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自考生經濟學本科想考研,有經驗的交流下。。。。
何時開始准備考研比較好?
雖然我認為早點確定要什麼學校和考什麼專業比較好,但是像有些大學的同學從入大學起就開始准備,或從大二就開始准備,也未免過頭了一點。這樣一來,整個大學生活完全圍著考研轉,在以後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來,難免覺得自己為了考研,放棄了太多的東西,別人有美好的大學生活,而自己的大學生活卻黯淡無光。
因此,我覺得,如果你已經決定考研,那麼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將來要考到的課,就非常認真的學好,學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說在上課時、特別是期末考試前就抱著考研的數學復習指導書來看),就是在為將來順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備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數學課都盡量學好,盡早把英語提高到六級水平或六級優秀的水平,就是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備。
如果考本專業,那麼我覺得大三下開始看數學以及一些專業課就可以了。如果是跨專業,則最好是大三上就開始學一些該專業的課程或直接讀該專業的考研指定參考書,然後在大三下開始看與指定參考書的書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樣、內容也有些差異的教材,這樣可以增加對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試時出現沒見過的內容的危險。最近,可能由於考研競爭激烈,我已經聽到過很多學校的專業課大面積超出指定教材,有時甚至超過一半的考試內容都在指定的參考書上找不到(主要是經濟類和純文科的專業),所以早點讀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顯不夠權威、內容太淺或內容不夠全面,更應該仔細研讀與該書同名的權威教材。
4、正式開始准備考研前該做些什麼?
首先應該盡量向剛考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些老生請教,無論他們考上與否,都有一些經驗教訓值得你吸取,可以盡量減少大的、方向性的錯誤,同時,還可以請他們給你開列參考書單,免去你盲目找書的麻煩。參考書的好壞極其重要,否則不僅浪費時間,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盡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報考的學校往年的招生情況,並買到了以前的指定參考書,還是要關注新的招生簡章的指定參考書有無變化,應該在開始埋頭復習前,瀏覽該校的主頁,看新的招生簡章,確認指定參考書有無變化。
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查找各高校主主頁的同學,可以到中國教育科研網找,如:
其他一些網站,也可以去看看,這些包括:
;;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和你想讀的那個學校那個專業的在讀研究生聯繫上,通過電話,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們請教一些考試的經驗,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錯!不要怕打攪別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錯,都比較熱情的。
復習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數學的具體要求,數學分數學1~數學4,要求的內容和難度都遞減。總的說來,數學包括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但是不同的專業要求很不一樣,請一定要在復習數學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數學包含的內容,不要浪費時間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內容。英語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雖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內容都相同,文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內容,要注意。
以上三門公共課,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數學只是理工農醫類和經濟管理類這兩大類的專業才要考,其他專業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門公共課,則只有兩門專業課,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課程內容特別多之外,其他學校的專業課內容都不多,指定參考書5本上下浮動。如果你只要考兩門公共課(英語和政治),則你有三門專業課,則指定參考書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請參閱各校的報考指南)。
要了解各校的專業課考試的特點,各校的專業課出題思路經常差別很大。有的學校專業課絕對按照指定參考書出,而且很容易買到專業課的試卷,可以供你復習參考。有些學校的專業課沒有指定參考書,或經常超出指定參考書的范圍,喜歡出一些與近期學術雜志發表的論文或學術界最近討論的熱點話題有關的題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閱讀近幾年的法學期刊,你所考單位的法學教授們最近發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經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過論文方面的內容,要安排好時間看這些論文。
前面已經提到過數學應該盡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認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數學並做完配套輔導書的習題,然後有經濟條件的也可以去參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課和專業課的輔導班(看各人情況自定)。
當年我也沒怎麼聽說北京上海有什麼輔導班,就在11月末參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辦的公共課輔導班,感覺浙大輔導班的數學老師教學水平都很不錯,非常有幫助,其他英語和政治感覺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參加英語和政治輔導班,最好還是參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點的班為好。參加輔導班前一定要先復習完一遍,否則基本上白花錢,一點效果也沒有。
政治我感覺從暑假開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組織編寫,余學本等人編的書即可,不用太費力氣看,只要先看順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從9月份開始背也足夠來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級就是在為考研做准備,但是我要強調考研的題目比六級難不少,特別是閱讀理解要難一些,考試的風格和內容也不完全一樣,不要因為六級好就對考研的英語麻痹大意、不認真復習。不認真復習,即使基礎很好也經常會考得很慘!
英語考研有大綱詞彙表,不要乾巴巴的拿著只有中文意思沒有例句的詞彙表猛背,應該找到有例句的書,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單詞挑出來,抄到筆記本上來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單詞都一鍋煮,增加自己的記憶負擔。記單詞的基本方法,還是要抄寫和嘗試回憶。對此要談的太多,不多講。
推薦書目
(1)、數學
第一遍復習時高等數學(微積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對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材也不是用同濟大學編的《高等數學》(上下冊,高教版)的同學,則應該用同濟大學編的這本高數書(要注意同濟大學的這本書是為理工科專業的人寫的,許多內容對學經濟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學的,不要什麼內容都看),配套輔導書可以用盛祥耀、葛嚴麟、胡金德。張元德編的《高等數學輔導》(上下冊),共31.5元,清華大學出版社。此書對那些高數基礎不好的同學特別有用。
線性代數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覺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的一本線性代數(居余馬等5人編,15元)據說考研的人一致推薦這本線性代數書。配套輔導用書可用胡金德、王飛燕編的《線性代數輔導》(第二版),15元,清華大學出版社,此書極好!
清華本科生還發一本高數輔導書,韓雲瑞、劉慶華、王燕來、吳潔華編的《微積分學習指導》,18元,應該也很不錯,比較薄,很容易看完(我沒用過,不過在清華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該不錯)。
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經典教材應該是浙大盛驟等人編的那一本(高教版),許多人都用這本教材准備考研。我當初上課和復習都是用的這本,在第一次復習時把書後面的習題全部做了一遍,覺得那些題目都還不錯。
在第二遍復習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推薦陳文燈的輔導書及配套習題。
我看到有一個人推薦學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裡的數學(分高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數理統計三本),他說對他幫助非常大。
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聯合出版了一本「清華大學教學參考書及考研輔導班教學用書」,俞正光、王飛燕、葉俊、趙衡秀編《大學數學:概念。方法與技巧》(上冊為微積分部分,下冊為線性代數與概率論部分),上冊29元,下冊24元,可分開買。
(2)、英語
我以前用的是王長喜的《復習指南》,不過北京考研的人幾乎都用朱泰祺的復習書,應該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歷年考題分析(95-2002即可)、六級全真題(只做閱讀理解即可)、英語寫作我推薦考試蟲出的《考研萬能作文》,18元,很不錯。其他就是張錦芯的閱讀理解和模擬題。有人推薦畢金獻(99年前命題組組長)的閱讀理解。石春楨的模擬題除了了改錯還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費時間,特別是閱讀理解。
(3)政治
高教司組織余學本等人編的復習書(航空工業出版社)是必備,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綱分析,95年以來歷年考題(注意考試內容發生過很大變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講據說不錯。別的我不知道了。多請教其他剛考過的為好。
(4)專業課
人大版考驗輔導書系列有各名校的經濟管理法律計算機電子醫科等專業的歷年考題,將各校的歷年專業課考試按內容分章節排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該出版社還有歷年考研公共課的全真題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復印到所考學校的歷年專業課考試試卷,只要指定參考書沒有很大變化,復印到的專業課試卷越多越好。
復習時的基本技巧
(1)、一定要把數學、英語政治的全真題做很多遍,最起碼兩遍。全真題是寶,模擬題是草,甚至連草都不如,特別是大部分英語模擬題。
(2)、專業課試卷只要指定參考書沒有很大的變化,能復印多少年就復印多少年,即使比較貴也要復印。如果你認真復習的話,考研的風險可能更多來自於專業課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的不確定性。得到更多的專業課試卷可以大大減少這種不確定性。
(3)、如果能復印到你要報考的該校該專業的同學的專業課筆記,請想辦法復印,特別是文科性質的專業,考題經常與筆記密切相關,書上只提到一句話,也許筆記里老師論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個大題,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不要以為老師只考那些條條框框很清楚的東西。考那些東西如何區分非本專業的非本校的學生?如何區分學生基礎扎實還是不扎實?所以專業課經常會出那種看起來有點偏的、但是的確有理解和發揮餘地的題目,或是跨章節的題目,要多總結、多相互聯系。要將文科的內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專業課)總結成一張或幾張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內容都總結進去,形成條理無比之清楚的一張或幾張大紙,所有該書的內容全在其中,你就復習得差不多了。把這幾張大紙記下來,考試的大題也不會漏掉任何要點。
(4)、如果該系有辦專業課的考研輔導班,那麼必然經常會漏題,即使無法參加也盡量復印到輔導班的課堂筆記(很少好學校會辦專業輔導班,因為辦專業輔導班對外校考生是很不公平的)。如果該系在考研的該學期有開要考的那門課,那麼經常是開那門課的老師出考研試題(請先向在讀研究生們了解情況),該老師授課的課堂筆記頗有價值,該門課的期末考試題也經常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設法打聽(不過,不可太在乎這種技巧,全面復習才是最有用的)。
(5)、英語的閱讀理解不要亂做模擬題,毫無用處,首先是要把全真題搞得很熟,仔細分析,找出命題人的出題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較出色的歷年考研全真題分析的書來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歷年的閱讀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沒有題目可做,就做六級全真題里的閱讀理解,然後仔細分析。六級閱讀理解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畢金獻、張錦芯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不要做石春禎或其他人出的模擬題里的閱讀理解以及什麼考研閱讀100篇、200篇之類的東西,這些閱讀理解大都是亂出的,跟全真題思路根本不一樣,做再多也用處不大。
(6)、不要僅僅依據一兩年的專業課試卷猜測那些會考不會考,專業課可能經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經常會有一些你考前覺得有點偏甚至很偏的題目,所以要盡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專業課試卷。但是即使這樣,也要全面復習,多做題目,特別是理工科專業,專業課不多做題目也是絕對不行的。
(7)、數學不多做題,那就別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費時間了。
(8)、如果數學基礎不好,請在復習第一遍時讀那種用於大一學生入門的單科配套輔導書,而不是專門為考研寫的復習書,因為那些書會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講解問題,對基礎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關內容很有幫助。
9、幾個常見的方向性錯誤
(1)、只根據前一年或前兩年的專業課試卷,胡亂認為一些東西不會考,不全面復習,結果經常是你認為不會考的,它偏出了個超級大題。
(2)、到開始正式報考的時候才決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決定,很少有考上的。
(3)、自以為基礎好的科目不認真復習,以為憑基礎好應該能過,經常會考得很爛。
(4)、考文科類的研究生,卻沒有多打聽清楚該專業的歷年考試題的出題范圍,比如說有許多文科類的專業課的題目是指定教材裡面沒有的,而是在最近幾年的學術雜志或學術專著才有的,你卻一點也不知道,一點也沒有讀。
(5)、高數和英語不做題目或很少做題目,英語作文和翻譯也很少訓練,光看答案,考試時才發現速度不快、時間不夠。
(6)、全真題在考前看都沒看過,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擬題,浪費時間。
該讀什麼專業的研究生?
如果要讀研究生,該讀什麼專業的研究生呢,好象大多數人都選擇讀自己原來本科讀的專業的研究生。可是,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未必是正確的。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當年可以保送讀本專業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一定不會讀的,因為我雖然不討厭自己本科的專業,可是也一點都談不上喜歡,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一定要讀自己喜歡而且前景比較光明的專業,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對前程一籌莫展,那不過是給自己推遲了面對難找工作的局面的時間而已,最終,你不可能逃過這一劫,你必然要面對現實。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看來,無論是對男同胞還是對女同胞來說,婚姻和職業是否理想,都是影響極大的事情,而總的說來,職業理想與否可能更為重要,因為工作不理想也會影響到婚姻的狀況。在一個早就過時落伍的行業里,你累死累活也遠沒有在新興行業里的普通人的工資高。不要聽信那些輔導員之類的愛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說自己的專業前景多麼好,要聽聽那些已經大四或是已經畢業了的同專業的大師兄師姐們的看法,他們的觀點才有真正的參考價值。現實是殘酷的,會讓許多人清醒,早一點清醒對你絕對有好處,所以請你早一點打聽自己的專業去向和分配狀況為好。
由於各個人的情況不同,我無法說你一定要讀哪個專業,不過如果你對一個東西特別感興趣,那就應該去學,那個專業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對什麼東西都沒有很濃的興趣,那麼我認為你最好選一個分配還不錯,自己也相對比較喜歡的專業。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自己的性格特點,再選擇那些可以發揮自己長處而不是短處的專業。比如說,如果你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聊天聚會,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呆在房間里,那麼你也許適合去做律師、。管理類或是銷售類的工作,不該去做技術性或研發性的工作。當然,如果你只喜歡而且適合搞技術,那你還是搞技術好了。
由於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境常常受到周圍人的看法和境況的影響。所以在選擇專業時考慮到社會發展前景和職業發展前景也是極其必要的。
就目前而言,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並沒有熱情,甚至極其不喜歡,那麼雖然你考本專業相對更容易考上,我還是奉勸你不要讀本專業的研究生。你讀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職業理想聯系起來,不要為了讀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讀本專業的研究生不能使你離職業理想更近,那麼你三年的時間就接近於浪費。如果你以後要轉到你覺得比較有前景或比較喜歡的職業和在本科畢業時的難度幾乎一樣大,那麼與其如此,還不如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早點准備考研,考到自己想讀的、覺得比較理想的專業去,即使降低學校的檔次也是合算的。
如果說在本科時讀個好學校比讀個好專業更重要,那麼我認為,對大多數人而言,在研究生階段,專業的好壞可能比學校的名聲更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你能進入什麼樣的行業,而行業的好壞是極其重要的。在一個沒落的行業里,不僅難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收入通常也和好行業相差極大,不可不重視!
我知道在理工科之間要跨專業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如果你努力得早,是完全可能的。我以前在浙大學了一個分配很一般的工科,不是電子類,但是我就有一位同學考到了浙大信電系,另一位考到了計算機系。他們能考上是因為他們大學輔修了這兩個專業,而且准備得很認真,所以考得都很不錯。
如果你覺得在理工科內跨專業考研究生很困難,那麼我建議你可以考慮轉學法律類、經濟管理類、新聞廣告類,因為這些專業的專業壁壘很低。你根本不用擔心考上了會跟不上,沒有聽說理工科的同學會在這種專業讀研究生還會跟不上,你通常都可以學得很好,因為這些專業的東西比起理工科那些書來說,都是很容易的。不僅如此,一旦考上這些專業的研究生,你將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知識背景,在找工作和實際工作中都會有優勢。
不過在這些大類也有非常熱門和相對不那麼熱門的專業,比如說法律裡面有比較熱門的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和民法,其次有刑法,也有不太熱門的行政法、憲法、法理學等專業,還有招生數比較多的法律碩士。經濟學里有比較熱門的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等專業,其次有財政學、國際貿易學,也有數量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等。管理有比較熱門的會計、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也有招生比較多的MBA(需要工作經驗)。
在這些專業里你究竟選擇什麼專業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考熱門的專業的確會前途很好,風險也相對更大些,因為好專業競爭都比較激烈。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能進好專業,即使學校差一些也可以考慮。當然,如果覺得考該專業最熱門的專業風險太大,那麼也不一定要考該類專業中最熱門的專業,可以考慮進該類別里相對不是那麼熱門的專業,這樣風險較小,畢業後的前景也比讀原來的專業要好得多。只要進了該大類的專業,你可以在研究生期間學任何你最想讀的東西。比如說,很多人非常想考金融學專業,可是對考金融學專業的研究生又不太有信心,那麼也可以考慮先考比較有把握的數量經濟學、技術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或產業經濟學等等,然後在研究生求學期間,把精力完全放在學習金融學上,在畢業時,你一樣可以進入金融證券業。其他專業也一樣,以法律類為例,如果你很想去做法律類的工作,但是覺得考經濟法的研究生難度太大,那麼完全可以考慮先考法理學之類的專業或直接考法律碩士,然後在讀研究生期間多讀經濟法方面的書籍,並且發幾篇經濟法方面的論文,就可以了。同一大類里到了研究生差別不大,進入大的行當最重要。當然,如果對自己非常有信心,那多打聽有關情況,並充分復習,直接考這些熱門專業,考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跨專業考研並且考分為該專業第一名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
在選擇考何專業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客觀實際情況來決定。我有一個老鄉和一個高中同學,大學都畢業於上海某著名高校,可是學的都是非常差的工科專業,工作後收入很低,想改專業。在沒有辭職,復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們先後報考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的國際金融和金融學專業,結果考了兩次也沒有考上,就沒有信心了,最終到現在還只能呆在原單位。我覺得他們的決策有嚴重失誤。他們想換專業的想法是對的,可是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總想一勞永逸,一招致勝。他們並不是那種自己都老覺得自己特牛的那種人,對他們來說,其實只要能考進經濟管理類讀研究生就可以了,不僅可以改換工作,而且不管學經濟管理類的那個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都比原來好得多,即使他們真的非常想進入金融界,也完全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之後再朝金融學方向靠。
我知道許多學理工科的學生對這些「文科」專業頗有偏見,認為它們沒有什麼東西,這是大錯特錯!法律沒有很深的學問嗎?經濟管理沒有很深的學問嗎?新聞廣告沒有很深的學問嗎?只要你對這些專業的東西鑽研得多一些,你就會發現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底洞。
話說回來,如果你的專業分配不好,你學得再好,覺得它有再多學問,你都用不上它們。如果你在一個沒有前途的行業里工作一輩子,你的發展機會有限,會很難受的。如果你在畢業後肯定要要轉行,那麼你本科學的專業知識大部分都是沒有用的。就像我的大學同學,幾乎沒有幾個人干本行,不幹本行的同學都活得很滋潤,而還在干本行的就很一般化,甚至有一些活得非常落寞。只要是分配一般的系科,情形都大抵如此!所以,如果你已經知道你的專業分配前景很差,那麼,請不要只知道埋頭讀書!請在讀書的同時也看看自己未來的路!你理想的職業在哪裡?為了實現這個職業理想你該做哪些准備?多學一點能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服務的東西!
⑵ 自考讀經濟學好還是管理學
你的擔憂是完全正確的。。首先來講,經濟學要有微積分和線性代數以及概率統計的基礎,內並且要比較深容入的去理解,比如邊際量為什麼要用導數去表示。如果你函數不好的話,微積分就很難搞,因為微積分研究對象就是函數,微積分不好概率論也就別想學好,因為前者是後者的基礎。那麼你在學習中級經濟學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搞。
其次 ,你對管理的認識可能比較片面。 一般來說自學的話 肯定是經濟學比較好學,因為邏輯性更強。管理不是邏輯的學科而是經驗的學科,所以你沒有經驗就很難學的好。 其次對於管理的認識可能過於狹隘。。比如你上面說的營銷學和管理學。。其實營銷學就是管理學的一部分,這當中還包括 財務,人力資源 還有生產運營等方面。。自學可能比經濟學更難,但確實比較實用。
具體選擇還是要看你自己了 真的很難說選什麼,, 從實用的角度去看管理學更好,經濟學雖然對數學要求較高但是邏輯性更強,更容易學的好。。
⑶ 自考經濟學可以嗎
可以
經濟學要有微積分抄和線性代數以及概率統計的基礎,並且要比較深入的去理解,比如邊際量為什麼要用導數去表示。如果你函數不好的話,微積分就很難搞,因為微積分研究對象就是函數,微積分不好概率論也就別想學好,因為前者是後者的基礎。那麼你在學習中級經濟學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搞。
一般來說自學的話 肯定是經濟學比較好學,從實用的角度去看,經濟學雖然對數學要求較高但是邏輯性更強,更容易學的好。。
⑷ 自考經濟學本科需要考那幾門課程
中國近現代來史綱要 、馬克思主自義基本原理概論 、英語(二) 文化基礎課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實踐)、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經濟思想史 專業課、西方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 、 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選考科目有: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國際金融、世界市場行情、公共政策。
⑸ 報考自考經濟學類專業!
我是學國際貿易的,學來學去才發現自己的英語水平、社交能力以及專業水平和你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你是學商務英語的,選擇國貿專業會在英語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你要衡量一下自己的數學水平,能否達到經濟類數學的要求.(我所知道的大多都要考數學,聽說自考的也不容易)。至於經濟學,你准備考研或是做學問的話你可以考慮!至於保險和金融類專業,你有背景(背景很重要哦)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出來後直接去銀行或是保險公司的管理層!至於財會專業,可以看看注冊會計師(挺吃香,但是考試很難)!HOHO,根據自己的意向和自身的實力制定一個目標吧,希望以後又運氣和實力與你相伴!
⑹ 經濟學專業可以自考嗎
1、有經濟學專業的自考。
2、參加自考的第一步是要去自考報名。您需要去當地教育考試院(招生考試中心、教育局自考辦)報名自考;有些地方要先在當地教育考試院網上進行網上報名,再到當地教育考試院自考辦的現場點確認。報名時可直接選擇報考經濟學專業。
3、自考的整個流程是:買教材(書)——拿到書,自己看書學習——自考報名(選擇所要考的專業和課程)——按期參加考試……(按每年的自考周期循環前面各環節多次)……全部課程考出——申請畢業——拿到自考畢業證書。(其中:先報名後考試是固定不變的;而先報名還是先買教材,考生根據情況可以自己靈活進行的)。
4、自考中所需的某門考試課程的教材(書)是指定的,可以去網上(如淘寶、梅迪亞圖書中心、天貓、當當、亞馬遜等)購買自考教材。在當地省級教育考試院網上是有教材信息(用書目錄)發布的,你要先找到這個《用書目錄》,按照這個教材用書目錄中的教材信息,如書名、主編、出版社、版本等去買,請不要買錯。
⑺ 自考 經濟學
經濟學還是很有用的,不算是冷門。自考的難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難的,主要是考試重點無內法把握,復習容範圍比較大,但只要掌握復習方法,通過是沒有問題。自考的復習方法:
1、網上下載歷年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因為自考試題是從題庫中出來的,往往會反復考到,只要把這些題目都背下來,一般及格沒有問題。
2、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成績。
3、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允許,都寫上去。
4、自考的題目范圍廣,但難度不大,所以要記住的內容比較多。
⑻ 自考經濟學難不難
自考經濟學難
1、選專業
2、自考報名後拍照、拿準考證
3、報考科目(網上報名或則指定的銀行現場繳費報名)
4、看書
5、自考前一周左右到網路上列印准考號
6、考試具體報名條件參加自考網站公布的或則打電話咨詢下當地自考。
⑼ 經濟學有沒有自考什麼的怎麼學
經濟學注重的是研究理論,社會實用性不強,就業比較難,但是對考研深造有幫助。將來出來可以當教師或者學者。
⑽ 想自考「經濟學」,怎樣准備
專業考試計劃查看
--------------------------------------------------------------------------------
專業名稱:經濟學
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報考范圍:全省及港澳地區
類型序號 課程代號 課程名稱 學分 類型 考試方式
001 0002 鄧小平理論概論 3 必考 筆試
002 0001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3 必考 筆試
003 0003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2 必考 筆試
004 0009 政治經濟學[財] 6 必考 筆試
005 4729 大學語文 4 必考 筆試
006 0020 高等數學(一) 6 必考 筆試
007 0066 貨幣銀行學 6 必考 筆試
008 0043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4 必考 筆試
009 0065 國民經濟統計概論 6 必考 筆試
010 0041 基礎會計學 5 必考 筆試
011 0018 計算機應用基礎 2 必考 筆試
012 0019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 2 必考 實踐考核
013 0072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5 必考 筆試
014 0073 銀行信貸管理學 6 必考 筆試
015 0060 財政學 4 必考 筆試
016 0055 企業會計學 6 必考 筆試
017 8172 證券投資學 6 必考 筆試
231 5679 憲法學 4 加考 筆試
畢業要求:不少於17門課程且不低於76學分。
課程設置:必考課17門76學分;選考課0門0學分;加考課1門4學分。
說明: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003、但須加考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