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什麼是金融金融細分為那幾個領域學習金融哪一個領域將來是面向在銀行應用型的,而不是研究型的
金融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簡單來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目錄
引名詞釋義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金融核心
金融的構成要素
金融的核心
編輯本段
引名詞釋義
詞目:金融
拼音:jīn róng
編輯本段
基本解釋
[banking,finance]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金融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可以是不同時間點、不同地區的價值在同一個市場中的交換。金融產品的種類有銀行、證券、保險。
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那為什麼在金融交易中就有賺錢的呢?按照陳志武先生的說法,金融交易是一種將未來收入變現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錢今天來花。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的流通的學科。而現代的金融本質就是經營活動的資本化過程。
西方定義,《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字典》,指資本市場的運營,資產的供給與定價。其基本內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場,風險與收益,替代與套利,期權定價和公司金融。
編輯本段
詳細解釋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資金;融,融通;金融——資金的融會貫通。古今中外,黃金,因其不可毀滅性、高度可塑性、相對稀缺性、無限可分性、同質性及色澤明亮等特性特點,成為經濟價值最理想的代表、儲存物、穩定器和交換媒介之一,並因此成為世人喜愛和追逐的對象。
黃金曾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貨經濟時代,商人只能進行對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巨大制約。在金本位經濟時代,價值與財富是以實物資產——黃金為依據和標准,這種客觀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然而,作為價值流通的載體,黃金不利的一面如搬運、攜帶、轉換等不便的物理條件限制,使它又讓位於更為靈活的紙幣(貨幣)。如今,貨幣經濟不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貨經濟,而且覆蓋了金本位經濟。貨幣經濟在給人類帶來空前經濟自由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諸多麻煩和問題,如世界貿易不平衡、價值不統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經濟發展大起大落等等。引發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重要宏觀因素之一,就是全球貿易失衡。
脫離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實現經濟自由和穩定發展,然而,今天卻適得其反。在貨幣多樣化的今天,現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內涵、作用及風險卻越來越廣,越來越大,並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和每個人的生活中。
如今,盡管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作為價值的流動性卻越來越強。金融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的「血脈」,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人體的活動會帶動血液的流動,同樣,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動金融(資金和價值)的流動。離開了流通性,金融就變成「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反過來,金融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社會危機。這是不以人類意識為轉移的客觀金融規律。
胡適《國際的中國》:「我們更想想這幾年國內的資產階級,為了貪圖高利債的利益,拚命的借債給 中國 政府,不但苟延了惡政府的命運,並且破壞了全國的金融。」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許多大腹的商賈,和為算盤的辛苦而癟幹了的吃血鬼們,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穩定的金融風潮之下去投機。」 浩然《艷陽天》第七章:「銀行的領導幫助他認識金融工作對恢復國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他聽進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古人雲:「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編輯本段
金融核心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等等。
比如,「貨幣」就是如此。它的出現首先是為了把今天的價值儲存起來,等明天、後天或者未來任何時候,再把儲存其中的價值用來購買別的東西。但,貨幣同時也是跨地理位置的價值交換,今天你在張村把東西賣了,帶上錢,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這錢去買想要的東西。因此,貨幣解決了價值跨時間的儲存、跨空間的移置問題,貨幣的出現對貿易、對商業化的發展是革命性的創新。
像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山西「票號」,則主要以異地價值交換為目的,讓本來需要跨地區運物、運銀子才能完成的貿易,只要送過去山西票號出具的「一張紙」即匯票就可以了!其好處是大大降低異地貨物貿易的交易成本,讓物資生產公司、商品企業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的特長商品上,把異地支付的挑戰留給票號經營商,體現各自的專業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後,跨地區貿易市場不快速發展也難![1]
編輯本段
金融的構成要素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包括直接融資:無中介機構介入; 間接融資:通過中介結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各要素間關系:金融活動一般以信用工具為載體,並通過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監督和調控作用。
金融危機
2008年,美國發生了一次危機全球的金融危機,從華爾街的雷曼兄弟破產開始,美國的經濟形勢一度惡轉,直至蔓延到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各國紛紛採取宏觀調控措施以鼓勵投資者,力圖恢復經濟形勢。美國的經濟危機,究其原因就是委託-代理關系太長並且在經營過程中出現扭曲,交易人已經忽視了交易的最終價值能否收回,較長的代理關系也使得道德風險和不負責任的程度上升,最終導致銀行流動資金回籠不足而破產。而那些貸款買房的投資者也面臨無人購買的困局,投資者信心驟然下跌。
《聰明的投機客》一書對金融危機提出了新的認識,認為危機一般由某一領域的泡沫破裂產生。在危機面前,政府應有序引導泡沫領域消減泡沫程度,而不是試圖維持泡沫。為了減小泡沫破裂對整體經濟的沖擊,政府應該通過大力扶持其它非泡沫領域、促進其它領域發展,從而保證經濟適度增長。
編輯本段
金融的核心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等等。
比如,「貨幣」就是如此。它的出現首先是為了把今天的價值儲存起來,等明天、後天或者未來任何時候,再把儲存其中的價值用來購買別的東西。但,貨幣同時也是跨地理位置的價值交換,今天你在張村把東西賣了,帶上錢,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這錢去買想要的東西。因此,貨幣解決了價值跨時間的儲存、跨空間的移置問題,貨幣的出現對貿易、對商業化的發展是革命性的創新。
像明清時期發展起來的山西「票號」,則主要以異地價值交換為目的,讓本來需要跨地區運物、運銀子才能完成的貿易,只要送過去山西票號出具的「一張紙」即匯票就可以了!其好處是大大降低異地貨物貿易的交易成本,讓物資生產公司、商品企業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的特長商品上,把異地支付的挑戰留給票號經營商,體現各自的專業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後,跨地區貿易市場不快速發展也難!
相比之下,借貸交易是最純粹的跨時間價值交換,你今天從銀行或者從張三手裡借到一萬元,先用上,即所謂的「透支未來」,明年或者5年後,你再把本錢加利息還給銀行、還給張三。對銀行和張三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把今天的錢借出去,轉移到明年或者5年後再花。
到了現代社會,金融交易已經超出了上面這幾種簡單的人際交換安排,要更為復雜。比如,股票所實現的金融交易,表面看也是跨時間的價值配置,今天你買下三一重工股票,把今天的價值委託給了三一重工(和市場),今後再得到投資回報;三一重工則先用上你投資的錢,今後再給你回報。你跟三一重工之間就這樣進行價值的跨時間互換。但是,這種跨時間的價值互換又跟未來的事件連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三一重工未來賺錢了,它可能給你分紅,但是,如果未來不賺錢,三一重工就不必給你分紅,你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所以,股票這種金融交易也是涉及到既跨時間、又跨空間的價值交換,這里所講的「空間」指的是未來不同贏利/虧損狀態,未來不同的境況。
當然,對金融的這種一般性定義可能過於抽象,這些例子又好像過於簡單。實際上,在這些一般性定義和具體金融品種之上,人類社會已經推演、發展出了規模龐大的各類金融市場,包括建立在一般金融證券之上的各類衍生金融市場,所有這些已有的以及現在還沒有但未來要創新發展的金融交易品種,不外乎是為類似於上述簡單金融交易服務的。金融交易范圍從起初的以血緣關系體系為主,擴大到村鎮、到地區、到全省、到全國,再進一步擴大到全球。
具體的下面兩個網址
其實網路一搜都知道的,我並不了解金融,這是在網路找的,希望幫到你
❷ 區塊鏈應用在個人信用與金融領域的價值是什麼
想一下如果在個人徵信領域中利用區塊鏈,提供更靈活、安全和高效的借貸流程,區塊鏈讓資產所有者在更安全,更具透明度、私密性。Trust Union(TU)就是區塊鏈在個人信用與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體現。
❸ 金融工具與金融行業的區別公允價值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有哪些
我很想問,LZ不是讀金融的吧!您的這些問題我實在很不能理解呢。
1.金融工具版是指在金融市場權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注意,是資產哦。具體有債券,股票等,詳細的分類LZ有興趣知道可以追問。這么解釋的話,LZ你覺得資產跟行業有沒有區別呢?我是真不知道你想問兩者的什麼區別了,如果是我理解有誤可以追問。
2.網路解釋公允價值為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
我的理解是,企業在當時的市場條件下被公眾認可接受的交易價值,也許不完全對,這是個人理解。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評估。
我依然無法很清楚地理解您的提問,一般我見到公允價值都是在企業的會計報告中,或如上所說的企業兼並時會需要用到,由於還在校,只是膚淺學生一枚,所以可能需要你繼續詳述問題才可以回答吧~
❹ 公允價值主要應用於
公允價值主要應用於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商品估價和測算。
公允價值計量是指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公允價值計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產權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途徑,它代表了會計計量體系變革的總體趨勢。
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例如企業為充分利用閑置資金、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再如,企業不作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遠期合同、期貨合同、互換和期權等。此外,企業可以基於風險管理需要或為消除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會計確認和計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況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以公允價值計量。這些被列為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其報告價值即為市場價值,且其變動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這也意味著,如果企業能夠較好地把握市場行情和動向,其業績即會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業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行情相左,其當期利潤就會因此受損。所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可以被認為是一把"雙刃劍",與老准則採用"只報憂不報喜",從而使金融工具報告價值經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
❺ 金融專業都學什麼
金融專業本科的學習課程如下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學分4,考試類型,必考
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3、線性代數(經管類),學分4 ,考試類型,必考
4、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學分3,考試類型,必考
5、銀行會計學,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6、保險學原理,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7、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8、金融市場學,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9、管理學原理,學分6,考試類型,必考
10、市場營銷學,學分5,考試類型,必考
11、國際金融學,學分6,考試類型,必考
12、財務管理學,學分6,考試類型,必考
13、英語(二),學分14,考試類型,選考
14、法學概論,學分6,考試類型,選考
15、電子商務概論,學分4,考試類型,選考
16、金融法,學分4,考試類型,選考
17、財政學,學分6,考試類型,選考
18、貨幣銀行學,學分4,考試類型,加考
19、銀行信貸管理學,學分6,考試類型,加考
20、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學分6,考試類型,加考
21、基礎會計學,學分5,考試類型,加考
22、國際經濟法概論,學分6,考試類型,加考
(5)金融專業的應用價值擴展閱讀
金融專業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專業,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
中國所說的金融學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人民銀行說他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
中國金融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似乎更偏向於經濟而不是正統的金融學,它的核心學科是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它們都是屬於經濟學大類的,貨幣銀行學屬於貨幣經濟學而國際金融屬於國際經濟學。因此中國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種經濟與金融的交叉學科。
參考資料
網路-金融專業
❻ 什麼是金融學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是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企業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型金融資回產,貸款和應收答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持有到期投資。個人的金融資產包括:個人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證券集合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存款保證金、保險、黃金、信託等。
❼ 金融專業需要繼續考研深造嗎
其實是否有考研的必要要看個人的意志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想要一個畢業文憑,使其可以簡單地去銀行或者公司去需找一份簡單的穩定的職業,可以朝九晚五的當一個上班族,現世安穩的過下去。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就不同了,他們追求的或是更多的更深奧的知識或是更更高的社會地位,更或是可以賺更多的錢。所以說,是否去考研或是出國深造就看個人的人生價值追求了。
第四,考研和出國深造獲得研究生學位或是有留學經歷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地職位更高的社會地位等等。雖然這么說有些功利了但是道理還是有的。
最後,如果有機會和條件還是盡力去考研和出國深造吧!
❽ 431金融學綜合包括哪些科目
431是科目代碼,金融學綜合包括以下內容:
1、《貨幣金融學》
證券投資的主體和客體、證券中介機構;證券發行市場、證券流通市場、證券市場監管;證券交易
的程序和委託方式、現貨交易與信用交易、期貨交易與期權交易;證券投資的收益、證券投資的風
險、證券風險的衡量;證券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套利定價理論(APT);債券分
析、股票分析、其他投資工具分析;質因分析——經濟分析、量因分析——財務分析析、市場指標
分析;其他分析工具;技術分析概述、圖形分析、市場指標分析、證券投資方法;證券投資管理步
驟、股票投資管理、債券投資管理、投資業績評估。
(8)金融專業的應用價值擴展閱讀:
公司理財又叫財務管理,所以財務管理和公司理財客觀來說是一樣的。最經典的書是羅斯《公司理
財》,考金融專碩,95%以上的考生推薦看這本書,除非報考院校初試不考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
理。羅斯《公司理財》一共31章,從考試大綱看,重點考前面19章。部分院校,如人大和外經貿,
考過19章之後的內容。如果時間不是特別充裕,可以就看前19章,後面的內容直接放棄。
公司理財裡麵包含了投資學,部分院校,如清華大學,重視投資學。投資學這一塊,最經典的書是
博迪《投資學》,該書課後習題經典,如果報考院校重視投資學,建議考生多做做,很有幫助。
❾ 經濟、金融類工作當中用到的軟體都有哪些,越全越有應用價值越好
你問的是手機軟體還是什麼啊
經濟、金融的軟體很多的,是用來數據分析是作總結報告的啊