北財經大學10山東大學11西北大學12西南財經大學13西安交通大學14上海財經大學15北京交通大學16首都經濟貿易大學17清華大學18華中科技大學19吉林大學20遼寧大學
2. 商務經濟學和經濟學有什麼不同
商務經濟學方向的本科課程為學生提供結合經濟和商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課程。學生有機會更好的理解現實社會的商務現象和做出切合實際的商務決定。由本學院優秀的全職和兼職老師為學生生動的授課和傳授經驗。
職業領域
這些課程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和靈活的就業機會,讓畢業生擁有可以到國家經濟部門或私人貿易公司工作的機會,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職業:
1.經濟預測和計劃
2.財務分析/財務機構的信貸分析
3.市場調查員和分析員
4.保險證券分析員
5.經理顧問
6.工業經濟學家
7.效益分析員
8.在國際機構或組織工作,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3. 商務經濟學的就業前景
商務經濟學專業就業方向
商務經濟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可以到國專家經濟部門或私人貿易公司工屬作的機會,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職業:1.經濟預測和計劃2.財務分析/財務機構的信貸分析3.市場調查員和分析員4.保險證券分析員5.經理顧問6.工業經濟學家7.效益分析員8.在國際機構或組織工作,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就業崗位,數據分析師、商務助理、招商專員、招商經理、融資租賃業務經理、市場 營銷總監、投資經理、儲備幹部、商務經理、管理培訓生、業務經理、商務代表等。
商務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
商務經濟學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經濟學類中的經濟學類,其中經濟學類共19個專業,商務經濟學專業在經濟學類專業中排名第13,在整個經濟學大類中排名第15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110450位商務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 3876 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116元,6-7年工資3676元,10年以上工資4676元,0-2年工資3730元,3-5年工資4376元,8-10年工資8446元。
以上信息給你做個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我的回答。
4. 各位學長學姐,商務經濟學這個專業怎麼樣哈
一、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經濟學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成熟度而逐漸成為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那麼,經濟學就業前景和薪酬水平怎麼樣呢呢? 經濟學更偏重於理論,且經濟類專業的課程實用性都比較強。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 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1、會計人才:低端的泛濫,的缺乏 就業前景: 本專業畢業以後做會計,是保守也是妥當的一條職業道路。很多同學放棄這條道路的原因是人才供應太多太多導致競爭激烈,而且職業前景有限。其實這種看法本身就錯了。首先,現在的行情是基礎人才太多,普通人才太多,的財務人才需求還是很大。 職業規劃: 按小編現在的體會,覺得如果想要在畢業時順利找到一份會計工作,也就是說成為一名預備級財務人員,在學校首先要把基本功練扎實,其次是盡量多參加實習,後有條件的話再接受專業培訓。 2、理財規劃人才:前景廣闊 就業前景: 所謂「理財規劃師」,即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理財知識為個人提供理財規劃服務的金融業專業人員。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理財規劃師,從事理財規...展開
樂題庫 | 教師招聘考試教輔教材到樂題庫 | 發布於2016-10-10 10:18
評論
1 4
商務經濟學專業就業方向
商務經濟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可以到國家經濟部門或私人貿易公司工作的機會,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職業:1.經濟預測和計劃2.財務分析/財務機構的信貸分析3.市場調查員和分析員4.保險證券分析員5.經理顧問6.工業經濟學家7.效益分析員8.在國際機構或組織工作,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就業崗位,數據分析師、商務助理、招商專員、招商經理、融資租賃業務經理、市場 營銷總監、投資經理、儲備幹部、商務經理、管理培訓生、業務經理、商務代表等。
商務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
商務經濟學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經濟學類中的經濟學類,其中經濟學類共19個專業,商務經濟學專業在經濟學類專業中排名第13,在整個經濟學大類中排名第15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110450位商務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 3876 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116元,6-7年工資3676元,10年以上工資4676元,0-2年工資3730元,3-5年工資4376元,8-10年工資8446元。
5. 商務經濟學畢業二本大學好找工作嗎
現在找工作,大公司條件是學歷、專業、能力,最後入職看能力,優勝劣汰。而一些中等公司,先看能力的。所以最後看的還是能力,不管你做什麼有能力才行。所以好好學習吧!
6. 我打算從事商業,學習經濟學那個方面好。
商業經濟學 網路名片 商業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變革,學術領域的研究方向和重點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商業經濟學在這一變革時期面臨了嚴峻的挑戰。高教系統對學科點的壓縮和歸並,使商業經濟學在教學體系中不再具有獨立的地位。(後雖經爭取保留了部分院校的商業經濟學科,但並不能在總體上改變商業經濟學科萎縮的現實);中央機構的精簡導致國內貿易部的撤消(最終連國內貿易局也不復存在),更使商業經濟學的發展前景雪上加霜。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商業經濟學是過去為部門管理需要而設立的學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部門管理體制改變。商業經濟學地位的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但長期從事商業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的一部分教授和專家認為,經濟體制的轉軌,不應削弱商業經濟學的地位。相反,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的重要性會變得更為突出,商業活動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更加明顯,所以對商業經濟學的研究應當進一步加強地位下降90年代以來,商業經濟學地位的下降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原因: 1、將學術研究領域同行政管理系統機械地對應和掛鉤是導致商業經濟學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 長期以來,中國應用經濟的研究領域都是同一定的部門行政管理系統相對應的,研究的內容也基本上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理論的部門經濟關系和業務管理流程。於是就出現了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運輸經濟、林業經濟、漁業經濟等眾多學科領域,這種學科領域的劃分方式不是以社會經濟活動的客觀運行過程及各階段的功能特徵為研究對象的,所以存在著相互交叉重復以及不系統不完整等嚴重缺陷。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軌,部門行政管理的體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被以社會經濟活動的流程管理所取代;中央機構的改革和精簡,使許多部門行政管理機構被撤並。同部門總以行政方式所進行的學科體系調整中,二十多個以部門經濟研究為對象的學科就理所當然地被「一攬子」歸並了。然而,客觀地分析,在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流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按各階段的功能特徵進行劃分,原應用經濟學的某些學科領域的研究仍然是很重要,如商業經濟、運輸經濟等,但其研究的內容則應有所改變。即應由以原部門行政管理方式為基礎的管理行為研究,轉向以市場運行方式為基礎的市場行為研究。否則就難以使商業經濟學的地位重新得以確立。 2、製造業與流通業的產生融合使純粹的商業概念趨於淡化。 從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商品流通體制的改革,使原國有商業系統的封閉運行體制被徹底打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產品製造企業開始直接介入流通,組織產品的自銷,直至建立自己的市場銷售系統。在製造業自行銷售系統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原商業批發企業出現大面積的方損和解體,商業批發系統出現嚴重萎縮。到90年代中期,原商業系統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零售領域,而在商業活動中占重要地位的批發活動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製造業的自行銷售系統所取代。由於傳統觀念中的「純商業」是將製造的自行銷售系統排除在外的,所以就表現出商業的社會作用和地位下降的現象。然而事實上,製造業的產品銷售活動本身就是屬於商業活動的范疇,一些生產企業所建立的相對獨立的銷售公司,本質上也應屬於商業企業。但是由於行政歸屬關系的原因,以及對「純商業」概念的 有認識,就使得人們感到商業的社會地位在下降,以商業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商業經濟學的地位也就隨之下降。 3、市場營銷理論的引進對商業經濟學的地位產生沖擊 市場營銷學是站在製造商的角度研究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理論。由於其也是以市場交換為核心來展開研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同商業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和領域有重合之處。如美國等西方國家就沒有商業經濟學,其對市場商品流通活動的一般研究是在客觀市場營銷理論中進行的,同以企業為主體的微觀市場營銷理論共同構成了市場營銷學的理論框架。由於其作為一種新的理論體系被引進,又正好處於中國流通體制改革後,以製造企業為主體的自行銷售得到迅猛發展的時期,所以就理所當然地被中國的理論界和實際部門普通接受,而當時以「純商業」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商業經濟學就相對受到冷落。許多離校的商業經濟學教學研究部門後來紛紛轉為市場營銷學的教學和研究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然而,從研究的內容和角度上認真進行分析,現商業經濟學同市場營銷學還是有區別的。特別在中國,由於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商業活動的重要性更為凸現,其相對獨立性也比較強,商業經濟學應當在學術研究方面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 編輯本段面臨問題 (一)對多主體參與訂商品流通過程的系統研究。 過去對於商業的研究大多局限於原商業系統的范圍內,以純商業企業的活動為對象而進行的,對於商品流通全過程的研究缺乏系統性,特別是80年代以來,製造企業大量介入流通,又在認識上被排除在商業之外,商品流通的系統性研究更為缺乏。在當前,商品流通過程多主體參與(生產企業、商業企業、消費群體)的情況下,應當對商品從脫離生產流程到進行消費階段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正確認識商業生產的全過程及各參與者在其中的作用價值和相互關系。 (二)對商業活動的服務性質和服務價值的研究。 商業生產的直接產品是為商品交換所提供的服務,而服務的價值一方面是商業勞動所創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場的認同。對商業服務的性質及其市場價值的認定是商業經濟研究中的重要問題,最近,國外對服務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研究已經十分深入,並提出了「服務利潤鏈」的概念,在中國的商業經濟研究中應當充分借鑒其中的研究方法。以從理論上加強對商業勞動價值的認識。 (三)對商業生產力組織和效益問題的研究。 商業資本、商業勞動和商業信息等是構成商業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商業渠道、商業企業、商業業態和商業管理體制是對商業勞動力的組織形式,當前,中國市場上商業渠道和業態的類型眾多,效率和效益各有差異。從商業生產力合理組織和追求最佳效益的角度出發去研究商業流通渠道的合理設置和商業業態發展和創新,對於推動中國商業的改革與發展,優化市場的商品流通體系,通過提高流通效率對促進經濟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四)重視高科技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的影響。 當前,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的發展,其影響面已涉及各個領域。在商業方面,網路銷售、電子商務、綠色商業以及供應鏈管理等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的商業組織形式提出了挑戰,因此在商業經濟的研究領域中應當充分重視高科技的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所帶來的影響,探討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經營形式和管理方式。 (五)重視對流通產業競爭與規制問題的研究。 如前所述,80年代以來的商業體制改革,已經使中國的商業領域呈現出「百業經商、萬賈競流」的局面,在一方面使流通渠道充分暢道的同時,也造成了競爭過度,管理混亂,信用下降,成本上升等問題,加強對流通產業的規制,優化市場流通秩序已成為突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行流通產業的規制為放鬆。保證在公平原則下的有序競爭,不僅關繫到流通產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所以也是商業經濟學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編輯本段同其他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學科沿革 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 研究對象 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兩個方面。內部的經濟關系是:①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由誰來投資從事商業的經營,或進行商業活動的生產資料歸誰所有;②部門內部人們的地位和相互關系;③以生產資料所有制和人們在從事商業經營過程中的地位為轉移的經營成果的分配形式。外部的經濟關系是商業活動本身,即購銷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①生產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工商關系、農商關系等);②經營者和消費者(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的關系;③經營者之間的關系(商業企業之間的關系)。由於商業部門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商業部門的各種經濟活動既受商業自身的運動規律所制約,又受社會的客觀經濟規律所制約。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內在規律。這些規律包括:①政治經濟學所揭示的經濟規律在商業部門中的作用(如研究價值規律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②市場和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如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③商業部門自身所特有的規律。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必須結合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研究生產關系,更要緊密地聯系實際,研究這些規律的應用。 研究內容 按照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研究的對象,這門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有:①商業的基本理論。包括商業的產生和它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發展,商業的職能和購、銷、存機能的相互關系,商業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對生產、消費、分配的作用)。②商業部門內部的經濟關系。包括商業部門的經濟成份、所有制性質、投資方式,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商業的組織系統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以及領導者、管理者和業務人員的關系,經營成果在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分配,企業所得部分在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以及個人所得部分在領導者、管理者和業務人員之間的分配。③國家對商業的領導和管理。④商業的業務。包括商品收購(工業品收購和農產品收購)、商品銷售(生產資料銷售和生活資料銷售)、商業部門內部經營者之間的購銷以及商品儲存,商業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經營。⑤商業經營的保證條件。包括商業網建設和商業的物質技術基礎,商業勞動和勞動報酬,商業所需的服務(商品實體運動所需的運輸、保管和加工等服務以及商品經營所需的信息服務)。⑥商業的資金、費用和經濟效益,以及商業的利潤和利潤分配。⑦商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戰略。 同其他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7. 商務經濟學專業好不好
每個專業都是可以成就人才的。
商務經濟學專業為特設專業,本科課程為學生提供結合經濟和商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課程,使得學生有機會更好的理解現實社會的商務現象和做出切合實際的商務決定。
商務經濟學專業方向培養具備經濟、貿易、文化、傳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當代國際文化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文化貿易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和運行機制,能在廣播電視或其他文化、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管理、研究、發行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8. 商務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經濟全球化越來越明顯,范圍也逐漸擴大,就業前景十分廣闊。此專業方向培養具備經濟、貿易、文化、傳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當代國際文化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文化貿易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和運行機制,能在廣播電視機構或其他文化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管理、研究、發行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可以到國家經濟部門或私人貿易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