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經濟學關於生產函數的計算方法
只用求要素組合抄方程式嗎?
法襲一:拉格朗日法
根據題意,屬於求條件極值問題,所以構造拉格朗日函數:
Φ=5L+12K-2L^2-K^2-λ(3L+6K-160)
分別求L,K和λ的偏導數:(偏導數的符號這里打不上,你應該知道,長得像e,但是形狀倒過來,就像單詞banana中第一個a的發音,這里我用e代表了)
eΦ/eL=5-4L-3λ=0 (1)
eΦ/eK=12-2K-6λ=0 (2)
eΦ/eλ=-3L-6K+160=0 (3)
聯立(1)(2)(3),得:L=154/27, K=643/27,
而最優要素組合方程式就是(1)式、(2)式之比,即:K=1+4L
法二:根據生產者均衡條件:MPL/PL=MPK/PK, (4)
而MPL=5-4L, MPK=12-2K, 代入(4)式:
K=1+4L (5)
又因為:3L+6K=160 (6)
聯立(5)(6),得:L=154/27, K=643/27,
而(5)式就是最優要素組合方程式。
2. 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函數圖與數學函數圖有什麼區別
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函數圖與數學函數圖最大的區別在於需求曲線的縱軸為自變數(價格P),橫軸為因變數(需求量Q)。而一般的數學函數的縱軸為因變數,橫軸為自變數。
需求曲線表示在每一價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數量。需求曲線是顯示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曲線,是指其他條件相同時,在每一價格水平上買主願意購買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線。
需求曲線:
3. 西方經濟學中的投資函數:i=e-dr其中e和d分別代表什麼
e表示與利率無關的投資量
為穩定的投資量,d則代表了利率變動1個單位對投資的影響就有d個單位。
4. 西方經濟學中平均成本函數怎麼算
平均成本:顧復名思義就是總製成本求個平均
計算公式:
AC=TC/Q
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成本耗費的平均水平。
平均成本總是針對一定的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一定時期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平均成本的變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圍內成本管理總體水平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可能會有很大變化,通過比較分析,能了解成本變化的總體水平和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5. 西方經濟學:消費函數的特徵
公式表示為:c=c(y),即c=α+βy, α為自發消費部分,β為邊際消費傾向。
在影響消費的回各種因素中,收入是消答費的惟一的決定因素,收入的變化決定消費的變化。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費兩個經濟變數之間的這種關系叫做消費函數或消費傾向
6. 請幫忙解釋下 西方經濟學中的 國際收支函數
國際收支平衡函數
就國際收支本身來說,它的平衡包括經常項目的平衡和資本項目的平衡,但兩個賬戶各自實現平衡的概率並不大,通常只是一種偶然的現象,更多的情況是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總是建立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兩者綜合平衡的基礎之上。
如果略去經常項目中的轉移支付,那麼對外貿易的平衡即代表經常項目的平衡。若將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定義為國際收支差額,並用BP即表示之,則有:
BP=NX-F
經濟學上所說的國際收支平衡,也稱外部平衡,是指國際收支差額為零,即BP=O時的狀態,當BP=0時,故有凈出口等於凈資本流出,即
NX=F
國際收支平衡函數表明,如果一個國家出現了外貿逆差或經常項目赤字,那就意味著該國用在國外的支出(進口)比它在國外得到的收入(出口)要多,在此情況下,這一赤字就要通過資本項目中的凈資本流入包括從國外借款來彌補,這意味著資本項目必須有盈餘。如果資本項目中的盈餘恰好能夠彌補經常項目中的赤字,這時國際收支就可以實現平衡。但是,如果資本項目不存在盈餘或盈餘小於經常項目中的赤字,或者資本項目也出現了赤字,那麼這就意味著國際收支一定會出現赤字,國際收支出現了不平衡。同樣的道理,如果資本項目出現了赤字,而經常項目出現了盈餘,並且經常項目的盈餘恰好能夠補償資本帳戶的赤字,國際收支也能實現平衡。但是如果經常項目出現的盈餘不能補償資本項目出現的赤字,國際收支同樣不能平衡。相反,如果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出現了盈餘或者其中一個項目出現的盈餘大於另一個項目出現的赤字,那麼國際收支就會出現盈餘
7. 問一個西方經濟學中需求函數的問題
你先得弄清楚什麼是需求的變化和什麼是需求量的變化。
需求量的內變化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容,由商品的價格變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數量的變化。在幾何圖形上表示為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
需求的變化是指:當商品的價格不變時,在其他條件如(相關商品的價格,收入,偏好,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等)發生變化時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數量的變化,在幾何圖形上表示需求曲線的左右移動。
在你這道題中,茶葉是咖啡的替代品,而消費者對茶葉未來價格的預期是下降的,由於替代品價格的降低將會引起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因此,咖啡的需求量將會是減少的,而這個變化是屬於需求的變化,而且是減少的,那麼在幾何圖形上便表示為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8. 有關西方經濟學中效用函數的計算——
已知效用函數為:U=X2Y2,分別求出張某對X商品、Y商品的邊際效用。
MUX=dU/dX=d(X2Y2)/dX=2Y2X
MUY=dY/dX=d(X2Y2)/dY=2X2Y
X和Y兩種商品的最佳組合,即滿足消費者均衡的條件
Px*X+Py*Y=M
2X+5Y=500
MUx*Px=MUy*Py
2Y2/2=2X2Y/5
Y=2/5x
X=125,Y=50,即最佳組合是(125,50)
9. 西方經濟學中的投資函數:i=e-dr其中e和d分別代表什麼
e是自主投資,d是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系數。
在國際上,獨立投資是指不受國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等現有經濟條件限制的投資。新產品和新生產技術的發明是導致自主投資的主要因素。由社會、政治和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資也被認為是自我導向投資。例如,美國在19世紀對西部鐵路的投資是自主的。
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發明投入生產,經濟效益顯著。我國鼓勵這種投資,但必須納入國家計劃並予以批准。
投資需求是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產生的固定資產投資與存貨增長之和。投資需求是由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的比較關系決定的。
(9)西方經濟學里的函數擴展閱讀:
函數:i= i(r)
1、線性形式: i = e – d r(e=自主投資r=利率(實際利率) )
2、d=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系數或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影響系數
d=△i/△r 是指利率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引起投資減少(增加)的數量。
3、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例如:名義利率=10%,通脹率=5%, 則實際利率=5%。
名義利率:根據名義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實際利率:根據實際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4、投資需求曲線又叫投資邊際效率曲線,是從資本邊際效率曲線引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