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跟經濟學原理有關的諺語
1.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嚴格自己的職責,考慮收益和付出,既然不做和尚(把它作為職業來看待),就沒有收益,當然就不必再付出勞動(撞鍾),典型的考慮投入收益型人才。 2.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資源是有限的,任何產品都有其成本,既然有成本就必然要求回報——通過收費來實現,因此要求免費的午餐是不現實的要求。 3.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進行經濟活動要求先期投入,不存在不勞而獲的好事情,當然有投入也不一定有回報,但是沒有投入就 必然沒有回報,投入是回報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參考諺語「No pains, No gains.」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典型的考慮投入收益類型,因為只有一個和尚,付出後收益主體唯一,積極性最高;兩個和尚類似,不存在不勞而獲的隱性對象;三個和尚時,存在隱性對象,所以導致積極性最低。解決辦法,制定好規則,排除隱性對象,一切迎刃而解。 4.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5.誠招天下客,益從信中來,經商信為本,買賣禮在先。
㈡ 名人愛讀書的故事100--200個字
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1. 魯迅嚼辣椒驅寒,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 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3.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4.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5.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2)經濟學原理的名人名言擴展閱讀:
有關讀書的名言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勵學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僅次於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考爾德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菲爾丁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伊薩克·巴羅
㈢ 包含經濟學原理的諺語或者成語都有那些
包含經濟學原理的諺語如下:
薄利多銷——需求富有彈性
谷賤傷農——需求缺乏彈性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邊際效用遞減
有得必有失——機會成本(失者為得者之機會成本)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機會成本(魚與熊掌互為機會成本)
三人成虎——規模經濟
三個和尚沒水喝——搭便車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抵押
花盆裡種不出全世界糧食——邊際產量下降
手忙腳亂——效率增加成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風險成本
美名勝過美貌-----無形資產
棋錯一著,滿盤皆輸----機會成本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藍籌股
十年栽樹,百年歇涼----長期投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准備金
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規模經濟
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呆賬
畫蛇添足:邊際效用為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經濟周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成本概念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共用品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管理能力,企業家才能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圍魏救趙——外部效應
三人行必有我師——相對比較優勢
有花堪折直須折----時間偏好理論
天有不測風雲: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